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福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今年福建GDP增长目标10.5% [打印本页]

作者: 沙市秘书    时间: 2010-1-26 08:04
标题: 福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今年福建GDP增长目标10.5%
省长黄小晶昨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0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按照“五个更加注重”的要求,紧紧抓住国务院出台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意见》的重大历史机遇,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扩大需求推动持续增长,转变方式提升发展水平,先行先试深化改革开放,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努力建设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5%左右;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外贸出口增长8%左右;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不低于80亿美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5%。实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2%,完成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年度减排任务。

 

(一)夯实“三农”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目标一:提高粮食保障能力

措施:完善农民种粮直接补贴等政策,增加涉农补贴规模,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有效防止耕地抛荒,大力推广关键增产技术,积极发展超级稻、再生稻,提高粮食单产。落实储备粮定单收购政策,推进储备粮库建设,拓展粮食产销协作。

目标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措施:扶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发展种子种苗产业,支持优势产区发展特色产品,引导畜牧和水产业健康生态养殖。壮大品牌农业,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标识认证制度。实行严格的追溯制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目标三:促进农业“五新”进村入户

措施:实施新产品、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推广示范工程,为农民提供近距离技术指导。推动“五新”融入生产、储存、加工、流通各环节,构建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链和服务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农民远程培训。

目标四: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措施: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旱片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完成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继续实施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和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抓好农村路网、村通客车、信息化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推进江海堤防防洪工程和中小河流域综合治理,新建扩建一批标准渔港。

目标五: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措施: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强农惠农力度。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村土地管理机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政策。完善干部驻村任职、农村“六大员”、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等制度,实行从优秀村主干中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探索对村级干部的激励机制。建立村级公益事业投入长效机制,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扩大到全省。健全基层农技服务和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突出转型升级,着力建设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

目标一:加快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措施:深入实施14个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方案,今明两年推进落实950个制造业重点项目,加快21个成长型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建设,集中实施300个重点技改项目。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提高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市场占有率。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支持企业优化重组,推动企业强化协作配套,培育零部件“小巨人”。落实对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信用担保补偿和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落实先进制造业用地扶持政策,引导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支持企业建设营销网络和发展电子商务。

目标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措施:发展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重点推广应用污染防治和节能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新能源产业重点扶持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和设备制造。生物医药及新药产业重点培育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等,推进生物资源系列开发。新材料产业重点加快光电材料、催化及光催化材料、改性高分子材料、稀土材料等的产业化,壮大化工轻纺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特种金属及陶瓷材料等产业。信息网络产业重点壮大微波通信、计算机及外设、数字视听等产业。突破物联网产业关键技术,促进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灾害监测、现代物流、智能交通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海洋新兴产业重点加强中试基地及研发平台建设,争取建立国家区域海洋研究中心,培育海洋生物制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源资源和海洋信息开发等产业。

目标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措施:扶持现代物流业,培育和引进一批覆盖范围大、功能作用强的专业化骨干企业。壮大信息服务业,增强数字内容服务和软件信息技术服务能力。培育外包服务业,依托福州、厦门等软件园区,拓展软件开发、系统应用和业务流程等领域外包,建设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完善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文体娱乐等功能和网络。加快发展旅游业,把握高速铁路时代新机遇,整合和保护旅游资源,促进两岸业界共同培育市场。

目标四: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

措施:推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技术中心和技术开发基地建设。联合中科院共建海西物质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等研发机构。构建高新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办好第八届“6·18”项目成果交易会。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建技术创新联盟。完善扶持科技经纪服务的政策。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发挥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政策激励作用。支持开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创新高技术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大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和管理力度。实施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鼓励政策,为引进高端人才提供“保姆式”全程服务。

(三)发挥投资消费拉动作用,积极有效扩大内需

目标一:保持投资持续增长

措施:组织实施一批投资大、效益好、拉动效果持久的重点项目。今年安排省重点项目523个,力争新开工120个、投产120个,总投资14351亿元,年度投资1720亿元。落实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的政策,面向社会资本推出一批基础设施和大型公共工程建设项目。办好第三届世界闽商大会,促成一批投资合作项目。依托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扩大与央企、境外企业的战略合作。

