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石壁在客家民系中的重要地位,是历史造就的。
在客家民系孕育的前期和孕育时期,即唐中期至南北宋之间,北方南迁汉人大量迁入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闽赣结合地区,使这一地方成为历史人口高峰,待客家民系初步形成之后,即南宋开始,客家初民,又以石壁为中心的闽赣结合地区不断大批的再迁移,迁徙方向是闽西南部、粤东北和闽南,因而,宁化石壁成为客家早期的聚散中心。
因而,石壁客家文化遗产具有早期性、集中性和完整性,石壁是客家文明的标志,从文化意义上讲,石壁是客家最大的“土楼”。所以,石壁是客家血缘寻根和文化寻根最主要的地区,石壁寻根触发对客家基本精神的文化记忆。
石壁客家公祠,是世界客家人的总家庙,她使世界客家人从此有了朝圣的地方;使世界客家人的心灵不再四处漂泊;使世界客家人有了团结的纽带;成为世界客家乡亲寻根溯源、研究客家的第一个重要基地;使世界客家人自豪骄傲地追寻自己的华夏族源。
就此,围绕着石壁客家祖地所形成的独特客家文化形态,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丘权政教授(文化部华夏文化促进会客家研究所所长):在《从民间传统“葛藤坑”说起》文中,对罗香林《客家源流考》中关系黄巢起义与中原汉人南迁、客家民系形成作了很好解读,并从“葛藤坑”故事,阐述客家民系与宁化石壁的密切关系,他说,追本溯源,是历史造就了宁化石壁客家祖地。其特点:一是宁化石壁移民之迁入迁出,经历了从东汉至明清漫长的历史时期;二是宁化石壁的移民范围涉及黄河中、下流地区和大江南北乃至全球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三是宁化石壁的移民性质是自发的;四是宁化石壁是辗转南迁的客家先民的最终定居地,客家的生产、生活、风俗、语言、文化在石壁进行整合,“经过较长时间发展,孕育出了颇具特色的客家民系。”这亦是民间传说“葛藤坑”在客家地区广泛流传、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廖开顺教授(三明学院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在《石壁在客家族群认同中的作用和地位》中说,20世纪后期以来,海内外客家纷纷前往闽赣粤大三角地区客家聚居区寻根谒祖,“寻根”是客家族群认同的最主要方法和途径,它既是血缘寻根,更是文化寻根。石壁在客家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作为客家祖地,它是海内外寻根谒祖最主要的地区,在客家族群认同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地位。石壁客家文化遗产具有早期性、集中性和完整性特点;石壁寻根触发对客家基本精神的文化记忆;石壁是触发客家族群文化记忆的“场景”和“场所”。
郭华榕教授(北京大学客家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导):认为“石壁是客家文明的标志。”郭华榕教授说,近年来,石壁得到了学者们的一系列肯定,如“客家圣地”、“客家祖地”……同时,若干研究者对上述不同的词语提出商榷。表示各种学术见解,这是正常的现象,也是人们陈述己见的公民权利。但是,如果我们距离这些形容远一些,再远一些,便自然而然地领悟到,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强调了一个核心内容:石壁在客家文明中的典型性。正因为它有如此众目关注、众望所归的内涵,才能引来如此大量的褒奖之词。石壁从学术研究角度考察,它产生于客家文化发展的自然规律,它当之无愧!石壁一次又一次地吸引我们,不远千里万里,回来探望它所代表的客家祖先、感受它所汇集的客家文明的灵气。这就是我们“客家文化交响乐”的主题,客家文明的实质之所在。这就是石壁的永久价值之所在,它成为客家文明的众望所归的标志,石壁属于千千万万的客家人!
