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按照中央、省、市政法委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要求,及早准备,提前安排,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新办法、新措施、新思路,不断提升社会管理和建设水平,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社会不和谐因素。
一、严格管理,夯实责任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将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加强社会建设作为政法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明确目标。我们把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全县平安建设总体规划之中,下发了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对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建设工作提出总体要求,先后召开了“四大班子”会、综治委全会、全县工作动员会等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安排部署。各乡镇(区、办)、单位也都结合各自实际,出台了具体贯彻落实方案。二是成立组织。县里成立了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区、街道)、各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组织,对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建设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协调、检查、督导,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强化宣传。坚持宣传引导,采取召开会议、悬挂横幅、刷写标语、印发明白纸、利用平安大喇叭、出动宣传车、组织宣传小分队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止目前,共出动宣传车120余台次,悬挂宣传横幅400多条,制作宣传板面320多块,散发宣传材料12万余份。并在县电视台开辟宣传专栏,录制播放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专题12期,在全县上下营造人人参与、支持和共享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浓厚氛围。四是严格责任。明确要求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亲自动手,全面部署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分管政法和综治工作的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积极协调各有关方面,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并出台了《**县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建设工作考核办法》,提高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在平安建设年度考核中的权重,加大奖惩力度。止目前,对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表现突出、效果明显的5个单位进行了通报表扬;对在工作中措施不力的10个单位和村(居)进行了通报批评、黄牌警告和一票否决警示,增强了各级、各部门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建设工作的积极性。
二、突出重点,增强实效
一是流动人口服务化。为了破解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面临的难题,突出把城中村的流动人口管理作为主攻重点,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的原则,狠抓了各项管理措施的完善落实,实现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抓工作对接,实行双向管理,对流入人口特别是重点年龄段人口,登门面见本人,询问了解来源地域,掌握体貌特征,清楚家庭成员构成,索要近期照片,准确掌握了其身份状况和现实表现,并将其现居住地址、所从事的职业和现实表现等情况反馈给流出地公安机关。被流出地列为重点人口的流动人口,及时索要或转递列管资料,实现了管理工作的有效对接和双向管理,避免了漏管失控。抓人口定位,实行分层管理,通过对暂住人口经过定位分析,划分出了3个管理层次。第一层次是有合法居住手续、职业相对固定、经济来源相对稳定、能够奉公守法的“放心”暂住人口、将其作为依靠对象,在登记、办证的同时,还定期进行检查走访,做好服务工作,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第二层次是靠打零工生活、经济来源不稳定、经常变换居住地址、单身居住思想起伏不定的“可疑”暂住人口,将其作为调查对象,随时随地进行走访调查和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前做好预防工作。第三层次是无固定职业、经济收入反常、交往关系复杂、已被列为重点人口或被定为高危人口的“重点”暂住人口,将其作为工作对象,采取公秘结合的办法,进行重点控制和严格管理。抓清查整顿,解决人户分离,近两年,先后在全县大规模的组织开展了流动人口百日攻坚行动和加强服务管理工作集中行动,重点对流动人口进行了清查整顿。首先,依据现行户籍改革政策,给符合落户条件的流动人口办理了落户手续。其次,对缓迁或不迁的人户分离人口,挨家逐户的进行登记造册,并录入流动人口公安版,落实了管理措施,达到了最大限度减少人户分离人口和缩减流动人口总量的目的。抓户情熟悉,加大人口管理力度。县公安局把熟悉暂住人口作为人口管理的重点,组织社区民警深入管区实地熟悉户情,对暂住人口达到了“六清五掌握”。“六清”即:身份清、职业清、现住地清、户籍所在地清、暂住理由清、家庭成员清;“四掌握”即:掌握交往关系、掌握活动规律、掌握经济变化、掌握现实表现、掌握有无违法犯罪记录,有效提高了人口管理水平。抓警务前移,依法实施管理,依托社区警务室,实行警力下沉和警务前移,进一步拓宽了流动人口管理渠道。同时,组织社区民警坚持对流动人口开展经常性的思想道德和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实现了对流动人口的依法管理。抓明查暗访,及时打击违法犯罪,在防范和打击流动人口犯罪过程中采取了“八查八看”工作法,即一查身份、看证件;二查原籍、看口音;三查居住处所、看有无可疑物品;四查从事职业、看经济收入;五查居住人员、看是否单身;六查生活规律、看是否昼伏夜出;七查接触人员、看有无犯罪嫌疑;八查流出时间、看是否流窜犯罪和有案在逃。通过详查细看,从中排查出疑人疑事疑物,及时发现和打击隐蔽的违法犯罪分子。今年元至7月,全县共登记流动人口9.51万,其中流入人员为2102人,登记办理出租房屋1200多间,签订治安责任书1200份,取缔非法出租房21处,出租房屋办证率达到95%以上。