目标二:全面推进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

措施:构建“三纵六横九环”海峡铁路网,开工浦建龙梅、南三龙等线路,续建14个项目,深化衢宁、长泉等项目前期工作。建设“三纵八横”海西高速公路网,开工10个、续建25个项目,新增通车里程391公里。壮大海峡西岸港口群,继续整合港湾资源,加强深水航道、疏港通道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发展大型集装箱和散货港区。加快现有机场更新改造和新建、迁建机场的前期工作。抓好在建核电项目,加快核电后备厂址前期工作,推动主干电网、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和省外联网建设,抓紧天然气二期管网、抽水蓄能电站、煤炭中转储备和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城市路网、综合枢纽、轨道交通、公共停车场、公交和客货运场站,提升供水供气和防洪排涝能力。

目标三: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

措施: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水平。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对低收入困难群体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健全经营服务和购销网络。落实和完善鼓励家电、汽车、摩托车消费的相关举措,以三网融合促进信息消费。加快商贸流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消费信贷。抓好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加强重要商品、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监测和调控保障。

目标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措施:落实稳定房地产市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工作责任制,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加快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加大旧城区、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把握好土地供应的总量、结构和时序,提高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效率。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加强商品房销售管理,严厉查处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违规行为。

(四)凸显前沿平台功能,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

目标一:打造更具特色的对台合作格局

措施:争取对台先行先试政策,推动厦门市综合配套改革。推进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建设,推动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探索两岸共同开发模式。做好台商投资区扩区和新设工作。办好第二届海峡论坛,打造两岸同胞大交流、两岸经贸大合作、两岸关系大发展的重要平台。

目标二: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紧密区域

措施:促进一批台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项目生成落地。拓宽产业合作领域,重点抓好智能电子、节能环保、服务外包等方面对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赴台投资。推进石化、光电、汽车、装备制造等专业园区建设,加快高科技园区对接,完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林业合作实验区,办好海峡两岸农产品集散中心、农业技术合作中心、林业博览园和台湾农民创业园。积极争取开办新台币离岸金融业务,推动人民币作为闽台贸易结算货币,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促进闽台金融机构双向互设、互相参股。

目标三:建设两岸文化交流重要基地

措施:加大涉台文物保护力度,抓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30个示范点建设,推动建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深化妈祖等民间信俗和祖地文化的双向交流。推进动漫、网络游戏等文化产业对接,建立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业合作中心。推动闽台院校学生互招、学历学分互认和师资互聘,设立两岸教育合作试验园区。构建闽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目标四:建设两岸直接往来综合枢纽

措施:发展对台客滚运输,争取开通更多对台集装箱班轮、散杂货不定期航线,推动空中直航增开航班、增设航点。促进闽台口岸信息共享,试行便利人员往来的管理办法,推进“小三通”海空联运。加快开通邮件航空运输,推动建立对台邮件总包交换中心,促进厦金海底通信电缆敷设,建设便捷的信息沟通渠道。

(五)全力做好外经贸工作,推动对外开放纵深拓展

目标一:在扩大份额中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措施:继续实行出口退税超基数地方负担部分由省级财政统一承担的办法,支持大宗传统特色优势商品出口,加大对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扶持。全面启动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建设。建设晋江、南平、三明、龙岩和周边省份的“无水港”,鼓励发展“飞地港”,支持台商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开展加工增值复出口业务。有效应对国际贸易摩擦。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增加重要资源和原材料进口。坚持和完善重点口岸7天工作制和24小时预约通关,扩大电子口岸覆盖面。

目标二:在稳定规模中提升利用外资质量

措施:主动推介一批产业龙头项目和关键配套项目,鼓励外资投向产业调整振兴等重点领域,积极吸引研发机构和地区总部。出台开发区扩区、整合、用地、用海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注重吸引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发挥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相结合的放大效应。健全外商投资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的跟踪落实机制,争取列入全国简化外资审批的试点省份。

