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转型与升级问题研究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明老秘    时间: 2010-10-25 17:25
标题: 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转型与升级问题研究

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武汉城市圈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带来新的战略机遇。“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建设为切入点,将经济与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运行过程结合起来,推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将9个单个的城市发展成为具有内在联动机制的一体化经济圈,真正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隆起带,赢得发展新优势,关键在于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模式从投资驱动、资源依赖等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提升,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全国率先建成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型城市圈新区。

一、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基础已经具备

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域,是湖北省人口、产业最为密集的地区,是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中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是内陆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区域、先导区域,武汉城市圈经过多年的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发展优势和带动效应比较突出。2007年,武汉城市圈以其占全省31.2%的土地面积和52.5%的人口,贡献了全省60.7%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中三次产业分别为45.7%、60.4%和67.0%)、61.8%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5%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4.1%的外贸进出口(其中出口75.3%)、84.9%的实际利用外资和52%的地方财政收入。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具备了基本条件。

(一)较强的投融资能力为经济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武汉城市圈要素聚集优势比较突出,是区域性总部经济中心、制造业中心、市场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投资、金融、技术等要素聚集度比较高。2007年,世界500强企业有66家在汉投资或设立办事处,其中有8家在汉设立了区域性总部;中国企业500强中,有42家在汉设立办事处,89家设立了经营机构。武汉市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投融资能力、科技实力更强更雄厚。

1.从投资需求看,筹集、引进资金的能力较强。近几年,武汉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快速扩张,筹集、引进资金的能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武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732.79亿元,比郑州、长沙、南昌、合肥和太原分别多365.49亿元、287.61亿元、922.87亿元、422.36亿元和1156.05亿元。其中,武汉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1687.15亿元,也大大高于中部其它5个省会城市。

从利用外资来看,引进外资金额居中部其他5个省会城市首位。2007年,武汉实际利用外资22.5亿美元,比郑州多12.5亿美元,比长沙多7.47亿美元、比合肥多12.38亿美元、比南昌多10.19亿美元、比太原多20.12亿美元。

2.从金融、保险业融资看,吸纳资金能力较强。2007年,武汉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5381.16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为4254.95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与存款的比为79.1%。2007年,武汉比郑州、长沙、南昌分别多吸纳资金127.9、841.15、912.78亿元。2007年,武汉市保险机构承保总量228.01万(人/件),比上年增长25.0%,实现保费收入66.97亿元,比南昌、郑州、长沙、合肥分别多42、7.37、9.19、34.75亿元。

3.从科教实力看,武汉无论在全国,还是在中部地区,均占有绝对的领先优势。武汉是全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第三大科技教育中心。2007年,武汉所拥有的高等学校数为55所;分别比长沙、郑州、南昌、合肥、太原多7、16、9、14、21所。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为77.84万人,加上成人教育学生、在校研究生,武汉高等教育学生数突破100万,大大超过中部其他5城市。有科研机构105所,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5%,比上年提高0.07个百分点。武汉市属科技计划项目投资额28.47亿元,增长36.0%。实施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007项,登记科技成果396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88项,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48.0亿元,增长15.3%。2007年武汉城市圈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27.0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5%,占全省72.8%。

(二)以现代制造业为重点的产业带,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产业支撑

武汉城市圈产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发达,是中部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不仅传统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以光机电、光纤通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比较优势突出。

1.三次产业不断演化,工业化进程快于全省。武汉城市圈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5年的12.8:43.4:43.8调整为2007年的11.5∶44.6∶43.9,其中工业比重由37%提高到38%,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的格局。与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相比,武汉城市圈第一产业,低于全省3.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高于全省1.6和1.8个百分点(见表1)。2007年武汉城市圈人均GDP为18639元,比全省多2584元,高出16.1%。

 

2.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重化工业趋势明显。2007年,武汉城市圈实现工业增加值2109.16亿元,比2006年增长19.6%。其中重工业增加值1514.38亿元,占圈内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1.8%;轻工业增加值594.78亿元,占28.2%。重轻工业比为2.5:1,而2002年重轻工业比为2.3:1。


