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十二五”城乡发展差距要靠“四化”拉平
[打印本页]
作者:
福建老秘
时间:
2010-11-4 08:16
标题:
“十二五”城乡发展差距要靠“四化”拉平
转变发展方式已成为中国下一个五年发展的战略选择。发展方式转型的实质,是让老百姓公平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经济社会的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公平发展是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内容。尽管这些年政府下了很大力气缓解城乡差距,但是客观地说,城乡差距尤其是城乡居民发展能力上的差距这些年是在扩大,而不是缩小。当前,我国开始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能否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格局关系发展全局。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拉平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现实路径中需要推进“四化”。
一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当前我国城乡居民名义收入差距为3.3倍,但是加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城乡实际收入差距达到6倍左右,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中公共服务的因素占到了40%左右。2001—2009年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增长 9.9%,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6.6%,未来5—10年,如果按照现有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城乡居民名义收入差距还会扩大,到2010年将达到4.5倍。尽管如此,如果能在“十二五”时期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再用5—10年时间逐步拉平供给水平和标准,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将大大缩小。更重要的是,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拉平城乡居民在发展能力上的差距。比如,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 10.2年,农村人口为7.3年,西部一些地区农村大概在3—4年左右,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完成率接近85%,今年可能达到 90%以上,如果继续提高这一水平,并大力推行农村扫盲教育和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将大大提高农村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是健康的城市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产业部门就业是缩小差距的重要路径。在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作用下,农村人口由劳动生产效率较低的农业部门向城市中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非农业部门转移,这一过程是城市化在经济方面的体现。在我国二元体制结构下,城市对农村存在汲取的一面,尤其是在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时期,但在这一过程中劳动效率的提高客观上缩小了差距,即更少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更多的城市产业工人,在基数上减少了贫穷人口。据调查,第一代农民工普遍将收入的90%以上寄回农村,这是这些年农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比如,河南作为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目前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已经在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55%以上。从全国的数据看,这些年工资性收入、非农经营性收入正逐步成为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主要构成。此外,农村贫困人口基数减少,财政扶贫的压力也小,财政资源可以更多的用在满足人口的发展需求上,而不是生存型需求上。我们已经进入城市化加快发展的阶段,未来5—10年,城市化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就有1300万人口进城,如果政策引导得当,城市的产业、财政等各个方面应当也具备能力带动支持农村发展。比如,实实在在提高农民工的收入待遇,使农民工能够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这样的举措将大大加强城市化在缩小城乡差距上的作用。
三是城乡发展权利和制度环境的平等化。城乡居民发展差距,更根本的体现了城乡居民在权利上的不平等。首先,城乡居民享有的财产权利并不平等。比如,农民依法确权的经营性土地、宅基地与城市经营性土地、城镇居民住宅的权利束并不平等,体现在交易、出让、抵押、融资等多个环节。农民从土地上获得的财产性收益仍然很少,有数据显示,去年农民出让土地获得的补偿还远远不到政府土地收入的 10%。一些地方“土地换社保”“土地换住房”的做法,实质上反映了城乡居民权利的不平等,因为社会保障和基本住房保障应当是城乡居民理当公平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权利。其次,城乡居民的劳动力产权并不平等。这一点在农民工身上最为明显。我们可以通过农民入城后有没有平等就业权、是不是同工同酬同待遇等来考察城乡居民的劳动力产权是否平等。当前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总体低于城镇职工平均工资,2008年,两者的差距在7000元左右。据调查,大部分农民工没有签订过正式劳动合同,更别提进城务工的农民与城市职工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再次,城乡居民社会、政治权利不平等。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下,农民的利益表达权、诉求权、知情权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四是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与同质化。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在城市化趋于饱和、人们收入达到一定水平的背景下,有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同质化为基础性前提,一部分人会选择回到生态人文环境都较好的农村生活,到了这个阶段,城与乡的发展差距趋于消失。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目前我国人均GDP已在3800美元左右,预计“十二五”时期可由 4000美元向6000美元迈进,像广东、浙江、江苏等地方很有可能突破1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些地区是有能力在城乡基础设施联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同质化,从而为城市一部分人口回到农村创造环境。这里有几种不同的情况:首先,一部分人选择在城郊社区居住,在市区工作,以发达的城际交通网络为连结;其次,城市化进程中以金融为重点的服务业逐步占据城市中心,工业呈现外移倾向,一部分人在地处农村的产业园区工作生活,逐步在周边形成、带动农村社区发展;再次,在农村社区工作生活,比如,农村的医疗条件和基础设施如果大大改善,农村社区养老机构兴起,就可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机会。
总之,“十二五”时期,如果能够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的城市化、城乡权利和制度环境平等化以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同质化上取得重要突破,就能从发展的能力、机会、环境和基础条件上大大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城乡关系良性发展。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