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议政专题]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三明人才网    时间: 2009-11-19 08:52
标题: [议政专题]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编者按: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从根本上要靠科技创新。对于长春这个东北老工业基地,如何依靠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做大做强汽车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打造创新平台,加快发展高新高端产业,构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既是当务之急,又事关长远发展。
    经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充分沟通协商,市政协把开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题研究、咨政建言,列为2009年重点工作。汇集政协委员和吉林大学、中科院长春分院等资深专家学者,以及省市相关部门、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组成精干的课题组。历经半年多深入调研、反复论证,拿出了7份沉甸甸的研究成果,并召开市政协十一届八次常委会,与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高广滨及党政部门就关系长春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进行专题协商讨论。

超常举措力促科技起飞


    赵国华(原长春市政协常委,课题组负责人)长春市要积极提升创新理念,更新思路,以自主研发为主,引进消化再创新为辅;研发转化以企业为主,以科研院校为辅;基础研究以国家扶持为主,应用研究以地方扶持为主;重视现有支柱产业的创新升级,也致力于成长型高技术产业的培育壮大。努力实现发展转型,即由粗放型、数量型增长,转向集约型、质量效益型增长;由投资拉动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由汽车一业独大,转向汽车、农产品深加工、高技术产业三足鼎立;由依赖引进技术为主,转向自主创新为主;由单纯依赖少数大单位创新,转向引导全社会支持参与创新。借鉴国内外实现科技起飞的成功经验,走“资源加工业?传统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路线,实现新能源汽车制造业、轨道车辆制造业、光机电一体化装备制造业、光电子产业、信息化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8个领域的超常规发展,利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科技起飞总目标,2020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000亿元左右。这就要求有超常规思维、超常规规划、超常规体制、超常规投入、超常规政策、超常规速度,需要有超常规举措。
    一是建立举市共创新体制。建立市政府科技项目决策协调小组,由常务副市长担任组长,负责科技重大项目决策、协调推进等事宜。建立县(市)区、开发区科技创新项目年度目标责任制,分解落实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增加创新投入、改善创新环境等任务目标,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与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市政府同驻长中省直大科研单位的技术创新战略合作伙伴体系,实行省城创新年会制度,出台鼓励驻长单位参与长春市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引进创新项目与创新人才的大力度导向性政策。
    二是突破创新转化的资金瓶颈。市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主要方向是公共平台建设、重点转化项目股权投入、为上级科技专项资金地方配套、科技创业项目贷款贴息、科技风险投资的引导性资本金、重大科技活动经费、重点创新项目应急借款等。市级财政用于研发的经费投入,应做到数额高于副省级城市的中等水平,增幅高于市本级财政预算支出的增长水平。强化由市政府直接管理的长春市科技投资公司,建立中小企业银行、科技银行(分行),成立科技创业贷款担保公司、科技企业上市服务机构,探索创新资金土地融资制度,弥补研发投入的不足。
    三是完善科技创新的发展载体。支持驻长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开发区内建立各具特色、规模不等的产业园区,完善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引进合作伙伴、培育创新人才的市场化发展空间。吸引国内外科技型总部、世界500强企业入长进行研发与生产的区域布点,建立龙头企业或研发机构。与中科院建立院地战略合作关系,筹建中科院长春科技园,争取成为国家科技体制综合试点城市。

延伸科技成果转化价值链


    王利祥(中科院长春分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际金融危机给很多企业带来不利影响,而一些高技术企业业绩却比往年同期有相当程度的增长。企业在危机中依然保持良好运行状态,一个重要因素是在产品技术等方面对外依存度低,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价值链,可以有效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破解发展难题,渡过金融危机。
    长春市科技成果转化具有较好的基础,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科技优势没能有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表现在“三多、三少”,即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体现在“学术价值”较多,“市场价值”较少;科技人才较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较少;高校、科研机构总量较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较少。产学研合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配套政策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无论是人才?科研?产品?市场的价值链,还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移?产业化?商品和服务的产业链,都是必要的。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其实质是通过合作发挥各自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比较优势,以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政府可以快速调动与引导社会资源,通过政策法规和资金支持,对创新活动进行引导、扶持和干预,为创新体系、创新环境、基础技术设施、战略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公共技术向企业转移,提供多方面强有力的保障。
    一是建立市院合作长效机制。长春市提出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科研院所开展攻关和技术集成,构建政策体系,搭建信息平台,建设转化载体,共建创新体系。
    二是实现产学研政金合作。探索设立产学研政金合作专项资金,政府建平台,高校科研机构以人才和技术投入,战略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现金投入,向中试工程化项目、成长性好的非规模以上企业、示范科技园区投资。
    三是探索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强高端产业领域技术创新。组织大型支柱企业联合科研单位、高校组建国家工程实验室、行业工程中心和技术研究院,鼓励引导成长性好的民营企业与科研院所结对子,承担企业的研发和技术支撑。探索“成果+人才”向企业转移机制,培育和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集群、特色科技园区。

