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增桂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是促进青年人才健康成长、促进大学生建功立业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有力手段。当前,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413万, 2007年将有500万,截止到9月1日的就业率约为72%,有超过100万毕业生没有就业;福建省高校毕业生近12万人,年度就业率接近84%,约有1.8万高校毕业生未在当年就业。大量增加的大学毕业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全民素质提高是有益的,但相当数量的毕业生滞留在城市,给社会稳定和就业带来了相当的压力,不仅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造成了人才的巨大浪费,甚至影响社会安定稳定。而另一方面基层人才匮乏,一些偏远地区多年没有吸纳大学生,基层对人才需求迫切,人才流失严重。如福建安溪县2005年106万人口,高级人才仅654人,大学农技人才34人;该县当年有3342人考上大学,回来就业的仅175人。因此,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愈发显得重要和紧迫。
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基层要发展,必须要有大量具有现代化意识和知识的人才,特别是农村,如果没有大量知识人才的注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当前,不少农村人才通过升学等途径流入城市,人才匮乏严重制约着农村基层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人才匮乏制约着农村基层经济的发展。由于人才结构的不合理,人才分布的不均衡,目前基层和艰苦地区、艰苦行业急需大量人才,人才的不足成为阻碍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并且在有些地区形成了“人才匮乏———经济上不去———对人才缺乏吸引力———人才更加匮乏———经济更加落后”的恶性循环。而在城市却大量积压人才,大批毕业生宁愿在城市待业,也不愿到基层去发展,造成了人才浪费。二是人才匮乏使农村基层的文化事业停滞不前。由于农村基层人才的匮乏,使得一些陈旧落后的观念得以长期存在,封建迷信思想长期滋生蔓延,科学的精神和先进的理念无法扎根人们的大脑,使农村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停滞不前,精神文明建设受到了影响。而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既要靠经济的振兴,又要靠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具有先进理念的人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正是顺应了目前基层农村对人才的渴求。
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大有作为
一是基层可以锻炼高校毕业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基层的环境和条件,相对于城市来说是有相当的差距,但只有能够承受艰苦的环境磨炼的人,才能够经受各种挫折,才能够练就自己坚强的品性,才能在人生的漫长岁月中经受住风雨,有所作为。现在有许多大学生从小长在大城市,娇生惯养,缺乏基层工作的经验,他们中不少人面对挫折,意志消沉,斗志全无。在基层他们不仅可以学到面对艰苦生活条件的适应能力, 明白更多的人生道理,增强承受能力,还能听到劳动人民最真诚的声音,使他们的思维方式贴近现实生活。二是农村基层可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建功立业的平台。商品只有在最需要的地方才会产生最大的价值,大学生的就业也一样,如果大家都挤破脑袋到大城市、大机关,未必就是好事。相反,到了那些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自身的价值才会得到体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能把自己学的知识或者理念运用到所从事的工作中去,干出了成绩,推动了所从事行业的进步,这就是成功。许多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表明,只有到基层,才能学到许多东西,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想飞得最高,必须从最低处起飞;要想飞得最远,必须增长耐力和勇气。而这些,恰好是农村基层工作所能提供的。
三、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据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我国高校毕业生2005年在县城和乡镇工作的占27.4%,在农村的为1.9%,而在大中城市就业的毕业生为70.7%,在私营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占16.3%。显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仍然存在很大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农村基层缺少事业平台和吸纳高校毕业生的渠道。县以下基层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渠道是县、乡两级党政机关、国有事业单位(其中,主要是中小学校和乡镇卫生院),县以下国有企业少且不景气,一些山区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很不发达,吸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非常有限。当前,县、乡两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普遍超编,而且财政困难,大多数乡镇的财政负债运转,国家取消农业税之后,这个矛盾更加突出。乡镇机关和中小学校、卫生院急需补充高素质人才,但却没有编制和经费,形成人员包袱重又无人可用、人才太少又不缺人的恶性循环怪圈,最终导致基层有效需求不足。
二是农村基层条件较艰苦,生活待遇较差,缺乏吸引力。当前,培养一名大学生一般需花费5万元左右,毕业生的年龄在22岁左右,走向社会后的马上接踵而来的是购房、结婚等生活压力,有的还需偿还上大学的开支;而县乡刚毕业大学生的工资水平大约在1000元左右。城乡工资水平的大幅差距,导致高校毕业生不得不选择工资水平较高的城市发达地区,再加上农村基层大都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等,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放弃到基层就业的念头。
三是农村基层培训提高机会少,发展前途不乐观。在农村基层工作,由于经费紧张和所处地理环境等条件限制,不少单位没有办法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同样大学毕业,在大城市的毕业生却有很多培训学习的机会,工作几年后,知识和技能从客观上拉大距离,让到农村基层工作的毕业生对前途产生忧虑。而且,到农村工作的毕业生职务和职称晋升的机会也相对更少。
四是高等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部分高校办学不是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在专业设置上与基层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基层线紧缺专业的毕业生少,满足不了需要,比如地质工程、采矿工程、植物保护、养殖、园林与花卉等农、林、矿生产第一线实用型人才少。有的高校求大、求全、求高,过分注重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与学历专业的覆盖面,对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不够重视;有的高校根据师资力量招生。
五是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的观念有待转变。许多高校毕业生将就业目标定位在在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国有大型企业、外资企业和国家机关等,千军万马涌向大城市、好企业、高薪酬这座独木桥。原因首先是因为社会公众对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缺乏应有的正面评价和鼓励,认为大学生应该找个比较好的工作,而到基层就业的肯定不优秀;其次是传统的“面子”观作祟,即使有的合适的岗位,如果不够“档“,毕业生也不选择;再次是对职业发展缺乏科学认识,好高鹜远、急功近利心理较为严重,一心要去人城市,做大老板,赚大钱,对基层工作没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六是保障等配套机制不健全。当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很大一部分没有办理失业保险、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有的还没有办理医疗保险。这不仅导致实际收入下降,更重要的是给毕业生未来流动带来不便。此外,一些农村基层为留住人才出台一些不让人才流动的土政策,在户口和档案问题上设置关卡,以此控制高校毕业生外流。
四、建立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
