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关于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的几点建议
[打印本页]
作者:
福建老秘
时间:
2010-3-24 14:27
标题:
关于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的几点建议
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和纽带,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启动,我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紧紧抓住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利时机,突出主动服务和工作落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不断推进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深入推进,初步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43家。
一、目前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
1、社区卫生宣传引导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关部门的领导对国务院、省政府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文件和有关会议精神学习不够深入,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缺乏正确认识,重视支持还不够;二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缺乏充分认识,对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不够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知晓率、利用率还不高,居民没有树立“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的理念。短期内还很难改变过分信赖大医院、倾向于到大医院看病就医的习惯。
2、经费投入存在较大差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建设、房屋修缮、基本设备配置、人员培训的费用尚未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经费投入不足。上报经费投入数据存在水分,实实在在投入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较少,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仍然依靠提供医疗服务收费来维持机构的日常运转,社区卫生机构设施配备情况亟待改善。
3、社区卫生人员短缺,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中获得全科医生资格的仅65人,仅占执业医师的18.52%;取得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合格证只有21人,仅占社区护士的9.63%。目前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配备均未达到中心标准要求,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同时,社区卫生专业人员存在学历不高、职称偏低、年龄偏大、人才流失等问题,特别是预防保健人员数量不足,优秀的全科医生和全科护士比较缺乏,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综合性、连续性的医疗保健服务能力较弱,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4、“六位一体”功能尚未很好落实。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没有转变医院的医疗模式,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相当一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停留在基层医院运作模式,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的几点建议
1、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一是优化资源配置,以“合理布局、便民利民”为原则,在合理制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的同时,优先利用现有医疗资源改造改制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按照标准建设,填平补齐,确定建设项目。争取“三个纳入”: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纳入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纳入区域卫生规划、社区建设规划、财政预算及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二是以项目为抓手,在依法准入管理、健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规范服务行为,推进机构标准化建设,着力打造社区卫生服务品牌。
2、健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社会支持系统。一是督促各县(市、区)政府切实承担社区卫生服务经费补助的主要责任,将社区卫生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二是督促各地落实人员编制政策,按期完成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核定工作;三是加快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进社区,将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列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稳定和扩大社区卫生服务人群;四是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利用各种宣传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广泛深入宣传社区卫生服务,扩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
3、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加大社区卫生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大力推进“社区医生进家庭”项目活动。进一步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加强社会民主监督,完善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力度,把考核结果作为政府核拨各项经费的重要依据,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逐步得到加强,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主动深入社区、深入家庭,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为重点,提供主动、连续、人性化的综合服务,做居民的贴心人。同时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推进省委省政府“社区医生进家庭”为民办实事项目活动,引导广大居民认识、信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利用率和群众满意度。
4、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积极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落实国家从今年10月1日起对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实行绩效工资改革的政策,进一步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方式方法,努力实现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四个新突破”:一是在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有新突破。指导各地更好地开展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二是在完善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上有新突破。探索社区首诊制,积极推行双向转诊制度,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加强双向转诊的监督管理。三是在改革药品供应渠道上有新突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常用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试点工作,减少药品流通中间环节,切实减轻群众的医药负担。