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八荣八耻”的荣辱观 [打印本页]

作者: 沙市秘书    时间: 2010-9-29 08:15
标题: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八荣八耻”的荣辱观
  ( U" ?. R0 e7 F4 r1 y* }- [3 K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作为一名公务员,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你觉得应该如何贯彻落实?

_. n4 r2 z. T6 F

 

v' e! q2 G% y9 Y$ x. t" @

答:1、道德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其他物种的重要特征,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准则。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精辟地告知人们该以什么为荣,该以什么为耻,言简易赅,寓意深刻,为全社会树起了一个新的道德标尺。2、这“八荣八耻”就象一面镜子,映照着每个公民的一举一动;它还象一位法官,考问着每一个公民的道德良知;它更象一股清风,净化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3、现实社会生活中有些人思想混乱,道德缺失,是非颠倒、善恶不分,这些都极大地损害了我们的社会风气。胡锦涛同志提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唤醒的是人的良知,彰显的是道德自律的力量,倡导的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3 o) v2 p+ l1 S( Y7 n- [" \

要贯彻和落实“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1、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每个人都不能离开做人的底线,都应具有最基本的荣辱观。宣传和倡响“八荣八耻”,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让大家知道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知道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2、要建立完善的法规制度。“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八荣八耻”作为全社会的行为准则,只停留在这八句话上是不行的,还必须针对每一条标准,从法律制度上加以规范。从制度上保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让“八荣八耻”成为一种文化的自觉,成为社会大众自觉自愿的行动。3、各级公务员要率先垂范。当前,能否促进政府机关转变作风,提高公众服务机构的办事效率;能否使官员们更守官德,公务员更讲职业道德,领导们更遵纪守法,执法人员更严以律己。这些最能影响公德意识的普及。因此,要让社会风气好起来,各级公务员的示范作用是最关键的。

3 k1 U+ ^7 @( V2 p8 f

 

% a% h0 s' D$ L2 p% {! ]( o+ o

192、“有些人什么都想干,却什么也干不好,请分析这?

9 c9 T( [7 g; ?6 x- k2 G

 

! _; I. i( Q1 ^4 H

192、“有些人什么都想干,却什么也干不好,请分析这些人屡屡失败的原因”

( \2 g4 Z$ u B0 g% G2 k+ m% L

答:什么都想干,说明他很有工作热情,什么也干不好,说明工作效果不佳,之所以工作热情和工作效果之间有这么大的反差,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对个人的奋斗目标定位不准。每个人想要获得成功,首先应该有一个奋斗目标,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都一定要切合实际,切忌好高鹜远,不切实际。2、对个人能力估计不足。“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什么都想干,出发点是好的,但就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想成功,只有分清主次侧重,在自己有优势的领域重点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3、对自己、对外界的认识不清。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缺陷,都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和不适宜的工作,只有做自己最擅长做最有兴趣做的事,才能取得预期良好效果,反之则事倍功半,甚至走向失败。比如有恐高怔的人,如果非要高空作业,只怕不但干不好工作,相反有性命危险。总之,人有专长,物有分工,我们不能好高鹜远,贪大求洋,要立足实际,找准落脚点和着力点,这样我们才能走向成功。

8 |# g* o+ p# h( d) C

181、有个海关官员能力非常强,干什么事情都毫无差错?

- q5 i2 Q$ c9 ^* j6 N6 G! C: a

 

8 Z- S) S& m8 X |9 B) `$ T# T2 u

 

. g# u) q- q% y

181、有个海关官员能力非常强,干什么事情都毫无差错,人人夸他好干部,我们是否要向他学习?