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对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农村就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和一系列优惠措施。当前,我们应当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建立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解决我省高校毕业生面到农村基层就业存在的“下不去、用不好、留不住”等问题,才能又快又好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海西建设。
一是加大对农村基层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的投入,以项目带动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要大力宣扬“以发展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的观念,通过发展地方经济带动就业。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问题是发展中的困难,要靠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更有吸引力的就业岗位和事业舞台,实现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各级政府应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农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投入的力度,加快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使基层的交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逐步发展起来,通过建设项目带动毕业生就业创业,进一步改善人才生存环境,增强农村吸引力。同时,组织实施好“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 “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等农村基层服务项目,以服务项目带动人才到农村基层服务,不折不扣地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切实把农村急需的、懂得大工业生产的、懂得市场经营理念的产业经济人才选送到农村基层。
二是加强政策引导,全面抓好落实。这几年,福建省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农村基层人才短缺两难问题,加强宏观调控,出台了一系列引导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农村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如对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户口自愿迁移落户和人事劳动代理免费服务政策;规定在艰苦地区工作两年,报考研究生的,给予加分并优先推荐录取;报考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给予加分;组织专门的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面向参加农村基层服务项目的高校毕业生;对赴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进行补助等。这些政策措施在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上发挥了积极作用。2006年全省共有916名毕业生奔赴基层工作,相比2005年增加412人,增幅达81.7%。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如规定县、市以上党政机关招考本专科生公务员必须具有二年以上的基层工作经验、建立从村镇干部选拔人才机制等,让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工作更有盼头,更有前途。同时,全面抓好各项政策落实,兑现各项承诺,为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的福利待遇。规范农村基层保障制度,进一步明确各类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必须为其交纳住房公积金和医疗、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依法加强对基层各类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兑现劳动报酬和缴纳社会保险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到农村基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提高到农村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福利待遇,特别是农村基层急需的高校毕业生的福利待遇,制定待遇上的特殊政策,如给农村基层急需的高校毕业生发放专项补贴,由政府贴息提供住房贷款,或补助一定数额的购房款、安家费(建议3-5万)等。
四是建立农村基层人才培养、使用和合理流动机制,解除到农村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后顾之忧。由县级组织、人事部门建立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档案,制定学习培训计划,定期研究毕业生使用情况。建立到农村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上挂”和城市人才“下派”制度,增强交流,提高到农村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业务水平,丰富在城市工作高校毕业生的阅历。建立选拔机制,让有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有感情、肯奉献的高校毕业生能够扎根农村基层。建立人才合理流动机制,逐步做到靠事业留人、靠待遇留人,靠感情留人。
五是进一步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进步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预测工作,及时发布社会人才需求信息。高校应根据农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相关专业,加大对农村基层所需专业人才的培养。国家可在高校设立特殊奖助学金,采取省级政府、县级政府和学校三方统筹的办法募集资金,以奖助学金的形式提供给毕业后志愿到基层工作的学生,并签定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年限和义务。
六是加强指导和教育,营造有利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高校应把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有关内容纳入就业指导课程,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和职业发展指导,帮助毕业生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鼓励他们到基层锻炼成才。同时,帮助大学毕业生冷静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与趋势,树立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光荣,农村基层大有可为的观念。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宣传高校毕业生而向基层就业的重要意义,表彰和宣传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典型,进一步在整个社会营造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光荣的良好氛围。
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难,不仅收入低,待遇保障差,更重要的是缺乏学习提高和事业发展的机会,使毕业生感到前程暗淡。因此,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不能只靠市场导向,政府应积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建立长效机制,解决毕业生的收入待遇、社会保障、学习培训、人才流动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让毕业生能去得了、呆得住、用得好并扎下根,才能切实有效地打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通道,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基层人才短缺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现状,才能唱响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特别是农村基层就业的主旋律。
(作者:省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