四是在帮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有新突破。加强二级以上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有计划地组织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机构人员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蹲点帮扶”,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五)强化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督管理。一是研究探索社区卫生工作考核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督导和检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二是落实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度,根据《福建省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实施方案(2009修订)》等相关文件的要求,认真组织考核,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建设。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民盟三明市委员会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是进一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区域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当前,中央支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如何抓住当前海西发展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高我市区域经济竞争力,推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一、三明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高新技术产业依然企业少、规模小、比重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偏弱。三明市高新技术产业单位仅60家,占全省的2.5%,平均每个高新技术产业单位只占全省平均每个高新单位产值27.2%、增加值34.0%、利税总额32.7%,企业规模达不到全省平均规模的三分之一。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只比2000年增长1.8倍,远低于全省平均增长3.9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值、利税总额占全省比重分别为0.68%、0.68%、0.86%和0.82%,均居全省倒数第一。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4.6%,远低于全省10.6%的比重,对整个工业经济发展拉动作用依然偏弱。
2、企业创新意识不强,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亟待提高。我市大多数工业企业并没有走上科技创新的前台,投入资金进行研发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只有不到一成的企业开展科技活动,企业自主创新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仅0.44%,还不到全省的一半;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仅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的0.8%,甚至还不到2000年全市1.7%的一半,远远低于3%的企业良性循环和5%有竞争力的标准。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经营机制不活,直接造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水平不高,核心技术的支撑普遍缺乏,已严重不适应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需求。
3、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产学研结合度不够大。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偏少,科研人员更加短缺,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人才信息网络还不完善,人才服务机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运作不规范,人才队伍的经济待遇与沿海地区比偏低,留住人才的难度较大,人才流失比较突出,仅“十五”期间,全市调出高中级专业人员达258人。此外,产学研结合度不够,研究成果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难以对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持,也是我市产业向集群化和纵深发展的瓶颈。
4、扶持力度不够大,创新能力和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对企业科技的扶持力度不够大,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从各级政府部门获得的计划用于科技活动经费仅占科技筹措经费总额的3.9%,远低于全省的9.3%。此外,自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实施体系和成果转化的规则和场所,技术创新的投入、人才激励、创新合作等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和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二、加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对策
1、深化改革,强化科技发展意识。一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改变发展思维定势,调动合力,增强信心,推进三明进入新一轮的创业期。二是抓住中央不断出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决策措施,及时研究和贯彻落实。尽快深化项目的挖掘策划及动态管理,依靠行业、业主及科技设计项目,延伸产业链,集聚产业抵御风险。三是珍惜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机遇,准确把握国务院《若干意见》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定位和要求,根据三明实际,开拓视野、敢想敢试,推进新形势下三明改革发展,更加主动地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2、建立特色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一是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按照支柱和基础产业优先、核心和关键技术优先原则,重点突破“4+1”产业关键技术,重点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拳头产品,不断增强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要打造我市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4+1”产业集群的高新技术化进程。二是架构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项目成果交易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培育一批产学研机构、联合体和创新服务组织,扶持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快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步伐。三是加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力度,解决行业关键、核心、共性技术,填补产业链空白,促进我市优势传统产业上档次、上水平,增强传统产业的竞争力,鼓励传统产业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尽快成为省定高新技术企业,促进我市产业技术优化升级。
3、整合发展区域经济,培植具有三明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一是针对本市高新技术产业总量少、规模小的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进企业采取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提高高新技术产值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二是针对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发展和产业间的发展不平衡,采取有力的措施,引导较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产业结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区域的协调发展。三是针对我市90%的高新技术产业单位是小企业,通过加强专业分工与协作,同类企业优势互补,在竞争中合作,以弥补单个企业的不足。组织地区的经济网络,形成中小企业集群,利用集群经济优势,造就区域规模经济。
