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货物生产或其他服务的投入而发挥着中间功能,他们提高了生产过程不同阶段产出价值和运行效率,被定义在包括上游(可行性研究、风险资本、产品概念设计、市场研究等)、中游(质量控制、会计、人事管理、法律、保险等)和下游的活动(广告、销售、物流、人员培训等)。换句话说,工业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社会再生产环节中。一个生产企业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地位的关键是保持上游、中游、下游三个阶段的服务优势,因为贯穿于生产三个阶段的服务在产品价值链中胜过物质生产阶段。生产性服务,无论是企业内部提供的服务,还是从企业外部购买的服务,都以形成了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差异和增值的主要源泉,成为市场资源强大的调配器。
近十年来,工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世界经济增长中最快的行业,已经成为外国投资的重点。外国直接投资的服务业总额高于制造业,且主要集中在金融、商务服务、工业信息服务中。几乎在所有国家,服务业的表现都能影响经济增长的快慢,由于具有广泛的关联效应,更有效的服务业(金融、通讯、国内运输和专业服务)可以提高整体经济绩效,这样行业共同发挥作用,对于提高国内生产率至关重要。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又将生产性服务业归纳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这五大类。
总的来讲,长宁新型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很落后,有些行业根本就没有,更谈不上什么规模了。当然,并不是什么产业都有就是好事,应该根据长宁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来决定长宁应该拥有什么产业,以及所拥有产业的规模大小,其中,笔者认为长宁要发展服务业产业,应该充分考虑长宁的区位优势。因此,笔者以下的思路都是按照长宁立足宜宾、融入川南经济区及成都、重庆、西安经济区的立足点来思考的。
一、长宁交通运输服务业发展思考
交通运输是国务院确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先领域,发展物流业又是国务院提出的交通运输领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因此,物流业在交通运输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中处于核心地位,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来积极推动物流业势所必然。
我国物流业中有两个环节的技术含量缺口很大,一是装卸搬运、换装、承接方面,主要原因是物流技术标准化程度低,各种物流功能、要素之间难以做到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例如海运集装箱与铁路集装箱、公路集装箱的标准不统一,不能互相兼容,影响了联运业务的发展;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例如现有的托盘标准与各种运输设备、装卸设备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这对各种运输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仓储设施空间利用率方面的影响较大。二是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物流信息系统的及时传递和处理、单证的流转等易出现脱节。
现代物流业发展必须坚持“大物流”的原则。一是要统筹考虑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发展。二是要统筹考虑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协调,这是物流发展的客观趋势。因此,物流发展必须跳出传统的狭隘的商业领域,从“大物流”的思维出发,形成包括交通运输、配送服务、加工代理、仓储管理、信息网络和营销策略等多环节组成的,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相统一的物流大循环系统。
物流业整合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物流过程的空间跨度性和时间跨度性,决定了其对环境和资源的重大影响。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物流活动伴随着世界经济总量的迅速增加而大大扩展,已经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和资源压力。物流的整合必须充分考虑对环境和资源产生的影响,坚持走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之路,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资源节约型的物流运作体系。
(一)打造区域物流服务网络。
打造区域物流网络必须基于对特定区域现状的充分调研与分析,特别是对影响该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的关键因素进行详实解剖,并在此基础上站在区域物流整体效益最大化的战略高度,对其进行有效整合。整合流程大致可分为五个步骤:①初步确定物流集聚因素重点分析区域;②详细分析各区域内影响物流基础设施的各相关因素,确定合理的物流基础设施集聚区域及各区域的物流功能定位;③综合考虑区域布局与定位,按集聚区域分析现有物流基础设施资源状况;④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区域物流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具体方案;⑤根据其具体功能定位该区域的资源进行功能提升。
物流过程是多次的停顿——运动——停顿式的循环运动所组成。与这种运动形式相呼应,物流网络结构也是由执行运动使命的线路和执行停顿使命的结点两种基本元素所组成。线路与结点相互关系、相对配置以及其结构、组成、联系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流网络,物流网络的水平高低、功能强弱则取决于网络中两个基本元素的配置和两个基本元素本身全部物流活动是在线路和结点进行的。其中,在线路上进行的活动主要是运输,包括:集货运输、干线运输、配送运输等。物流功能要素中的其他所有功能要素,如包装、装卸、保管、分货、配货、流通加工等,都是在结点上完成的。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物流结点是物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实际上,物流线路上的活动也是靠结点组织和联系的,如果离开了结点,物流线路上的运动必然陷入瘫痪。
(二)加强区域间物流发展的协调。