作者: 大明老秘    时间: 2010-10-25 17:25

3.产业结构与市场拟合度越来越高,五大产业构成制造业框架。2007年,武汉城市圈钢铁、汽车、电力、石化、建材等五大产业实现增加值782.5亿元,占全省工业27.7%。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行业集中度持续上升,初步改变了“山多峰小”状态。按产值比重5%以上的支柱行业个数比较,2000年武汉城市圈的支柱行业个数为9个,2007年集中为6个,8年间减少1/3,纺织业、纺织服装、农副食品加工业3个行业退出支柱行业。企业组织结构得到改善,尤其在钢铁、汽车、电子、造船等方面,涌现出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的趋势非常明显。武钢、神龙公司、武汉石化、武烟、新冶钢、三江航天、大冶有色等一批知名企业,是全省制造业的脊梁。

4.一些产业集群初步形成,要素聚集趋势明显。从集群个数看,全省一半的产业集群集中在武汉城市圈。2007年武汉城市圈9市共集聚产业集群101个,占全省产业集群总数的49%。从规模看,全省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多数坐落在武汉城市圈。全省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5个产业集群有3个坐落在武汉城市圈,分别是武汉钢铁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达700多亿元;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汽车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363亿元;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光电子产业园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年销售额209亿元,随着富士康项目的建成投产,带动100多个配套企业聚集,年总销售收入将达1000亿元。全省年销售收入50-99亿元的10个产业集群有8个落户在武汉城市圈。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四大产业集群:一是光电子产业群。主要集中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以长飞、峰火等企业为龙头,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及其配套产业;二是汽车产业群,形成了从孝感至武汉沿线汽车工业密集带;三是冶金产业群,形成了以武钢和新冶钢为龙头企业的武汉至黄石走廊;四是纺织产业群,形成了以武汉、孝感、黄石为中心的分布格局。

5、产业基础较好,互补性强,结构同质化趋势不明显。8+1城市的互补性是城市圈形成的重要支撑。各地支柱产业总体上差异性较大,产业同构的现象在城市圈中并不像国内有些城市群那样突出(见表2)。这种产业的异构性,有利于建立合理的产业分工,形成互补,从而有利于在合作中形成圈的合力。

 

(三)服务业发展优势明显,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手段支撑

武汉城市圈服务业已经覆盖了全部14个门类,已初步形成了传统与新兴并举、行业逐步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的格局。服务业体系比较完整,支柱产业已经成型。2007年,武汉城市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6.69亿元,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比长株潭城市群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多1118.89亿元,高出78%。近年来,武汉充分发挥承东启西、南北交汇的区位优势,物流中心地位不断增强。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形成覆盖城乡的网络体系,产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2007年,武汉城市圈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52.16亿元,占全省邮电业务总量的47.5%,比长株潭城市群多26.48亿元。


作者: 大明老秘    时间: 2010-10-25 17:25

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旅游业、房地产、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繁荣发展,在全省服务业中的比重较高。2007年,武汉城市圈金融机构实现各项存款余额7389.97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为370.36亿元,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553.07亿元,占全省比重分别达66.6%、57.8%、76.4%。

二、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武汉首位度过高,城市圈内发展不平衡。

武汉是城市圈的第一大城市,长期以来一市独大,而圈内的卫星城市与其发展又不平衡,缺乏自下而上的动力。武汉首位度高既是城市圈发展的优势,同时又是“两型社会”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劣势,它在加强各城市之间的协作、防止其他城市对本土资源和资金的吸纳,形成发展的“向心力”和集聚带动作用的同时,也形成了周边城市实力普遍弱小、城市圈梯级层次不合理、城市功能相互趋同的不利局面。2007年,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3141亿元,而武汉城市圈的卫星城市中生产总值过400亿元的仅有黄石、孝感和黄冈三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武汉市2007年达到221.7亿元,武汉城市圈中最高的2个卫星城市黄冈、黄石市均不足20亿元。2003年8个卫星城市GDP之和相当于武汉市的98.3%,2007年仅相当于75.4%。武汉城市圈呈现出“头重、脚轻、腰杆不硬”的格局。