4、坚持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高新产业并举,不断培育和强化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通过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和延伸传统产业,力争在更大空间、更广领域上促进更好更快发展,如生物医药,可延伸到生物、医药、健康三大领域,加快发展其他生物制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行业,形成以生物医药为主的生物技术产业。二是发展新兴高新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如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和核燃料工业等我市空白的行业,可通过完善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硬软件环境,如财政税收、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为高新产业和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如林业产业,可利用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在坚持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和以森林培育为基础、木材加工为龙头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拓展领域,延伸产业,力争在林产化工、建材加工等领域,引领全国林业产业发展。
5、充分发挥各类经济组织和人才的作用,推进我市科技进步发展。一是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认真做好人才服务工作,着力抓好育才、引才、用才和聚才工作,确保人才工作有效运行。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引导其参与技术引进、开发、创新,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改进、产业升级发展,带领企业走出困境,提高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三是充分利用民间金融组织和资本作用。据调查,仅我市在福州、厦门和北海的房地产投资达5万套100亿元以上,一边是经济发展,扩大就业需要吸引外资投资拉动,一边却有大量民间资本没有被有效地利用起来。因此,充分激活民间资本,积极引导民间金融组织和资本参与企业创新发展,是推进海西建设的一种有效措施。
6、整合资源,完善体制机制,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是依托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和重点实验室,集成精干科研力量,完善科研开发体系,加强对台和国际交流,充分利用国内外创新成果,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原始性技术创新,培育科技源泉,提高原创能力。二是整合各类与科技相关的项目计划,整合政府有关部门资金,采取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力量支持企业开展重大产业技术的研究开发,鼓励自主创新。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完善金融政策支持、担保信用体系和金融机构创新投入风险补偿机制,建立中介服务机构,推动银企合作发展。四是进一步强化责任和服务意识,切实把组织实施自主创新工程,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来抓,提升我市区域竞争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我市经济发展。
关于发展创意产业的几点建议
●民建三明市委员会
创意是指从无到有形成的思路、设计和方案等,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点子”、“主意”。创意产业是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于1998年首次提出的,至今不过十余年历史,但已在全球得到迅猛发展,不仅成为发达国家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也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措施。我国创意产业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发展,已成为一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策动力。三明作为全省唯一的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发展创意产业对于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带动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的和长远的意义。
一、三明发展创意产业可行
创意产业的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包涵广告、建筑、广播电视、艺术品和古董市场、手工艺、设计、时尚、电影、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信息技术与网络、动漫等,可以说是一种无边界产业。它可以融合到任何产业里,并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提供新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的升级和创新。三明发展创意产业是可行的。一是有较好的基础,据初步了解,经市工商局注册登记的相关企业有咨询、策划业1485家,软件及计算机服务业829家,广告业305家,旅游业91家,建筑装饰设计业52家,影视媒体15家,出版业7家,动漫业3家,合计2787家。若加上不在工商局注册登记的事业单位则数量更多。近日,三明学院海峡动漫学院成立,将为三明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是有较好的条件,三明是全国著名的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双拥城、优秀旅游城市;三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生态优越、物产丰富、特色鲜明。可谓创作素材十分丰富,只要将这些无形资源和主体资源、有形资源和客体资源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充分体现文化个性和文化精神,就能提高知名度、增强辐射力。
二、发展创意产业的建议
1、制定规划。“十二五”期间中国元素将更多更快更好地走向世界,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是必然趋势。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应该着力发展创意产业。要组织成立编委会,开展专题调研,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专项编制《三明市创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用于指导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功能定位、路径选择、布局导向,合理规划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促进形成产业群,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
2、出台政策。创意产业生成的创意经济,是以文化所承载的观念价值、符号价值等无形资本为核心要素的新经济,显示出与传统经济以物质形态为主的完全不同的特征。因此制定政策要有新的模式、新的举措。一是要成立专门组织,由于创意产业涉及学科多、行业多、主管部门多,难免条块分割、体制不顺。故需要有专门的组织来统筹信息沟通和相互间的协调,整合和融合各种资源,形成优势互补,促进创意产业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发展。二是要大力扶持,目前创意产业大都是中小企业,其资金、信息、管理经验和业务渠道相对缺乏,独立生存能力不强,因此政府要积极引导,搭建各种发展平台,加大投入,保护知识产权。三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可分为原始创意、创意产品的生产和创意产品的商品化三个过程。要针对产业链有目的地培养和柔性引进创意的生产者、创意生产的引导者、创意产品的经营者。设立“创意人才奖励基金”,把创意人才纳入市管拔尖人才评选范围,打造富有人文关怀、适宜人才居住城市的软硬件环境。四是要加大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创意产业,引导全社会增强发展创意产业意识,营造推进创意产业成长的社会生态。