% ?- B' `2 A) s3 m B* B

答:1、生活中的朋友与工作上的典范是有区别的,我们党对使用干部和评价干部的标准是有严格科学定义和规范的,主要就是德能勤绩几个方面。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至少应该学习那位干部的工作能力。3、在工作中,一切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不能从自我出发,一切都充当老好人。4、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这种为人处世理念虽然可以一时赢得朋友和尊重,其实质是对工作,对国家,对党的事业不负责的表现。有得必有失,比如在海关工作中,要想对国家利益负责,把住祖国的大门,就得当好看门狗,敢咬坏人,能咬坏人,咬住坏人,这就可能得罪坏人,甚至引来仇恨,但我认为这样的干部才是好干部,才值得我们学习。

7 K. W" [& F5 i6 D) U5 g* b

 

8 Q5 j2 G- G( K; B( F

 

" h C, C) r3 V, H3 M

101、青少年沉迷网络,无法自拔,或荒废学业,或自闭?

. M. |/ `1 o1 v4 |- u. X/ `

 

) q, h9 H! b: W( |- s! x$ h

101、青少年沉迷网络,无法自拔,或荒废学业,或自闭不出。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1、这种现象是存在的,我们有些地方的网吧管理不严,一些青少年甚至儿童整天沉溺其中,以致迷失了方向、丧失了理想、荒废了学业、透支了身体,有时甚至还酿发了命案。2、存在并不代表着合理,我们应对这种现状进行批判和反思。3、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人生观价值观不正确,贪图安逸,不思进取;二是学校缺乏监督;三是青少年本身缺乏自律。4、我们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加强思想引导;二是学校与家长进行监督;三是加强自律。苏格拉底说:想左右天下的人,必须先能够左右自己。四是对这些学生不应抛弃,加强关怀,引导他们走出。

/ g9 n/ E J& l

10、请谈谈你对“不遭人妒是庸才”这句话的看法?

, i: S3 t8 ?: p

 

5 r6 D! J' v( c( [

10、请谈谈你对“不遭人妒是庸才”这句话的看法。

/ m8 r6 M, B' R; ~) Y# D

答:对于这句话,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1、这话有一定道理,俗话说,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是人才,必有突出的优点和长处,因此,遭人嫉妒是难免的;2、在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人甘愿做老好人,当太平官,这种人,可能会四平八稳,人缘很好,从不遭人嫉恨,但实际上是无能的表现,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极不负责的表现;3、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的优秀人才就一定要不合群,必然要遭人嫉恨,只要我们在工作中谦虚谨慎,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一心为公,无私奉献,那么最终会赢得群众的尊重和同事的敬仰的。

5 N( O2 Q3 Y d8 L, x

101、“境由心生”人的心境将对一个人产生很大的影响?101、“境由心生”人的心境将对一个人产生很大的影响,请谈谈你的看法

' x Z; U4 W0 c3 m: f6 a

答:“境由心生”这句成语的意思是人的心情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他对环境感知的差异。从唐代诗人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唐诗中也能体现境由心生的含义。我对“境由心生”这句成语有以下几点看法:1、心理情绪是很重要的。它可能会影响到我们为人处事的态度,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2、要掌控好自己的心理情绪。我们在心情愉悦时,常常会觉得生活是多么的美好,万事万物都是如此的美妙,事情做起来也格外顺心,待人接物时也会不自觉把自己的情绪传染给别人,自己也愈发乐观快乐。反之,心情差的时候就会觉得事事不如意,感到环境怎么会如此恶劣,更加的情绪低落悲观失望或者自暴自弃。3、我们不可能事事顺心,难免会有一些琐事小事不如意导致情绪低落的,这时我们就要尽快的转变注意力,不要过多的想导致情绪低落的事情,要把精力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去,增强自我控制能力。4、公务员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好坏直接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需要保持好自己的心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把工作生活中的不如意引起的不良情绪带到与群众打交道中去。我们时时刻刻都要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要甩开不良情绪全心投入到工作中为人民热情的服好务。

7 A7 R+ s% U% K$ u; L& v

 