(二)与中部城市群相比,武汉城市圈经济水平仍有明显差距

与中部三大城市群比较,武汉城市圈除出口总额及利用外资高于长株潭、中原城市群外,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均处于落后位置(见表3)。2007年,武汉城市圈地区生产总值为5556.74亿元,较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分别少19.7%和35.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14.47亿元,分别比长株潭、中原城市群少10%和38.4%;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06.93亿元,分别比长株潭、中原城市群少39.0%和43.6%。从经济实力综合分值看,2007年武汉城市圈得分78.2分,比长株潭、中原城市群低5.04和19.81分。人均指标看武汉城市圈也偏低。中原城市群是一个后发崛起的典型。尽管基础较弱,但近几年来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在面积与武汉城市圈大体相当,人口比武汉城市圈多出近1000万人的情况下,2007年人均GDP已达21470.3元,超出武汉城市圈2871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河南自下而上的工业化、城市化路径的结果。武汉城市圈相对落后,这与三大城市群的区域构成有关。因为武汉城市圈中有黄冈、咸宁,孝感、天门,潜江等以农业为主的市,农业人口所占比重过大。这也是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中必须正视的重点难点之一。

 

(三)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产业升级进程缓慢

一是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比重偏高。2007年,武汉城市圈三次产业结构为11.5:44.6:43.9,第一产业比重偏高,比中原城市群高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又相对偏低,一直在44%左右徘徊,没有大的突破,而同期全国工业上升势头明显。第二产业比重分别比全国、中原城市群低13.8个和4.6百分点。


作者: 大明老秘    时间: 2010-10-25 17:26

二是工业发展对传统产业依赖性较强。缺少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势企业是城市圈制造业发展软肋。传统经济比重重,新型经济比重轻,离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差距甚远。目前大中型企业仅有15%基本实现了信息化,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的比例不到5%。工业技术设备落后,装备工业设备陈旧,大多数装备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还处于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比世界发达国家落后15~25年。在制造技术方面,装备工业整体制造水平仍处于机械化为主的阶段,设计手段落后,工艺装备水平低,而发达国家已进入以计算机控制为主的柔性化、智能化、集成化为特征的自动化生产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明显偏低,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大多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环节,自主技术创新水平偏低。2007年,城市圈通信设备、计算机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占工业比重为4.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3个百分点。

三是附加值率低,产业链条短,高附加值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够。大部分制造企业处于价值分配链条的附属地位,产品结构存在着结构性短缺,总体上依然是一般产品、中低档产品、初级产品多,优质产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少。企业配套协作少,分工协作程度低,大中小企业之间不能形成合理的专业化与分工协作关系。如电镀业专业化比重为40%,铸造业为30%,热处理为20%,锻造业为15%,而工业发达国家高达90%、80%、70%、75%。

(四)创新能力不够,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未建立

武汉城市圈文化底蕴深厚,智力资源、科教优势明显,本应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资源保障,积蓄了较强的知识技术优势,但发展潜能远未发挥,科研与市场衔接不理想,成果转化率低,2007年,城市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率仅为13%,其中,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627.03亿元,仅为广州二成,科研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2.15%。产业技术进步在相当程度上是外源性的,而不是内生性的,制造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65%左右,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与消化吸收经费之比约为1:0.27。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产出较少,武汉市大中型企业平均每家年申请专利1.71件,其中发明专利0.48件,分别是广东的44.5%和23%。创新成果转化率偏低,武汉市部属高校拥有的科研成果,真正转化成市场需求产品的不到6%。

(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趋突出

一是商务成本上升的压力逐渐增大。商务成本包括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两大部分。前者主要为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价格,后者是投资软环境给企业商务活动增加的成本。随着政府服务效率、各类配套法规的完善等,交易成本一般会趋于降低。近年来,城市圈土地、劳动力和资源等要素成本逐步上升,综合商务成本呈递增势头,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受到削弱。

二是耕地资源相对欠缺。2007年,武汉城市圈人均耕地面积0.63亩,不仅不及全国平均水平0.106公顷(1.59亩)的一半,而且还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0.053公顷(0.8亩)的最低警戒线。