3、突出重点。根据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结合三明自身优势,发展创意产业,必须坚持区域协作原则以及文化和科技相结合原则。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要加强文化创意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即促进文化产业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创意产业向传统产业渗透,增加其文化内涵,即促进产业文化化。一是文化产业化,可先行将广告、设计、策划、展览、动漫、文化传播、教育培训、网络信息服务等作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突破口。由政府引导组织成立诸如广告人协会、时尚艺术协会、创意产业发展联盟等中介组织,把各种力量先行整合,加强创意探讨,形成合力,推进文化产品、服务及其衍生品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尤其要倡导“新木桶”模式,即将自身的长板与他人(或地区)的长板进行组合,形成更大的木桶空间,通过在空间上的延伸,实现跨行政区域的联动,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优化配置各种产业资源,形成跨行政区的创意产业链。二是产业文化化,实践上有两条路径,一种是在所有产业中(包括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注入文化和时尚元素,另一种是发掘产业自身长期形成的特有文化。三明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山、水、洞、林、石、古文化”等一应俱全,可借助这一优势资源,先行创意旅游,通过深入挖掘一些具有历史积淀的物质载体、神奇的民间传说、有哲理的宗教文化、当地民众生活的习俗或者编撰一些典故与旅游产品融合嫁接,赋予旅游产品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增强感召力和影响力,同时将文化和时尚元素注入到相关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衍生品中,使旅游者的旅行成为购买文化、消费体验、享受快乐的活动,由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加强农业品牌建设 促进三明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民进三明市委员会
农业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推进农业品牌化是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一、三明市农业品牌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品牌意识不强。一是农民创品牌意识不强。许多农民认为产品能销就行,大多停留在出售初级产品上,对农业“品牌”概念较为模糊,对农产品创品牌感觉难度大。二是基层政府创品牌意识不强。很大一部分基层干部对农业品牌缺乏必要的认识,思想观念滞后,认为“农产品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质量不稳定,不好创品牌”,从而对农业创品牌缺乏正确的引导与扶持。三是企业创品牌意识不强。农业企业是农业创品牌的主体,但大多数企业缺乏创知名品牌意识,仅从眼前效益出发,忽视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创造与保护工作,也没有认识到“名牌”与“商标”的必然联系,导致农业创品牌止步不前,缺乏发展活力。
2、价格机制尚未形成。品牌农业的创建往往需要一定的成本,这与普通农产品有一定的价格差,且在市场销售过程中一些人往往宁愿选择价廉而质低农产品而不选价格稍高品牌农业产品,使得品牌农业产品在与普通产品销售时处于一个“两难”的局面,如果售价高,产品销售就困难,价格低企业运行困难。而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一是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没有品牌的产品依然在市场销售,市场上以次充好的现象较突出,三明各大超市产品尤其是果蔬销区无品牌农产品专柜,各种产品鱼目混珠、以次充好;二是缺乏完善的行业自律机制,各品牌企业间也没有形成价格联盟,恶性竞争依然存在;三是消费观念的落后,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购买农产品时第一考虑因素是产品价格,对农产品质量的关注退居其次。
3、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制约品牌创立。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突出问题是规模结构不合理,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加工层次低,如我市果品加工率不及5%,粮食中仍有80%以上以原粮方式出售,茶叶多为初制,精制少。目前我市认证企业的产品大多为初级产品,加工产品少,而一些经过初级加工的产品,也因加工不细,包装不精,给人以档次较低和质量不高的印象,从而直接影响到品牌的附加价值,对品牌创立形成一定制约。
4、品牌营销缺乏大手笔。目前,我市农业品牌个数不少,但由于对所培植的品牌宣传力度不够,主要表现为:一是进大型超市的品牌产品少;二是宣传层次低,大多局限于省内宣传,跨省际的推介宣传少,而在全国性媒体进行宣传的企业廖廖无几。总体而言我市农业品牌在社会上所产生的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未能充分体现。
5、市场主体太弱品牌创建后劲不足。一方面经过几年培植,规模较大的、条件较成熟可培植的企业已陆续培植创建品牌,今后可认证培植品牌的企业将逐年减少。另一方面创建农业品牌的企业大多规模较少,经济实力弱,进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注册商标拿到牌子后,创建后劲不足,无力进行品牌保护、扩张、更新。
6、重创牌轻保牌。有些企业对创建品牌积极性较高,但对创牌后的保牌意识不够强,未能按照创牌的有关规范进行运作,在品牌宣传、标准制定、基地建设、质量控制、市场营销、品牌维护等方面下的功夫不大,造成“有牌无量”“有牌无质”、“有牌无市”等现象出现,影响了品牌的美誉度。
二、加强农业品牌建设的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促品牌创立。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创建农业品牌工作的领导,科学规划,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加强协调,完善机制,强化监管,规范市场。要加大对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重点农产品品牌基地建设和品牌培育。继续执行《三明市扶持优势品牌若干规定》等文件规定的奖励办法。同时在原有政策扶持基础上,要研究农业品牌创建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调整扶持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的认证、进入国家级媒体宣传以及知名商标创建的企业有意识地倾斜,提升我市品牌创建的层次。此外,要研究和制定招商引资、土地经营权流转、融资信贷等配套政策,改善农业品牌创建的环境。
2、依靠资源禀赋,发展壮大基地。我市是福建省农业生产大市,资源丰富,为发展品牌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构建闽西北绿色产业带的总体规划,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重点要做好绿色产业带品牌农业基地建设的规划,着力加强水果、茶叶、蔬菜、食用菌、笋竹、畜禽和水产等特色产品的基地建设,拓展基地规模。在发展过程中既要立足各地的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突出资源的比较优势,打造特色,突出主导产业和产品,避免雷同。又要从简单的行政区域内的品种结构调整转向按生态区域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要跳出“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的局限,整合发展三明市农业品牌的各种资源优势,连片发展形成产业板块。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扩大生产基地规模,为品牌农业发展夯实基础。
3、培育市场主体,提升龙头作用。要把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生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加于培植,要进一步培育、扶持有较强开发加工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的龙头企业,尤其是要扶持加工型龙头企业的发展,组建企业集团,以龙头企业规模数量的增长、产品质量档次的提高、带动辐射能力的增强,促进形成一批具有区域优势,起主导、支柱作用的农业品牌。同时,围绕我市的“十大产业”,积极引导和扶持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中介服务组织、营销组织规范健康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科研机构+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走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路子。要积极引导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更加稳定的产销合同和服务契约,实现企业和农户的共赢发展。