7 T! r+ C) q" J6 M1 R/ C

答案二:1、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物质作用于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人们在生活中很容易因为心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记得有那么一个例子:积极的人看到半杯水说:好呀!还有半杯水呢!而消极的人却说:唉!只有半杯水了!心境不同,由此得出的结果也不相同。因此:人的心境的确会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的!2、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能够更充分的发挥个人的优势,提高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能够看到自身的优点,感觉到自己是有用的人;能够对他人宽容,使人际关系和谐。当自己情绪不好时,学会放松自己,学会排解情绪,学会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而不被情绪所驾驭。3、但是作为一名公务员,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情况和问题,会有误会,会有委曲,这更要求我们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它,热心地为人民排忧解难!不因自己的情绪影响了工作、影响了人们对公务员的印象,做一个让组织放心、让领导信任、让群众满意的公务员。

) Y' S5 [0 A+ x

102、活到老学到老你怎么看   答:1、必要性:知识?

7 B7 S( x0 U: X: M. X$ Q1 s# B3 M

 

" _ P" ]6 P1 R: a+ Z

102、活到老学到老你怎么看   答:1、必要性:知识海洋的无边无际,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知识内容的不断更新,也让我们永远无法停下学习的脚步。2、自觉性:对于我们自身而言,更加应该让“终身学习”不能光停留在口号上,而要作为一种自觉的意识,甚至成为一种乐趣。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安享晚年的老者还能够对学习表现出那么浓厚的兴趣,因为在知识的领域里,没有年龄的老于否,只有思维的新颖与否。3、对于这句话,我的感触是:年龄不是问题,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年轻人更应学习这种难能的治学精神,从现在开始,坚持不懈,将学习进行到底!

! M, e! O* A E* ^

103、据报道,全国各名牌大学为抢夺优秀生源,纷纷采?

|* h+ b* S1 b: J! j. [0 G

 

, P6 i7 C3 Y! Q! P: e

 


作者: 沙市秘书    时间: 2010-9-29 08:15

103、据报道,全国各名牌大学为抢夺优秀生源,纷纷采取奖励五千元到两万元不等的高额新生奖学金作为优惠措施,来吸引优秀学生报考本校。对此,你怎么看?

! a, K$ n' @$ i

  答:全国各名牌大学为抢夺优秀生源体现了我们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同时也体现了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同学们有了更多选择的空间。我想这件事从总体来说是积极的,但也有不妥:1、学校条件的好坏关键的一条是好的教学质量,而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用经济利益吸引生源上,而不重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对于培养人才是不利的。2、孔子曰有教无类,高考成绩不能成为判断一个人的根本依据,太注重吸引所谓的优秀生源,而不能真正把握优秀生源的标准,对人才的脱颖而出和成长也是不利的。3、既然是争取生源,就应该制定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标准,凭分数录取是比较公平的做法.但我想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有更多的标准参与进来,到时候我们的录取标准一定会更加科学的。4、学校要合理地利用奖学金吸引学生,比如根据对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区别对等,多把这些钱用在比较贫困的同学身上。

0 X4 E( o6 G6 s. R0 @

104、近年构建“和谐社会”出现的频率很高,你能谈谈?104、近年构建“和谐社会”出现的频率很高,你能谈谈你是怎么理解“和谐社会”的?

3 m0 l0 K2 e: u. g" A7 V) e" v

答:1、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它指的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社会各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社会。2、它的提出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它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体现了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归根到底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的要求。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各种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着眼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着眼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从而争取实现前一种发展结果,避免后一种发展结果。3、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会严格要求自己,注意工作方式和方法,真心实意的为人民办实事,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 ?0 o) L7 t8 \

 

F4 { W6 q) W3 r9 J( g

答案二; 1、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高瞻远瞩下所提出的以科学的发展观来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新社会。2、和谐社会要求我们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间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3、在生活中我们要拥有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物质生活要富足,精神生活要丰富。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法制健全,社会风气良好,国力强盛,人民安康幸福。4、在工作中我们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做人民群众所需,把自己放在人民群众公仆的位置上,先人后已,不计私利,大局着眼,换位思考。

, W j$ z( r. `

104、现在很多第一代独生子女沉迷网络,经常上网聊天?

