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长春市政协主席张绪明在十届三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 [打印本页]
作者: 人大办 时间: 2009-11-12 08:02
标题: 长春市政协主席张绪明在十届三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之后,社会各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呼声渐频渐高。这是时代的呼声,也是人民群众的呼声。构建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理想,一种社会目标,一个实践过程,也是执政治国的全新理念。说它是社会理想,因为它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相应的机会和希望,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能和谐相处;说它是社会目标,因为它是执政者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说它是实践过程,因为它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浩繁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建立有利于人生存和发展的新体制和新机制,健全社会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能够激发社会活力,促进建立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完善的法治体系;说它是全新理念,因为它是把人类社会作为整个自然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仅主张以人为本,坚持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且主张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发展,而不是用对抗的方法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和问题。
古今中外,人类社会浩浩数千年,由乱而治,由治而乱,兴亡更替的文明史向我们昭示:和则治,不和则乱。一切执政者,为了阶级或集团的利益,为了政权的稳定和持续,都自觉不自觉地将建立和谐社会作为执政治国的目标。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人口大国执政五十五年的政党。五十五年来,几代领导人围绕为谁执政、如何执政进行了艰苦的探索,走过了曲折的道路。近些年来,党中央号召全党研究近代大国兴衰的历史,特别要研究前苏联、东欧等国政权更迭的历史,以及世界上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丧失政权的历史,从中探求执政治国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命题和论述,完善、丰富、发展了党建理论。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我们党已经从革命党转变成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使全党明确认识党的地位和历史使命的变化,使执政治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理论境界。党的历史方位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包括各阶层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全党越来越认识到,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人的生存和发展,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是执政治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出现了民营企业家、有特殊才能的自由职业者等占有和支配较多社会资源的新阶层,同时也分化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弱势群体。人们所处的阶层不同,对社会资源的占有不同,其社会地位和拥有的权利也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为了协调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共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最新概括,也是执政治国理念的最新概括,表明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更科学、更理性、更成熟。
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寻求矛盾平衡又产生新的矛盾的动态过程。正确认识我们面临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付出了代价,留下一些难解的课题。由于体制、机制、法制不健全,改革成本的不合理分担,无序的分配造成两极分化,一部分农民、下岗失业职工等弱势群体生活困难,甚至连耕地、住房、上学、看病等基本权利都得不到有效保障。由于社会管理的漏洞,一些中毒、塌方、爆炸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由于社会心理失衡,一些人把获取个人利益作为唯一目标,不讲诚信,甚至不讲起码的社会公德,坑蒙拐骗,制假贩假,甚至暴力抢劫,绑架凶杀;有的企业为了追逐高额利润,置职工生命安全于不顾。由于社会风气不正,有的公务人员办事效率低下,无所作为,甚至擅权自重、以权谋私,腐败大案要案窝案屡禁不止。认识到这些不和谐现象,正视这些不和谐现象的严重性和危险性,是我们党清醒理智的表现,也是我们党成熟而且有信心的表现。忽视、掩盖这些矛盾和问题,就会引发新的更多更大的矛盾,以至出现社会动荡,危及党的执政地位。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不仅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既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当然也是人民政协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组织,由各界别、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代表人物组成,是发扬民主、促进团结的重要形式,应该而且能够反映各利益群体的利益,应该而且能够反映各利益群体的愿望和要求。人民政协组织和全体政协委员,必须切实肩负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政协的优势,找准献计出力的着力点,努力协助党和政府处理好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加快发展,妥善处理好利益关系。利益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的动力,也是产生种种社会矛盾的根源。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关系。要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必须妥善协调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首先要加快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大家都受益,这是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和最有效的办法。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是和谐的基础,和谐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当前还有很多不和谐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经济总量还不够大,我们的财富还不足以满足每个社会成员的需求。只有通过发展来谋求和谐,大发展、快发展就能大和谐、真和谐;小发展、不发展就难以和谐,甚至会出现难以预料的麻烦。