4、强化科技支撑,提高产品品质。一是进一步推行农业标准化进程,制定生产技术规程,推行良好农业规范(GAP),严格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并逐步建立农产品溯源制度,保证农产品生产安全。二是积极参与省级行业地方标准的制订,并根据企业发展特点,制订企业标准。三是重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的开发,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四要加强对科技人员、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科技的利用率和普及率。
5、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市场影响。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农业155网络平台等媒体的作用,集中宣传、广泛推介我市农业品牌,介绍品牌战略、品牌产品、品牌政策、品牌信息等,既引导企业提高对品牌的认识,又提高公众对品牌形象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在三明农业155信息网上开办品牌农业专栏,开展网上展示,增强信息沟通,搞好产需对接。要积极组织有关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参加相关的农产品博览会、招商会、展销会等活动,扩大影响,增强品牌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积极帮助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做好品牌形象、定位、价值、理念评价等方面统一策划,鼓励这些企业进入中央级媒体尤其是中央电视台做广告,扩大名牌农产品知名度。要认真总结各地农产品品牌建设好的做法和经验,挖掘一批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品牌意识,营造一个推动品牌发展的良好氛围。
6、加强品牌整合,打造知名品牌。我市农业品牌已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和总量规模,呈现出向产业方向加快发展的态势。但目前我市农业品牌相似或相近品牌较多,如大田注册的茶叶商标达7个以上,但真正叫得响、打得出去的却没有。因而当前的工作重心是要对品牌情况进行梳理,着力打造企业品牌和地域性品牌。
企业品牌主要由企业自主宣传,区域品牌往往由政府部门或行业组织负责宣传。目前,有的县同一产品多个品名、多个品牌,各个企业品牌知名度相当,政府在扶持打响区域品牌时无从下手。各县农业品牌的整合势在必行。各县(市、区)要着力围绕主导产业,突出地方特色,如建莲、尤溪金柑、永安莴苣等打造一批地方区域品牌,同时在条件成熟情况下,鼓励和扶持组建企业集团,如大田县茶业已发展到一定规模,现应考虑组建茶业集团,以此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茶产业的健康、高效发展。
7、规范市场管理,保护品牌产品。一是严格市场准入机制。坚持“认证与监管并重”的工作原则,加强对品牌产品的监管,重点对大型专业性批发市场和超市要严把准入关,对没有品牌的农产品禁止入内,而对品牌农产品的进入也要强化质量检测监管。二是借鉴台湾产销班的作法,建立质量追溯机制和农产品标识管理。狠抓标识管理,加强对标识有效性和用标规范性的监管。三是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成立行业协会,建章立制,形成价格联盟。四是积极拓展市场,采取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代销或在大型超市设立专销区等各种渠道,拓宽销售空间,扩大市场覆盖面。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建议
●农工党三明市委员会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污染总量也在增长,辖区内流域水环境的纳污能力日趋下降。加强我市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保障饮用水源安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要求。为此,市政府今年高度重视水环境保护工作,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出台了《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意见》,并对各县(市、区)政府下达了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责任书。
一、目前流域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作进展缓慢。根据调查统计,我市在畜禽养殖禁养区内共有230家养殖场,截至2010年1月底,已拆迁183家,拆迁率为79.6%。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养殖业主存在侥幸心里,未积极筹划搬迁而是等待和观望;二是一些自繁自养的规模场因新场址选址困难,造成搬迁滞后;三是一些县(市、区)部门工作力度不够,拆迁主体、责任不明确,缺乏强有力的拆迁措施;四是各级政府负责的养殖场拆迁补助资金未能及时到位,造成拆迁难度增加。
2、工业污染整治力度不够大。全市共有52家制浆造纸企业需在2009年9月底完成废水深度治理任务,而截至2010年1月底,只有38家造纸企业完成废水深度治理工作,完成率为73%。主要原因是由于多数规模小的企业因废水治理投资大,资金紧张,法律意识淡薄,不愿积极治理。同时有关主管部门治理力度不够,未按法律法规要求督促企业落实治理任务。
3、生活污染治理项目进度有待加快。流域整治2009年全市要完成6座污水处理厂(明溪、清流、宁化、将乐、尤溪、大田)和4个垃圾处理场(尤溪、建宁、泰宁、大田)。截至2010年1月底,明溪、尤溪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并通水运行,其他4座污水处理厂主体建成尚未运行;垃圾厂只有建宁县已完工并投入试运行,其他各县的垃圾场尚未完成。有些县的项目进展存在较大的差距,使得年底全面完成污水垃圾处理项目难度很大。
4、流域沿岸倾倒建筑垃圾时有发生。由于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放以及个人的装修工程大多采取承包的方式,一些施工业主为了节约成本和时间,常常违法在偏僻的沿河地带倾倒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和垃圾,给流域的整治造成困难。
5、沿河两岸造林绿化受到政策制约。大多县(市、区)沿河两岸造林绿化受到生态林保护政策的制约。在生态林划分前这些林分全都是作为商品林栽植培育或划定的,划定为生态林后给农民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采伐难。根据有关规定,天然起源的阔叶树不批准砍伐、天然起源的阔叶树占五成以上的混交林不批准砍伐、生态林的更新采伐年限要比正常林木采伐的年龄推迟一个龄级(5-10年)、生态林的更新采伐的面积受限制最大不得超过45亩等,直接造成农民的利益损失。二是更新难。生态林的更新要求种植阔叶树,而且是多树种生态效益才好,造成集体、个人都无力也不愿无效益的投入进行造林更新。
二、进一步加强我市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建议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统筹解决,强力推进,确保流域整治各项任务按时完成。要加大畜禽养殖、工业、生活等污染的整治力度。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上下协作,攻坚克难,全力推进流域整治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加快推进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拆迁进度,有关县(市区)政府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尽快制定禁养区养殖场拆迁补助标准,补助资金抓紧落实到位。可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在统一补助前提下,凡提前搬迁的给予一定奖励。对需要择址新建的养殖规模场,在符合建场条件的前提下,审批部门可采取边建边批的灵活措施,调动养殖业主搬迁的积极性。要建立强有力的联合执法队伍,以执法职能部门为主体,相关部门全力配合,集中力量开展整治搬迁工作,对在禁养区内蓄意不搬迁的养殖场采取强制拆迁,以确保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作的完成。
2、加快推进工业污染整治。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根据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对还未进行废水深度治理的造纸企业或已建设废水深度治理设施但仍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造纸企业下达停产治理通知,对治理无望的或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制浆造纸企业坚决予以关闭。各级环保执法部门要确实履行职责,对停产治理的企业要进行督查,严厉查处违法排污企业,高限处罚暗管偷排水污染物企业,确保流域整治中工业污染整治项目的完成。
3、加快推进生活污染整治项目进度。加大对各县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工程进展的督促,对难度较大的项目进行指导和协调,对进度滞后的项目责任领导提出批评,以保障污水垃圾处理项目的全面完成。建立沿河两岸生态林造林补助机制或由国有林场实行置换、赎买的方法,用国有林场现有的商品林去置换农民、集体的生态林,沿河两岸的生态林由国有林场做为国家生态林管理。研究建立流域整治信息化管理体系,加强流域水质监测和污染源监控,为今后流域整治的深入开展提供技术保障。各级水利、城管部门加强对沿河两岸工程弃土、弃渣、建筑垃圾的管理,尤其是抓源头管理,对辖区内沿河违章工程及搭建物坚决予以取缔,对倾倒垃圾的多发地段进行高频率巡查,高额度进行处罚,以推进流域生态保护和建设。