我国物流发展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广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物流运作水平还比较落后。不少地方缺乏必要的物流基础设施,缺乏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更缺乏物流技术和人才。因为物流条件的限制,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特别是农副土特产品运销不畅,是农民增产不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几年区域物流发展的不平衡,还表现在有些地方不顾区域经济和物流需求的实际,竞相提出“区域物流中心”的设想。区域内“多中心”势必导致重复建设,影响区域物流的协调发展。要从区域经济和物流需求的实际出发,明确区域物流分工与定位。要运用物流理念、管理和技术,改造现有物流资源。要高度重视“三农”物流,推进农产品加工、销售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的现代化进程。要沟通城镇与乡村、东部与中西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物流通道,建立起高效、通畅、便捷的物流服务体系。只有区域物流协调发展,才有可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推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是要鼓励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重组、改造、提升制造业物流运作模式,促使产业链上各个环节有机结合、一体化运作,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任务。物流企业要介入制造业供应链整合,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集群的培育,进而推动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促进生产制造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实现企业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系列化运作,推动制造业和物流业加速融合、互动发展。
二是要支持专业化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物流企业是物流市场的主体,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物流企业虽有很大发展,但集中度不够,规模小、实力弱、服务差的问题依然存在,能够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还不够多。应积极创造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环境,鼓励大型企业做强做大,扶持发展中小企业,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培育物流服务自主品牌。
三是选择适合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物流运行模式。发展现代物流业,需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消费者需求、市场发育程度和资源环境等因素,选择符合国情的发展模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转型时期,各地条件差异很大,发展很不平衡。因此,物流业的发展应允许采取不同的模式。配合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推动物流业梯度发展;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加快构建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在物流技术选用方面,既要跟踪先进,又要强调适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物流和绿色物流,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活动对资源、环境和安全的影响。
四是要营造公平竞争的物流市场环境。我国目前物流服务市场还不够完善,地方保护和不正当竞争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对规模化经营、网络化发展的现代物流业形成了障碍。各地应加强和改进对物流市场的监管,消除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物流行业协会应团结业内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共同营造公平竞争的物流市场环境。
二、长宁信息服务业发展思考
信息服务业涉及经济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必须在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加快推进我县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抓紧出台合理的区域产业政策,积极培育信息服务市场,扶持壮大信息服务企业,优化信息服务业发展环境。
(一)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发展氛围。
1、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信息服务业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联动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大对信息服务业的支持力度。相关部门负责信息服务业的规划、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行业管理,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支持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相应政策措施,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做好相应工作。
2、加快制定和完善规范信息服务业市场主体行为与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完善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水平;建立信息服务业企业和个人的诚信管理机制,加强对信息服务市场的监管力度,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欺诈等违法行为。
3、积极创造信息化时代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进一步拓宽信息服务业的市场领域。改善信息服务消费环境,提高社会信息服务消费能力,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营造有利于扩大信息服务消费的社会氛围。
4、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报刊、广电等媒体以及档案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设施,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二)提升产业组织,优化产业结构。
1、结合我县的区域特点,重点推进以生产服务型和知识服务型为主的物流、商务、金融为主的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我县信息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
2、促进企业多元化发展,鼓励企业发展市场前景广、技术含量高的信息服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推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消费者生产和提供丰富多彩、高效优质的信息内容产品及信息内容服务。
(三)打破行业垄断,强化行业管理。
1、打破行业垄断、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放宽市场准入领域,降低准入门槛,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外资及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2、落实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稳步推进政府信息服务机构改革,实行社会公众信息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改变信息服务行业中的垄断性组织结构,将行政性的市场准入管制转变为社会性管制和禁令性管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3、充分发挥市互联网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运营商、网络信息服务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促进行业间资源整合,推动规模发展。积极倡导行业自律,并通过协会定期向社会推荐一批优秀的信息服务业企业。
