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中央《意见》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政协福安市委员会
福安市政协成立于1956年9月21日,已历经十届。50年来,在党委的领导下,历届政协紧密团结各界人士,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为加快福安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懈努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历届政协的努力下,人民政协事业得到发展,政协委员由一届的13个界别、48名委员发展到目前的20个界别、226名委员,政协工作机构不断健全完善,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政协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共福安市委的高度重视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政协常委会认真遵照政协章程的要求,牢牢把握民主和团结两大主题,广泛团结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建设学习服务型机关,提高委员自身素质和履行职责的自觉性;扎实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建设,围绕党政工作大局,深入开展调研视察,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增进知识、维护稳定。关注发展、支持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今年我们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为动力,紧密围绕福安市委提出建设生态型港口工业城市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政协职能作用,增强政协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一、围绕中心,积极建言献策。我们围绕建设生态福安,合理规划利用岸线资源、培育壮大船舶产业、推进福安茶业产业化、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8个调研课题开展调研,注重政协调研成果的应用转化。政协组织主动服务和参与,把为制订“十一五”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言献策作为政协参政议政的重点,今年年初中共福安市委全委会提出“十一五”规划《建议》后,政协组织通过分组调查研究,就“十一五”期间我市城市规划与建设、电机船舶两大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等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为我市“十一五”规划的科学编制建言献策。在编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时,政协也组织开展了新农村建设、民间信仰问题、民族乡村发展状况等专题调研,开展了“福安古村名村”文史资料征集,为规划纲要的编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二、突出重点,服务经济建设。福安市委提出建设生态型港口工业城市的目标,市政协主席杨金标亲自担任市生态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协调政府职能部门,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在上半年编制完成了3万多字的《福安市城市生态建设规划纲要(草案)》,规划时间跨度长达15年,为生态城市建设献策出力。针对诚信建设在当前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市委重视与市政府支持下,市政协创新工作思路,牵头组建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县级”诚信促进会”,开展诚信服务、诚信维权活动,推动了我市诚信建设事业迈上了一个新起点。
三、重视发挥政协提案作用。我们把政协提案作为政协委员和各人民团体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促成市委办、政府办出台了规范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的意见,对提案办理工作提出了具体和规范的要求,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办理政协提案。对于重点提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阅批。今年政协十届三次全会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政协的3件呈阅件和14件重点提案分别作了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认真办理。市委、市政府还就加强政协提案办理再次进行专门研究,对提案办理期限、质量等提出了要求,并列入两办督查工作的重点。同时,市政协也进一步健全了正副主席跟踪重点提案和各专委会跟踪一般提案、上门办案及邀请承办单位与提案委员面对面协商办案等制度,提高了提案办理答复率和办理质量。
四、发挥政协民主监督职能作用。我们坚持在政协委员中聘请“四员”制度,并明确必须事先报政协协商后确定人选,目前已有56名委员相继被聘为廉政监督员、特邀监察员、特邀审计员、人民陪审员、机关效能建设监督员、行风评议代表等。参与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性教育、行风评议、机关效能建议、重点项目、政务公开、行政执法等内容的检查、监督,充分发挥了政协委员的民主监督作用,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进一步好转。
五、强化委员培训和联络工作。成立了委员培训中心,每年举办1-2期政协委员培训班,每半年分片区组织委员学习,通过加强政协队伍建设和组织培训,进一步增强委员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委员履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建立了乡镇政协委员联系组,全市所有乡镇均已落实一名党委副书记负责联系政协工作。
六、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制订了《关于做好政协宣传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新闻媒体把宣传政协工作列入年底工作计划,有重点地宣传政协组织开展的重大活动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视察活动等情况,做到每月都有政协工作的宣传内容。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对政协工作的认识,为政协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注重加强政协组织履行职能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建设,修订完善了政协常委会工作规则、专委会工作制度;出台了《政协委员参加政协会议、各项活动及参政议政考评意见》,要求全体委员积极参加”五个一”活动,并将有关考评情况作为评选优秀政协委员以及届满时考虑推荐连任下届政协委员人选的条件;制定了《关于规范市政协委员担任特邀监督员的管理意见》、《关于加强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工作联系的暂行规定》、《关于规范办文办会程序促进政协机关工作高效运转的规定》等,并对政协机关人财物管理等13项制度重新规范和完善,使机关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人民政协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在中共福安市委的领导下,进一步发挥政协组织的优势,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更好地发挥政协组织在新时期、新阶段推进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展现爱国统一战线新的时代风貌。全体政协委员要进一步增强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关注民生、致力发展、奉献社会,积极投身到加快建设生态型港口工业城市的宏伟事业中去。
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 厦门市海沧区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省市《实施意见》的实施意见