4、加强舆论监督,健全环境举报制度,营造良好整治氛围。流域整治是个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涉及的部门多,需要全社会关注和支持。要充分运用电视、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体的作用,营造整治氛围。运用各种有效的宣传媒体和手段,广泛、深入地宣传流域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取得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和支持。及时公开流域整治信息,健全公众举报制度,依法保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在更大范围内接受公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对一切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进行检举揭发。有关主管部门应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严肃查处,公开曝光,形成有利于推进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为今后保护流域整治成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突出发展民企制造业 抓住机遇实现新跨越
●九三学社三明市委员会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把福建制造业作为东部沿海的重要基地。这对曾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福建省重工业基地的三明来说,又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春天”。我市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三明装备制造业,提高经济总量,增加财政收入。
一、装备制造业是三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明是福建省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曾经在我省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改革开放以后,三明老国企装备制造业的经过了重组改制,各项经济总量和指标均有提升和发展。但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占有率偏低。从省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机械工业总产值为2010.77亿元,三明为54.98亿元,仅占全省的2.7%;2008年全省为2505.3亿元,三明为78.1亿元,仅占全省的3%。在全省九个直辖市中的排名连年下降,甚至跌至最后末位。但是,三明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仍然十分突出:
1、三明装备制造业基础依然存在。一批如重机、机床、化机、汽车、齿轮、轴承、缸套、轴瓦等骨干机械企业,设备和人才的优势依然存在。装备制造业中的某些行业如汽车、重型机械、工程机械、化工机械等依然处于全省的领先水平。
2、经济的发展需要装备制造业。从三明全局和发展的角度来看,特别是全市经济发展的现状迫使三明必须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三明有继续做好装备制造业这篇文章的基础和客观优势,这也是市委、市政府将机械产业列入三明的“4+1”产业集群的理由所在。
3、民企装备制造业异军突起。三明地处山区,因为区域优势较沿海薄弱,观念转变较慢,招商引资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造成我市装备制造业、尤其是国企一度发展缓慢,但在改革开放以来,民企装备制造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占据了三明市装备制造业半壁江山,涌现了一大批如辉煌重工、汇华等有实力、有潜力、有能力发展的企业。
二、三明市民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状
1、三明民企装备制造业具有后发优势。根据三明市有关部门统计资料,目前三明市装备制造业中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民营企业约有200多家,其中一些民营企业也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一是加工能力强,特别是近几年不少民企均添置了不少大型加工设备,如大型龙门镗铣床、落地镗铣床、重型立式车床和卧式普通车床、中小型加工中心、大型滚齿机、龙门刨床等关键性设备;二是有一大批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和工程科技人才和原国企退休在三明定居的老科技人员;三是有数千平方米以上生产厂房的民营企业,也占有一定比例;四是有三重、双轮化机、三明机床、三明齿轮、永安轴承、永安机械及永安汽车厂等大中型企业作为依托,加工协作比较便捷;五是已具有一定的品牌产品和知名度。如汇华集团东南汽车缸套有限公司是三明辖区一家专业生产各类汽缸套的骨干企业,产品形成四大系列:汽车、农机、工程机械、船舶等100多种规格,产品60%以上销售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六是民营企业主对自主知识产权和创建品牌产品意愿显著增强,它们深刻意识到光靠零星配套加工,没有自己的主导产品和品牌产品是没有出路的,企业也是难以做大的。
2、民企装备制造业应当成为三明机械产业集群的主力军。本世纪初以来,三明市原国企的一些重点装备制造业,如三重、化机、机床、齿轮等企业为寻找出路,陆续加盟到省内和省外企业集团。加盟后这些企业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掌握在集团手里,有的控制了企业的销售资金,使企业资金运作困难;有的想拉走产品研发力量,使三明成为单纯的生产车间;有的企业没有自主权,使新产品无法开发。由于处处受到省内、外企业集团的控制,要想指望这些企业来振兴三明装备制造业是很难的。因此,三明经济的发展现实必然选择有基础和优势的装备制造业,必须要依靠这支民营企业主力军的参与才能有所作为。
三、三明民企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没有用好老基础,优势闲置。三明是老工业基地,原老国有企业的基础以及设备、人才等诸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政府部门因缺乏指导和统一规化,各民企各自为战,零敲碎打,不成规模;装备制造产业没有很好地提升科技含量。
2、企业管理水平低,势单力薄。目前,我市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家族色彩浓厚,没有像泉州一样由职业经理人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些企业建厂手续不齐,没有产权证抵押,也没有其它更好的融资渠道,资金不足制约着企业自身做大。
3、产业集群力量小,配套力差。全市各县的工业开发区都分布有装备制造业的民营企业,由于准入门槛低,没有很好引导、规范,缺乏整体合力,产业集群力量小。同时企业相互竞争,也造成行业之间沟通少、协作不够,产品配套能力差,甚至出现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现象。许多装备制造业民营企业想发展却面临诸多瓶颈,难于突破固有的思维。
4、企业没有主导产品,竞争力弱。我市多数民企制造业缺乏自己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船只多,舰队少”,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只能搞一些配件产品。少数有一定批量产品的企业也由于技术力量薄弱而只能生产科技含量低的低端产品,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撑,自然没有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在世界金融危机暴发以来,一些企业受到冲击,订单减少,生产任务不足,连关键性的大型加工设备也被搁置。
5、产品开发能力弱,缺乏品牌。虽然民营企业主也想利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和优惠政策进行新产品开发、引进新设备,但由于这些民营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不强,经费紧张,根本无能力开发新产品。加上政府和金融部门对这些中、小企业扶持不够,在项目经费上得不到有效的支持、援助。
四、加快发展三明市民企装备制造业的几点建议
