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福建三明:市委黄琪玉书记在加快市区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明老秘
时间:
2010-6-16 09:12
标题:
福建三明:市委黄琪玉书记在加快市区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的会议很重要,是对加快市区经济发展的一次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刚才,梅列、三元两区和市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局、国土局、建设局、规划局、现代服务业工作组、城投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围绕加快发展市区经济作了很好的表态。道崎同志对加快市区经济发展作了全面具体的部署,重点突出,措施明确,有工作任务,有时间节点,有完成时限,请两区和市直部门务必落实好、完成好。下面,围绕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
市区经济非常重要,在全市经济发展中起着龙头带动的作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市区经济的发展,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市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三明中心城市发展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市区经济的发展。2005年以来,市区GDP年均增长13.5%,总量增加了1.1倍,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1%和1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7.1%,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增长较快的一个时期。今年一季度市区生产总值增长10.4%,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2%,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市区重点项目、重点板块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社会事业、平安三明建设、精神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效。成绩的取得是市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及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市区经济发展所遇到的困难问题、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加快市区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特别要看到,目前市区经济的总量、增长速度与省内其他设区市相比还有差距,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处在全省较后位次;市区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目前市区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比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工业中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第三产业中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外包服务、商务会展、文化创意和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市区经济发展的后劲仍然不足,支撑市区经济加快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较少,现有企业改造提升和新上项目开发建设的力度还要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市区的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的步伐还要进一步加快,市区建成区扩张速度明显低于其他设区市,道路、桥梁、水电气供应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文体基础设施数量少、规模小,与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这些都必须引起市区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切实在今后的工作认真加以解决。
总之,加快市区经济发展直接关系“一轴两翼”区域发展思路的实施,直接关系三明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形象,直接关系市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市、区两级及各部门都要统一认识,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深刻认识加快市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切实以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主动的作为、更加有力的举措,扎实做好加快市区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市区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二、要进一步改进方法
关于如何推动市区经济加快发展,道崎同志已经作了全面具体的部署。这里从工作方法的角度,强调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盘活存量与做大增量的问题。
盘活存量。就是要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现有项目、现有园区的作用,通过资源整合、资本运作、资产重组,迅速实现总量扩张,使已有的生产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实践证明,这是多年来市区经济发展壮大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以厦工三重为例,该企业退城入园后,企业的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工程机械的产能比搬迁前增长了三倍以上。因此,要引导现有企业、现有项目找准自身优势,通过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不断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通过资本重组、联合兼并,不断做大企业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加快改造提升现有商贸、交通、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拓宽旅游业发展路子,按照“玩在景区、娱在市区”的思路,整合全市美食、文化、娱乐、土特产品等资源,全面提升市区第三产业的档次水平,真正把市区打造成全市重要的旅游集散地,集聚更多的人气带动市区经济发展。
