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在市政协十届六次常委会上的讲话努力促进农民科学增收 [打印本页]

作者: 三明人才网    时间: 2009-11-24 10:17
标题: 在市政协十届六次常委会上的讲话努力促进农民科学增收

各位常委、同志们:
   我们这次会议,专题协商了我市农民科学增收问题。会上,大家听取了市政府副市长王拴虎关于我市农民增收工作情况的通报,分别听取了市政协副主席王虎贤、社会与法制委员会主任陈宝祥关于我市农民科学增收和返乡农民工就业调查情况的通报,眉县和千阳县政协作了大会发言。会议开得很好,达到了预期目的。
   在协商讨论中,常委们认为,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党政组织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我市农民收入数额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常委们还围绕农民科学增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会后,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要认真吸收这些真知灼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调研报告,报送市委、市政府供决策和工作时参考。
   下面,根据主席会议研究和这次会议讨论情况,我讲几点意见:
   一、客观分析形势,切实增强促进农民科学增收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可以说,增加农民收入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我们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根本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客观分析面临的困难和机遇,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方面,要清醒地认识农民增收面临的严峻挑战。从全国形势看,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保持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有所加大。突出表现为:主要农产品价格出现下跌,农民工就业压力加大,依靠外出务工经商拉动农民增收遇到困难。从宝鸡情况看,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136元)364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761元)1261元。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市农民收入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仍然较大。我市农民收入绝对值在全省排第五位,增幅排第七位,全市没有一个县区达到全国水平,有两个县农民收入还不足3000元,争位次、求突破的压力加大。我市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差距也很大。去年,全市居民可支配收入13225元,市民与农民收入差为9725元,收入比为3.78:1,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从我市历史、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全市农民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是应该的,也是完全有条件的。就实际情况而言,尽管去年我市农民收入为历年来最高,增幅达到612元,但与全国农民收入净增621元相比仍差9元。同时,影响我市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如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农业产业化水平低规模小、农民工就业难、农村二、三产业比重偏低、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等问题仍然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要充分看到助推农民增收的积极因素。在正视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农民增收的有利条件。一是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惠农政策,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二是从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出了五个一号文件,从不同方面出台了多项强农惠农政策,为我们增加农民收入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去年以来,中央相继出台了保增长、扩内需的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也制定了《关于落实关键举措,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含金量较高,操作性强,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四是省、市主要领导对农民增收工作高度重视,各级抓发展、促增收的力度大,效果明显,为我们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增强了信心,创造了条件。
   总之,2009年,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仍相当繁重,面临的机遇实属难得。我们既要正视困难,敢于迎难而上,又要抢抓机遇,勇于开拓进取,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二、多种措施并举,努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也是提升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竞争优势的现实选择。当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农民增收呈现出许多新变化、新特点。因此,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必须立足宝鸡实际,采取综合措施,努力形成农民科学增收的长效机制。
   一是发展农业与壮大工业并重,筑牢农民科学增收的基石。发展现代农业是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基础,壮大工业经济是促进农民增加工资性收入的长久之计。因此,我们既要依靠农业富裕农民,又要发展工业带动农民增收。一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依托资源、地理条件和发展基础,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土地有序流转,为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创造良好条件。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规模化经营。二要提高组织化程度。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重点扶持成长性好、关联度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使其和广大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均担的共同体。引导农民专业协会向专业合作社过渡,支持其开展标准化生产、仓储运销、资金互助和技术服务,建立健全新型农民组织体系。大力发展和兴建一批专业市场,注重培养农村经纪人,健全农村物流网络,搞活农产品流通,从而推动农民科学增收。三要壮大园区经济。树立富裕农民必先减少农民、农民增收主途径在农业之外的工作理念,大力发展园区工业,不断开辟农民增收新空间。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向园区集中,吸纳农民进厂上岗,分享工业成果。进一步加大对非公经济的扶持力度,帮助其加快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步伐,扩大企业规模,增强竞争实力,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就近从业,增加收入。
   二是帮助就业与鼓励创业并重,抓住农民科学增收的关键。进城务工收入已占农民收入的43%,是近年来农民增收的主导因素,引导动员农民创业是带动就业保增收的重要途径。我们既要扩大就业,又要鼓励创业。一要加强培训促进就业。加大工作力度,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知识、技能知识、市场知识、营销知识以及法律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拓展就业领域。坚持技能培训与扩大劳务输出相结合,对返乡农民工进行“订单式”和定向培训,切实提高劳务输出与用工需求对接率,真正把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强与劳务需求量较大地区的联系,建立一批稳固的劳务输入基地,提供劳务信息,开展劳务交流,解决务工人员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要建设小城镇吸纳就业。抓住建设关中城市群、实施“百镇推进”工程的机遇,加强县城和重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载体服务功能,大力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提供就业机会。重视旅游景区建设,做大做优文化旅游、餐饮娱乐、民俗饮食、民间工艺等第三产业,为农民就业、致富增收开辟新的空间。三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以有识之士和能人为重点,鼓励创业,催生“小老板”。引导他们立足本地资源,创建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技推广、贸易营销、农资配送、信息咨询等农业产业化配套服务企业;围绕“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开发生产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发展个体私营企业;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大力推动为大中型企业服务的配套产业。积极落实有关鼓励创业的一系列政策,为农民工创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创业促进就业。