1、促动思路转换,把政策支持的重点转移到有潜力的民企装备制造业上。一是学习好、领会好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省、市《实施意见》,把壮大机械装备制造业赋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宣传到、贯彻到、落实到我市各大、中、小型企业中去,进一步加快三明八大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集聚,形成一批在全省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构建全省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促进我市国企、民企制造业共同发展。二是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转变观念,根据三明装备制造业的现状,用新观念来思考,用创新的精神来谋划,将以往政府扶持政策和企业开发新产品、科技成果转换、技改、产业结构调整等资金支持的重点,由传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身上,逐步转移到有潜力的民企装备制造业上来,以发挥财政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把三明民企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三是政府各有关涉企部门要全力支持民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在研究制定本部门的规划时,重点研究本部门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政策方面的不足,将优先支持民企装备制造业和具体可操作的举措列入其中;科技、发改、经贸等管理部门的科技三项经费、成果转换资金、产业结构调整资金等,每年明确一定的比例重点倾斜、扶持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民企装备制造业;在中、小型民营企业申报项目的程序上,有关涉企部门要给予指导、协助,尽可能得到立项或经费支持;在中、小民营企业获得开发新产品奖励的同时,对开发高效、节能、环保等高科技产品的,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特别在新产品开发初期,一般投入费用都比较大,建议财政给予补贴,以鼓励、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对《振兴三明工业行动计划》应结合省里关于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进行必要的补充、完善,以便其运作。
2、促进产业聚集,形成产业、技术、价格“三联盟”的经济共同体。政府部门要进一步用好国家给予“海西”先行先试的政策,敢于创新,勇于作为,利用沿海发达地区先进机械工业作为主导产业的有利时机,选择与之相邻的永安或大田,建设我市装备制造业工业集中区和相关产品专业交易市场。承接沿海产业的转移、配套以及与台湾产业合作、对接,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提升产品档次和知名度。在用地、用水、用电、税费等方面政府给予优惠政策,重点鼓励、引导、支持有技术创新、有市场竞争产品、有品牌知名度的民企装备制造业进入集中区,使他们从各自为阵,“找米下锅”的分散操作模式,集中到区内进行产业联盟、技术联盟、价格联盟的一个闭合循环经济共同体,把产品上、下游相互配套和市场销售进行全方位合作,促进产业聚集,建全产业链,这样既减少企业在物流运输环节的资金支出和环境污染,同时又可增强三明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实现超越式发展。
3、促成资金统筹,共同研发科技新成果。充分利用、发挥三明老国企制造业基础和退休在明的科技人才的作用,研创自己新产品,建立统一品牌,是三明制造业走向市场的前提。一是组建三明装备制造业新产品研发中心,由政府或委托市机械协会牵头负责,组织有关科技人员或引进省内外、高等院所人才进行协作攻关;二是费用按各企业规模、产值的一定比例抽取,政府适当给予补助的扶持做法,并足额到位来研发新产品,实行统一品牌,打造名牌商标,使企业共享产品开发成果。
4、促使资源整合,为向资本市场融资打好基础。目前,三明民企装备制造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困难与发展机遇并存。我们必须抓住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引导、推动装备制造业民营企业筹建股份制集团公司,或以上、下游产品配套,互相参股等一定形式的联盟,加速企业的整合及协作。可试点推动个别条件成熟的民营企业筹建股份制集团公司,“抱团取暖”,既分工又协作,共同研究产品的开发方向,共同承担开发费用和风险,共同建设市场,并为今后成熟后向资本市场融资打好基础。
5、促合产品配套,发展本地区所需机械设备。根据三明市现有装备制造业民营企业的特点和优势,特别是大田、尤溪、宁化、清流、建宁、泰宁等县或多或少已成为或即将成为各类金属、非金属矿产品加工基地,所需成套机电设备量大,而此前大多采购自外地或外省,我市应抓住这个良机,引导、鼓励企业大力发展冶金、矿山、化工、建材、矿产品的粗、精加工机械设备;或针对我省沿海和周边省份的市场需求,进行产品配套,生产出一些前景好的自主品牌产品。
关于建设宜居三明的建议
●三明市工商业联合会
纵观城市发展历史,城市建设大体经历了由“以安全为本”,到“以经济为本”,再到“以人为本”的三种境界。而建设“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与方向,是城市建设的最高境界,代表了新的城市理想和人类愿望。同时,它也符合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理念。2005年1月,国务院文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2005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上要求“要把宜居城市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宜居城市”由此上升为中央对地方城市工作的普遍要求,成为我国新世纪城市发展的理想。迄今为止,全国已有200多个城市把“宜居城市”确定为发展目标。
我们认为,建设“宜居三明”是我市城市工作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我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提升三明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加三明人气、增强三明活力的有效载体。
“宜居”,就是要“易居、逸居、康居、安居”。一个城市只有宜居,才能宜业、宜学、宜商、宜游。三明有很多人到厦门、广西北海购房置业,除了投资因素以外,更多的是认为厦门、北海是宜居城市。可见,“宜居”对一个城市、一个地方人气的聚集有重要影响。
为此,我们就建设“宜居三明”提出以下建议:
1、启动“宜居三明”课题研究。建议由市政府办或市委政研室牵头成立“宜居三明”课题组,吸收有关部门和专家参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2、制定“宜居三明”发展规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照国家建设部批准研究编订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提出建设“宜居三明”的评价体系,包括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和综合否定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宜居三明”的发展规划,为“宜居三明”建设提供行动指南。
3、开展“宜居三明”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和休闲、娱乐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人们生活品质;二是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加大旧城、城中村和城市周边的改造力度,为人们营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人们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社会和谐安定。
4、加大环境保护整治力度。一是加大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的处理力度,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同时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二是加强对存量工业污染的整治,加大企业节能减排力度,鼓励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效节能的循环经济。三是对新上项目要按照建设“宜居三明”的要求,严把环评关,做到科学规划、充分论证、合理布局。
5、打造“宜居三明”品牌。充分发挥宣传舆论作用,加大宣传力度,使“宜居三明”的理念不仅深入三明民心、深入三明千家万户,而且要让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知道三明宜居,营造创建“宜居三明”的良好氛围,打造“宜居三明”品牌,塑造三明城市新名片。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宜学、宜商、宜游,是城市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内在本质要求。随着我市城市的不断发展,建设宜居城市的软硬件条件的日臻成熟,提出打造“宜居三明”目标正当其时。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三明宜居城市建设,共同建设“宜居三明”,使三明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空气更清新、经济更繁荣、社会更和谐。
全面激活三明民间资本 增强投资拉动力
●三明中华职业教育社
一、全面激活三明民间资本,增强投资拉动力的有利因素
