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三明市委书记在2010年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打印本页]

作者: 福建老秘    时间: 2010-3-24 14:25
标题: 三明市委书记在2010年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市林业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对我市林业工作的一次深入总结,是对今后一个时期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再动员、再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林业工作作为三明发展的重中之重,认真研究部署,推进林业发展。特别是今年2月11日的市委常委会议研究提出,林业是我市的一大优势、一大品牌,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林业工作,按照“持续深化林改,建设现代林业”的主题,巩固提升主体改革成果,持续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加快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我市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强调要抓好统筹,抓住关键,抓紧实施,抓出成效,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日前,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持续深化林改建设现代林业的实施意见》,对如何推动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抓好落实。省林业厅长期以来对我市林业工作十分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今天张明接副厅长亲自到会指导并作了重要讲话,各级各部门要抓好贯彻落实。刚才,我们表彰了林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现在,我讲五点意见。
  一、把握林业形势,明确发展目标
  近年来,我市立足全国和海西发展大局,把林业改革作为先行先试、争创品牌的有力抓手,把林业产业作为增强实力、提升效益的重要载体,把林业合作作为两岸交流、项目对接的有效平台,把林业生态作为永续利用、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持续运作、持续提升、持续突破,取得较好成效,林业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林权改革成为三明工作的一大品牌。实现“六个率先”:率先在全省完成基础改革任务,率先在全国成立林业要素市场(林业服务中心)、率先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率先推进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率先建立县级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率先探索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永安市被确定为全国林业改革与发展示范区,永安洪田被誉为“中国林改‘小岗村’”,三明林改工作成为全国的典型。林业产业成为三明产业的一大重点。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和规模以上林产加工业产值连续6年分别保持15%和20%以上增长速度。2009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308.6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林产加工业产值175亿,比2004年翻了两番,成为全市第二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产值26.68亿元,连续六年增幅居八个重点工业产业第一位。全市林业行业拥有1个中国名牌产品、3枚中国驰名商标、66个(枚)省级名牌和永安林业、青山纸业、南方林业等3家上市公司,均居全省第一位。林业合作成为两岸交流的一大亮点。2005年国家批准设立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2007年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升格为国家级专业会展,并向综合性会展拓展;2009年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晋升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五年来,累计引进涉林台资企业46家、总投资1.66亿美元,是实验区设立前25年总和的1.6倍和7.9倍。林业生态成为三明发展的一大优势。近五年来,全市累计植树造林面积216万亩,平均每年43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76.8%,活立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我市成为全国少数几个活立木蓄积量超亿立方米的设区市;竹林储量3.88亿株,居全省第二位。全市生态公益林714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25.2%;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7个,国家森林公园6个、省级15个,均居全省第一位。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优越的生态环境,是三明优越于沿海的宝贵财富,是三明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最大优势。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林业改革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产权到户不够落实,深化改革进展缓慢,有些地方甚至停滞不前;集体山林非规范流转、林地承包经营纠纷等问题比较突出,引发群众上访事件较多。二是林产品初级加工已基本饱和,深度加工、产业链延伸没有大的突破,林业产业提质增效面临较大压力。三是森林火灾时有发生,林业有害生物特别是松材线虫病防治形势严峻。四是现行的林业管理体制、机制与林业改革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需要林业部门融入全局、服务发展、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也需要各方面协调配套、合力推进。对此,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