以高技术推动产业提升


    管欣(吉林省政协常委,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吉林大学汽车学院院长)发挥区域科研与人才优势,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引导高水平专家学者创业,打造高技术商品成果的竞争优势,走高技术推动产业提升的发展道路,应成为长春市经济振兴的重点战略。
    一是支持应用技术创新与中试开发,提高科研成果技术成熟度水平。建议省市政府与驻长科研院所联合出台一系列奖励和考核政策,激励和拉动科技人员积极围绕地方工业振兴开展应用创新。进一步注重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制定政策推动企业在国内外引进科技成果,投入资金整合产学研力量联合攻关。科研院所应进一步制定政策鼓励一流专家学者从单纯从事基础研究兴趣中转移到技术创新活动中,围绕长春产业需求与企业相结合联合攻克中试技术难题。
    二是加大技术创新公共平台建设,注重合资合作企业一流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吸引一流专业科研机构建设和落户。建议省市政府大幅提升科技三项经费比重,面向支柱产业,注重支持中小型企业的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引导和推动境内大型企业在研发经费支出中减少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注重提高人力资源经费比重,以及采购整合外部技术资源的经费比重。出台政策支持并要求在长春围绕支柱产业新设立的大型合资企业,应在长春建设高水平联合研发中心。制定政策设立专项资金吸引国际、国内一流专业化研发机构落户长春。
    三是建议省市政府专题研究制定政策与措施,积极吸引部属院校优势学科的科技力量,紧密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开展创新研究,改变长春科技人员以承担国家与省外科技创新任务为主的格局。同时,积极打造高水平科技人才创业为荣的文化和政策氛围。

促进产学研结合


    姜殿军(长春市政协委员,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长春市在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中,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全市科技工作水平迅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但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的问题依然存在,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与推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概括起来为“散、少、低、小”,散即产学研合作渠道不通畅,各行其是,目标分散;少即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开发科研成果较少;低即应用开发类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率较低;小即就地转化的科研成果产业化规模多数较小。总体呈现出“一多一少”、“一高一低”的状况,即高校院所众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少;科研开发水平较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低。建议:
    一是强化政府的引导与拉动作用,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体环境。要把全市科技大会的精神真正落到实处,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纳入全市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发动各县(市)区、开发区和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建立长春市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资金,每年至少投入1亿元,集中支持几个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使其迅速实现产业化,做大做强。在现有科学技术进步奖励体系的基础上,设立长春市科技成果产业化贡献奖,调动高校院所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主动转化科技成果、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二是引导推动高校院所科技人员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要充分发挥高校院所的创新源作用,组织推动高校院所面向长春市优势产业,开展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领办、创办企业,转化科技成果。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员以技术参股的方式与企业联合承办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的产学研联合体,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政府可在资金投入、土地、税收、引进设备等方面予以适度优惠。集中支持高校院所科技园、产业园的发展,纳入长春国家光电信息产业基地、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长春中俄暨独联体科技合作基地等基地建设通盘考虑,统筹规划,集中支持其加快发展。
    三是引导推动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建立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和制约机制,应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研发机构和队伍建设、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作为考核企业的重要指标和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对研发投入较大、研发机构健全、研发力量较强的企业,可视情况给予连续支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立产学研合作基金,重点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攻关的科技项目,围绕汽车、农产品加工、光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每年筛选确定一批重点项目,采取招投标的方式,支持重点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实施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技术关联度大、优势资源集成度高、产业带动力强的战略产品,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围绕促进长春市支柱和主导产业的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由政府投入先期引导资金,在每个领域选择一至两户有一定研发和中试能力的重点企业建立工程技术中心,为全市本行业、本领域的其他企业提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中试服务。逐步建立完善长春市新兴工业体系,为集成创新提供配套加工能力的支持。

加快机制创新步伐


    邱恩义(吉林省政协特邀委员,国家科技部评定国家软科学专家,原国家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技术委员会成员)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包括制度安排、资源配置和运作方式、宏观和微观管理、相关法规和配套政策等,共同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必须把机制创新作为切入点和突破点。
    一是探索和构建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机制。预判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大趋势,极有可能是向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向发展,未来的产业结构一定会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发展高端产业应成为长春市的战略选择。无论是从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增长,还是从实现长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都应把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摆在战略高度来抓。应下大力气去突破,建立起相应的决策机构、工作推进机构及其运行机制,开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局面。
    二是创造和形成域外科技人才和机构向长春聚集的机制。以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在长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为纽带,以引进相关科研机构和人才为重点,建立科研联合体,吸引域外科研机构和人才参与,使长春应用技术研发水平和产业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
    三是创新承接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机制。大力创办创业苗圃,有条件的县(市)区包括街道,都争取办一个创业苗圃,搞好硬件建设,赋予最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核”在这里生长。从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看,体量不大是突出矛盾,必须抓“苗”,抓培育,这是当务之急。
    四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机制。以大项目、大工程的实施为载体,整合各方面的力量,聚集各方面的资源,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建立重大专项协调机制,形成优化资源有机结合的服务环境。在创新主体内部形成激励和保护机制,充分调动创新创业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议对知识产权界定和转让应用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研究有关专利和知识产权在资本市场上的运作方式,组建相应的知识产权运营中介,探索知识产权置换资本的具体方式,破解软件和知识产权难以融资的难题。
    五是营造和谐环境。注重培育吸引各方面的人才,使长春市成为人们乐于创业的城市,不仅充分发挥本省本地人才的作用,还要抓住世界金融危机的机遇,吸引国外人才,特别是在美欧的华人和学者。

