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耀邦同志对改革事业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之五 [打印本页]
作者: 广东老秘 时间: 2011-5-25 22:34
标题: 耀邦同志对改革事业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之五
1983年1月20日,耀邦同志在“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了《四化建设和改革问题》的报告,引起全国干部和群众十分强烈的反映。他很快就到了广东、湖南、湖北和河南4省,利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开展调研工作。从2月6日到2月23日,时间共计18天。
耀邦同志出生于罗霄山脉北段的山村,天生喜爱山区。这次出行第一站就是粤北山区的韶关,此处北联赣南山区、湘南山区。这里恐怕是全国气候、环境最美丽的山区吧?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苏区时写了多少赞美湘粤赣山区的美妙诗句呀!“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正指该地。
耀邦同志和广东任仲夷、刘田夫、林若、吴南生等同志座谈时说,粤北山区的开发应该同湘南、赣南山区联系起来一起考虑。首先就是要解决交通问题,除去修一段京汉铁路复线外,还要修更多的公路,打通水路。这样才能把湘赣两省的大米、猪肉、鸡、鸭、山货和广东的水果、山货连通起来,互通有无。开发山区离不开水陆两途长途贩运的专业户、专业组。总之,集体的、合作的、个体的,都要鼓励支持。第二天,耀邦同志一行人来到曲江县南华寺。那里又是一番佛寺参禅静寂之地,六祖慧能是他十分熟悉尊敬的一位古代高僧。他未上香、许愿,而是多次问到宗教政策落实得如何。
2月8日,耀邦同志来到特区深圳。深圳最早对外开放始于1979年1月31日,经李先念批准成立了蛇口工业区。在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上,习仲勋代表广东省委提出在深圳设立出口加工区,后经邓小平提议改为出口特区。1980年5月16日,中央发文正式称作经济特区。特区工作则由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同志直接管理。当时我国的经济规模还很小,1982年国内生产总值才5924亿元人民币。深圳1982年的工农业产值是6.3亿元,它从一个边陲渔村,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有此成绩,就相当不错了。梁湘、周鼎同志汇报说,今年深圳的生产还可以翻一番,到20世纪末,产值可以达到100亿元。深圳毕竟是特区,比粤北山区发展快多了。耀邦同志感到十分高兴,他在讲话中说:特区建设搞得不错,已经闯开了一个新的局面,我对你们总的评价是:比较出色地完成了中央交给的任务。(《胡耀邦思想年谱(1975—1989)》第836页)
耀邦同志的高兴是有理由的,党的十二大提出全党全国人民的任务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如今深圳已经闯出了一个新局面,他能不高兴吗?开句玩笑,可能他是做比较研究的吧,所以只是讲“比较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到了上世纪末,深圳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187亿元,这一年深圳的GDP竟是1982年全国GDP的36%,这真是他无法想到的“大跃进”速度。
但耀邦同志也有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对深圳特区仍然部分沿用内地的干部体制、组织架构的问题。当深圳领导汇报1981年进行过一次行政体制改革,将原有的市委常委和正副市长从19人减为8人时,耀邦同志大不以为然,他不认为这是成绩,而且进行了批评,他说:这可不能算你们办了什么事,而应该列为经验教训。(《胡耀邦思想年谱(1975—1989)》第 836页)他说出一番道理,而且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突出的一个字就是“新”:你们这里不是改革的问题,而是要创新。你们一开始就没有用新体制来办新特区,把内地臃、肿、杂的弊端引到特区来了,这不行。(《胡耀邦思想年谱(1975—1989)》第836页)
在耀邦同志看来,经济改革固然是全国的任务,但特区的任务却是要在一张白纸上创新,绝不要让旧体制影响特区建设。所以当耀邦同志了解到深圳特区在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政治体制上若存在和内地雷同的弊端时,他都要给予告诫。若旧体制的基因一开始就混杂在新事物中,就会劣币驱逐良币,那么改革就会改了又改,不厌其烦。他对深圳领导说:特区要新事新办,特事特办,以后全中国一切新事都要新办,否则将来又要改革。(《胡耀邦思想年谱(1975—1989)》第836页)
那么各种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什么呢?耀邦同志1984年8月24日,在视察河北迁安县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党中央是服务的中央,我们国家干部都是服务员。过去我们不是服务,而是要人家服从我们。毛主席讲,我们要做人民的勤务员。马克思也说过,我们是人民群众的仆人。(《胡 耀 邦 思 想 年 谱(1975—1989)》第1024页)
这一观点是耀邦同志的一贯思想,针对深圳特区的实际情况,他接着又对深圳领导说:新事新办,就是立场不变,方法全新,共产党员的立场不能变嘛。(《胡耀邦思想年谱(1975—1989)》第836页)他说,只要为国为民的立场不变,什么同外资合营呀,出口加工呀,发展旅游事业呀,更重要的是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先进管理,这些都可以放胆放手去搞。主宾相谈甚欢,应主人所请,耀邦同志写下十六字题词:新事新办,特事特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
当天下午,耀邦同志还去了深圳一个渔村,登门看望了老渔民吴柏森,他去年已是万元户了。耀邦同志还鼓励特区干部穿上西服和外商打交道,和港澳工商界人士交朋友。
2月9日,耀邦同志一行又来到深圳蛇口工业区,听取袁庚等同志介绍情况。工业区就在当年林则徐、关天培向英军打响第一炮的蛇口左炮台下。袁庚同志原系交通部部长叶飞部下,干劲、冲劲、闯劲很足。在对外开放的工商活动中,虽无一例可援,无一章可循,但在我国改革开放史中,蛇口却做到了几个第一:首先引进外商投资;首先向境外举债;首获审批项目的自主权;首先实行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耀邦同志这次来深圳,正巧碰到蛇口即将要实行干部职工招聘、竞争上岗制度。袁庚同志解释说:就是群众要有权选举干部、罢免干部、监督干部。群众每半年对干部投票一次,以示是否信任,有不信任票过半数者,必须下台,重新改选。这种全新的干部去留方法,似乎比深圳用行政方式任免干部更好些,所以耀邦同志连连点头说好!赞许之余,他兴致所至,对党内的官僚主义做了辛辣的讽刺。他说:我们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戏剧家叫关汉卿,在哪一个戏上我忘记了,讽刺官僚主义者,他不敢骂台上的官,只敢骂戏台前堂上的鼓,有一段唱词说:“一棵大树腹中空,两头都是皮儿绷。每天上堂敲三下,卟咚卟咚又卟咚”。就是不懂不懂不懂嘛!(《胡耀邦思想年谱(1975—1989)》第837页)
接着,他又说:前几天有个电视,名叫《状元谱》,讲了两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英雄出自少年郎”。你们就是少年郎吧!(《胡耀邦思想年谱(1975—1989)》第 837页)
从文字纪录来看,耀邦同志在深圳写下的“特事特办,新事新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的观点,最早的思想酝酿可能还是起于1979年7月[1979]50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这个报告本身就是比较研究、因地制宜的一份好文件。先是姚依林同志把文件送给耀邦同志阅示,第二天耀邦同志阅后……将文中一小标题“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中的“特殊”改为“新”,并给华国锋同志写了一封短信。(李岚清《突围》第90页)
耀邦同志对深圳特区的经济管理体制、干部制度建设、造就人才乃至对全国的影响,都是从全新的视角、理念进行全方位考虑的。他的立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场,他的方法又是一种全新的开放思维。 (连载完)
作者: 大明老秘 时间: 2011-5-26 18:48
(, 下载次数: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