三是“节能减排”压力增大。能源消耗大,绿色制造水平偏低。一方面,湖北省是资源不足的省份,能源资源较贫乏,特别是煤炭、油料资源稀少,对外依赖程度相当高,火力发电用煤98%以上是从外省调进的,虽然水电资源比较丰富,但外调比重大。另一方面,受制于偏重型的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2006年,武汉城市圈单位GDP耗电量为1731.80千瓦时/万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武汉形势更为严峻。2005年单位GDP能耗在全国19城市中居第14位,仅比大连、哈尔滨、长春、沈阳、重庆5市低,分别比深圳、厦门、广州、北京、上海高42.8%、47.8%、56.5%、58.0%、63.8%。2007年,武汉城市圈制造业中每生产1亿元工业产值排放1.8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气,产生0.9万吨工业固体废物,这些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39.3%。

三、推进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既面临着资源和环境形势更加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科技大发展、产业大转移的难得机遇。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转变经济发展观念,以调整经济结构为重要途径,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关键环节,以集约发展为主攻方向,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成功转型升级。

(一)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城市圈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既是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关键,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从实际来看,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必须坚持以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结构调整必须发挥比较优势,依托竞争能力强的骨干企业集聚企业群,依托优势产业构建产业链,坚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以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大突破口,以提高传统支柱产业的市场比重和提高现代服务业的结构比重为支撑,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逐步把武汉城市圈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高新技术发展区、现代制造业聚集区、优质农产品加工区、现代物流中心区。

1.增强武汉辐射力,统筹圈内经济协调发展

武汉城市圈经济好比一个“木桶”,8+1个市好比9块“木板”,经济发展是由最长的“木板”和最短的“木板”共同决定的,即木桶中的“最短板”需要加长;“中板”需要加粗;“最长板”需要加精。工业化程度较低,工业规模偏小的地区,要改善“软硬”环境,抓大项目,迅速做大工业;工业化程度较高,有一定规模的地区,要调整好产业结构,加大技改力度,迅速做强工业。工业化程度高,有相当规模的地区,要加大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的力度,迅速做精工业。


作者: 大明老秘    时间: 2010-10-25 17:26

进一步加强合作,加快交通对接,构筑人流、物流、休闲旅游圈,按照一小时经济区的理论,统筹好区域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建联动发展机制。

2.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重要突破口,把信息产业发展成新型先导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是武汉城市圈近年工业发展的新亮点,应继续保持和巩固光电子产业在全国领先的地位,重点依托“武汉?中国光谷”的科技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12英吋芯片和多晶硅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同时采取措施,使消费类电子信息产品加快形成品牌规模和产业配套能力,在武汉市及周边城市形成区域光电子信息产业群。与此同时,机电一体的新型装备制造业在武汉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和较好的产业基础,也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行业,与圈内的汽车、冶金、石化、建材、纺织等支柱产业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我们应重点发展船用设备及船舶、数控系统及加工设备、激光加工机械及成套设备、环保设备、电站及输电设备、新型包装机械、纺织机械和水泥机械设备等,提高装备集成和整体配套能力。

3.以传统支柱产业优化升级为着力点,把汽车、冶金、石化、建材四大行业改造成竞争力强、节能降耗的新型支柱产业

汽车工业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武汉城市圈工业的竞争力。要依托已有的优势和产业基础,利用国际合作的机遇,形成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的比重。以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动机械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全面发展。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武汉、孝感、襄樊、十堰四大汽车零部件集群。冶金工业要依托武钢、冶钢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板材和特种钢,增强竞争力;把武钢建设成我国具有自主开发创新能力的现代化钢铁联合生产企业,及能充分运用国内外市场和国内外资源的大型跨国钢铁投资公司。石化工业要突破性地发展石油化工和有机化工原料,大力发展精细化工,稳步发展农用化工,进一步发挥磷矿、盐矿资源优势,建设磷化工、盐化工产业基地。建成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填补中部地区乙烯工业的空白,并大力推进乙烯下游产品的开发利用及深加工。建材工业要突出抓好新型高档建材产品的生产,积极开发绿色建材产品,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装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高档玻璃,高档陶瓷等“四新两高产品”。