未来科技发展路线图


    邹广田(长春市政协常委,中科院院士,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当今世界正处在科技创新和新科技革命的前夜,在今后的10年到20年,很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及早准备描绘未来科技发展路线图,才能在发展中抢得先机。今后长春要立足汽车和轨道客车两大优势产业,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生物医药和光电信息产业集群化发展;通过加强创新性研究,推动成果转化,培植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
    一是车辆制造领域。汽车是长春市的支柱产业之一,针对目前发展状况,可以考虑未来10到20年汽车发展应选择一种“过渡”和“转型”并行互动、协调发展的战略。一方面,发展节能汽车,解决紧迫的能源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开展新能源汽车研究,瞄准未来汽车竞争制高点,实现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还要争取在汽车安全性和智能化方面、汽车关键零部件配套方面取得突破。轨道客车产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继汽车产业之后长春市又一新兴重要产业和经济新的增长点。长春市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新一代高速动车组,重点研究提高运营时速、牵引功率、网络控制和旅客界面设计等新一代技术。
    二是生物医药领域。长春市的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了以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为主导的优势,拥有丰富的药用资源,为发展现代中药事业、开发现代中药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未来10到20年,要深化已有的研究领域,在中药现代化、基因工程药、疫苗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以干细胞为代表的前沿生物学技术抓紧起步,并取得一定的原创性成果;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现代生物技术,使现有的粗加工向精深加工乃至生化加工转变。
    三是光电信息领域。突出长春在光电信息技术上的优势,发展新一代真彩色、高分辨率、高清晰度、大屏幕和平面化器件光显示器件。大力发展发光二极管方面的应用技术,重点研究汽车电控单元、车载影音系统、车载通讯系统等车用先进光电子技术。开发新一代光电子器件与基础材料,发展光电仪器仪表及设备制造技术,以及在信息安全、生物识别、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技术,争取获得一大批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形成光电信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态势,打造全国知名品牌。
    四是新材料领域。要突破现代材料设计、评价、表征与先进制备加工技术,发展环境材料、能源材料、特种功能材料和纳米材料等新型材料。
    五是新能源技术。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加快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业,合理开发生物质能。
    在构建自主创新技术发展路线图时,更要深入思考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创新科技的发展。建议:对国家科技重大项目设立专项匹配资金,用于项目发展所需的公用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企业扶持补助、人才培养与引进、针对项目优惠政策规定的特殊奖励与补贴及支持项目发展的其他方面。支持科研机构成立科研集团,带动科技成果转化。在转制工作中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并继续支持全市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工作。为产业发展预留足够空间,促进产业形成规模化,有利于产业自身发展壮大、人才引进、招商合作等。技术进步是提高竞争力最根本的因素,要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产业。

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薛春志(长春市政协委员,市科技局副局长)长春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在中小企业,要采取超常规手段,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中小企业。走技术支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受益的主体,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以技术创新促进中小企业的大发展。
    一是强化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大发展。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机制,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提供有关政策咨询,加强综合信息服务。利用现有的房屋、厂房、空地创办孵化器、创业园区,以优惠条件吸引人才来此创业。对新办的中小企业,采用先发展再规范的方式,先促进发展壮大。积极加强网络建设,改善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条件,促进中小企业间、中小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间、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发展网络合作关系。
    二是加强舆论导向,弘扬创新创业文化。加大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典型的宣传,倡导敢为人先、勇于竞争、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业风尚,鼓励科研人员领办、创办、合办企业。积极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的创业文化,形成重视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是千方百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对产学研合作的领导,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搭建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搭建高校院所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平台,建立企业间联合与协作联盟,鼓励企业间的合并与兼并。进一步完善技术产权交易体系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措施,促进成果转移转化。
    四是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体,市场化融资为手段,政府投入为补充的全方位投入格局。通过政府投入,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形成政府、企业、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民间资本、国外资本等多元化、多渠道的创新投资新体系。
    五是完善金融扶持机制。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丰富中小企业支付和融资手段。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引导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到境内外上市。
    六是完善风险投资体系,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设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与技术创新要求相适应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制。鼓励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对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的政策支持和风险补偿,引导社会资金特别是私募股权资金从事创业投资企业。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