1、民间资金充裕。从三明市静态的存量资金来看,2009年11月末三明市城乡储蓄存款余额高达351.26亿元,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高达26.85亿元,如果这些资金能通过适当的途径用于投资,那必将对我市的固定资产投资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从三明市动态的资金变化情况来说,近年来我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持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09年11月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9.67%,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04.93%。可见,全面激活三明市民间资本仍有较大空间。
2、区位优势明显。随着京福、泉三高速公路通车和向莆铁路、三明机场、永武、永宁高速公路的建设,三明市在海西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加上三明市八大产业集聚效应正在扩大,为全面激活民间资本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民间投资政策明朗。2009年,国家调整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降低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公路以及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福建省和三明市政府相继颁布了“进一步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的实施意见”(闽政〔2009〕14号和明政〔2009〕5号),为全面激活三明市民间资本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当前全面激活三明民间资本,增强投资拉动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期收益下降,民间投资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货款回笼缓慢,利润下降,应收帐款上升等因素,民间投资趋于谨慎。据2009年1-6月统计,城镇以上民间投资完成130.6亿元,同比增长31.7%,但增幅同比回落20个百分点左右,且2009年1-6月民间投资增速低于全市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往年的高出15至20个百分点情况形成明显反差。
2、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方面仍存在各种“隐形壁垒”,限制了民间投资领域的拓展。虽然省、市政府颁布的扩大民间投资实施意见明确了七个领域(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先进制造业、服务业、现代农业、社会事业、小城镇建设、股权投资业)对民间资本开放,但这些领域的主管部门并未制定出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民间资本进入这些领域仍然无所适从。
3、优惠政策厚外薄内,本地民间投资不能享有平等待遇。吸引外来投资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考核指标和“硬任务”,各级政府、部门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出台了不少相关优惠政策,但在扶持发展本地民间投资方面重视还不够,存在政策不完善、不配套、难落实的问题。
4、民间投资的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一是对民间资本的初创投入激励措施不足,特别是对小型微型企业和初创企业缺乏有效的财税政策扶持;二是法律保障不力。现实中对民营企业吃拿卡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还未彻底根除;三是融资渠道不畅。现行金融体制对民营企业仅仅开放了信贷和大企业股票融资的渠道,远远满足不了各类民营企业融资的需求,如民办教育的融资因公益财产无法担保而受制;四是中介服务力度不够,缺乏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信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投资咨询中心;五是民间投资的部分领域受限,如民间投资还无法涉足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发起设立。
三、全面激活三明民间资本,增强投资拉动力的对策建议
1、改善投资者对投资收益的预期,让民资“会投入”。一要积极吸引民间投资大举进入收益率比较高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特别是回报比较稳定的三明市供水、供气、污水及垃圾处理、交通运输和水利工程等项目。二要积极引导民间投资扩大对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和旅游业的开发投入,进一步落实投资补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扶持措施。三要确保推动三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各项政策的稳定性,进一步保持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良好势头。四要制定扶持发展三明本地民间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使本地民间投资与外来投资享有平等待遇。
2、加强项目策划工作,让民资“想投入”。一要在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领域加强策划,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项目。二要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力度将高速公路等交通建设项目推向社会,大胆创新BOT(建设-经营-转让)、BLT(建设-租赁-转让)、BOO(建设-拥有-运营)等民间投资运作方式。三要在市政公用事业方面,对我市供水、供气、污水及垃圾处理、公交等项目,可通过转让经营权或部分股权等形式推向市场,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四要在社会事业方面,根据我市正在建设的学校、医院等项目,可按补偿投资成本加合理盈利原则,确定投资回报分成比例,吸引民间投资参与建设。
3、加强投资平台建设,让民资“能投入”。一要突破民间投资准入方面的各种“隐形壁垒”。各相关主管部门要把省、市政府颁布的扩大民间投资实施意见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进入措施,特别要制定可操作的配套办法。二要通过建立投资信息发布平台,方便民间投资者了解、选择、对接和实施项目。三要每年举办民间资本投资洽谈会,促进政府推介项目与民间资本的有效对接。
4、加强环境营造,让民资“敢投入”。一要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和初创企业的税收优惠和政策扶持力度。对于小型微利企业,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额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中小企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按有关规定向省级财税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提出减免税申请。政府也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对新创企业进行财政贴息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二要切实整顿投资环境,简化投资手续,清理、规范各类收费,凡必不可少的收费项目,要制度化、规范化和公开化,必要时通过民间商会,分别举行各种不同形式的听证会,设立“民营企业投诉中心”,切实保障民营企业的各项合法权益。三要拓宽民间融资渠道。扩大民营企业上市规模,增加直接融资,尝试设立地方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积极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发挥典当、各类担保公司(如筹建教育类担保公司等)等在民营企业融资中的作用,探索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的发行之路,积极培育和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等。四要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机构和信息咨询服务机构,鼓励设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信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投资咨询中心。五要扩大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积极贯彻“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民间投资参与三明市八大产业建设和省政府明确开放的七大投资领域,积极支持民间资本以投资入股的方式,参与三明城区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密切关注国家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办法,进一步拓宽民间资金投资渠道,让民资投得顺利、赚得到钱。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