(2009年8月20日中共厦门市海沧区委二届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务院《若干意见》)及省、市《实施意见》,抢抓机遇,赢得先机,争当海西建设和先行先试的排头兵,在两岸交流合作、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开创新局面,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抢抓重大机遇,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充分认识国务院《若干意见》出台给海沧带来的历史机遇和海沧在对台交流中的重要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务院《若干意见》及省、市有关部署,以“科学发展、先行先试”为主题,大力实施项目和品牌带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持续推进“新港区、新工业区、新市区”建设,努力开创海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争当排头兵。
(二)发展目标
到2017年全区GDP达到750亿元;到2020年GDP达到1000亿元以上,第三产业占GDP比例达到60%以上。力争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机制,努力走出一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具有海沧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
二、发挥区位优势,力促机制创新先行先试
作为全国最大、最早的台商投资区,海沧要主动因应两岸关系出现的积极变化,进一步发挥区位、政策、港口、闽南祖地文化等优势,力争深度对接、增创优势。
(一)争当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
充分发挥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和保税港区的优势,在全面推进保税港区一期建设和封关运作的同时,配合和推动《厦门海沧保税港区管理条例》立法工作,推动保税港区与台中、高雄自由贸易港区的对接,努力把海沧保税港区建设成为连结海峡两岸的现代物流中心、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示范区。因应两岸和平发展趋势,多方争取中央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把保税港区打造成为两岸合作的核心功能区、抢占海峡西岸先发优势的制高点,更好地发挥其对周边及内陆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今后两岸有关合作框架协议的深入洽谈和全面实施提供经验和借鉴。
(二)构筑对台交流先行区
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三个凡是有利”重要论述等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着力先行先试,创新和延伸对台优惠举措,深化和扩大对台交流合作。一是加强产业对接。立足区内现有台资企业,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积极鼓励和引导台企增资扩产、技术创新。密切关注台湾产业外移的新动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厦门对接台湾产业十大领域,以电子、光电、机械、生物医药、航运物流、金融服务和高优生态农业等产业为重点,抓紧制订海沧重点产业利用台资规划,拓宽台湾产业转移承接领域,在产业对接、科技研发、资源配置和市场布局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与台湾的深度合作,力争率先建成与台湾产业对接集中园区。二是加强口岸对接。利用“大三通”的有利契机,加强海沧口岸基础设施和资讯配套设施建设,用好用足保税港区的政策,引进台湾大航运商,开辟新航线,发挥海沧港口的国际中转功能,引导和扶持两地物流企业互设物流平台,构建两岸“三通”重要口岸和高能级的物流配送中心,争取在两岸货物直接往来自由化、便捷化以及离岸金融业务等方面取得突破。三是加强文化交流。深入挖掘海沧对台文化特色和内涵,推进与台湾旅游业的对接,促进共同发展。探索两岸协作举办“保生慈济文化节”的有效形式,促进保生慈济文化资源整合。着眼拓展新领域、扩大交流面,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动两岸在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四是推进人才交流。对台胞在海沧置产置业、就学就业、居住生活等实行市民待遇,保障台胞正当权益,加大台湾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建立两岸人才交流合作示范区。五是推进基层党际交流。继续加强与中国国民党台中市第四区党部的交流,积极探索建立区级基层党际交流长效机制,在国共两党区级基层党际交流中进行有益探索。
(三)打造区域联动示范区
认真领会和全面落实海峡西岸主体功能区域的科学部署,积极发挥海沧的先发优势和带动作用,强化陆海统筹、山海联动,在区域合作中切实拓展腹地、做大做强。一是大力发展以海铁空陆联运为基础的区域物流,扩大海沧航运物流业的辐射范围,推进内地“无水港”建设,打造海西重要的出海口。二是努力打破行政界限,探索周边地区与对口帮扶地区共享海沧现有的台商投资区和国家级开发区优势的有效形式,率先建立区域性项目联动机制,加快海沧与龙海等周边地区和漳州平和、龙岩长汀的工业区互动、产业链互补,推动以台资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配套关联产业向对口帮扶地区转移、带动共同发展。
三、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三新”建设新思路
立足海沧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产业功能定位,积极抓好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落实与衔接,谋划、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加快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联动,强化产业集群,着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基础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建设海峡西岸航运物流中心
加快海沧港区建设,以服务腹地外向型经济为目标,发挥海峡西岸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中的主枢纽作用,将海沧港建设成为海峡西岸重要航运物流中心和全球供应链中具有较强集散功能的物流节点。一是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产业链。重点发展集装箱中、远洋干线运输,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分拨、国际转口贸易、出口加工等业务以及与国际航运相配套的金融、保险、代理、理赔、检测、维修、展示等业务。积极发展为全球供应链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以电子商务为依托的城市、城际配送物流,以海铁空陆联运为基础的区域联动物流。二是建设功能齐全的配送园区,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在海沧设立营运总部、商品分拨中心、配送中心、采购中心。加快推进东孚前场铁路大型货场建设,打造海铁空陆联运的物流基地。三是围绕建设中远洋集装箱重要干线枢纽港的目标,积极支持马士基、中远、达飞等航运巨头开辟更多国际航线。四是大力发展国际中转。积极促进海沧港与台中港、高雄港结成开放性的多功能综合型跨关境自由贸易港区,促使厦门港与台中港一体发展,共同承接国际中转业务。五是完善集疏运通道建设。全力推进厦漳跨海大桥、厦深铁路、厦成高速等重要对外通道以及蔡尖尾山第二隧道、西环快速路、芦澳路等一批疏港通道建设,形成海陆空相互配套的立体交通网络,不断拓展海沧保税港区的辐射功能及服务范围。
(二)打造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