4.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纺织、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纺织工业要突破性地发展服装行业,巩固棉纺织行业优势,大力发展产业用和专业用纺织品,提高印染后整理水平,完善纺织印染服装产业链,创造知名服装品牌。食品工业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形成米、油、鱼、肉、菜、果、蛋、奶八类优势和特色食品加工产业链,着重发展淡水产品等深加工产品。啤酒行业要依托金龙泉、百威等大企业提高生产集中度。白酒行业要按照“优质、高效、低耗”的方向,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5.大力拓展新的增长空间,全面提高服务业的比重

要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在优化结构、增加就业、提高效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把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现代服务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信息业和现代物流业;大力培育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积极扶持文化产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会展业、中介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做大做强;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全面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行业,加快流通业态创新。形成机制灵活、结构优化、开放程度较高、功能较为完善的服务业体系。

6.推动跨地域的产业集聚和企业合作,以大产业构筑新型产业空间布局

调整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要发挥县域地区、中心城市和多方面积极性,形成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点线面相结合的产业空间格局。一是把若干个县域地区培育成特色产业发展的活跃点。打造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培育出更多的象仙桃新型轻纺工业、东西湖食品工业那样的工业发展活跃区。二是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规划要求,加快形成武汉――鄂州――黄石冶金建材产业带;武汉――孝感――襄樊――十堰汽车产业带;武汉――潜江――荆门石油化工和盐化工深加工产业带;武汉――仙桃――孝感――鄂州――黄石纺织服装和家用电器等产业带四个现代制造业产业带,构成城市圈内新型工业化的大框架。三是各城市要多方开展产业间的分工与合作,形成产业链的高效挂接。以“不求所在、但求所得”的发展理念帮助武汉市实现“腾笼换鸟”,将高耗能、低附加值制造环节转移出去,为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腾出空间,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政府要做的是着力解决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质性问题,促进城市圈内部产业的互通融合。

7.走“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道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由于武汉城市圈地处内陆,在接受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上不具备近距离的优势,决定了武汉城市圈不能仅仅被动地等待“辐射”,而是要积极走出去寻找“互动”。要立足“中部经济中心”,抓住“梯度转移”的有利契机,承接先进产业。随着外资经济为主导的第一轮制造业转移已进入中后期,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和土地成本逐渐上升,对新增产业的承载能力和空间不断缩小,部分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中部腹地寻求“梯度转移”,武汉城市圈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的技术梯度和经济梯度,因此我们要抓住契机,利用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同时,武汉城市圈要积极推进跨省域的企业协作和产业集聚,按照优势互补、密切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实施“以投资换投资”的策略,积极参与沿海地区与中部地区的产业分工和协作。还应加强与河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的经济技术合作。尽快建设与全国统一市场相衔接的、辐射中部地区的区域性大市场。在中部地区形成以骨干企业为主导,强势企业控股的资本重组、产业融合、相互投资的新格局。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城市圈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1.以产业创新为依托,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对武汉城市圈来说,必须牢牢坚持工业第一方略,巩固和壮大现有优势产业,创新培养更多的新兴产业,提高制造业产业链整体抗风险和抗干扰能力。从战略高度协调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形成圈内彼此依存、共同发展的共生关系,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一是做强主导行业,以建设现代制造业聚集区和高新技术发展区为目标,将汽车、钢铁、石化、光电科技、先进装备制造业等行业,作为制造业发展的主攻目标。二是做大潜在优势行业,如能源环保、创意产业及现代物流产业。大力发展有一定优势的子行业,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的航空航天、船舶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中锅炉、风机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中电线、输配电、电池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中结构性金属、集装箱、金属丝绳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中矿山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中通用仪器仪表制造业。三是做优下游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制造业、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引进高端制造业,提高制造业附加值。


作者: 大明老秘    时间: 2010-10-25 17:26

二是创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是指围绕制造业生产制造过程的各种业务,尤其是前端和后端的各项服务。发达国家以现代制造服务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模式已占到服务领域总额的50%以上,欧盟达到52.3%,日本超过了54%。世界巨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则超过了70%。要促进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突破传统增长方式的瓶颈,倡导产业创新和服务创新,重点发展金融、物流、商务、人才中心等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要强化区域金融中心地位的建设,使丰富的金融资源既能更好地服务于本地企业的发展,又能产生出更多的资本回报效应。

