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市的农村就有群众自发设立的农家书屋。当时有的称文化中心户,有的称文化大户,有的称农民读书社。到2006年,我市有80%的乡镇建立了宣传文化中心(站),有近500个村建立了图书阅览室。这些图书阅览室虽然设施不够完善,管理也不太规范,藏书量大都在300—500册左右,尽管如此,也为我市的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7年,我省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以来,我市的农家书屋走过了从试点到逐步推开、再到全力推进的进程,农家书屋建设如燎原之势迅速在闽西的广大农村铺开。到2010年8月,我市已实施1056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占全市1783个行政村的59.23%,其中完成新设立农家书屋397家(省市县财政补助300家、省直挂钩扶贫48家、恒亿集团捐赠31家、省读书援助协会捐赠18家),完成村级图书室改造257家,2010年度计划完成204个新设立项目和198个改造项目。
二、主要做法
1、强化政府行为。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书难、借书难、买书难问题,满足农民求知致富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它是一项惠民工程、德政工程。2007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七个部委联合印发的《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工作思路。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把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作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分工协作、落实建设经费、整合现有资源、健全管理制度,扎实开展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一是及时成立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协调小组;二是认真研究制定并印发《龙岩市“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方案》;三是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把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四是加大政府投入,落实市、县两级财政配套资金。2008年以来,我市先后投入地方财政资金300多万元,完成新设立农家书屋397家,完成村级图书室改造257家。
2、加强部门合作。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到2012年要完成所有行政村农家书屋的建设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充分发挥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协调小组的作用,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强化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形成各成员单位互相协调、通力合作的工作机制。市、县两级文化出版部门认真履行协调小组办公室的各项职责,认真做好农家书屋工程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规章制度的建设、审定书屋选点、筹措安排管理项目资金、总结典型经验等常态性工作;发改部门则主动把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列入农村社会发展规划;财政局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经费积极出谋划策,确保了我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经费的落实;文明办把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指导协调;创新办把省、市相关部门对口挂钩扶贫开发重点村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加大了对农家书屋的扶持力度;各县(市、区)出版行政部门积极与新华书店配合,坚持实用的原则,按照《福建省农家书屋出版物推荐目录》,精心选定配送书目等等。通过部门通力合作,形成了合力,确保了我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3、整合现有资源。我们在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从实际、实用、节约资源的角度,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村级文化服务设施、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及设施,与党员的远程教育系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以及其他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教育培训项目、惠农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资源整合,不搞重复建设,不搞花架子工程,把现有资源和有限的建设资金尽可能地发挥最大的作用。在已建成的农家书屋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基地”、“青年图书室”、“妇女读书室”、“老年活动中心”、“农民之家”等多块牌子。
4、落实配套资金。在2008年我市就制定出台了《龙岩市农家书屋实施方案》和《龙岩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规划及经费安排计划》。对每个新设立的农家书屋和改造的农家书屋,除省财政对新设立的农家书屋有一定的补助以外,按省定的建设标准,不足部分由市、县两级财政按3:7的比例进行配套补助。即:对每个新设立的农家书屋,市财政补助新罗区3300元,新罗区财政配套补助7700元,其他县(市)财政补助2100元,县(市)财政分别配套补助4900元;对每个改造扩建的农家书屋市财政补助各县(市、区)2400元,各县(市、区)财政分别配套补助5600元。截止2010年8月,我市共争取到省财政资金488.6万元,市、县两级财政配套资金427.49万元。为了确保农家书屋专项经费落到实处,我市下发了《关于加强农家书屋工程专项资金管理的通知》,强调农家书屋工程专项建设经费必须专款专用,并由各县(市、区)文化体育(出版、旅游)局统一调配使用,确保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专项经费落到实处。
