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培塑学校精神 践行科学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福建老秘    时间: 2011-5-20 08:00
标题: 培塑学校精神 践行科学发展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它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内核,决定着学校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这种精神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是学校群体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核动力”,是支撑学校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一所优质学校必须在其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不断锻造优良而稳定的学校文化,其核心是学校的价值取向即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福州三中金山校区在上级有关部门领导下,在三中本部全力扶持下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顺利走过了学校的创办阶段。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面对激烈的教育竞争,面对不断增长的新区百姓对教育发展的需求,实现学校办学水平更好更快的科学发展,校区尤其需要一种稳定而又能为学校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的学校精神。

  新区校同基础较好的兄弟学校一样,都要抓教育质量、抓教师队伍、抓管理、抓办学条件的改善等,但是其自身又有区别于基础较好学校的特殊性,办好新区校就要从这些特殊性出发,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制订正确的学校科学发展策略。新区校学校精神的培塑除了办学时间短等不可回避的局限性外还有一些特定的现实问题。首先,就学生而言,他们大都是来自在新区安家的新城市移民,其中还有许多城市留守学生。不同的地域文化教育背景,城乡文化的差异,规范的家庭教育缺失,使统一的学校要求常常难以落实。其次,就骨干教师而言,他们大都来自各地市的重点中学,任教多年且有丰富的对重点中学优秀生培养经验。但是不同的学校文化背景,区域的教育传统差异,生源条件的反差,使他们常常陷入困惑和盲目;再次,就年轻教师而言,他们在三中本部和本校老教师传帮带下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年轻教师缺乏经验,80后年青一代对传统教育文化的独特看法,市场经济下不同价值观的冲击,使他们对职业的使命感和艰苦度缺乏充分认识。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是培塑新区校独特的学校精神的希望所在,也是新区校践行科学发展的关键。

  一、科学定位,转变观念突破“生源决定论”

  这是培塑新区校学校精神的关键点。“生源一差,满盘皆输”,现在中学“死守”的这条生源生命线恰恰暴露了他们的底气不足和内涵发展的苍白,同时也反映了当前中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评价体制单一、办学视野狭窄、发展模式雷同等深层次问题。新区校由于办学的时间及地域的局限,生源素质方面在一段时期内仍将存在暂时的差距,由此所引发的教师缺乏职业成就感,学生缺乏学业进取心,进而产生的师生沟通之间矛盾等一系列问题,将严重制约着新区校的发展。

  新区校发展要充分依靠教师,而依靠教师的关键是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要依靠教师就要积极地引导教师认识到“短期内不会变的是生源,可以变化的是我们的态度和方法”、“转变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教育学生首先要“研究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在此基础上把科学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行动中,才能达到提高新区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

  我们通过各种活动不断向我们的老师诠释这种学校的办学思想,在这种舆论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停止了对客观条件的抱怨,开始在工作中找差距,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如何挖掘学生潜力。“有教无类,以学定教,立足校本,精细管理,朴实进取”逐渐变成一种观念、一种思想方法、一种言行准则,融入到了金山校区全体教师的心灵深处。

  二、创新德育,转变评价激发学生主动发展

  这是培塑新区校学校精神的支撑点。学校发展的主体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只有学生主动的求知和发展才是学校发展的成功所在。而新区校学生普遍缺乏求知和进取的主动性,一方面是客观上长期不当的教育方法造成他们无法找到求知和进取的方法,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耐心;另一方面是主观上他们在求知的过程中多次的失败和淘汰的经历让他们丧失了进取的信心和由此产生的抗拒,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做好我们的德育工作。

  学校工作最薄弱的是德育,最难做的是德育,但在提高学生素质、推动学校的发展上,最有力的武器也是德育。基于对德育的这种认识,金山校区提出了“回归基础、降低起点、创新评价、注重实效”的德育原则。在德育工作中回归基础,把做人教育放在首位,帮助学生走上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追求的健康人生之路,让他们知道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人,怎样做这样的人。做人教育能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使他们的健康成长有了方向和动力。

  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热情地关心每一位学生,耐心地指导每一位学生,仔细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创造一切机会,提供更多评价尺度,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成功体验。例如,学校通过学生社团、艺术节、科技周、健美操表演、各类文体比赛等活动,最大限度地为各个层面的学生创造展示风采、锻炼才干的舞台。我们提出了“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的理念,我们的目标要让我们的学生在学校期间至少要得到学校一次正式的嘉奖。我们每年开展“阳光少年”评选,通过创设自强自立、诚实守信、尊老爱亲、助人为乐、勤劳节俭、文明守纪等多种项目,让近1000名同学得到“阳光少年”的称号,我们每学期开展“飞鹿”奖学金评选,奖励那些在学习上进步的同学,许多家长激动地告诉老师他们的小孩从小学2年级到现在才得到老师的表扬。