创建武汉“桥梁之都”。武汉目前大力发展的桥梁与钢结构产业,就属于工程总承包或工程公司的性质,是武汉现代制造服务业的一种雏形或一种尝试。2007年,武汉桥梁与钢结构实现总产值近500亿元,力争到2010年达到1000亿元,将武汉建成国家级桥梁与钢结构产业发展基地,成为世界级建桥之都。在武汉建立研发基地,提升武汉桥梁与钢结构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加强城市圈的产业联系和融合度。

2.以技术创新为驱动,走效益优先的道路,实现价值链的跃迁

武汉城市圈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更多地抓住价值链的两端环节,走出“低成本、低价格、低技术、低效益”和依靠“价格战”取胜的生产模式,完成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一是企业创新和政府引导相结合。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技改投入,生产出包括产品设计、文化产业等在内的领先成果,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政府要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搭建信息需求和共享的平台,营造高水平的综合服务管理环境,将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财富优势。

二是营销创新和服务创新相结合。武汉不应只满足于做全省最大的批发零售市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尽量避免产品的低价竞争,通过细分消费市场,打造各种产业的专业营销,在品牌营销方面打造出“武汉创造”的知名品牌;创新销售(后)服务功能,形成“金牌”售后服务团队。同时,应抓住“门户”优势,借鉴和推广部分地区发展“总部经济”的经验,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在武汉设立地区总部、销售中心、结算中心,发展集约型经济,截取企业价值链最高端。

3.以人才创新为支点,走“人才强圈”的道路

从武汉城市圈经济微观发展的层面考察,一大批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脱颖而出,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头羊,主要依赖于企业自身创新的能力以及企业家的创新素质,特别在高新产业,领军人物的创新素质显得更为重要。一位领军人物就是一面旗帜,一批领军人物,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名片。可以说,拥有大批的领军人物,已成为创新发展模式的关键所在。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领军人物的强烈需求,武汉城市圈人才库就显得比较单薄,高层次人才总量偏低,人才结构不合理,国际化人才、科技创业人才比例偏低,高新先导产业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高层次人才分布不合理,现有高层次人才中,60%在企业以外,民营企业的高层次人才更是奇缺。因此,要采取切实可行举措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创新创业型领军人物。

(三)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1.以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城市圈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是一种要求经济增长、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的“三赢”经济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形式。循环经济涉及生产生活的所有领域,与全社会所有人的利益都密切相关。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各级政府、企业的自觉和自律,更需要社会公众和各方面的积极参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多管齐下、全方位发展循环经济。

2.研究提出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

政府部门应发挥税收、金融、价格、财政等经济政策的作用,通过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重点研究提出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的财税政策:一是研究制定鼓励生产、使用节能节水产品的税收政策,以及鼓励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的经济政策;二是研究制定鼓励低油耗、小排量车辆的财税政策;三是加大公共财政对政府节约资源管理和政府机构节能改造的支持力度;四是逐步扩大节能、节水产品实施政府采购的范围;五是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六是在理顺现有收费和资金来源渠道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机制。

3.抓好重点领域的节约

把资源、能源节约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作为硬性约束指标分解到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各个地区,并积极抓好跟踪监测和检查督促工作,确保“十一五”期间城市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是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8大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节能,重点抓好100家高耗能企业,提出节能降耗目标和措施,加强跟踪和指导。二是抓重点城市,如武汉、黄石、鄂州、孝感等城市的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以及垃圾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项目。三是抓重点区域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通过发展生态工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把上游生产过程的副产品和废弃物用着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料,形成企业间生产循环共生关系的生态产业链。这方面武汉市已有不少有益的探索,比如东湖、葛店等生物医药园区的产业集群的集中治理污染,武钢华新合作利用钢渣、生产“环保水泥”等。四是抓一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项目,如在农村地区推广风能、太阳能利用,发展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


作者: 大明老秘    时间: 2010-10-25 17:27

[em29]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