3 Y" C5 A7 h: [5 H% I

 

- y& j& W1 z& }0 q/ r9 u

104、现在很多第一代独生子女沉迷网络,经常上网聊天、购物、打游戏等,很多人都说他们是垮掉的一代,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 N0 U |/ j* Z+ m$ O

  答:1、承认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但是用“跨掉的一代”来否定所有一代人,明显是以偏概全。2、造成一部分独生子女对网络的不良依恋,是多因导致一果。因就是--学校、家庭、社会。3、解决的办法: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家庭成员间的平等沟通和理解,逐步完善的学校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指标体系。

7 S5 M& X' C4 L+ Q

 

1 l: [4 U P+ `, i( q2 ?# j# u! V

105、深圳有一家公司专门替人找寻失物或亲人,收取一?

+ W. a- l8 `6 U- |+ `& A

 

5 W2 z2 x9 C2 k+ M

105、深圳有一家公司专门替人找寻失物或亲人,收取一定的费用,有人说“做好事不能收费”,你怎么看?

, P# S% X5 \ I4 V9 Z1 L' r5 o

  答:首先,我觉得这家公司的做法与我们提倡的“做好事不能收费”是不矛盾的。原因就在于,前者作为一个市场实体,把帮人找失物作为其生存发展的业务来做,那么收费是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的;后者倡导的是一种社会风尚,就个人而言,从道德上看是不应该寻求报偿的。然而,从社会看,社会有责任肯定、表彰有德之人,而且应该形成机制,营造氛围,激励更多的做好事,让好人有好报。要彰显社会道德,政府应该采取如下措施:1、发挥社会舆论的宣传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2、发挥基金组织表彰先进的作用,让社会捐助的资金用得其所。3、有关行业要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比如出租车行业可以制定对于出租车司机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行为的奖励制度,根据行业特点,做到有章有据。4、国家用立法的形式为好人好事保驾护航。去年10月,物权法作为基本法已经确定了拾金不昧者可以获得保管费等必要费用或报酬。但是具体的操作还很复杂,不同的物、不同的情形会产生不同的费用和管理,这些方面的规定都需要逐步完善。

9 g( \4 P" r9 j5 c+ A1 `/ U

106、关于某教授对目前学生学习能力普遍下降的言论,?

c3 }: x4 r( z

 

9 i9 f! x& i7 o! O+ x& {

106、关于某教授对目前学生学习能力普遍下降的言论,你的观点是什么?

: [9 Z G2 `, }0 a4 N8 A

  答:1、我认为教授之所以有这样的言论,是因为现在确实有些学生在传统的理论知识的考试分数上不高,有的学生对我国的文化精粹所知甚少。而且对各种理论知识也掌握的不是很扎实。2、但是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辨证的看,首先做为国人,对传统的文化却越来越陌生,确实是不对的,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应该学习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其次虽然现在部分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下降了,但是在实际动手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其他在将来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能力却有所提高,这也是我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结果。再次现在社会发展迅速,信息量极大,而做为年轻人兴趣总是广泛的,总是喜欢新事物的,因涉猎面广,所学就未比能精,这也是客观的现实情况。最后,现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理论知识掌握的也是很扎实的。3、综上所述,我认为某教授根据部分学生学习能力下降的结论是不全面的。 首先,肯定教授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当前学生中的确存在着不塌实,不稳重,不安心做研究的现象.例如当前高校出现的'**","代考"现象即是明证.这与当前社会处于不断变化阶段有着一定的关系. 其次,应该看到这种说法中的不足.现在的学生与过去的学生相比有着实际动手能力强,接触新知识程度快等优点.这是我们应该提倡的. 所以在今后的教育中,对内,我们一方面应该继续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钻研.对外,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不断深入的基础上,还应加强相关规章制度的实施.以及奖罚制度的完善.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