  我市是南方重点林区、全国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林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转变方式、结构调整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握林业改革与发展的新机遇,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把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发展现代林业的基础,把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作为发展现代林业的支撑,把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作为发展现代林业的保障,全面拓展,全面提升,全面提质,力争到2012年,深化林改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进一步打响三明林改工作品牌;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现有水平,林业产业产值达42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林产工业产值达到280亿元、力争突破300亿元。到2015年,在全国率先形成集体林业的良性发展机制,基本建成林业生态、林业产业、森林文化三大体系,全市林业产业产值突破7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林产加工业产值达400亿元以上,努力把三明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林业产业发达、森林文化繁荣、林区社会和谐的现代林业先行区。
  二、坚持先行先试,深化林业改革
  中央和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对林改作了重点部署,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切实明晰产权,推进配套改革,化解涉林纠纷。特别是永安市要先行先试,创造新经验,积累新做法;其他县(区)要先推先用,率先推广、率先普及,为全国、全省林改提供示范、经验。
  (一)进一步明晰产权。我市林改工作起步早、速度快,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是林权发证不到位。各县(市、区)和各乡镇要把产权明晰工作作为今年林改重点予以推进,克服厌战、畏难情绪,调整充实机构,加强工作力量,确保工作落实。要开展明晰产权“回头看”。明晰产权是林改的核心任务和关键环节,要通过“回头看”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对已经落实家庭承包的林地,要长期稳定承包关系;对采取其他方式承包的林地,承包期限届满的,由村集体收回,实行家庭承包。林地只承包到村民小组、自然村的,要按照“愿单则单,以单为主;愿联则联,联合自愿”的原则,将产权明晰到户。农民有承包到户要求的,要将林地承包到户;农民愿意实行联合经营的,要将股份明晰到户,并建立健全联合经营管理制度。要加快林权证发放进度。对林权证未发放到位的,要尽快发放到林权权利人手中;对联户发证的,要将林权证发放到户,确保今年底发证到户率达90%以上,到2011年基本实现每户有林权证。对错、漏、重发林权证和林权有变更的,要依法及时做好纠正、变更工作。同时,积极推行林权证现场定界拨交的做法,现场核对山林界址,做到山证相符。市委、市政府将组织督查组,对各县(市、区)的发证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各县(市、区)要统一思想认识,组织专门工作团队,加大对乡村的指导与督促力度,确保发证工作落到实处。要规范林地使用费收取、使用和管理。加强林地使用费收取使用管理,根据“村收、村用、民受益”的原则,采取村规民约等方法,引导农民按照承包合同及时足额缴纳林地使用费,保证村财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要加强村集体林业资源、资产和资金管理,确保安全、有效使用。
  (二)进一步整合资源、规模经营。现代林业建设必须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路子,根据我市实际,重点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以支持企业上市为抓手,整合林业资源。市政府正在抓紧研究,计划整合相关县(区)地方国有林,实行资产评估入股,抓紧组建三明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推进将乐金森林业公司上市评审,支持梅列健盛食品公司转入上市推荐期,促进明溪南方生物、清流捷鸿木业、建宁铙山纸业等企业开展上市前期准备工作。以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为途径,促进规模经营。要引导林业生产经营者通过股份合作、能人带动等方式,组建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并逐步健全经营管理制度,规范运作机制,实行科技推广、种苗供应、病虫害防治一体化,促进林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林业规模效应,力争到2012年,全市林业合作经济组织覆盖面达到70%以上。同时,要扶持规模经营,对依法设立的林业专业合作社实行“三免三补三优先”等优惠政策措施。以完善林业要素市场为基础,有效配置资源。要完善林业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打造政府基础信息平台,规范林权交易,做到高效、公开和有序,有效防范资源交易中的串标、买托等行为,实现林权流转更为顺畅、林业资本市场日趋活跃,提高林地、林木价值。对林农承包的森林资源流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不改变林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林地用途、不损害农民林地承包经营权益的前提下,引导林农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抵押或作为出资、合作条件,促进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林业生产经营规模。