5、用好、管好书屋。在建好农家书屋的同时,我市十分重视如何用好、管好农家书屋。一是制定了《龙岩市农家书屋管理使用办法》,从人员、制度、经费以及图书的使用与更新等方面实行规范化管理。二是建立了《农家书屋管理员岗位职责》、《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图书借阅制度》、《农家书屋阅览制度》等管理制度。三是充分发挥县级图书馆的辐射功能,组织开展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培训,派出图书馆管理员深入到农家书屋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各个农家书屋进行图书分类、编号、造册、贴标等;四是按照《福建省农家书屋图书、音像制品推荐目录》选配好农村实用性、针对性都较强的图书和音像制品,满足农村不同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五是针对农村特点,制定适宜的农家书屋开放时间,方便农民朋友看书、借书。六是积极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农村实用技术讲座,激发农民群众的读书热情。
三、存在问题
1、工程建设缺口资金较大。按照省定的农家书屋建设标准,不含农家书屋的基建部分,每个农家书屋配送图书、影视设备、书架书桌等经费,保底估计也需1.7万元。省财政只给新设立的农家书屋6000—10000元不等的补助,对改造的农家书屋没有补助,其余全靠市、县两级财政负责。按照这样的测算,我市1783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除省财政补助855万元以外,市、县两级财政负责资金约需1925.2万元。我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县的财政是吃饭财政,只够发工资,要拿出这么多的配套资金确实十分困难。按照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规定,我市7个县(市、区)都是原中央苏区,可享受西部政策。可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项目上,至今尚未落实。
2、有的地方在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出现重硬件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重建设轻作用的现象。有一些农家书屋借书、看书的人寥寥无几。
3、在农家书屋的图书配送过程中,有地方针对性不够,农村实用技术类、法制类、生活类的图书偏少,有的复本数量偏多。
4、农家书屋管理员基本上是兼职的,专业素质较低,在如何管好用好农家书屋上缺乏经验。目前,农家书屋管理员大都是由农村文化协管员兼任,而这些农村文化协管员又大都由村两委的主干兼任,基本上是在义务管理农家书屋。
5、有的行政村人口少,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村里留下的大都是老人和小孩,出现农家书屋得不到充分利用的现象。
四、对策建议
1、继续加大政府投入,特别是省级财政的投入,突出“政府组织建设”的特点,对改造型的农家书屋建设经费也要列入省财政补贴范围。
2、用好中央给福建的政策,特别是要落实好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按照中央给福建省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享受西部地区的政策,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到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之中。中央财政支持西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政策是:按照每个农家书屋2万元的配置标准,给西部地区80%的补助资金,即每个农家书屋补助1.6万元。我市7个县(市、区)全部是原中央苏区县,有1783个行政村要建“农家书屋”,总共可向中央财政争取补助资金2852.8万元资金。建议省新闻出版局要会同省有关部门为有关县(区、市)积极争取这笔资金,争取早日享受西部政策。
3、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通过开展城乡共建活动,组织企业、学校、党政机关定点挂钩援建农家书屋。鼓励、发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冠名的形式捐建农家书屋。
4、将农家书屋管理员的补贴列入省财政经费预算,同时,要加强对农家书屋管理员的业务培训,使之掌握基本的图书管理常识,有效提高他们管好、用好农家书屋的能力和责任感。
5、以实际、实用为原则,制定科学的图书配送计划,尽量满足不同人群的读书需求。要重点增加农村种植、养殖、加工、制造业、医疗卫生、科普知识、法律等图书品种,还要适当配送一些引导农民提高生活质量为重点的书籍,如生活类、文体类、休闲类书籍,帮助农民在致富之后,不断丰富、美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6、以便民为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书屋开发时间。书屋的开放时间为每天晚上的7:30—9:30为宜,双休日、节假日要做到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晚上7:30—9:30全天候开发。这样既适应农村的特点,又能满足不同人群的读书要求。
7、建立村与村之间农家书屋图书流转制度。通过图书流转,起到图书更新的作用。在图书流转过程中,乡镇文化站要起到调度作用,由乡镇文化站对各个村的图书进行定期的调度流转。
8、培养农家书屋的造血功能。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地方,鼓励在农家书屋场所内开展出版物零售等其他有偿服务业务。通过经营收入维持农家书屋的正常运转,同时也能增加书屋的人气,满足更多不同层次人们的需求。
9、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读书活动。如举办读书征文活动,有奖竞猜活动,开展知识讲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等。通过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激发当地群众的读书热情,把农家书屋办好办活。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