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从指导方针的演变看新中国的十二个五年规(计)划 [打印本页]

作者: 福建老秘    时间: 2010-11-4 08:04
标题: 从指导方针的演变看新中国的十二个五年规(计)划
“六五”计划(1981—1985)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总政策后我国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80年2月,“六五”计划即着手准备。但由于当时整个国家正紧张地进行拨乱反正,国民经济正在进一步调整,许多问题有待于在实践中深入研究,必要的统计资料也因为十年动乱的破坏而严重匮乏。因此编制一个可行性强、比较完备的五年计划面临很多具体困难。1981年3月,国家计委提出编制“六五”计划的初步意见,6月,正式发出《关于拟定“六五”计划的通知》。在经历了近3年的广泛调研、反复讨论和修改之后,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批准了“六五”计划。“六五”计划编制后期,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了1981—200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奋斗目标,即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到20世纪末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同时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前十年为第一步,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十年为第二步,开创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六五”时期正是前十年打基础的关键五年。根据这一战略部署,党和国家确定,“六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为“七五”期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创造更好的条件。
    为了实现上述战略部署,“六五”计划在制定过程中,突出强调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包括“依靠政策和科学,加快农业发展”、“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讲究生财、聚财、用财之道,增加和节省建设资金”、“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等十条具体方针。“六五”计划与此前的几个五年计划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虽然经济发展类指标仍占主体,比例为61%,社会发展类指标却显著增加,占39%,也正因为如此,“六五”计划的的全称随之变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对社会发展问题的关注成为此后制定各个五年计划(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七五”计划(1986—1990)于1983年开始研究起草。1985年9月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根据建议精神,国务院对“七五”计划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反复论证,于1986年3月完成了“七五”计划的编制工作并在随后召开的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在新一个五年计划刚刚开局之际,完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就编制完成,这在新中国计划工作史上还是第一次。“七五”计划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由11个“坚持”组成,包括“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坚持把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提高产品质量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上来,正确处理好效益和速度、质量和数量的关系”、“坚持把建设重点转移到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上来,走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坚持把发展科学、教育事业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上,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加快智力开发”等。作为上述方针的体现,“七五”计划首次增加了“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总量指标以及三次产业的划分与统计。“七五”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并不顺利,经受了1988年价格闯关、1989年政治风波以及西方制裁、东欧剧变等一系列考验,在治理整顿中最终还是完成了主要计划指标。
    “八五”计划(1991—1995)于1990年初着手编制。1991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了“八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个“坚定不移”的基本指导方针,即: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地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贯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八五”计划编制时正处于对国民经济进行治理整顿阶段,计划制定时留有较大余地,各项经济指标都规划得相对较低。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后,党的十四大确定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成为主旋律。1993年3月,根据党的十四届二中全会的建议,“八五”时期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进行了调整,由原定的 6%提高到 8%—9%。“八五”计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执行得最好的五年计划之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八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最大成就是提前五年完成了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
    “九五”计划首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九五”计划(1996—2000)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建议》和《纲要》通过对未来15年国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分析,提出“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到2000年,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建议》和《纲要》提出,包括“九五”在内的未来 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九条重要方针,其中第二条方针是“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依靠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九五”初期,国家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通过综合治理,顺利实现了国民经济“软着陆”。而在“九五”后三年,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应对金融危机成为中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并适时实施了扩大内需的战略举措。总体上看,“九五”期间中国成功经受住了来自经济、政治和自然界的多方面考验,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并提前3年于1997年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就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21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应时而生的“十五”计划(2001—2005)是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深刻分析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提出了制定“十五”计划,必须“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的重要指导方针。“十五”计划开始实施之际,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时期的重大标志,“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在“十五”计划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十五”计划的最大特点在于指令性计划指标明显减少,主要经济社会指标都是预测性的,计划内容主要是阐述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所提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是对市场主体的指导性意见,政府宏观调控的措施更多的是运用经济杠杆、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这一点,与之前实施的九个五年计划有着根本的不同。
    “十一五”规划(2006—2010)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遵循“六个必须”的原则方针,即: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其根本着眼点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十一五”规划的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是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被“规划”所取代,这一字之差,标志着中国在宏观经济运行方面,开始了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重大转变,政府工作重点由制定指令性计划,转向提供战略性、前瞻性的指导性规划,由直接参与经济发展,转向提供公共物品、调控宏观经济。这一点体现在“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构成上,就是人民生活、资源环境、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指标更加突出,社会发展类指标占据了全部规划指标的 75%以上。“十一五”是中国改革发展史上极不寻常的 5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万众一心,有效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国民经济新的跨越式发展。从2006年到2009年,“十一五”前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平均增速9.8%高出1.6个百分点,比世界同期水平快8.2个百分点,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位。2009年中国GDP增速达到9.1%,2010年上半年又实现了11.1%的增长,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强引擎。
    “十二五”规划主基调:在科学发展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从2011年起,我国将进入“十二五”规划(2011—2015)时期。“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深刻分析并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的基础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在科学发展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还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就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课题。2008年下半年以来,源起于美国的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鉴往知来,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提高我国应对国际风险能力、适应全球经济新一轮调整、缓解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压力、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争创国际竞争新优势的紧迫要求和必然之举,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从195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近60年来,我国先后经历了两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历史性转型:1956年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社会制度”的巨大转型;1978年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过30多年的不懈探索,逐步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桎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型。从“十二五”规划起,中国将经历第三次历史性转型,即经济发展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这是“发展方式”的巨大转型。这次转型起始和重心在经济层面,但又必将超出经济本身,而传导并推动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在内的各个领域的转型和重构,因而是一次全方位的社会发展模式升级和变迁。这次转型和前两次转型一样,艰巨复杂,任重道远,只有这次转型成功,才能使中国真正昂首跨入世界强国之林,助推中华民族完成复兴伟业!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