  (三)进一步创新管理与服务机制。经过各级各有关方面的努力,我市林木采伐指标分配管理改革、电子监察系统建设、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并在全省、全国范围推广,要继续深化、完善这些好的做法,提高林业管理与服务水平。要深化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认真落实“一控、三严、三放”的林木采伐管理机制,“一控”就是实行采伐限额总量控制,今年全市商品材采伐限额总量为493万立方米,从“十二五”开始逐年减少,到“十二五”中后期减为430万立方米左右;“三严”就是严格控制生态公益林采伐,严格控制天然阔叶林皆伐,严格控制铁路、公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重点江河沿线一重山等“三线林”皆伐;“三放”就是对商品林的采伐审批,放宽采伐年龄,放活采伐计划,放开非林业用地上种植的林木采伐。同时,进一步规范采伐指标分配,全面推行份额分解、分类排序、阳光操作、强化监督的林木采伐指标分配办法,实行采伐公示制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分配采伐指标。要规范林业行政权力运行。靠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用科技提升服务水平,细化林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完善权力运行流程图,推行林业行政综合执法,加快建设林业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做到林业行政权力运行依法、高效、公开、便民。要健全林业服务体系。完善林业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审批服务方式,推行涉林事务由村林技员(护林员)代办和网上审批查询,提高“96355”林业服务热线的服务水平。建立社会化中介机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快森林资源评估、伐区调查设计、木竹检验、林业物证鉴定等中介机构建设,为林农和项目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四)进一步化解涉林纠纷。经过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我市各类涉林纠纷调处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局部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大调处力度,确保社会稳定。要加强涉林矛盾纠纷调处。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包案责任制,集中力量、深入基层,排查化解各类涉林矛盾纠纷,集中化解一批老大难问题。同时,拓展新的矛盾纠纷化解渠道,探索建立林地承包仲裁机构,妥善处理林地承包经营纠纷,提高矛盾纠纷解决率,切实维护林农的合法权益。要明晰县际边界插花山产权。针对县际边界“插花山”数量多、面积大、情况复杂等特点,认真贯彻实施《福建省林权登记条例》,积极推进插花山林权发证,各县(市、区)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并实行县(市、区)办证、市级牵头集中交换,防止出现新的矛盾纠纷。要妥善处理项目建设与征占用林地的矛盾。要正确处理国有林业经营单位发展与各地项目建设用地的关系,林业部门、国有林业经营单位要根据项目建设实际需要,主动向上汇报、沟通、争取;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按有关政策法规缴纳林地征占用的费用,促进国有林业经营单位可持续发展。对经营区内所有权属集体的林地,按规定足额支付林地使用费和相应的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并鼓励国有林场、林业采育场与村集体实行股份、合作造林,建立互利共赢机制。
  三、着力转变方式,做大做强产业
目前,我市林业产业、林产加工业产值居全省第一,但规模不大、产业链不长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要把林业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推动产业从“散”向“聚”转变,促进产业链由“短”向“长”延伸,支持企业由“小”向“大”拓展,加快产业升级,提高质量效益。
  (一)拓展林业产业。重点突破三大产业:一是做强林产加工业,着力发展五大系列,力争今年产值突破210亿元。人造板系列要以永林、大亚、捷鸿等企业为龙头,实施5个亿元以上项目,利用现有纤维板、刨花板、细木工板等人造板产量优势,策划引进大型家具家居项目,大力开发板式、实木等家具,力争今年产值达到85亿元,2012年突破100亿元;纸及纸制品系列要以青纸、铙山、腾荣达等企业为骨干,推动沙县、永安分别投资10亿元以上的竹纤维等项目建设,开发高档文化、生活、工业用纸,力争今年产值达到50亿元;森林食品系列要以三和、健盛、沈郎等企业为重点,加快竹笋、木本油料深度开发,力争今年产值突破30亿元;装饰装潢材料系列要大力开发林业生物质新材料、木竹地板等精深加工产品,力争今年产值突破30亿元;林产化工产品系列要通过对接大型专业企业,着力开发药用活性炭、香精香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力争今年产值突破22亿元。二是做大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去年,我市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产值增长45.6%,是八大产业中成长性最好的产业。