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做好群众工作要常怀“四心”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国老秘
时间:
2011-3-27 09:12
标题:
做好群众工作要常怀“四心”
群众工作是当前的党员干部热议的话题。如何做好群众工作,不少领导和专家都开出了药方。笔者认为,凡事要用心,做群众更需用“心”。
用真心感动群众。“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群众工作的核心是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关键要解决感情问题。为什么我们现在交通便利了,与群众的距离反而更远了?通信发达了,同群众工作的能力反而下降?感情问题至关重要。真情是开启人们心灵之门的金钥匙。群众是讲感情的,我们把群众看得多重,群众就把我们看得多重,只要我们真心待民、真情助民、真爱为民,群众也会信任与支持我们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我们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像孝敬父母一样,对群众投入真感情;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惦记群众的利益,想群众所忧所急,做群众所思所盼,让每一个群众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的温暖,发自内心地说共产党好。
用虚心问计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我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但应该看到,我们有些领导干部衙门作风很重,官样十足,要么“高档汽车一大排、陪同人员一大帮、考察地点有安排、说句空话就走人”,要么“西装革履、趾高气昂、心浮气躁、满口官话,”这样的问政群众肯定不会欢迎,这样的调研百姓肯定不会讲真话。关于问政于民,毛泽东曾有过精彩的论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我们要认真领会其中的含义,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转变作风放下架子,学会与群众打交道、交朋友,虚心向群众请教,说老百姓能够认同的话,讲老百姓能够接受的理,做到“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上心”,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使我们的决策、举措更符合民意、更符合实际。
用公心取信群众。“公正最无价、
廉洁
最宝贵”。人民群众最憎恨、最反感不公正、不公平、不廉政的人和事。近几年部分地方矛盾突出,群体事件高居不下,其深层次原因一直与党员干部不公正、不廉洁有关。是否公心直接影响群众工作好坏。“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我们要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以
党风
廉政建设和反
腐败
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的深刻内涵,在处理群众问题上始终一碗水端平,公道正派,不优亲厚友,不嫌贫爱富,更不以权谋私,以公心赢得民心;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官”,以清廉的形象赢得群众的拥护。
用恒心服务群众。“凿井当汲泉,张帆当济川”。有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韧劲,直解关系到做群众工作的好坏。以调处群众矛盾而言,有些是多年形成的,处理起来非常复杂,棘手,绝不能急躁,“通不通三分钟,否则就是龙卷风”,更不能撒手不管、知难而退,致使“小火苗”演成大事件。必须有刨根问底的恒心,有穷追不舍的韧劲和攻坚克难的意志,通过细致深入地调查取证、协调服务,使问题最终得到圆满解决,让双方当事人心服口服,也让其他群众从中受到教育。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各项利益,最终靠发展。“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发展是积累求变的过程。要把民生蛋糕做大,必须坚持
科学发展观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一步一步去干,一个一个去突破,持之以恒,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需求。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