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教师论文范文 试谈作文教学改革 [打印本页]

作者: 云南老秘    时间: 2011-5-27 09:01
标题: 教师论文范文 试谈作文教学改革
 尤溪县西城中心小学纪孝道
  我校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自主、合作、探究”的子课题——“主体参与、愉快作文”实验研究,已完成结题验收工作。“主体参与、愉快作文”教学有其深广的内涵,它体现在“创设情趣——参与活动——回忆练说——片断描写——互评自悟——总结延伸”等各个环节。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全面参与,走向生活、走进社会,变要学生写为学生我要写,让学生乐中写、写中乐,享受成功的乐趣”,特点是让学生在学习作文过程中体会到快乐。通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实现:
一、以激趣引领为思路,倡导多元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做到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才有了写作的积极性。同时,这也是搞好作文教学的良好基础。
  1、玩写结合。我们利用作文课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有趣的游戏活动。如:许青老师在教学《一场特殊的拔河比赛》中,先告诉学生游戏的规则,接着部分同学示范游戏过程,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游戏的兴趣,当学生们跃跃欲试时,许老师就放手让学生参与游戏,并适时地用简洁的语言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游戏中人们的神态、动作、表情、对象,目的在于把学生的知觉选择引向重点观察的对象,然后,教学生选择最令人开心,最吸引人的场面进行口头描述;最后把活动与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边思考、边口述、边记录、边练习。这样做的好处不难看出学生们是在尽情享受游戏带来的欢乐中结束作文课的。
  2、读写结合。教学中通过有意识的安排大量阅读从中积累写作材料,学习借鉴别人的写作经验,为了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我们利用了早会、班队会、社会实践课,让学生读见闻,交流读书心得,让学生“讲故事”“辩论”“表演”……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口才,扩大知识面,并指导学生作读书卡片,积累大量词汇掌握第二手作文材料,此外,还把哪些名篇佳作中的一些优美的语段奇妙的写法,独特的构思,推荐给学生,让他们模仿。
  3、想(想象)写结合。想象与写作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可以这么说,创造离不开想象,作文也离不开想象;想象制约着创造,制约着作文。只有想象,才能使构思不落窠臼,开辟心路,从而写出新鲜活泼的好文章来。有了想象,学生的习作才会成为放飞童心的自由之作。譬如:陈晓玉老师在教学《我们与周围环境》这个很普通的题材时,如何让它更富有新意呢?她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多层次的引导想象,最后在学生作文时出现了《地球在哭泣》、《梦中旅游》、《保护地球,从我做起》、《只有一个地球》、《致全人类的一封信》、……等等富有新意的好文章。
  4、情(情境)写结合。教学中我们以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为出发点,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细细观察,在具体生动的语言环境中把观察、感受、表达三者统一起来,使学生习作时做到有事可写,有感而发。在指导“玩具展销会”习作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顾客”和“玩具推销员”的情境,穿插“记者采访”等实践活动的方法来激发学生说话、写作兴趣,即体现了生活化,又构建了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学习。
二、以延伸课堂为手段,丰富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写真经历,真体会,真感受,这是解决写什么的最好办法。但是学校生活的相对简单,束缚了孩子们的思维,他们缺少生活经验,缺乏切身体会,自然无话可写。我们在作文指导中“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去,使它任意翱翔”寻找生活的亮点。
  1、走向自然。走向大自然,向大自然索取作文素材。每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景物、动植物、自然现象等等。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对那些平时并不留心的事物,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产生深刻的认识。为此,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以“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管理下,到山涧、河流、田野中倾听各种动物的鸣叫声,观察奇花异草,体验艰辛的劳动和集体的温暖……通过有目的的静听和观察,为习作提供实实在在的素材和内容。
  2、参与社会。社会是一个大课堂,也是人生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每一个人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教学中我们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参观工厂和其他场所,深入社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并访问各界人士。让学生做小记者,对有关人士进行采访,利用了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创建人际交往,指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建立多渠道的学习活动体系,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积极地、自主地在实践中练笔。教师要注意尽可能让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培养他们的真情实感,并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为了增强学生环保的意识,我们利用放长假时间带学生调查周围的环境变化,调查中,同学们发现了人们乱扔垃圾,工厂乱排污水,使水资源严重受到污染;家乡后山上本是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可现在树木几乎被砍光了……等等。孩子们认为这样的活动比单纯的说教要有实效,通过收集有关环保材料,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丰富了写作素材。
  3、体验家务。家庭是孩子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场所,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离不开家庭的实践。让孩子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点,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家庭实践活动。如洗衣做饭、布置房间、打扫卫生、缝衣叠被,让孩子当家一天,体验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学生在家里学做家务,掌握了家庭生活的技能和技巧,养成自理自立的生活习惯,使学生学会了生活,学会了生存,学会了礼貌,体验了亲情和友情,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从而进行愉快写作。
三、以校园网络为载体,拓宽生活视野。
  缺乏生活经验是学生怕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正好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生活视野,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可以把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事物“搬”到课堂上来,从而创设声色俱全、图文并茂的作文情境。
  1、激发欲望。叶圣陶曾经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正如蔡晓华老师在指导写《家乡的变化》时,先让学生观看自制的电教课件《可爱的故乡》,并配上轻音乐,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涌向心头,激发了学生急于表达的欲望,实现了“要我写”到“我要写”的可喜转变。又如:指导学生写《春天来了》这篇作文时,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春天究竟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在春天有哪些特点?学生不一定清楚,学生如何作文?因此,老师除了可以让学生在自然界中寻找春天外,还可以用多媒体计算机软件播放一段与春天有关的音乐,随后播放配乐朗诵的画面——冰雪逐渐融化,大地披上绿装,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像这样,图像展现实景,音乐渲染气氛,朗诵描述意境,同学们陶醉在对春天的向往中,不待节目放完,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不再无话可说……
  2、提供素材。《桂林山水》、《长城》、《趵突泉》……等课文都非常适合提供学生作为写作素材。教学中我们借助电视画面,不仅让学生拓宽生活视野欣赏引人入胜的名胜古迹,还能让他们领略醉人的艺术之美,把学生的意趣、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使学生争先恐后地、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想通过自己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种种感受。
  3、比对升华。同类型、同题材的作文,在网上一搜比比皆是。同样是写一种动物,人家是怎么写,为什么那样写?同样是写人,同类型人物的特点,与我们笔下的有什么不同?同样是写一个地方的景,也是因人而异,因时有别,我们笔下的景优劣又在哪里。不单是作文的道理,甚至做人的道理,都可以在比对中讲清楚,道明白。这样的作文、做人的道理,学生不仅容易接受,更可以在比对中升华自己的情操。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