4、切实加强信息服务业的行业统计工作,通过与市统计部门合作,发挥各有关部门的作用,强化行业统计工作,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的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制度,使统计工作制度化。
(四)疏通投入渠道,加大扶持力度。
1、完善中小企业风险投资体系,鼓励社会风险投资机构和银行增加对信息服务业的支持,积极建立市场化运作的信息服务业风险投资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信息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扩大规模。
2、发挥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作用,按照我县服务业发展的总体部署,明确信息服务业重点扶持方向,确定财政资金,对信息服务业发展带动性强的重点项目以及新型信息服务业发展等项目给予支持。
(五)加速人才培养,扩大对外合作。
1、加快信息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构建信息技术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鼓励企业和院校联合培养,建立信息化应用实习和培训基地。各类院校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及时开设有针对性的专业和课程,加大职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2、充分落实人事部门的各类人才引进政策,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鼓励企业进一步扩大国际与国内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企业改制、上市、投融资过程中的作用。
三、长宁商务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商务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行业,也是社会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为商务活动和企业发展提供相关中介服务的各类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企业管理的咨询和服务、会展、投资、法律、会计、审计、税务、评估、广告、就业和劳动中介、经纪代理等中介服务。
我县商务服务业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调控功能,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加速政府职能的转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我县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距离。从规模总量和经济效益上看,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不少中介机构资产微弱,仅三两个人租间房就开展业务。业务范围狭窄,中介市场形相对不规范,缺乏市场竞争力,生存和发展十分困难。其中,会计、律师、科技等中介行业严格讲都没有。而会展、外来投资服务、版权、咨询、策划与调查、担保、专利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也还没有起步。我县中介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专业及年龄结构不合理,执业技能不高,创造力缺乏,市场观念、系统观念和实践能力不强,其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不了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客户需求。还有大部分不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在从事服务行业。高层次人才匮乏,能够承担大型业务的人才没有,具备领军才能的人就不用说了。加快发展我县商务服务业的对策措施有:
(一)内培外引并举,大力培育商务服务业的投资主体。
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大力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进商务服务领域的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化投入、多样化经营的发展格局。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的力度,吸引国际商务服务业知名企业在我县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积极引进国际著名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企业,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设立从事研究、开发、设计的中介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中介组织以合资等形式加强与涉外中介组织的联合,拓展业务。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参股、联营、特许经营等多种形式进入商务服务业领域,促进民资、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商务服务业。要加快推进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鼓励推行政企分开改革。今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经批准的公务活动,可以委托会展机构或中介服务组织安排服务事项。商务服务业涉及行业门类较多,应该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必须采取积极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充分挖掘商务服务领域安置就业的巨大潜力。要积极支持商务服务业的各行业拓展服务领域,积极开拓新的就业渠道。对就业潜力大的行业,要大张旗鼓地鼓励发展。要大力鼓励机关干部离岗和复转军人、下岗职工创办商务服务企业。
(二)突出主攻重点,尽快在一批主要行业发展上实现突破。
根据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走势,把握国家的政策机遇,着眼于整合现有资源,创造新的优势,坚持全面推进、协调发展,以品牌战略和服务方式创新为重点,突破市场需求量、基础条件好、增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商务服务领域,全面提升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一是按照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原则,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业。引导发展法律、会计、审计、税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就业和劳务中介、经济代理等中介服务业。通过引进专家、机构、委托培训等多种形式,打造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大型事务所和中介法人机构。要大力发展工程管理和咨询、高新科技、房产中介等行业准入要求高,专业技术要求强的知识密集型中介机构,加快服务的专业化提升,促进服务品种和服务方式的创新。重点扶持一批服务水平较高、管理理念较新、经营规模与业绩在行业中排名前列的中介机构向集团化、综合化方向发展,打造出一批知识品牌。