当前,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发展进入最佳机遇期,省政府近期出台的《福建省生物及新医药产业振兴实施方案》,将我市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加工与生产项目、骨干龙头企业、研发中心等全部列入其中,将有望获得项目资金支持。我们要“两条腿”走路,通过引进大型药企集团,推进原料药、中间体向终端产品延伸;通过产学研结合,壮大现有企业,重点实施10个项目,加快建设三元荆东、明溪十里埠等专业园区,力争今年产值突破35亿元,逐步建成全国首个“国家林业生物产业基地”。三是做优特色产业。我市现有竹山面积418万亩,居全省第二位;油茶面积77万亩,居全省第一位;苗木花卉3.2万亩,居全省第三位。这三个特色产业潜力很大,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空间,能够增加就业岗位,要全力推动、加快发展。笋竹产业要加快竹山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笋竹制品深加工及生化利用,今年要新建竹山道路1000公里,竹山灌溉蓄水池1万立方米,实施6个笋竹项目,力争产值达到55亿元;油茶产业要重点推进低产油茶林改造,推广良种壮苗和集约经营,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促进茶油精加工及日化产品、保健品等系列产品开发,今年要改造油茶5万亩,新植3万亩,实施5个油茶加工项目,力争产值达到5亿元。苗木花卉产业要以清流、沙县为主,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建设珍贵绿化(观赏)苗木、优质鲜切花和盆景、盆栽花卉培育基地,力争今年产值达2亿元。
  (二)壮大龙头企业。着重扶持林产加工和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培育青山纸业、永安林业、大亚木业、三和食品、铙山纸业等林产加工骨干企业,力争今年4家企业产值超10亿元以上;重点推进汇天药业、华健生物、麦丹生物、南方生物、百事达等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骨干企业,力争今年1家企业产值超过5亿元。同时,对这些龙头企业要制定相关扶持措施,并建立市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机制,真挂真干真帮,促进企业解决重组、融资、技术创新、项目引进等问题。
  (三)建设资源基地。一是打造五大森林资源基地,通过企业带动、市场拉动和科技应用,进一步加快森林资源培育,到2012年建成500万亩速生丰产商品林、100万亩高效笋竹、50万亩丰产油茶林、30万亩药材、5万亩苗木花卉。在资源基地建设中,要注重调整林分结构,全面推进植树造林良种化、营林作业机械化、树种结构珍稀化、森林经营集约化,不断提高森林经营水平。二是打造10个药材种植基地,重点是红豆杉、草珊瑚、雷公藤、无患子、互叶百千层等,今年新建药材基地3.3万亩,总面积达到25万亩,逐步把我市建成海西地道优质药材密集区域。
  (四)构筑合作平台。明台林业合作是三明在海西地位的直接体现,是两岸合作的示范窗口,是三明加快发展的重要空间,要着力强化,重点构筑“一会一区两园”:一要加快提升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在坚持林业特色的基础上,扩大会展内涵,将合作领域从林业向工业、大农业、服务业、社会事业延伸拓展,协作范围从海西、台湾向海内外更广区域扩展,布展主题从林产品向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综合性内容拓展;加强市场运作,着力开展产品展销和订货贸易,逐步把林博会办成产品交易会;打造会展品牌,集中力量办好海峡两岸生物医药论坛和项目、成果对接活动,力争在引进大企业、大品牌上有新的突破,逐步增强林博会项目带动功能。二要加快建设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围绕打造政策实施、科技推广、产业对接的示范平台,积极推进6个合作功能区建设,优先建设四个闽台农林合作示范基地:闽台(三明)林木种苗繁育基地,依托北京林业大学南方(三明)综合实践基地,整合国有林场优良种质资源和技术力量,对接、引进台湾种质资源和种苗繁育技术,到2012年建成林木良种繁育基地6000亩;永安闽台现代竹业合作示范基地,围绕笋竹精深加工及其生化利用,积极推进现代毛竹科技示范园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12年建成现代毛竹科技示范园、海峡林竹工业园、海峡竹艺商贸城;明溪闽台现代农林合作示范基地,重点推进红豆杉、金线莲、芳香樟、台湾特色果蔬培育及产业化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12年引进和推广台湾“五新”成果10项以上;泰宁海峡旅游产业基地,深化与台湾日月潭、野柳地质公园和客家文化对接,着力打造泰宁特色旅游品牌,力争到2012年建成“海峡旅游”重要产业基地。三要加快发展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和海峡两岸林业博览园。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要突出苗木花卉这一特色,强化生态休闲旅游这一重点,做强林产加工这一优势,加快创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金星加工区开发,抓好万亩名贵苗木基地、千亩鲜切花、千亩台湾兰花等对台合作项目实施。到2012年,入园台资企业达50家以上;建立珍稀苗木基地3万亩,鲜切花基地13亩。海峡两岸林业博览园要突出综合经贸、森林文化、旅游度假等功能,抓紧规划建设,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实施,进一步拓展林博会展会内涵,努力打造海峡两岸最大的林业博览品牌。
  四、重视林业生态,实现持续发展