   三是加大投入与减轻负担并重,强化农民科学增收的保障。加大投入是农民增收的有力保证,减轻负担能防止农民收入缩水。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一要加大财政投入。要注意调整财政支出格局,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民增收,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运用税收、贴息、补助等多种经济杠杆,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和农村。加大农村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投入,积极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环境。二要加强信贷投放。建立金融机构对农村社会服务机制,明确县域内各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每年将新增储蓄存款按一定比例用于农村。大胆尝试农民土地使用权、林地承包权抵押贷款,推行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担保贷款等支农方式。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积极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产业投资基金和农业投资担保公司,切实解决农民增收中资金不足的问题。三要切实减轻各种负担。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抑制其过快上涨的势头,切实减轻农民的生产成本。同时,要注意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切实解决一些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全面推行并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减轻农民群众的养老负担。
   四是发动群众与搞好服务并重,激发农民科学增收的活力。广大农民是农村工作的主体,农民要想增收关键在于自身,同时,搞好服务也至关重要。我们要一边发动农民群众,激发增收热情;一边搞好各项服务,增添致富动力。一要调动农民积极性。利用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委围绕“三农”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及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举措,宣传创业典型、致富能手的先进事迹,帮助他们消除思想顾虑,增强致富信心,充分调动他们千方百计增加收入的主观能动性。二要大力搞好服务。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充分运用信息指导、示范引导、利益诱导等手段,给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体系,加速网络向乡镇、农场和种养大户延伸,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平台,开展网上招商、网上咨询和网上销售等服务。同时,要指导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其附加值。强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推广,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依靠科技推动农民增加收入。三要加强工作考核。建立农民增收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夯实各级干部抓发展促增收的领导责任,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主力军作用。把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估价和核准农民收入作为做好工作的基础,改变过去哪种为争取“贫困县”、减少“三提五统”和农业税附加,上报农民收入偏低的做法,科学选点,精心组织,认真收集,综合分析,获取可靠数据,真实反映我市农民收入状况,为党政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把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作为考察干部、评优树模、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把能否重视农民增收、服务工作是否到位,农民增收成效如何,作为考核县区工作的重要指标,推动全市农民收入持续大幅增长。
   三、发挥政协优势,积极为推动农民科学增收尽智出力
   增加农民收入不仅是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而且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协组织也责无旁贷。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协优势,认真履行职能,积极为促进农民科学增收贡献力量。
   要继续围绕农民科学增收建言献策。政协组织荟萃了各界的专家学者,不少委员对“三农”工作有广阔的视野和长期的研究,对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有独道的见解。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积极组织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卓有成效地开展议政献策工作。要在这次专题协商的基础上,继续围绕农民增收工作,有侧重地选择一些题目,通过常委会、主席会、对口协商会等例会,认真协商讨论,提出前瞻性、建设性的意见,为党政科学决策提供参考;要围绕促进农民科学增收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继续组织委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在全面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反复论证,为党政组织提供更多的破解之策;要主动围绕今年农民增收中遇到的一些特殊困难,开展议政活动,广集各方智慧,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工作。
   要围绕惠农政策落实加强民主监督。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职能。加强民主监督,有利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作用,紧贴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加大民主监督力度,促进农民科学增收。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农村发展,促进农民科学增收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市委、市政府去年出台的《关于落实关键措施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的贯彻落实,运用建议案、提案等形式,督促相关部门和有关方面落实,确保这些政策在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方面发挥作用;要把涉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农民增收工作重不重视,作风扎不扎实,服务到不到位,作为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通过组织委员开展视察、评议等活动,督促他们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切实为农民增收搞好服务;要进一步拓宽民主监督的领域,加强对侵犯农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监督,通过组织和引导委员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及时了解群众的呼声和愿望,切实推动相关问题解决。
   要围绕促进农民科学增收多办实事。政协委员分布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我们要动员和组织广大委员,立足岗位,双职奉献,积极在促进农民科学增收工作中建立新功。在农业一线的政协委员,要率先垂范,带头增收,为广大群众树立榜样;党政领导干部中的政协委员,要重视关心农民增收,帮助解决问题,推动工作顺利开展;科技界政协委员,要走村入户,发挥特长,进行技术指导,开展咨询服务,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难题,提高依靠科技增收的能力;实业界的政协委员,要做大企业,反哺农业,多吸收进城务工人员,多支持农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有实力的政协委员,要尽己所能,奉献爱心,支持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各位常委、同志们,促进农民科学增收是政协组织服务大局的重要职责,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有效地履行政协职能,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