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材夜思市农民消费状况和支出结构的调查与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广东老秘    时间: 2011-5-8 09:57
标题: 材夜思市农民消费状况和支出结构的调查与思考
近来年,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政策措施,为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转变为“消费、投资、出口”,将消费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引导下一轮经济发展的主导。如何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去年以来,我多次深入高平市农村、农户家中,就农民的消费状况和支出结构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农民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消费特点和消费理念,寻找挖掘消费潜力的有效途径。

  一、当前农民的消费状况和支出结构

  这次调研我选择了经济基础好、一般和城乡结合部三类乡(镇、办事处)为试点,按好、中、差各取三个村为样本,再取好、中、差三类户口为样本点,分别从老俩口单独生活、小俩口刚成家单独生活、老人和儿女一起生活的三种家庭结构入手。围绕生产类支出、生活类支出、教育类支出、住房类支出、家电类支出、医疗类支出、精神文化类支出等七个方面展开,具体情况如下:

  (一)从家庭结构入手对消费状况进行分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举家过日子的必需品目前在农村已经很普及,除这些基本消费之外,还发现不同结构的家庭消费重点不同,老俩口单独生活的家庭主要消费在医疗保健服务方面,看病吃药是重点,消费结构趋向单一化。小俩口刚成家单独生活的家庭,消费结构趋向多元化,衣着追求个性化,生活追求享受型,有的还向更新的消费领域拓展。老人和儿女一起生活的家庭,儿女小的时候重点是教育支出;儿女长大时重点是建房、结婚支出。

  (二)从支出结构入手对消费状况进行分析。他们一般从事种植、养殖、手工业等职业,或外出打工。生产类支出主要是购买农业类生产资料或维持手工作坊式的再生产;生活类支出主要是吃、穿、人情往来等,发现人情往来负担比较重,一般家庭年平均在2000至3000元;教育类支出是上幼儿园、上高中、上大学的支出比较高;住房支出是集中的大额支出,现在平均在二十万左右,还发现一种结婚押房钱现象,说明住房在农村的重要性;家电类支出在儿女结婚时、乔迁新居时集中购买;在医疗类支出中,老年人占比率高;在精神文化类支出中,年轻人比率较高。

  (三)从乡(镇、办事处)类别入手对消费状况进行分析。在这次调研中,发现经济基础好的乡镇农民消费反差比较大,存在大起大落的现象,有的“因煤而兴、因煤而衰”;一般乡镇农民的消费比较平稳,起幅不是很大;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办事处居民消费比较活跃,有相当一部分人有房租收入,就业也比较容易。

  (四)农民的基本消费状况。通过入户调研,发现住房消费排在第一位,平均在20万元左右;第二位是结婚费用,一般在5至8万元;第三位是上学费用,尤其是上大学,一个壮劳力的收入供不起一个大学生;第四位是人情往来费用;第五位是医疗费用。其余的才是生产性消费、家电类消费、文化性消费等其它消费。

  (五)目前农民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在调研过程中,感觉到农民普遍存在谨慎心理,具体表现如下:一是重储蓄,生活的磨砺更让他们相信储蓄的“万能”,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开销;二是重实用,比较注重消费实惠和产品的使用效能;三是重质量,农业的自然特点和季节性,决定了农民采购中的质量意识;四是重长远,在眼前消费时,要顾及长远的消费。

  二、影响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一)收入来源不稳定,预期收入不乐观。收入直接影响购买力。收入愈稳定,消费的信心愈足,反之则越胆怯。家庭经营收入是主要收入来源,一方面通过农产品生产经营来大幅增加收入较为困难;另一方面,随着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重组的深入推进,十年间高平的煤矿由原来高峰期的400多个减少到现在的29个,90%有煤矿的村失去了煤矿,90%以上的农民失去了靠煤炭就业、增收的依托,就业形势并不乐观,这些因素使得农民未来收入持不乐观态度,故而紧缩消费。

  (二)未来支出预期高,导致结余偏大。住房、教育、医疗、养老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大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确实给农民带来了许多好处,但在教育方面,义务教育虽已免除学杂费,而非义务教育负担仍然沉重;在医疗方面,新型医疗合作制度让农民受益匪浅,但仍然过高的医疗费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医疗支出仍是影响农民购买力的“软肋”;在养老方面,目前农村低保制度还很不健全,养老成为农民的大问题,一些有头脑的农民趁能挣钱把大笔的资金储蓄用于养老。诸如住房、教育、医疗、养老这些刚性支出,逼得农民消费趋于保守,行为更加谨慎,造成大量购买力沉淀,以保未来预期需求。

  (三)传统观念阻碍消费,影响购买力实现。沿袭了几千年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束缚着广大农民的手脚,形成了人们自给性、封闭式的消费观念,以节俭为荣的消费理念支配着农民的行为,量入而出尤为推崇,这就使得农民对新产品的滞后消费,从而偏重远期消费,轻视近期消费,影响了购买力的实现。

  三、提高农民消费潜能的有效途径

  要挖掘农民的消费潜能,一方面是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就是如何继续提高农民消费倾向,调动存量,挖掘现有的消费潜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改善消费环境。我认为要抓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机遇,从以下五方面进行突破。

  (一)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现实购买力。刺激农村消费,根本出路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在农村一些原有收入增长点的优势相对弱化的情况下,必须开辟农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一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注重特色,形成产业,打造品牌;二要积极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建设,着重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储藏、保鲜、运销业、尽快形成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的商品率和加工增值率,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三要长期稳定党的农村政策,特别是要认真落实土地承包期、减轻农民负担、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等农村基本政策,优化增收环境。四要加强劳动力市场培育,搞好劳务输出,提高农民收入。

  (二)加强小城镇建设,拓宽农村居民消费空间。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达到提高收入和增加消费双赢的目标。发展小城镇,可以让更多的农村居民进城,迅速减少农村人口,让余下的农村人口更多地分享剩余资源;发展小城镇,可以拓宽农产品消费市场,还可以让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建设中获得更多的非农收入。随着收入的增长,将会进一步增加消费、促进消费。

  (三)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基础设施,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农村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而且影响到农村的消费需求。因此,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增加农村非农产业就业,提高农民收入,进而提高消费能力。因此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锲机,大力开展改水、改电、改厕、改厨和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同时,政府还应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整顿市场秩序,加强市场法制建设,维护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改善农民生活、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创造良好消费环境。

  (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村消费安全。目前农村居民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比较保守,为了养老和防病,总要留一笔钱防患于未然。为了缓解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应加强以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弱化“存钱防病、存钱防老”的心理,将预期消费转化为即期消费,让更多农村居民愿意拿出钱来享受现代生活。

  (五)引导农民正确消费,拓宽消费领域和层次。更新消费观念是开拓农村市场的先导。要引导农民破除小农意识,激发农民通过勤苦致富,换取生活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领略新的消费时尚,拓宽消费领域。同时,要着重提高农民的素质,引导农民追求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加大科技、文化、教育、娱乐、旅游等非商品性消费,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和档次。在更新农民消费观念的基础上,还要发展农村的消费信用,改变传统的积累型支付方式,重点扩扩大住房、农用车、大型家电、农机产品等市场,实现从滞后型消费转为适当超前消费,将潜在需求转变为现实需求。

(作者系中共高平市委副书记)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