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将文化产业作为三明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明老秘
时间:
2010-6-27 17:12
标题:
将文化产业作为三明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
近几年来,我省的厦门、福州、泉州等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将文化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使文化产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我市虽然地处山区,但是各项文化事业和文化基础设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为发展文化产业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另外,这几年,我市文化产业已经起步并得到发展,特别是三明学院等单位充分发挥优势,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我市在“十二五”期间也可以将文化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在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扶持和支持,从而使我市的文化产业不断地发展壮大,更好地加快我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原 因
文化产业作为高科技、高品位文化相结合的知识经济中的新型产业形态,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代表着先进生产力,承担着民族文化的创新功能,是应对现实展开文化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整合、拉动国民经济和争夺海外市场的主要驱动力。因此,三明也应将文化产业作为我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
一是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大政方针已经确定。国务院2009年7月22日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部通过制订各项措施来落实这个规划;2009年初,福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我省的厦门、福州、泉州等地也出台了相关意见或具体举措。因此,在我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更加完善的政策环境和政策支持,也有先行先试的经验可学。
二是海西发展战略的内容包括发展文化产业。2009年5月14日正式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定位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福建省和三明市也制定出台了相应的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也就是说,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包括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内容,给我市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三是各地纷纷掀起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潮。在福建省内,沿海的厦门、福州、泉州等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福建省外,2008年的文化产业的总产值,山西省太原市的达161亿元,实现增加值67亿元,占GDP的4.64%;广东省珠海市的近300亿元,增加值达45亿元,同比增长16%,约占GDP的6%左右;等等。这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先行地区和典型地区,可以为三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经验和借鉴。
四是三明的文化资源较为丰富并且富有特色。我市具有丰富的并且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这些地方文化为我市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较好较多的文化资源。我市孕育了丰富的客家文化,朱子文化在尤溪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广泛的影响,在革命年代形成了宝贵的红色文化,形成了以永安抗战文化为代表的抗战文化,孕育了三明的生态文化,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三明饮食文化,这些文化资源构成了我市的相对的文化资源比较优势,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五是三明的文化事业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逐渐建设或新建了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各项文化事业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为我市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文化事业方面的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这方面的基础会得到进一步地加强和改善,客观上为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更好的文化基础。
六是三明的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开始开花结果。我市在发展文化事业的过程中,文化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逐步确立了文化产业意识,在保护文化资源的同时将一些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根据三明市全市地税系统的调查统计,三明2007年的文化产业共有从业单位2802户,文化产业总产值为107531.64万元,全年文化产业共缴纳税收3752.27万元;等等。近年,一些新型文化业态也在我市初露端倪。
对 策
我市应在现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文化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来抓,以促进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笔者以为,根据我市的实际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情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拟定具体的对策:
一、从历史角度挖掘:开发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以转变历史文化遗产为历史文化产业,主要是开发和利用三明及各县(市、区)所具有的历代形成的古寺、庙、楼、阁、亭、塔、碑、坊、桥、洞等历史文化古迹的文化产业价值,特别是要搞好客家祖地、万寿岩文物园区、吉山抗战文化遗址、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村)、建宁苏区反围剿主题园、宁化红军长征出发地革命纪念园、地方剧表演场所等项目建设;挖掘、弘扬和发展三明的民间文化以发展三明的民间文化产业,积极开发和发展龙池砚、木雕、根雕、竹雕、石雕、仿古帆船、宝剑、宝石、木雕画、铜版画、木刻、根艺、竹木工艺品、铜制工艺品、玻璃球、微雕、珍珠包等工艺产品和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的传统手工艺产品,将富有三明地方特色的梅林戏、大腔戏、肩膀戏、竹纸制作技艺等加以开发、培育和发展,使其成为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富有三明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产业,同时应将相关企业和产品、商品利用各种文博会和交易平台向广大商家和消费者推介;整合三明的特色文化资源以形成富有本土特色的特色文化产业,应通过在宁化石壁举行的“世界客属祭祖大典活动”、在尤溪举行的“朱熹公祭活动”等活动载体和联系纽带,将具有三明地方特色的客家文化、朱子文化、红土地文化、抗战文化、古文化、民俗文化以及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等特色文化资源中的特有内容加以整合并且开发、利用,使其转化为特色文化产业方面的资源。
二、从现实路径考虑:利用和出台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利用政策资源,得到政策支持;培养和引进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广纳市内外人才,通过硬性方式或软性方式引进发展文化产业急需的各类人才,同时要加强对现有文化产业人才的培训和培养,扶持和支持三明学院所属的海峡动漫学院的办学和发展,要重点培养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利用好发展文化产业的各种平台,宣传我市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产业,向外界推介富有我市本土特色的文化产品和商品,不断开拓我市文化产品和商品的市场,尽可能地引进或嫁接外资、技术和人才来发展我市的文化产业;突出抓好文化产业中的重点产业,重点发展具有三明本土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生态文化产业,国有企业文化产业;培育具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选择若干个或一些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打出和打响文化方面的“十大名片”;加大社会各方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完善社会各方对文化产业投入的机制和渠道。
三、从未来发展着眼:规划三明市文化产业发展布局,出台相关意见,明确我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目标等;深化和完善三明文化体制改革,可将文化出版、广播电视、新闻、文联、作家协会等行政、事业、社会团体、企业等的关系进一步理顺;培育和发展各类新兴文化产业,尽可能地推进多种新型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必须积极推进《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所列的新兴文化业态的建设;争取获得文化产业项目的支持,尽可能地争取到国家、福建省文化产业项目方面的支持,同时尽可能寻求到社会和市场以及市外力量的支持;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市场建设,可在我市现有的各类工业园区中,通过调研和规划,科学地选择其中条件较合适的园区来兴办相应的“文化产业园区”,或是择地建立专门的“文化产业园区”,并出台有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相配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扩大明台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通过客家文化、宗亲文化、抗战文化等纽带,在现有的明台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和加强明台在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作者:
客人
时间:
2010-12-13 12:46
标题:
EazHYGdhSmkGqzW
P1xaG4
mdlzwjqmjeut
,
bmmiwppwopah
, [link=http://vkczzwrnuasj.com/]vkczzwrnuasj[/link], http://islkrfqvvcik.com/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