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创意元素登上产业发展大舞台 包 琰 [打印本页]

作者: 广东老秘    时间: 2011-5-11 08:00
标题: 创意元素登上产业发展大舞台 包 琰
 从国际看,创意产业已成为近十年来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从国内看,“十二五”时期将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2010年底,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贸易中心等五大机构联合发布了《2010创意经济报告》,这是联合国继2008年首次对全球创意产业发展形势进行全面评估之后,第二次深入关注这一主题。报告显示,作为全球发展的新趋势,创意经济对推动经济复苏具有特殊作用,它把经济和文化联系在一起,在宏观和微观水平上包容了经济、文化、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创意、知识和信息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世界中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背景——

  迎合可持续发展时代主题,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实现文化科技相得益彰

  创意产业是指那些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来源于人的创造力和聪明智慧,能够通过科技支撑和市场运作实现产业化,并为社会创造财富和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创意产业蔚然成风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创意产业迎合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人类社会历经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大发展阶段,正处于后工业文明时期。数千年的农业经济留给人类田园诗般的回忆,而近300多年的工业文明则给人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迁,其经济产出超过以往农业文明总和,同时,也严重透支了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近几十年来,人类一直迫切寻求新的产业形态以修正和弥补工业经济的不足,而传统服务业又难当此大任。创意产业扭转了经济投入的物质思维,转而将知识、智力、创意等非物质因素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它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满足了人类可持续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

  其二,创意产业促进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工业生产极大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消费,发达国家的人口消费能力已远远超出了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浮出水面,并不断凸显。这种精神消费的需求规模是大众的,要求产业化运作来满足。同时这种精神消费需求又具有完全市场细分的趋向,要求层出不穷的创意来满足。创意产业应运而生,既保证了精神产品的供给规模,又能体现产品与服务的个性特点,迎合了后工业时代人类需求水平对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

  其三,创意产业实现了文化与科技的相得益彰。创意萌生于文化的积淀,文化的异质性决定了创意的异质性,文化的丰厚与贫瘠决定了创意的多寡,只有文化积淀到相当水平,创意才能做到新意迭出。同时,创意的萌生解决的仅是先期问题,其后还面临着实现手段的问题,并非每个美好的创意都能变为现实。后工业时代的科技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创意的实现问题。人类越发展,文化积淀越深厚,科技越进步,创意越纷繁,创意的现实转化越高效。正是文化积淀与科技发展在当代的融合使创意产业成为可能。

  现状——

  跃入国家视野,产业强劲增长,细分行业亮点纷呈,投融资渠道逐步拓展

  连续出版6年的《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用如下几个“特写”勾勒出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一是创意产业跃入国家视野。从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开始,文化创意产业就已经开始进入国家宏观视野。2009年,国务院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得到了国家进一步重视。北京、上海、重庆、浙江、南京等省市已经出台了专门的发展规划,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大力发展。可以说,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引领经济优化发展的潮流,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二是创意产业强劲增长。“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6个百分点,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有望达到1万亿元。据初步估算,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湖北等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已超过或接近5%,特别是北京已经超过了12%,上海超过了10%。由此可见,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规模和实力快速提升,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

  三是创意产业细分行业亮点纷呈。2010年,我国电影产量达到526部,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电影票房增速连续6年保持30%以上,全年电影票房超过100亿元。其中,票房过亿的国产电影达43部,国产影片票房总额为57.34亿元,占全年票房总额的56.3%,改变了进口大片主导我国电影市场的格局。影视动画产量达到22万分钟,扭转了进口片占主导的局面。此外,2010年,新兴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网络出版、手机出版、动漫网游和数字印刷等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增速超过50%。

  四是创意产业投融资渠道逐步拓展。2010年,出台了多项金融支持创意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专项政策,推动文化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全年文化创意产业中长期贷款累计新增276亿元,中央和各地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达52亿元。迄今,7个省市成立了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或投资公司,资金量达到百亿元;26家文化企业在A股市场和H股市场上市,仅去年就实现融资额104亿元。

  前景——

  既是经济增长点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着力点,有望成为中小城市发展特色,掀起新一轮并购重组高潮,升级传统行业

  基于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势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因此,“十二五”时期将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将呈现四个方面的良好前景:一是创意产业将产生“引爆”效应。创意产业具备成为全新经济增长点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点的先天优势,充分体现了科技、智力与文化的结合,能够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科技人才资源进行创新发展,它的高渗透性、高增值性、高融合性使其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够把文化作为产业源头、把科技作为实现手段,以创意为“引信”、以产业为“弹体”,从而在拉动市场扩张、促进产业聚集方面产生“引爆”效应。