目前,全县流动人口管理率达98%以上。 二是青少年教育针对化。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与祖国共奋进 与**同发展”、 “我爱新农村”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发奋学习、勇于实践。举办了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书信大赛、征文、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切实加强了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作用,运用了警示教育、同伴教育、法制宣传周、法制教育月等多种方式,面向广大青少年开展了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针对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上升的势头,在全县中小学举办了300多期法制讲座,全体学生踊跃参加、认真听讲,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进一步加大了“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和“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建设的力度。止目前,通过一系列创建活动的开展,全县已有23个系统开展了创建工作,涌现出市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5个,县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14个。广泛开展青少年自护教育,各级预防组织和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学校、面向社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自护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了以“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为主题的**县“自我保护”安全意识教育活动、“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和“青少年远离毒品活动”一系列自护教育活动,增强了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青少年对违法犯罪的抵御能力。大力实施了希望工程,共援建希望小学5所;启动了**县青年文明号爱心助学活动,累计收到捐款20多万元,先后共资助贫困大、中、小学生1200多人。服务青年的就业需求,联合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实施了“下岗青工再创业行动”和“工岗快递转移就业行动”,免费培训下岗职工2000余人,安置下岗职工800余人次,先后向北京、福建、广东等地转移输出青年劳动力3000余人。同时在工作中,我们坚持把服务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有效地服务,满足了青少年的基本需求,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社会和自我,疏导了他们的情绪,消除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潜在因素。三是刑释解教人员感动化。在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中切实抓好“五个及时”,及时登记造册,建立健全个人档案;及时进行家访,全面核实刑释解教人员本人及家庭实际情况;及时签订帮教责任书,严格落实各项帮教工作措施;及时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积极预防重新犯罪;及时落实帮扶措施,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勤劳致富。认真组织开展刑释解教人员调查摸底工作,及时衔接下落不明的刑释解教人员。要求各乡镇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刑释解教人员调查摸底专项活动,切实摸清刑释解教人员底数,提高衔接率。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坚持县安置帮教办公室的登记台帐与各乡镇安置帮教工作站的登记台帐,每月一对照、一督查,杜绝漏登、漏帮、脱帮现象的发生。坚持回访,实行乡镇(区、街道)帮教办对帮教对象每季度回访一次,通过回访全面了解其生活、工作情况,形成全方位的帮教管理,对生活困难的刑释解教人员积极联系当地政府给予一定的生活救助,帮助农村帮教对象落实责任山、责任田,帮助城市帮教对象落实社保、医保等问题,使他们摆脱困境让他们感受政府及基层组织的温暖。目前,全县527名刑释解教人员中外出务工人员221人,到本县企业务工人员143人,从事个体经营的63人,从事农副业生产的33人.落实低保措施的29人,由原单位安排就业的6人。同时通过积极与各企业和各乡镇沟通协调,确立了平煤蓝天**天然气公司为个过渡性安置实体,安置两劳回归“三无人员”(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32人,刑释解教人员对接率达100%,帮教率达100%,安置率达100%。四是治安管理严格化。对容易发生治安问题的重点场所、出租屋、特种行业,按照“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实行业主负责制,坚决铲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强对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物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消除公共安全隐患。开展以“平安畅通县”活动为载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强化整顿措施,落实安全的职责,加强内部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驾驶摩托车人员佩带头盔和高速公路限速制,在县乡公路和乡村公路处设置和完善路标,切实减少和预防各类事故发生。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配齐乡村消防栓等消防设施,以村容村貌整治为契机,整治乱堆乱放柴草等现象,强力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创造良好的消防环境,消除各种隐患,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五是网络管理规范化。积极参与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先后出台了《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网站对网络信息审阅、监管制度》,和《网络舆论收集、汇总、报告制度》等文件,明确了网络舆论引导、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强化了工作措施。