  三、立足校本,以学定教科学建模提高质量

  这是培塑新区校学校精神的生长点。新区校在其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矛盾。在这些矛盾中,教学质量的提高同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教学质量的提高又是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是加强新区校建设的突破口,而立足校本是实现突破的关键。立足校本必须把“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作为基本着眼点,把解决学校实际问题、改进学校实践作为学校工作的目标指向,把从学校实际出发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基本立场。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一是遵循教学基本规律,一是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

  遵循教学基本规律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以学定教是公认的教学基本规律,布卢姆认为只要从每个学生的认知前提能力(包括前提知识、先决技能、初始能力)出发,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地提供每个学生所需要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就能够帮助“笨”的、“学得慢”的、“智力落后”的学生像“聪明”的、“学得快”的、“有才能”的学生那样学习,而且学得一样的好。我们新区校的学生在学习上的特征表明,他们大都缺少基本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我们的教学就要适应他们学习的实际,必须把求知教育放在中心地位,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引导他们养成学习的习惯,促进他们提高学习质量。而教师必须确立“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意识。即使在教学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教师也要充分认识到习惯和方法的重要性。

  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是为了更好地以学定教。我们一方面以申办“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为契机,完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及与学科的整合,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以求突破。另一方面加强教科研,我们通过加强教师对基础教育理论的学习,请进专家进行理论辅导,邀请教育学院教研员定期到校指导教研,引进名师工作室到校调研,落实三中本部与校区师徒合同工作等,为教师教学方法和方式的转变提供帮助。与此同时我们加强国家级课题“新课程下的有效教学与质量监控”的研究,通过构建“以学定教、强化目标、精细管理”为指导思想的教学模式群,让每位教师以研究的姿态投入日常教学实践,力求通过课题研究和科学建模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教研水平,以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四、尊重教师,组织学习协作共谋发展

  这是培塑新区校学校精神的立足点。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学校发展必须全心全意依靠教师,管理机制与制度要充分考虑教师的精神和利益需求,才能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每一位充满鲜活个性的教师,都有着崇高的理想追求,他们期待着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因此我们努力创设“尊重专业、组织合作、关注成长”的氛围,让每位教师都能够真正回归为“教师”,心无旁鹜,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我们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将“尊重教师、成就事业”作为治校理念,并将此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中,让教师分享“尊重”对于每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尊重教师就是要成就教师,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和自主选择,使教师得到心灵的慰藉。几年来,学校通过尊重管理提升教师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形成了尊重教师文化。学校把教师、学生当主人,受到尊重的教师和学生也真正做起了主人,热情和创造欲大大被激发了并且得到迅速发展。

  组织学习,是新时期教师协作发展的一种新型有效方式。社会的发展已越来越让人们感到,学校及学生的教育已无法由一个人来担当了,必须要通过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团结协作来完成。教师越来越觉得需要群体力量的支撑。在这样一个有组织的群体中才可以发展得更快,学校高度重视组织学习的优势,组建多样化的学习型组织,形成学习共同体,建立共同愿景,让教师在组织中得到发展。如“三中金山校区教师书友会”就是由教师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群众性学习团体,目前已发展近80名教师自愿加入。书友会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行读书座谈会、报告会;请校内外名师、专家做有关读书话题的报告以及其它有益的活动等,还不定期编辑出版“三味书屋”书友会读书简报,引导校区教师自觉读书,积极交流,共同发展,努力创建学习型学校,构建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定期出版的校刊《知行思》也给全校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探讨的平台。通过刊载教师们的育人之道、课程探讨、教学反思、人生感悟、职业生涯片段等内容的文章,不仅有利于学术交流、师生交流,也为师生提供了持续不断的精神食粮。

  校区青年教师为数众多,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我们要创设一种能唤起青年教师高尚情感、激发他们专业成长的文化情境、精神氛围,来促使他们向深层次发展。上学期以来,由我校自主设计、专业公司技术开发的“青年教师自主发展管理平台”已搭建在学校校园网上投入使用。其功能主要是,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搭建青年教师个人专业化自主发展管理系统,帮助青年教师立志、规划、积累、归类、反思,记录成长足迹。同时通过建立开放的学习交流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各显其能”,力求做到青年教师在学校发展中能“各尽其才”。只有这样,学校才会朝气蓬勃地稳健发展下去。

  毫无疑问,培塑学校精神是新区校践行科学发展的关键。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结晶体”,学校的特色文化虽然基于学校历史,也许新区校没有先天充盈的条件,但如果能坚持不断地加以锻造、提升和创新,她必将是提升新区校办学品质的一个重要支点。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观念上的变革和行为上的突破,都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智慧,我们应该努力实践着。(《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1期)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