充分发挥全国最大台商投资区试验田的作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提升企业和产业竞争力为重点,主动对接台湾产业,扶持优势产业,加快培育百亿企业集团、产业链及产业集群,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体系。一是优先发展汽车、船舶制造、铝箔等优势产业。继续延伸汽车产业链、船舶制造产业链、铝箔产业链,促进汽车整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集群发展,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汽车滚装船制造及游艇制造业基地,建设世界最大的高档铝箔生产基地。二是以高新技术和科技创新改造提升石化、烟草、卫浴等传统产业。支持翔鹭石化集团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金桥”生产线技改项目,打造烟草加工及销售产业链。支持卫浴龙头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和自创品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水卫浴产业群。三是积极培育生物医药、光电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做好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中试及产业化基地等公共及关键技术平台建设,有效衔接研发—中试—产业化链条。鼓励生物医药骨干企业做强现有产品,加大研制开发新药品种和新器械的力度。加强同台湾在基因工程药物、基因诊断试剂、疫苗研发、海洋活性物质及海洋药物研究等领域的合作。发挥台湾富士康科技集团项目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以LCD和LED为重点的光电产业,推动玻璃制品企业升级改造,大力发展电子玻璃、低辐射玻璃等产品,继续发展优质节能灯产品。围绕龙头企业的核心产品,加强自主创新和产品开发,加快推进钨业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扶持太阳能、风能、光能等新能源项目。
(三)构筑厦门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繁荣商贸业、拉动旅游业、稳定房地产业、完善交通服务业,健全新市区公共服务配套与保障,构筑与港区、工业区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服务体系和适度超前的交通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区域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全面增强海沧作为厦门中心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的集聚与辐射功能。一是抓紧实施商业网点规划,建设大型购物中心和批发市场,构建中心商务区、特色商业街区,引进特色名店、连锁超市,推进生鲜超市和农村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建设,鼓励建设餐饮、酒店、娱乐、社区服务等生活配套设施,不断积聚人气;以建设名牌汽车交易服务区域中心为目标,继续规划和促进品牌汽车4S店市场的发展,建设汽车4S店集中区,促进海沧专业市场发展。二是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旅游内涵,树立海沧旅游品牌。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推进天竺山森林公园、蔡尖尾山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培育生态、休闲、健身旅游,巩固温泉旅游,发展滨海休闲、海岛生态旅游。三是充分发挥我区临海、临港、临湾地理区位优势,以建设绿色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城市为目标,高层次开发海沧新城、马銮湾新城和东孚新城,推进海沧湾、海沧湖、区内城市公园以及一批高品质住宅和写字楼建设,加快CBD商务中心等重大片区开发,高标准加快海沧城市化进程。四是以强化海沧与岛内及周边区域的互动与融合、缩小海沧到我市各城市组团的空间距离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海沧区快速便捷交通网络建设。加快海沧大桥西引道立交建设,推进海沧与厦门本岛第二通道的规划建设,优化海沧与本市各区、漳州龙海、角美一体化的公交体系,探索建设连接本区与岛内及周边各城市组团的快速公交系统,不断完善海沧新城区公交网络及配套设施,构建顺畅的立体式对外交通体系。
四、立足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完善区域规划,优化产业布局
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做好总体规划布局的调整,进一步明确各片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一是抓紧完善并尽快实施南部片区规划,留足港口物流业发展空间,推进南部区域环评工作,利用区域规划环评成果,进一步细化港区、工业区、生活区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二是加快制定或修订一农片区、鳌冠片区、马銮湾片区、海沧保税港区等片区建设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大项目的布局规划,指导片区开发和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加强与漳州区域合作,拓展海沧产业发展空间。争取突破行政区划,对海沧与漳州的产业空间布局做统一规划,形成互补的产业分工,扩大总量,提高质量,共建海沧与漳州的临港现代产业集中区。
(二)加强自主创新,改变增长方式
进一步落实《关于实施科技强区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加快建立环境、人才、平台、项目四位一体的创新机制,完善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一要借力搭台,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依托厦门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海沧台资中小企业创业园等有效载体和平台,加强科技成果中试、孵化和转化;注重“政府扶持、企业运作、民间参与”,建立健全公共技术服务体系,着力搭建工业设计平台,不断提升工业产品设计品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鼓励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吸引能为本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科研院所等机构入驻海沧。二要借资做强,加强自主创新金融支持服务。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完善科技投入增长机制,落实税收引导和经济扶持政策,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进科技、管理、标准和品牌创新。三要借才创新,积极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重视拔尖人才的选拔与使用。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力争到2020年,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技术成果,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知名企业,构筑一批功能互补的科技创新平台,聚集一批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力争企业发明专利、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数量居全市前列。
(三)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和优化生活环境。一是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强化节能减排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严格的节能减排“硬约束”。严格环评、能评把关,逐步提高项目环保准入门槛,加快淘汰或置换高耗能、高排放产能,严厉查处超标、超总量排放行为。二是加强节能减排基础性工作。组织开展企业能效达标活动,加快重点节能减排工程项目建设,实施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工程,强化污染源控制。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加快循环经济试点,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积极培育低碳经济。培育和引进环保骨干企业,推行环境污染治理的企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运营。四是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促进饮用水的清洁使用和循环利用,加快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加大农业生态保护、农村水源污染以及流域综合整治力度,扎实推进“青山挂白”工程,继续推进林相改造;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绿色学校、绿色社区活动。结合海沧湾公园建设,加大海域滩涂整治,保护海洋环境。
五、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构建文明和谐家园
