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转方式调结构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打印本页]
作者:
溪明老秘
时间:
2011-2-22 09:27
标题:
转方式调结构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山东省兖州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济宁市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新理念,初步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城市化带动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336亿元,人均达到82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17.4亿元。2010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3.3亿元,同比增长16.3%;1―8月份,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7亿元,增长28.3%。
创新思路,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一是工业化突出产业优化升级,提升整体素质。按照“产业集群、土地集约、要素集聚”原则,修订完善了现代产业集群发展规划,集中培植造纸、橡胶、农机、食品、机械、精细化工六大主导产业,三年分别建成百亿或200亿园区;突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3―5年内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二是城市化突出功能配套完善,拓展发展空间。确立了城区打造“生态东城、特色老城、现代新城”三大板块、城区周边通过合村并点建社区加快形成“次城市带”的布局框架。重点加快新城要素聚集,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区创建、环保产业建立和新型业态发展,打造30平方公里的现代新城,力争五年内新老城区形成50平方公里30万人的规模。三是城乡一体化突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提升统筹发展水平。依靠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创造的基础条件,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六个一体化”,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突破重点,带动经济发展整体跨越。一是突出项目投资拉动,增强发展后劲。把扩大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和积蓄长远发展后劲的关键因素,围绕基础设施、产业聚集、节能环保和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集中精力抓投入上项目。一方面,全力扩大招商引资,重点突破关联带动能力强、处于产业集群高端的核心大项目。2009年以来,相继落地了投资60亿元的精细化工园、16亿元的齐鲁世贸城、1亿欧元的汽车尾气过滤器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另一方面,持续加大项目实施力度,目前全市在建和新开工规模以上项目162个,其中过亿元的78个,过10亿的9个。2010年设立了1亿元专项扶持资金,正在集中推进总投资80亿元的38个新兴产业大项目,全部建成后可新增销售收入244亿元。二是突出骨干企业带动,夯实发展基础。坚持抓大扶强、抓龙头带群体,全力培植骨干企业扩规模、上档次,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10家,其中销售收入过百亿的2家、过50亿的1家、过10亿的 12家。启动实施了“22616”梯队企业培育工程,对四个梯队26家企业进行重点培植,工业运行呈现持续向好态势。三是突出改革开放驱动,增强发展活力。抓住济宁市新型乡镇建设试点的机遇,将两家省级经济园区与所在镇合并,形成了镇区合一、以区带镇的新机制。排出了三年48家市属困难企业改革任务,解决了9000多名下岗职工社会保障和就业扶助问题。创新投融资体制,市级融资平台资产达到112亿元,累计融资50亿元。坚持以外促内、以大联强,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水平。目前已有1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兖州,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三年超过1亿美元。太阳纸业与世界最大的造纸企业美国国际纸业、华勤集团与意大利倍耐力等3家世界500强企业分别实现了合资合作,引进建设的无菌液体包装纸、高档汽车轮胎等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填补了国内乃至亚洲空白。四是突出城市建设牵动,搭建发展平台。以城市转型开拓发展空间,牵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近两年投资30多亿元,完成了70多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一批大型基础设施和公益项目建成启用。五是突出现代服务业撬动,优化发展布局。把现代服务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启动实施了现代服务业振兴规划,突出抓好文化旅游、餐饮服务、商贸流通、现代物流四大类20个龙头项目,全面提高城市配套服务能力。目前全市在建500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35个,1―8月份服务业完成投资43.3亿元、同比增长116%。
加大力度,提升统筹发展水平。一是以工业化理念提升现代农业。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每年通过各种渠道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金都在1亿元以上。重点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8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0家,带动形成了40万亩优质专用粮、5000万只头畜禽规模饲养等特色种养基地,全市80%的农产品和70%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52.7%。着力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2万千瓦,50万亩耕地全部实现了灌溉节水化、耕作机械化、农田林网化和两季作物秸秆还田。粮食生产多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二是以一体化理念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通过合村并点建社区,在城市周边逐步形成“次城市带”,拉动小城镇错位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市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用于扶持补助,计划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全市一半的村庄整合为50个新型农村社区。2010年实施新型农村社区项目 24个,涉及村庄95个,已启动65个,竣工或主体完工246栋、在建98栋,项目全部完成后可节余建设用地指标4300亩。三是以均等化理念发展民生事业。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民生工作。在严格兑现落实上级民生政策的同时,根据兖州实际和群众需要,每年都办一批让群众直接受益的实事好事,特别注重了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等向农村的“五个倾斜”:2009年全部完成了农村自来水升级改造和农村公路改造,城区至所有镇驻地道路实现了绿化亮化;在山东省率先实现了九年制全免费义务教育,实现了城乡干部、教师工资市财政统一标准统筹发放,2009年免除了高中阶段学生学费,年内将实施新建中小学冬季取暖等教育重点工程;完成了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300个村卫生室规范化改造,全面推行了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2010年又启动了被征地农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多万元给予补贴,让60岁以上被征地农民都能按月领取养老金。同时,实施了投资4000多万元的电子监控全覆盖民安工程,城乡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不断巩固和发展。
(作者系中共山东省兖州市委书记)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