发展又不能自然产生和谐,只有在发展中处理好、解决好各种利益关系,才能取得相应的和谐。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管面对多少矛盾和问题,都不要忘记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占有的资源不同、历史机遇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区间的发展出现不平衡,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都难以避免的现象。这种不平衡给落后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造成很大的压力,给社会管理、政府工作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困难。我们面对这些困难,既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妄自菲薄,不要丧失进取的勇气和智慧。必须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同心协力,艰苦奋斗,千方百计实现快发展、大发展,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长春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城市,要加速发展,变“快走”为“快跑”,又要保持社会和谐,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尤为重要,也更加难以抉择和把握。公平不是平均主义,不是不顾效率,而是要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更好地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让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们都能享有政治、法律、分配等各方面的公平,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获取合法合理的利益,保持一个合理的利益格局。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们的创造力,实现各阶层的和谐共存,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在出台关系群众利益的措施时,既要考虑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发展快一些,收入多一些,富裕得早一些,也要使另外一部分地区、另外一部分人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特别要考虑普通劳动者、失业人员、农民等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千万不能让这些人生存艰难、发展无望、失去信心。人们在比较利益时,往往对与身边的、相邻的人群的比较感受最深切、更实际。如果收入过分悬殊、发展差距过大,就会造成一部分人被边缘化、产生被剥夺感,因而积怨不满,甚至仇富、仇官。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分配政策时要考虑政策覆盖范围内的利益平衡,使各利益群体大体上能够接受。
积极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分配格局。现在收入分配方式已经多元化了,各种要素都能参与分配,劳动的、实物的、现金的,甚至无形资产都参与分配。如果不允许资本参与分配,外资就引不来,甚至本地资金也会外流;如果科技成果、无形资产不能参与分配,人才就留不住、进不来,能产生高附加值的科技成果也难以在长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如果体力和脑力的劳动不能参与合理的分配,就会挫伤大多数人的积极性。我们要理智地看待这种差异,平静地接受这种差异,适当地处理好这种差异。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依法行政,建立完善的社会管理体系。各级行政部门具有整合社会资源、协调各阶层各利益群体利益的功能和职责。我们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能够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施政行为就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就会树立起行政管理的权威,使社会能有序运行。如果违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如果滥用权力,将权力转化为为自己或为少数人谋利的资本,人民群众就会怀疑这种施政行为的公正性、合法性,因而也就动摇了它的权威性。政府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起导向作用和支配作用的因素。廉洁才能高效,才能有权威,才能施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这是社会和谐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
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给社会管理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过去曾经有人管的事情,现在没人管了;过去管理很规范的,现在不规范了;过去管理很严格的,现在变涣散了;还有一些新出现的问题一时没人管,产生管理的空档。因此必须改革和建立有效的社会管理体系。首先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行政管理不能是集权式的或命令式的,而是要依法行政、科学行政,规范行政行为。不能把不好管、不愿管的都放开;而有权有利的,总也不撒手。有的权力今天放了,明天又收回去,或者形式上放了,实质上却没放。这就造成了无序和混乱,既降低了管理的效能,又加大了管理成本。
要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不仅需要一个民主、法治的行政权威,也需要一个广泛的社会自治和合作网络。要大力发展各种行业组织、社区组织、中介组织,把政府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分解到这些社会组织中去,实现社会管理的合理分层,形成行政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管理格局,使我们的社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创新又不失规范。要整合社会管理资源,理顺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关系,明确行政和社会组织的管理权限,避免多头多层、交叉重复管理。
要改进管理方式方法,不要一提加强管理就盲目层层建立机构,增编扩权,审批检查,收费罚款。机构的细化和人员的增加,在很多时候不是强化行政效能,相反会弱化行政效能。行政执法不能先想着抓权抓钱、罚款收费,而是要切实担负起提供服务、规范社会行为的责任。要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扩大公共信息公开度和透明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对群众承诺了的事情就要努力办到办好。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健全监督体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整合社会资源,协调利益分配,实施社会管理,使社会有序运行。权力运用得不好,就会弱化整合社会资源的功能,就不能公正合理协调利益分配,就无法公正有效地实施管理,因而造成社会不和谐,甚至矛盾和冲突。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规章,我们还要建设法治社会。法律规章是干什么的?法律规章当然要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但法律首先要做的还是对行政权力的制约,避免和减少权力的滥用。不能制约行政权力的法规就不能有效地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失去监督的权力不仅是产生腐败的根源,也是造成社会混乱的根源。