刘敏教授(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把宁化石壁形容为“客家世界最大的‘土楼’”。她在文中说,宁化石壁———这是一个神奇而又享誉世界的名字,它却是一个很小的山村,然而它的名气很大,它的影响很深远。这看似有些不匹配,但这种不匹配仅仅是表面上和形式上的,而在更深、更高的层面上,它却是非常自然、非常公正与非常合理的。宁化石壁是客家历史和文化的代表,其在客家历史发展及文化特质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这是学术界和整个客家世界的一致看法。不论把石壁称为“中转站”,还是“摇篮”,或是“圣地”、“祖地”,笔者认为都是合情而又合理的比喻,宁化石壁是全世界客家人的祖地,无疑它也是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的荟萃地。客家土楼是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的物质载体,是二者的精彩体现。主要是在文化和精神的层面上(也不是全部),宁化石壁与客家土楼相对于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而言,体现的是高度地一致,故主要基于这一点,笔者称宁化石壁是客家世界中最大的“土楼”。刘敏提出保护石壁,不要让她变成无个性的喧嚣的闹市,丧失作为祖地的肃穆、恬静、自然。
冯秀珍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金彤(北京联合大学客家研究中心顾问):在《略论宁化石壁在世界客家的独特地位》一文中说,宁化石壁古为客家先民离开中原南下的聚居中转站,于是今被誉为客家祖地,有客家公祠作为客家人的总家庙,公祠是世界客家人的灵魂归属地,她有非凡意义:一、使世界客家人从此有了朝圣的地方;二、使世界客家人的心灵不再四处漂泊;三、使世界客家人有了团结的纽带;四、成为世界客家乡亲寻根溯源、研究客家的第一个重要基地;五、使世界客家人自豪骄傲地追寻自己的华夏族源。认为石壁是当代客家研究的里程碑。
韩信夫(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在《从梅州〈考察报告〉看客家祖地宁化石壁》文中说,1991年11月20日梅州客家历史文化考察团撰写的《客家源流考察纪行———广东梅州客家历史文化考察团赴中原、闽赣考察报告》一文,及考察团成员作家黄火兴发表的《考察散记》,均系田野调查的硕果,为研究客家祖地开辟了新途径,提供了新论据;《考察报告》指出:宁化石壁是“粤东地区许多客家人念念不忘的祖居地”,《考察散记》称宁化石壁是“客家第二祖居地”,对客家祖地宁化石壁咸表认同,鉴于梅州在客家民系中的特殊重要的地位,因而,这一认同更具权威性。
陈良学(陕西秦巴客家与谱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安康学院研究员):从陕南诸多族谱中发现,明清时期迁入陕南的客家家族,基本都是起源于陕西关中或中原地区的古老氏族,他们在悠悠历史长河中,辗转迁徙,大多在汉唐和宋元间迁居福建宁化石壁,经过历史大潮的无数次冲刷,又于明清间返迁回陕西。
刘焕云(台湾联合大学全球客家中心副研究员):在《二十一世纪寻根意识与客家祖地宁化石壁“在地全球化”发展方向之研究》一文中说,宁化石壁是客家祖地之源,若要呼应二十一世纪客家人之寻根意识,吸引全球客家人返回原乡,宁化地区必须要制定配合寻根潮流之政策,让来自世界各地之客家后裔,有回祖地寻根之意愿,再回到祖地寻根旅游时,能够使其全面认识祖地之客家文化,认识祖地之客家特色建筑、客家民俗技艺、客家传统信仰、客家庆典、客家礼俗仪式、客家歌谣、客家习俗典故、客家谚语等“客家文化资产”。
刘大可(历史学博士,福建省委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在《整合客家文化资源,发展闽西客家旅游》一文中说,闽西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也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应加以挖掘和整合,突出主题,设计合理路线;另一方面是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有机整合。指出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没有优势互补;二是各自为政,主题分散;三是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薄;四是管理不到位,接待受限制;五是客源市场狭小,旅游产品不丰。
曾喜城(台湾美和技术学院文化事业发展系主任)、曾振城(台湾屏东原乡土文化协会文士研究员):在《宁化石壁与台湾客家文化的发展》一文中说,台湾屏东《曾氏族谱》记载:屏东曾氏始祖祐振公宋末由中原南迁至福建宁化石壁,第二代逢元代之战乱,再移居今广东省蕉岭县。曾氏六户子孙再于清初移居台湾屏东平原。该文以宁化石壁的裕振公后代移居屏东的历史脉络,屏东以第一世“曾裕振祖尝会”的名义,在台湾建造了最美丽的词堂建筑为例,以“宗圣公祠”有形的文化遗产,从历史、文化、艺术等三个方面,论述“宗圣公祠”古迹的历史价值,得以说明宁化石壁与台湾客家文化发展的关系。台湾客家文化的发展,宁化石壁是祖脉相连的源头活水,瓜瓞绵延在台湾落地生根形塑了多彩多姿的客家文化果实。期盼后人饮水思源,谨记台湾民间俗谚“吃果子要拜树头”。(刘善群摘编)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