做大增量。就是要抓住时机,新上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培育一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一要大力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全市八大产业的重点企业大多集中在市区,要重点考虑如何将这些企业的产品开发为最终消费品,使产业链大幅度延伸。比如,三钢的板材加工成不锈钢复合板,附加值可增加1 倍,若用于加工成机车部件,附加值可增加1倍多,各类木竹板材加工为家俱销售,其附加值也将增加1 倍。因此,要围绕现有产业基础,做深做透产业链延伸的文章,积极策划、引进一批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项目。二要大力拓展生产性服务业。三明是工业城市,三产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围绕二产来做文章,比如物流产业,据统计,近三年市区客货运周转量平均增速仅为12.5%,低于全省9.4个百分点,低于全市4.5个百分点,这与市区所占据的区位、交通,以及工业企业密集的优势很不匹配。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帮扶,将市区的运输企业与工业企业、各类批发市场、商场联合起来,加快形成以第三方物流、连锁企业配送和产销一体化专业配送为主体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进而向周边区域拓展,对于有效增加市区的经济总量、地方税收,意义重大。下一步,要围绕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三明城市物流园区等的建设,扶持做大一批现有的物流企业、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物流企业,形成产业龙头,带动服务外包、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使市区成为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聚集地。三要大力培育新型服务业态。重点发展现代金融、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比如,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帮助省一建等建筑企业向外拓展,帮助好多多、万福隆等土生土长的超市向县级延伸;比如,发展现代商贸,探索引进集购物、娱乐、餐饮、休闲、办公、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休闲购物广场;比如,发展创意产业,依托海西三明动漫学院,发展广告创意、动漫产业,开发衍生产品等。
二是扩大规模与提升内涵的问题。
扩大规模。就是要把市区经济的蛋糕做大、总量做足、实力做强。一要扩大产业规模。围绕建设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产业、年产值超十亿元企业,集中力量抓龙头、拓基地,推动重点工业企业扩大再生产,不断提升市区工业整体实力。二要扩大园区规模。园区是市区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的重要抓手,从目前情况看,市区园区投入与产出不相匹配的问题较突出。市区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推进园区建设,到2009年底金沙园、埔岭园、三元、梅列四个共建园区累计投入资金22.1亿元,但园区税收增长并不明显,2009年,四个开发区共形成税收3.06亿元,其中:地方级收入1.25亿元,若扣除园区内原有4家企业和市属5家搬迁企业,实际形成地方级收入8234万元,市区从各个园区分成的新增税收收入仅3064万元,说明入园的税源型项目仍然较少,项目档次不高,园区整体效益需要进一步加强。下一步,要继续推进金沙、埔岭和小蕉、荆东等工业园区的扩区和提升,继续加大重点项目的组织推进力度,特别要注重对入园项目财税贡献率的考核,争取更多的生产型、税源型项目入驻,不断提高园区的综合效益;同时要加快推进三明台商投资区、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形成市区产业发展的重要聚集地和加快市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提升内涵。就是要加快转变市区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有内涵的发展。一要提升产业层次。发挥市区的人才、信息、科技优势,坚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用现代经营理念提升传统服务业,进一步提高市区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切实发挥市区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二要提升科技含量。研发投入不够,科技含量不高是三明企业缺乏竞争力的重要制约因素,目前我市企业研发投入(R&D)占GDP的比重仅为0.42%,全国为1.5%,全省为0.9%,市区企业除了三钢这方面投入多一些外,其他企业多年来投入得很少。转变发展方式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市区企业要在这方面当表率、走前头。市、区两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研究有利于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激励政策,引导企业用好现有的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加快建设与加强管理的问题。
加快建设。一要加快推进市区“四大板块”建设。完善配套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城市公共设施,及中央商务区和酒店、商业网点等,打造一批新的城市亮点。二要加快拓展市区发展空间。围绕中心城市快速通道的建设,加快推进市区“北扩南拓西进”。在北扩方面,重点推进洋溪、贵溪洋等约10平方公里的新区建设,为促进市区与沙县一体化发展创造条件;在南拓方面,重点推进台江、富兴堡、荆东、槐林等约10平方公里的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加快形成产业及教育等社会事业集聚发展的增长点;在西进方面,重点推进三明台商投资区吉口新兴产业园27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通过产业发展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拉开城市架构,拓展市区发展空间。三要加快推进市区社会事业建设。结合城市新区拓展,科学布局学校、医院、市民健身休闲场馆等,进一步完善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区教育、文化、医疗等优势,做大做强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这对集聚人气,增强中心城市的吸引力是十分重要的。要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市区的职业教育资源十分丰富,门类也比较齐全,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加强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打破固定的教育培训体系,采取“短平快”的方式,为企业培训更多的实用人才,形成一批在全省、全国知名的职业教育品牌,既有效地集聚人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又为市区发展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不断增强市区的软实力。
加强管理。一要进一步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明晰市、区、街道、社区居委会各级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责,夯实城市建设的基层基础,发挥各级组织的职能,实现责权利相统一,使城市管理做到责权明确、文明有序。二要进一步破解城市管理难题。特别是对占道经营、违章搭建、不文明行为等问题,要有新思路、新办法,多借鉴其他城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研究探索,着力加以解决,提高市区文明管理水平。
四是盯紧眼前与抓好近期的问题。