目标三:在拓展平台中密切闽港澳侨合作

措施:完善闽港合作八大平台,着力推动我省制造业与香港专业服务业对接,联手拓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培育国外展会基地、开展专业化招商推广活动。深化闽澳四项合作,依托澳门经贸渠道,持续开拓葡语系国家市场。创新海外华侨华人经贸合作的形式和载体,积极引进侨智侨资。充分发挥涉港澳侨和外事部门在牵线搭桥、跟踪服务、重点突破上拓展新作为。

(六)持续推进生态省建设,精心保护青山绿水

目标一:强化环境综合治理

措施:落实环保“一岗双责”,推进“六江两溪”重点流域整治,加大重点区域、主要海湾和近岸海域的污染防控。加强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重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陆源排海溯源追究,大力治理海漂垃圾。专项治理乱建坟墓,狠抓城市内河、噪音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控制农村面源污染。

目标二:严格节能减排责任

措施:对新上项目严把产业政策、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关,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低碳经济。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200个项目,实现每个县(市)至少建成一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一座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严查偷漏排等违法行为。加强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推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引进与应用,支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循环经济。

目标三: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措施:按照生态功能区划规范开发建设行为。清理整顿小水电项目,落实水电站最小下泄流量。严格河道、海域采砂监管。优化森林资源结构。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行为。运用土地价格调节机制,引导节约集约用地。合理开展湾外围海填海造地试点,有序利用和管理无居民海岛。

(七)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强区域协调互动

目标一: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措施:开展新一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实施《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城市布局和建设。加快解决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要素瓶颈、基础设施等问题。抓好20个重点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和生活问题,放宽中小城市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

目标二:大力帮扶欠发达地区

措施:加大对原中央苏区县、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山区、海岛、水库库区的投入,改善欠发达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对口帮扶渠道,培育一批山海协作示范工程。完善扶贫开发政策,抓好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

目标三:推进跨省区域协作

措施:强化海西城市群中心城市相互间的协作与沟通,构建城市联盟,拓展综合通道。密切与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等经济区域的联系。办好第六届泛珠论坛。全面完成援建彭州建设任务。


(八)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目标一:提升国有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水平

措施:实施省属企业三年发展规划,支持企业优化重组。落实民营企业在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同等待遇,规范基础设施项目经营权转让和城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制度。支持民营企业以股权、实物和知识产权等非货币方式扩大投资,改善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发挥工商联、行业协会、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的作用。

目标二:加快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

措施: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开展用电大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完善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落实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定价和费用分摊机制。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不断拓展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领域。加快建设海西联合产权交易市场。

目标三:推动财税金融改革

措施:探索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完善“六挂六奖”政策。推进专项资金整合。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继续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吸引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到中心城市集聚发展。支持在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深化改革,促进有条件的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有计划地推动设立一批小额贷款公司。支持村镇银行发展,推动农信社改制。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鼓励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支持发展商业保险。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九)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目标一:扩大就业,力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

措施: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和服务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强对零就业家庭和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完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基层就业。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国家级创业型试点城市建设。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目标二:筑牢社保安全网

措施:巩固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体制,实现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扩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推进城镇职工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设区市统筹。继续开展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在全省推广“五险统一、地税征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将城乡低收入家庭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重症患者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健全灾害救助机制。

目标三:改善医疗卫生服务

措施:合理调整区域卫生规划,加强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培养。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和保障水平。在6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抓好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控。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快社保卡和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建设。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目标四: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措施:加快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落实义务教育教师校际交流和城镇教师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改革高职单招办法,推进职教集团、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继续实施高校服务海西工程,培育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规范发展民办教育。扶持特殊教育,促进早期教育、幼儿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关心老年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目标五: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措施:兴建和完善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基本完成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推进“三坊七巷”等一批特色文化品牌建设,争取设立闽东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扶持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十大文化产业。支持举办第六届“中国航海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积极发展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事业。普及推广科学知识。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积极开展老年体育活动。承办第五届全国特奥运动会,举办第十四届省运会。