引导一般性中介服务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多渠道拓展业务,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大力发展会展业。以发展国际化、专业化、贸易型为主的会展为重点,大力培育会展的知名品牌。各级政府、部门和协会要积极主动加强与全国全省行业协会、国内外会展机构的交流、联系与合作,争取品牌展览、重要赛事及经济文化活动来淮举行。积极举办具有产业和地方特色的常设性会展,打造一批具有长宁特色的会展业品牌。有重点地建设具有国际标准的大型会展场馆,改造提升会展业的设施水平。对于一些重要会展,可采用品牌合并、股权转让、项目招标等运作方式,创新会展业的发展方式。要加大政策激励的力度,对引进有较大影响和规模的会展项目的单位和个人要实施奖励。三是继续深入推进各类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脱钩,扩大行业协会的覆盖面,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中介机构独立、依法、客观执法,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中介服务市场秩序。加快中介机构与挂靠的政府部门脱钩,凡从事经营性服务的中介机构都要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三)加强规划引导和规范管理,促进商务服务业有序发展。
商务服务业涉及门类多,要使其快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规划引导。要科学地制定商业服务业的发展规划,充分重视空间布局和行业布局研究,明确发展重点,注重处理好商务服务业发展互补和竞争并存的关系,加强对现有资源的整合,提高整合效益,降低服务成本,提高竞争能力。要进一步规范对商务服务业的管理,加强和完善商务服务业的统计工作,建立发展的预测和信息收集制度,积极推进标准化工作,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
(四)优化政府服务,为商业服务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各类资本进入商务服务领域,尤其是要鼓励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商务服务业的发展。要放宽商务服务企业登记注册条件,简化连锁企业证照办理。二是实施政策优惠。在税收优惠、规费减免、价格扶持等方面,严格执行政策,给予重点支持。
2、推动行业内部管理。建立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作用,提高行业协会在行业中的地位。政府支持行业协会整合行业资源、做大做强商务服务企业,形成一批有特点、有优势、有竞争力的行业骨干企业,带动行业整体的发展;支持行业协会建立行业自律、公平竞争和公平发展机制,加强诚信建设,加强行业合作,不断促进行业内部管理水平、对外服务水平和公共形象的提高;通过行业协会,帮助商务服务业企业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改革措施,分析、总结行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向政府提供行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3、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商务服务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同时也要注意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要切实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各级政府要适当安排一定数量的投资,作为加快商务服务业建设项目的贴息或补助,以更多地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投入。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优先安排前景好、影响大、带动力强的商务服务项目。银行要适当增加对商务服务企业的信贷支持,在独立审贷的基础上,积极向符合贷款条件的商务服务企业及其建设项目发放贷款。有关部门要加强与银行的沟通,积极向银行推荐有效益、前景好的商务服务项目。鼓励符合条件的商务服务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通过多种方式筹措资金。
4、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商务服务业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智力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是行业发展的关键。一要大力引进人才,多渠道、多形式的吸引优秀人才,充实和加强商务服务业的发展队伍。二要制定执业资格标准,严格选拔从业人员。通过行业协会组织制定中介服务人员和机构的执业资格标准,凡申请从事中介服务活动的人员,必须通过资格考试、专业审查和工商登记等程序才能注册开业。三是开展继续教育,大力培养人才。要鼓励和支持商务服务机构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对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和法律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职业道德和实际工作能力。四是充分挖掘和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管理部门等人才群体的资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是高学历人才群体聚集的机构,是智力服务宝贵的人才库,商务服务机构应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群体,吸收并发展壮大人才队伍,提高商务服务水平,促进商务服务业的发展。
四、长宁金融服务发展的思考
金融服务业作为一个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它既包括银行、证券、保险这些主要的金融服务行业,也包括信托投资、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典当业等行业。
(一)强化金融服务协调机构的职能,推动我县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中的推动作用,积极为我县各类金融机构及从业人员营造良好的发展和工作环境,进一步加强与金融管理部门和经营机构的沟通联系。相关部门应发挥服务协调职能,要不断完善支持金融业发展政策,加大我县金融业对外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力度,积极支持、协助人行、证监、银监、保监等金融监管部门依法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要努力接轨省市地方金融市场,完善政府与各金融机构的协调机制,为我县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综合服务。
(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信用环境。
1、切实做好金融业发展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以县金融办为平台,对全县金融业发展进行统筹协调、服务,加强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及企业之间的交流沟通,形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健全与银行、保险、证券、担保、创投业的协调沟通机制,收集工作情况,了解和反馈意见、建议。