盯紧眼前。就里要从正在做的事抓起,从能即期见效的项目做起,扎扎实实地把加快市区经济发展的工作落到实处。一要抓在建项目。今年市区实施市级以上重点项目45个,1-4月完成投资11.82亿元,占年度任务的30%,没有达到序时进度。市区两级各责任单位要继续加大力度,着力解决好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征地拆迁、居民安置等实际问题,加强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保障,确保市区各重点项目按序时进度加快推进。同时,第三产业是当前要抓的重点,要把当前能见效的项目和运作方法一项一项地排出来,有责任有主体地去落实。二要抓企业发展。切实加大对现有企业的帮扶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促其开足马力、加快生产。当前,尤其要重视抓好市区市属以上企业的发展。市区是中央、省、市属企业聚集的地方,但近年来这些企业的发展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和县域发展水平,如2009年,市区市属工业产值下降2.7%,今年1-4月下降18.2%,而区属工业产值增幅为53.3%。市属以上企业大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是支撑市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市、区两级都要切实加强对这些企业的协调服务,鼓励和引导他们加强管理、挖潜改造、开拓市场,千方百计扩大产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抓好近期。一要高水平地规划好城市发展。规划好市区产业和社会事业的布局。目前,市里正在抓中心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南部、北部片区控制性规划和市区重要节点城市风貌设计等编制工作。编制规划,一定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做到几十年不过时,能一任接着一任干。这方面,前车之鉴很多,成功经验也不少,比如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规划是1912年做的,一百年来,这个城市的规划完整地延续下来;泰宁之所以能成就“泰宁现象”,就是有一张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图纸。因此,在市区的规划建设中,一定要统筹整体考虑城市建设与文化品位的融合、建筑风格色彩和自然风貌的协调,更好地把三明独特的山水园林城市风格体现出来。二要高水平地策划好市区发展项目。围绕重点园区的功能定位,策划一批引领市区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策划一批档次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现代商贸、现代物流、旅游、娱乐、信息等服务业项目;围绕完善城市功能,策划一批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养老等社会事业项目,为加快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基础、增添后劲。
三、要进一步落实责任
要按照“两区主体,部门即办,上下联动,共促发展”的要求,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把加快市区经济发展作为市区两级共同的责任、共同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1、两区主体责任务必落实。
一要切实承担起加快发展的主体责任。市区经济发展,两区是主体。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于打破陈规旧律,切实做到不等不靠,主动想、主动做。对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各项部署,要立竿见影、全力推进;对制约市区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要敢于碰硬、善于突破;对有利于市区经济发展的项目,要锲而不舍、全力实施。
二要切实承担起城市管理的主体责任。目前,城市管理的权限已基本下放到两区。要按照责权利相一致的要求,切实加强城市的管理,扎实做好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的工作,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共同营造文明、舒适、安全的人居环境。
2、部门高效服务务必落实。
一要重心下移。市区两级部门尤其是市直部门要多主动深入两区,深入基层,深入项目建设一线,真正把工作的重点放到为基层、为企业、为项目业主、为群众的优质服务上,急企业之所急,办项目之所需,积极主动地做好服务工作,为加快市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服务保障。
二要提高效率。办事效率是衡量一个地方发展环境最直接的指标,也是体现一个部门服务质量的关键。目前市区项目动工办证照涉及到11个部门,按照规定流程全部办结最短也需要110天。这种效率不要说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就是与我市其他县相比也有差距。市直各部门一定要正确处理好依法行政与提高工作效率的关系,一方面要依法行政,另一方面要提高工作效率,想方设法为市区经济发展搞好服务,做到当天事、当天办,这是要求,更是责任。市直各部门一把手要对本单位的效能建设负总责,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教育引导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提高服务水平。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机关勤廉巡查,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特别是刁难、拖延等行为,要严肃处理,做到发现一例查办一例,决不手软。
3、体制机制创新务必落实。
一要进一步提高经营城市水平。要创新资源、资产、资本的运作机制,依托相关平台,通过盘活土地资源、盘活城市存量资产、争取开发银行等政策性贷款,采取BOT、BT等模式,扩大城市建设的筹资渠道。同时要重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最近,国务院公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就是支持民间投资的“新36条”,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我们要注意用好用活这方面的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商贸流通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等等,努力解决好城市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二要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一切从加快市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一切从方便群众、方便企业、方便项目业主和方便基层出发,切实理顺市与区的体制机制,只要是有利于促进市区经济加快发展,能够下放的职能都要尽量下放,能够简化的办事流程都要尽量简化,千方百计加快办事节奏,提高服务效率。
三要进一步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要健全项目工作机制,强化项目工作团队,继续充实配强市区重点项目、重大板块工作团队,充分发挥项目团队在加快市区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要完善市、区干部交流挂职等制度,进一步加强两区领导干部力量,在发挥现有科级挂职干部作用的同时,市里将从市直综合部门中抽调部分处级干部到两区挂职,帮助两区推进工作。要形成市、区协调配合的有效机制,市直部门与两区要进一步构建高效的互动机制,加强沟通配合,提高办事效率,增强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市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