目标六: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

措施:建立重大社会决策、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运用多种方式化解社会矛盾,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及易发多发犯罪。继续开展“五五”普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做好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和管理。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

目标七:健全防灾减灾体系

措施:加快防汛、防台、抗旱、抗震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海洋、气象、地震、地质等灾害和森林火灾监测预警,有效防控重大动植物疫病、有害生物入侵和森林病虫害,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应急救援队伍作用,提高重大灾害预警预报、快速反应和紧急救援能力。

目标八:继续办好惠民实事

  措施:教育卫生方面,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推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工程,实施乡镇卫生院加强建设规划和万名乡村医生培训工程,完善千名医师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机制,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社会保障方面,建设百所农村敬老院和10个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建立5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解决无力参保县及县以上集体所有制企业退休人员生活保障问题,实施“光明行动”和特殊教育提升工程,建设残疾人“福乐家园”,实施残疾儿童康复项目,加快城市家庭保障性住房建设。强农惠农方面,实施家园清洁行动和农村改厕项目,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建设渔业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建设3000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建设农村社区综合维修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公路路网工程、水库和海堤除险加固工程,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实施城乡通信信息化提升工程。文化建设方面,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年百所乡镇综合文化站,抓好农村电影“2131”放映工程和农家书屋建设。和谐平安方面,开展巩固深化平安创建活动,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帮助驻闽部队建设生产生活项目。

 

 

 

 

 

 

 

 

 

 


作者: 沙市秘书    时间: 2010-1-26 08:05

黄小晶首先总结了2009年的主要工作,他说,过去的一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共福建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各级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意见》,坚决实施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按照省委的总体部署,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初步统计,全省生产总值11950亿元,增长12%;财政总收入1694亿元,增长11.7%。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入新阶段;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着力改善民生,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坚持依法行政,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黄小晶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黄小晶说,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全面贯彻国务院《意见》的第一年。从有利条件看,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逐步巩固,我省经济积极向好趋势显现,经济发展环境将好于去年。从不利因素看,经济回升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扩大需求存在较大制约,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很多,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特别是转变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增强信心,增强忧患意识,增强紧迫感,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作者: 沙市秘书    时间: 2010-1-26 08:07
今天,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在福州隆重开幕。满怀新一轮发展的豪情与期待,省人大代表汇聚一堂,依法履职,讨论和决定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海西建设的重大事项。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海西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福建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机遇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国务院《意见》,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增长回升向好,改革开放日益深化,闽台合作持续拓展,各项事业不断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日益改善。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全省人民在省委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拼搏进取的结果,也凝聚着全省人大代表的智慧和力量。

刚刚过去的一年,也是我省地方人大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省委召开了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0周年大会,充分肯定了30年来我省人大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加强和改进我省人大工作,为加快海西建设、推动福建发展作出新贡献。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在中共福建省委领导下,自觉服务海西建设,讨论决定有关海西建设的重大事项,组织开展立法工作,重点监督相关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注重社会领域立法,促进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认真做好代表工作,推进常委会自身建设,提高依法履职能力。所有这些,都有力推进了我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是全面实施国务院《意见》的第一年,也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的关键一年。我省经济发展环境趋好,但面临的经济形势十分复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经济结构性问题还很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按照省委八届六次、七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凝心聚力,增强加快推进海西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科学发展水平;着力扩大需求,推动持续增长;勇于先行先试,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在新一轮更高层次的发展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在新起点上加快推进海西建设,既为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又需要全省各级人大把握机遇,主动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为加快推进海西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召开,是我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省人大代表将围绕本次大会的议程和任务,认真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工作报告,审议《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草案)》,就如何全面实施国务院《意见》、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积极提出议案、建议和意见,促进今年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我们坚信,肩负神圣使命、具有强烈政治责任感的省人大代表,一定会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开好这次大会,凝聚全省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加快推进海西建设再立新功。

预祝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圆满成功!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