  二是创意产业有望成为中小城市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与大城市的人才、资本等优势相比,许多中小城市往往具有发展创意产业得天独厚的鲜明特色,它们或具备浓厚的地域特征和民族风俗,或拥有深厚的历史文脉和文化内涵,或坐拥怡人的自然环境和城市空间。只要抓准定位,充分发掘并利用中小城市的特色,就能成为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动力和源泉,掀起新一轮创意产业热潮。中小城市间的竞争也将从以往单纯的经济指标比拼,转向梳理城市文脉、创意城市文化等较高层次的竞争,从而加速创意在更广的地域范围内向其他行业渗透,形成创意产业在不同城市间多元并存、梯度分布、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三是创意产业可能掀起新一轮的并购重组高潮。随着国家政策与财政扶持力度的加大,在演艺、音像、娱乐、艺术品等产业还将出现新一轮并购重组的高潮,出现更多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形成的大型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它们将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和战略投资者,在增强国有文化资本的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同时,还将强化与创意产业的关联度及竞争与合作关系。

  四是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将向创意产业升级。创意元素作为产业发展舞台上的主角,不仅作用于传统文化产业,还将作用于制造业、旅游业、服务业甚至是农业,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创意渗透到工业、农业乃至传统产业的任何领域,将催生全新的产业形态,使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向创意产业升级。创意驱动下的产业升级、变革,将有助于产业结构的改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使创意产业及创意驱动下的其他产业在未来发展中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

  

  融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链接)

  “设计之都”、“美食之都”和“音乐之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加入联合国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城市授予的称号。继深圳2008年成功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之后,2010年,上海、成都、哈尔滨分别成功申请“设计之都”、“美食之都”和“音乐之都”。目前,北京、杭州等城市也纷纷提出了加入联合国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计划,创意产业全球网络化趋势更加明显。

  联合国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4年创立的项目,该项目对应的是联合国《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旨在把以创意和文化作为经济发展最主要元素的各个城市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网络。加入该网络的城市被分别授予7种称号:“文学之都”、“电影之都”、“音乐之都”、“设计之都”、“媒体艺术之都”、“民间艺术之都”和“美食之都”。已有德国柏林、英国爱丁堡、法国里昂、美国圣达菲、日本名古屋、神户和中国深圳等20多个城市加入了该网络。

  鉴于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权威性,加入该网络获得一个称号,就等于迈上了该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最权威和便捷的平台。深圳、上海成功申请“设计之都”,成都和哈尔滨成功申请“美食之都”和“音乐之都”,是这些城市的创意产业地位在国际上被认可的最好证明,将大大提升我国创意产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张彦军)  

  

  美国

  立法与人才培养并重

  美国是第一个进行文化立法的国家。早在1790年,美国就颁布了第一部《版权法》,美国的创意产业也被称为是版权产业。完善的法律体系为推动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政府各部门设立了各种特别培养高层次人才计划,美国有30所大学开办了文化管理学、艺术管理学等专业,培养从本科到博士的文化管理人才。在人才引进方面,美国采取了非常宽松的政策和优厚的待遇,积极吸引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艺术人才。

  韩国

  由事业向产业转移

  韩国将创意产业的发展提高到国家意志的高度,实现了创意产业由事业性质向产业性质的转变,通过制定五年计划构建总体战略,并重视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发展战略上,主张创意企业发展外向型产品,开拓海外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上,坚持协助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的产业经营模式;在资金和项目扶持上,政府成立专项基金,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企业自主研发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英国

  具有国际标杆作用

  英国的创意产业在国际上具有标杆作用。它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创意理念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利用公共政策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目前创意产业在英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已达8.2%,其增速是整个国民经济增速的两倍。现在全英国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占英国就业人口总数8%以上。伦敦创意产业每年产值达210亿英镑,成为伦敦第二大支柱产业。预计到2012年奥运会时,其创意产业产值会达到300亿英镑。

  日本

  鼓励多元投资

  日本政府不仅在资金上大力支持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也鼓励多元投资机制,支持非文化企业和境外资金投入创意产业。由政府与民间合作成立基金,以投融资、参股、参与经营等多种形式支持中小企业创业、经营。如日本先后成立了振兴文化艺术基金和企业艺术文化后援协议会,支援各种艺术文化活动。基金由政府和民间共同出资,其中政府出资500亿日元,民间赞助112亿日元。在创意产业的壮大过程中,民间企业出资比例逐年增大。

  澳大利亚

  明确国家战略

  澳大利亚政府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1994年,发布第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力推创意产业概念,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措施。如明确提出将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结合发展的目标,通过创意产业和文化机构来表现区域特色;成立布里斯班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作为联邦政府直接支持的国家级创意产业振兴机构;将艺术、歌剧、电影及数字内容等视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内容。

  (包  琰)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