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困难,迎接挑战,解决矛盾,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也是提升领导能力、升华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我认为,应努力做到“十个坚持”、“十个防止”,处理好“十种关系”。
( V! ^" u5 X1 O/ T$ d9 J4 V R(一)坚持群众观点,防止个人主义和“自我中心”,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7 `; Q' h( H" j; {3 C9 h7 a7 T作为一名领导者,必须时时、处处、事事想着群众。当好表率,以身作则,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其次,带领群众去克服困难、解决矛盾,不能做群众的尾巴,无原则地迎合一些落后观念。该带领群众去干的事不敢干,怕得罪人;该批评的事不敢批评,怕丢选票,从大的方面讲是一种失职,从小的方面讲是在坑害干部,是典型的自私表现,进而也可以说是不廉洁的表现。
再者,对上对下应当一致。有个别同志,对上捧,对下哄,害人也害己。作为正职,要包容、宽厚,胸怀大度,处理问题放得出去、收得回来,对一些事情要举重若轻,对有些问题又要举轻若重。作为副职,应尽职不贪功,尽责不揽权,到位不越位。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防止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首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个人的狭小经验出发,从个人的固有观点出发。
7 b& _$ x: p% c6 r$ e) t: B% A第二,应从解决现实问题出发,而不能从形式出发。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文过饰非,掩盖问题,就会使问题越积越多,矛盾越积越大。当然,也不能只看到问题,看不到成绩,看不到工作主流,这是不符合辩证法的。
% ~4 K1 c$ d# E5 o+ v. G第三,应从过程出发,不能从本本、条条和框框出发。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应分清阶段,分清轻重缓急,渐进式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当然,这并不是要否定个人的作用,否定主观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工作,不断适应客观环境的要求。
(三)坚持辩证思维,防止片面性,处理好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 x& ^( ]' e( d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看问题、处理问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往往会出现一成不变、顾及一点不及其余的绝对化倾向。
比如,谈到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就忽视了动力,好像天马上要塌下来了;看社会,要么无比和美,要么一塌糊涂;看人,要么好得没毛病,要么坏得不得了。这样就会把问题绝对化。而实际上,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而且是相互转化的。任何时候对待任何事情,都要辩证地看,防止绝对化、主观性和表面性。
(四)坚持全局观点,防止从局部出发,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 F( E }9 d- f3 P/ Y0 B对全局看不清楚的,对一个地方和一件小事也是看不清楚和处理不好的。
7 F' `2 v- U; Z6 k* w6 l) \/ ]" R为此,首先必须从全局着眼,准确把握局部的地位和作用。考虑任何问题,处理任何事情,完成任何工作,都要站在全局高度。
7 C7 V& @3 e+ Y其次,必须立足全局,服从全局,调整和做好局部工作。没有全局,局部也不可能做好。例如某一领域,上游只管发展经济,污染物向下游排,从局部看眼前发展了,从全局看则得不偿失。应从全局需要出发,不断提高局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切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Q# a; R: t8 E4 v# J1 r(五)坚持长远观点,防止短期、短视行为,处理好长远与当前的关系。
6 k, h% S$ A4 z) G4 E( k5 a k任何事物都要放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去考量。若仅从某一剖面、某一断面去看,可能会想不通,继而心里产生压力,最终影响心理健康。每个过程又有若干个阶段,每个人都必须把所处阶段的工作做好。
首先是从长远出发,来考虑和确定当前的目标、方向、重点和方式,否则会迷失方向。对于关系长远发展的大事,必须努力去做、去推动,逐步加以解决。
其次是做好当前的工作。走好当前的每一步才能有长远发展,把当前的工作做好才能放眼长远。这就是当前和长远的辩证关系。任何事情都是循序渐进的。
' T9 k5 k: H5 W7 R, ~& S, H(六)坚持原则性,防止随意性,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 {3 U+ g& h9 J5 E. n) g+ G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依法办事,按规矩办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做人做事,对人对事,都得讲原则。一方面,敢于坚持原则,遇事先问法;另一方面,善于坚持原则,讲究灵活性。
在处理问题时,首先,要研究问题发生了应该怎么看;第二,应该从什么角度处理;第三,今后应该怎么办。讲原则性,是必须依法办事,依法处理;讲灵活性,是依法由谁处理和处理到什么程度更有利。原则性不是死框条文;灵活性不是随意性、想当然。原则性与灵活性都不可少,必须紧密结合融为一体。
, f8 L# z W4 P% H7 c9 \(七)坚持创新性,防止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领导干部怎样思维
刘忠昌
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人的行为始于思维。可以说,人生犹如大海中航行的一条船,这条船是靠思维来掌舵的。经验证明,思维关系人的成败,思维决定人的命运。
现实社会千差万别,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很难说哪一种思维方式最好。但对领导干部来说,最重要的则是要掌握和运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思想武器,坚持实事求是、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具体说来,主要有五种:
战略思维。主要特点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古人讲:“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领导干部作为决策者,必须具有远见卓识,能够放眼全局,前瞻性地制定出未来发展的蓝图,并带领大家为之努力奋斗;否则,鼠目寸光,只顾眼下,就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系统思维。主要特点是以全局、整体、相互关联的视角观察事物、考虑问题,是一种“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思维方式。一些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心中缺少整体筹划,推动工作畸重畸轻、顾此失彼,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究其根源,就是马克思曾告诫的:“思考问题时,如果抓不住整体的联系,就会纠缠在一个接一个的矛盾之中。”因此,领导干部谋划工作,必须坚持站位全局,系统思考,统筹推进。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不仅要把握好本地本单位“小系统”内部的整体性特征,下好全局“一盘棋”,避免按下葫芦起了瓢,而且还要把握好所处“小系统”与宏观的“大系统”之间的关联性特征,增强核心意识、大局意识,保持与全局同步。
辩证思维。主要特点是用发展变化的、普遍联系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去认识和分析事物,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核心,也是领导干部最必不可少的基本方法。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缺乏辩证思维,看形势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抓改革只顾一点,不及其余;谋发展只重“显绩”,轻视“潜绩”;干工作毫无章法,“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经验证明,辩证思维是“智慧之学”,其核心是“一分为二”,重点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键是“把握好度”。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领导干部才能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游刃有余。
创新思维。主要特点是突破常规,解放思想,用具有开创性的方式探索未知、解决新问题。我国古代有很多精彩的典故,如“司马光砸缸”和“诸葛亮唱空城计”等,表明具有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的人,可以想别人所未想、见别人所未见、做别人所未做的事,从而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回顾历史,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商鞅“改革图强”,从王安石“熙宁变法”再到晚清“洋务运动”,每一次变革都离不开“求异”和“逆向”的创新思维,从而推动历史和社会进步。因此,领导干部与时俱进,必须冲破思维定式的樊篱,克服思维惰性的阻力,实现创新思维的新跨越。
底线思维。主要特点是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把工作放在最坏的基础上来设想”,其中就蕴含着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底线思维。需要提醒的是,领导干部的底线,不仅包括风险底线、危机底线,更包括法律底线、纪律底线和道德底线,这些底线都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是事物质变的临界点。一旦突破底线,就会出现满盘皆输的恶果。因此,领导干部对底线必须有敬畏之心,不能有侥幸心理,侥幸是不幸的开始。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