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监督体系是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维护司法公正离开了有效的监督就无从谈起。有效的监督机制,不仅要有党政部门、司法部门以及各种权力机构的内部监督,还需要建立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监督等社会监督体系。内部监督不管设计得多么严密,其作用也是有限的,必须高度重视发挥来自外部的社会监督的作用。“家丑”有时需要外扬,“家丑”外扬才能对“丑”看得更真切、更全面、更透彻。只有实施有效的外部监督,才能听到平时听不到的声音,了解平时了解不到的情况,发现平时发现不了的问题。社会监督的本质是反映问题、揭露矛盾,将事物的另一面暴露出来。有些人对于来自外部的监督很不习惯,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有一些抵触情绪,总是抱怨反映的问题不准、忽视了自己工作的成绩和主流。这些同志不能正确地对待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总是想方设法捂着盖着、推着挡着,甚至打着压着。之所以小道消息还有市场,之所以有人动辄群体上访、越级上访,之所以群众对媒体的负面报道津津乐道,就是因为我们还有很多工作做得不那么好,群众对很多现象还不满意,我们的公职人员还有以权谋私者,而我们又没有建立起通畅有效的沟通渠道。
当前一些地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盛行,有的人对“政绩”孜孜以求,对基层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对群众的疾苦缺乏切身的体会,在报喜不报忧的环境中,很多信息被筛选过、处理过,有的是残缺的,甚至是虚假的。看到真实的情况,听到群众的声音,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群众中存在着有话无人听、有苦无处诉、有困无人帮的现象。如果我们都能真诚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就能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获得改进工作的决心和动力,就会不断改进我们的作风和服务,发展的软环境就会越来越好。
政协的民主监督作为监督体系的重要部分,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必须切实履行好监督的职能,既要敢于监督,不怕得罪人,有坚持正义的勇气,又要善于监督,注重程序,讲究方式方法。要立足于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提高监督的能力和水平。不能因为当前监督机制不完善、作用发挥得不理想,就丧失了行使监督权利的责任感和积极性。要珍惜我们在开展民主监督中的每一点进步,不要因为我们的信心不足、责任心不强、能力不够,而降低了民主监督的效力。民主监督体系是在民主监督实践中建立的。不勇于实践,民主监督体系和民主监督的社会风尚是等不来、盼不来的。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保持理性,营造良好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矛盾在社会心理上表现出的精神状态,是自发产生的一种社会风尚、习俗,是带有倾向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反映,是社会和谐的晴雨表。大多数社会成员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对是非有共同的判断,所表现出的社会心态就可能是顺畅的、平和的、健康的。如果多数社会成员缺乏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对是非缺乏共同的判断,所表现出的社会心态就可能是浮躁的,甚至是冲突的。当前我们国家的社会心态与社会发展和进步不相适应。我们的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大多数社会成员都是受益者。遗憾的是我们听到的还有不少怨言和不满,收入较低的人们不满,收入较高甚至生活富裕的人也不满。这就是一个问题。我们要下功夫做好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既不能因为矛盾和问题多,就对构建和谐社会缺乏信心,也不能心躁气浮,以为构建和谐社会可以一蹴而就。全体社会成员要理性地对待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的世界。解决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不论采取什么方式、通过什么途径,都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要正确对待改革。改革是对旧体制、旧格局、旧关系的否定和调整,更深层次是权力和利益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不仅使每个人的地位都发生了变化,而且使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能因为不熟悉不习惯,不了解不适应,就怨天尤人,消极埋怨。
要正确对待差距。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永远存在的,要求没有任何多寡贫富之分是不现实的,而且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有害无益的。分配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部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单位,甚至同一个单位的不同岗位,都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收益、不同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如果盲目攀比,只能比出心理不平衡,比出浮躁,比出怨气,比没了热情和干劲,比没了责任心和事业心,比出种种不和谐。
建设和谐社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与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面对种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要保持理性,不仅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要保持理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保持理性。要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和人们之间相互调节、相互适应的能力,学会平等、宽容、谅解,与不同阶层、不同地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相尊重、和谐相处。越是在矛盾和问题比较多的时候,越是要保持一个冷静、平和的心态,越是要经常提醒和反思自己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不要因为自己一句不负责任的话,或是因为自己一时的疏懒,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和谐。要多说有利于理顺情绪、促进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化解矛盾、稳定人心的事,切实尽到自己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应该担负的一份责任。
各位委员,维护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国情复杂,又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国家的和谐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维护党的权威,把党的决策和工作部署贯彻到政协的全部工作中去。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增强参政意识,提高议政质量,促进长春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共同努力创造一个繁荣的长春、和谐的长春。
(此文系长春市政协主席张绪明在十届三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