  我市林业生态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要进一步发挥生态优势,开发生态功能,提高生态效益。重点实施“五大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突出抓好沙溪、金溪、尤溪流域干流、一级支流一重山造林、补植和封山育林,修复流域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实现区域内林分结构合理,生态功能稳定发挥;绿色通道工程,着重实施尤溪、沙县等境内高速公路一重山的造林绿化示范段项目,加快建设境内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等交通干线及两侧一重山绿色长廊;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加强城市绿化美化,抓好市区、县城  一、二重山绿化的规划、调整和保护,并发动群众种植珍稀、优良乡土树种,加快乡村主干道、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加大主要湖泊、水库、城镇、村庄周边森林保护力度,加强城市片林、城边林带、城郊森林建设,推进绿色城市、绿色村庄、绿色校园、绿色厂区、绿色社区建设,打造宜居家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加快实施永安天宝岩、建宁闽江源、将乐龙栖山、明溪君子峰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中央投资项目,启动省级自然保护区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强濒危珍贵物种保护和拯救,推进自然保护区、湿地小区建设,保持生物多样性;森林灾害防控工程,从源头上加强火源管理,加快建设林业防火林带,健全完善森林火灾预警监测和扑救指挥系统、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和防治减灾体系、森林公安执法体系,重视支持森林武警部队建设。要充分利用林业生态资源优势,推进林下科学利用,提高林业综合效益。与此同时,要挖掘、开发森林文化体系,重点依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动物园,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客家生态文化示范园和林业科普基地;收集整理营造工艺、树木文化、竹茶文化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林博园建设森林文化遗产陈列馆;开发森林文化产品,开展乡村森林文化试点。
  五、集聚发展合力,健全保障体系
林业是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林业工作,积极支持、相互配合,共同构建林业保障体系,全力推进现代林业建设。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林业工作,建立党政齐抓共管、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的长效工作机制。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要亲历亲为,亲自研究、亲自部署林改工作,确保工作落实。要抓紧责任分解,按照2月11日市委常委会议要求,市政府办、林业局要分解深化林业改革、建设现代林业的目标任务,尽快将重点工作、重要项目细化到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具体项目,切实做到抓具体、抓深入、抓推进。要强化督查与考评,市政府督查室要定期督查、通报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对任务完成好的,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怠慢或不按期完成任务的,给予批评问责。
  (二)强化科技支撑。要建设林业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北京林业大学南方(三明)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发挥林业产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的作用,组织实施林木良种繁育等技术攻关,持续深化“6?18”项目成果对接,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技术升级。要建设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平台,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全市建立10个林业科技示范园、100个科技示范点、1000个科技示范户。同时,每年推广10项林业实用技术,组织100名林业科技专家下乡,每年培训1000名林业技术骨干,促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要建设林业科技交流平台,加强国内外林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办好三明学院闽台林业研究所、三明林校闽台林业科技交流培训中心,重点引进台湾等地农林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农药、新肥料,争取每年引进10项以上。
  (三)强化队伍建设。要加强项目团队力量,把项目团队作为林业工作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组建强有力团队,注重运作、精于运作,集中精力抓项目、抓产业,集中财力保重点、办大事、求突破,切实把林业项目做实做好。要推进执法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以执法、管理、服务三大职能为核心的林业管理新机制,强化执法力量,规范执法方式,提升林业综合执法水平。要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切实加强林业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能力培训,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林业队伍,为持续深化林改、建设现代林业提供强有力保障。
  林业工作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林业改革与发展任重道远,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持续深化林改,壮大现代林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把三明林业推向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不断提升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