2、加强和推动银政合作、银企合作、银项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和县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银企、银项合作机制,积极推荐优质项目,搭建并完善政府融资信用平台,争取每年融资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认真组织好既定项目的实施工作,尽快发挥项目效益;加强协调配合,认真组织好项目的申报审批和储备工作,争取银行更多的资金支持。金融机构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强化服务功能,创新金融产品,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在支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同时,积极探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企业要加强同金融机构的联系,强化管理,诚实守信,争取金融机构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并共同维护银行合法权益。
3、以“信用”为切入点,加强企业诚信、个人诚信和银行诚信等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对全区金融工作的领导,构建政府、人民银行、监管部门、金融机构间的金融稳定信息沟通与协商平台,形成金融监管合力;建立地方金融机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风险处置制度,完善金融风险应急处理预案,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4、进一步加大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力度,切实维护金融企业的合法权益。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和县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协助银行压降不良贷款。进一步加大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力度,法院、公安、监察、税务、国土等部门要探索建立金融案件立案、执行的绿色通道,积极协助金融机构采取法律手段加大金融债务的清收力度,维护金融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建立激励机制,出台配套支持措施,促进金融业支持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完善金融业考核奖励制度,扩大覆盖面,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开展对金融机构支持我经济转型、产业升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业绩评价。设立“支持金融服务业发展专项基金”,资金主要用于:鼓励金融机构业务创新和增加对我县信贷资金的投入;表彰奖励对我县重点建设项目、重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银行信贷、直接融资、保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的金融企业
2、依托区位、环境和资源优势。在我县城附近规划建设金融集聚功能区,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向核心区块集中,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对进驻该服务区的金融企业在房屋租赁或购买方面给予一定优惠。
(四)改革促发展,不断提高金融业竞争力。
1、积极鼓励金融创新。对国家的金融改革措施和金融创新产品,积极争取在我县先行试点和推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鼓励和支持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创新合作模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2、推进我县农村合作银行的改革与发展。要创新经营机制,提高经营效益,把农村合作银行办成服务“三农 ”的银行,促使其走上良性的发展道路并争取择机上市。
3、重视政策性金融的作用。要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合作,搭建并完善政府融资的信用平台。加强协调配合,认真搞好项目的申报审批工作,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在支持我县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的资金投放。
4、拓展融资渠道,实行多元化融资战略,大力推进企业改制上市,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贯彻落实促进企业上市融资扶持政策,坚持采用主攻国内主板、兼顾海外市场、鼓励收购兼并等多轮驱动方式推进企业上市。继续加大对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和现代企业管理提升力度,建立完善县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加强企业上市融资的培育及培训。通过多种扶持措施,鼓励和支持县内企业做强做大,积极争取上市融资。同时要积极推动县内包括城建、农林、农副产品物流等大型国有企业集团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筹集更多资金以推动企业自身做大做强。
5、加快保险业发展。要充分发挥保险分散风险、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保障经济的重要作用。提高整个社会保障水平,构建和谐的生活环境,增强企业和个人抵御风险的能力。深入开展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索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充分利用商业保险机构在网点覆盖、人力资源、风险管控方面的优势,参与我县社会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建立我县“政府保障为主,商业保险为辅”的社会保障体系。
6、支持担保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担保产品多样化。鼓励担保公司扩大业务领域,丰富担保品种。扶持担保企业增大注册资本,扩大担保额度。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资质评级制度,促进担保行业快速健康发展。
7、积极鼓励创投业的发展壮大。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引导各类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在我县设立与发展,积极做好创业投资备案工作,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五)密切协作,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督促地方金融机构规范管理,强化监督,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建立地方金融机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和分析制度,制定金融风险应急处理预案,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金融业风险的监测,密切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建立沟通及时、反应迅速、配合密切、步调一致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同时要与公安、工商、司法等部门密切协作,严厉打击各类金融违法行为,引导社会公众自觉抵制非法金融活动,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维护金融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