同时,建立了网络建设管理工作联席会制度。由县综治办牵头,组织宣传部门、公安部门、文化广电等部门参加,针对网络舆论现状,由网络宣传部门和网站负责人反映近段时间网络舆论情况,相关部门就如何向网民做好疏导、释惑研究并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依法打击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黄、毒、赌、骗”等各种犯罪活动,联合相关部门打掉非法网吧2个,净化了虚拟社会环境。六是留守儿童管理加强化。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各乡镇中心小学、各初中建立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各村级小学建立留守儿童“服务室(站)”,教师在活动中,耐心教育,细致引导,对他们倾注满腔热忱的爱,在多样化的关爱活动中,让留守儿童感觉到快乐,净化着“童心”,求得身心和谐发展。建立“关键在校长,基础在班级,落实靠教师”的教育管理机制,成立了“留守学生教育领导小组”,研究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出现的问题。建立“四个”教育服务制度。即定点、定人联系制度、定期与不定期沟通制度、代理监护人培训制度、考核评估奖励制度;通过开展关爱“留守学生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一系列爱心教育活动,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失助、学习失教、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三、强化保障,筑牢根基
一是强化阵地保障。县在“三项重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以社会管理创新办公室为主体,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协调、指导;乡镇以综治工作中心为依托,设立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工作办公室,完善服务职能,实现“群众来访联接、矛盾纠纷联调、突发事件联处、治安防范联管、基层平安联创、混乱地区联治、社会管理联动”。目前,全县共设立社会管理办公室17个。二是强化组织保障。按照上级要求和目前我县社会管理工作情况实际需要,县里为政法委增加编制8名,其中3名充实到县社会管理创新办公室,并抽调2名素质高、能力强的人员到办公室工作。乡镇增加专职工作人员16人,充实到管理办公室。三是强化物质保障。各级各部门加大了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投入,设立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建设工作专项经费。县投资140万元对现有技防监控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增加80个探头,设立20万元的流动人口管理专项经费和25万元的特殊群体管理救助基金。四是强化制度保障。建立“三色监控”制度,对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建设主要工作指标进行量化,采取蓝、黄、红“三色监控”,对处于黄色状态的单位及时警告,对处于红色状态的单位重点监控,限期整改。建立“三级督导”制度,实行县四个班子领导包乡镇督导、县综治委副主任季度督导、县综治办月督导。建立工作讲评制度,采取集中讲评、重点讲评和专题讲评等方式,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措施、限期整改。建立责任倒查制度,对措施不落实出现问题的单位,坚决进行责任倒查,视其情况分别给予通报批评、黄牌警告或一票否决等 处罚,推动了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区委书记张慧莉在主持讲话中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对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张书记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学习贯彻讲话精神重在领会精神、关键在结合实际、落脚点在执政为民。二是要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对制约民生保障、基层组织、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机制、体制性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夯实基础,改善民生。三是要围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的措施、途径和办法,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区长赵哲在学习讲话中认为,胡锦涛总书记在社会管理创新讲话中提出的8个“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切中当前社会管理的要害,于茅箭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全区上下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认真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落实,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长效机制,开创社会管理的新局面。一是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社区管理、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的机制和方法。二是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加大力度,巩固成果,完善流动人口动态管理和特殊人群管理办法。三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妥善安置好拆迁群众,缩小南部山区群众生活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和谐发展。四是提升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力度。
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曹博结合政法工作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作了中心发言,认为,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加强社会管理,要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社会管理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科学性的认识上来,整合党委、政府、部门、社会四个方面的资源,营造党委政府支持、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结合我区政法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好“群众安全感、政法机关公信力测评”、平安保障十项承诺活动,创新动静结合、人机结合和物业管理机制,做到传承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区委常委、副区长赵洪福从民生管理和城市管理的角度,畅谈了学习体会,认为结合茅箭实际,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立足点在保障民生,重点在城市管理。要加快社会救助、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进程,农村低保提标扩面,推进示范社区建设,加快社会服务,加强社区服务组织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围绕打造宜居宜业首选区,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加强社区建设,建立健全社区绩效考核制度,推行自助物业管理模式,强化市容市貌管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工作。
周生贤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环境保护作为最大的民生,环保事业的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福祉。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洁的空气、放心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切实贯彻“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坚持环保为民,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不断顺应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新期待;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努力把加强环境保护与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有机结合起来,下大力气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同时,大力完善环境应急处置机制,积极防范环境风险,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确保经济和环境安全,使广大人民群众在优美环境中生产生活,以环保工作的实际成效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创新水平,为推动环保事业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会上,与会人员通过观看广东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专题片和滁州市局考察团赴广东学习考察活动纪录片,认真学习了广东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先进经验;局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市局指挥中心、网监支队、计通科、法制科和九个县、市(区)公安(分)局的负责同志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及赴粤学习考察体会,就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了座谈发言。
会议最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黄秀生同志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就全市公安机关深入学习广东公安先进经验,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作了讲话。他强调:
学习广东公安经验,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首先要解放思想,增强创新的意识。创新就是要克服封闭、保守、因循守旧、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要用创新的思维分析工作、研究工作、推动工作。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尤其是滁州当前飞速发展的社会形势,我们仍沿用固有的思维,沿用固有的方式方法是不行的,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广东公安的改革创新精神,切实增强创新意识。在认识创新的同时,要认识现实、整合资源、为我所用。要对形势发展、变化的范围、内容、方式全面了解认识,必须把握其内在规律,并对我们当前的现有资源进行分析整合,在充分发挥公安已有资源的同时,注意积极争取、合理整合社会资源和公共资源,切实做到为我所用。
第二,学习广东公安经验,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核心是确立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当前,信息化带来了一场新的警务革命,通过赴粤考察,我们发现在信息化方面,不论是信息化意识,还是建设和应用水平,差距都是明显的。因此,我们要坚持信息主导警务,要以信息化引领警务改革。要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提升公安机关社会管理服务效能。推进公安信息化,一要科学规划,推进现有信息化资源的整合。要摸清资源底数、明确目标标准,做好规划推进,切实改变分散运用、各自为战的局面,以发挥整体合力。二要加大投入,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基础建设。要坚持基础性、急用性的信息系统优先建设,当前重点是要抓好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大情报系统、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三要强制入轨,强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应用。要坚持做到信息系统能解决的,一律不再用纸质和人工方式。要进一步抓好基础信息采集工作,确保信息准确、鲜活、有效。
第三,学习广东公安经验,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重点是找准推进工作创新的方法,着力推进广东“五个一网”经验的借鉴吸收。广东公安机关建成涵盖公安工作各个领域的“五个一网”(视频监管一网控、办案办公一网通、情报信息一网综、服务措施一网办、工作执法一网考),有力地助推了打击防控、办案办公、服务管理、队伍建设等各项公安工作,提升了公安社会管理水平。我们要积极学习,并结合自身实际,借鉴吸收。要对照广东经验,找出我们开展“五个一网”工作的目标和差距,分别提出近期工作目标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真正做到消化吸纳,推进工作。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