(一)加快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格局
适时启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公共财政等方面一体化服务。建立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协调、覆盖城乡的“三规合一”新机制,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积极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与整治,力争到2020年前基本完成全区村庄的环境整治或搬迁改造,推进农村居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加快推进农林场体制改革。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推动城乡交通设施共建、联网、共享,加快城乡水、电、气等设施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大总量减排和污染防治力度。加快城乡农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二)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围绕新城区的建设和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大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投入,继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完善以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为主体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一要均衡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提升“民智”。提升教育发展内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加强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的规划布局,推进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不断发展。大力完善基层文体设施、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素养。二要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增强“民康”。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促进城乡医疗水平、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三要构建全覆盖社保体系,促进“民保”。加快完善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有效衔接。继续推进城镇、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进一步健全农村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正常增长机制和计划生育奖励、优扶机制。深入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四要扩大劳动就业,增加“民富”。强化就业培训,健全城乡一体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和收入倍增计划,千方百计增加农民财产性、经营性、工资性和生产性收入,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不低于经济发展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资产、资金、资源)监督管理,确保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五要强化住房建设,保障“民居”。建立商业住宅、保障性住房、拆迁安置房和阳光公寓合理布局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村庄整体改造。六要加强社会服务与管理,确保“民安”。要深化“平安海沧”建设,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为海沧“三新”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加强组织领导,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一)加强党的建设
进一步强化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海沧“三新”建设的全过程。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在强化思想建设和政治建设中增强科学发展的意识,在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中提高推动发展的能力,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夯实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中强化服务发展的保障,积极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并积极探索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基层党建巡查和国企领导人廉洁从业的有效举措。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以农村城市社区领域和非公经济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较强的工作能力、扎实的工作作风、无私的奉献精神。
(二)深入调查研究
认真研究国务院《若干意见》及省、市《实施意见》的主要精神,学习借鉴上海、深圳、成都等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成功经验,加强组织保障、强化调查研究,利用全国最大台商投资区的优势,向上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力争在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对台产业对接先行、港口物流对接先行、文化旅游基地建设先行、教育卫生相互促进先行有所突破。
(三)强化先行氛围
大力宣传国务院《若干意见》及省、市《实施意见》出台的重大历史意义和中央领导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支持与关心。大力宣传海峡西岸经济区特别是海沧“三新”建设的新经验、新成就,使之转化为进一步推进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关注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做好引导工作,强化共识和凝聚力,形成积极向上、共谋发展的主流意识。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精神,及时总结和推广海沧“三新”建设中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气势和态势,营造争当海西建设排头兵的良好舆论环境。
(四)明确责任分工
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都要倍加珍惜重大历史机遇,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及省、市《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主要领导亲自抓,建立责任机制,切实把贯彻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及省、市《实施意见》与当前各项具体工作结合起来,与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统筹起来,积极应对风险,毫不放松地推进发展。各有关部门要积极筹划、主动对接、加强协作,围绕国务院《若干意见》及省、市《实施意见》的具体分工,落实到项目、资金、人才和政策等各个方面。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要充分发挥广泛联系各界群众的优势,找准位置,主动融入,积极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把贯彻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及省、市《实施意见》情况列入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范围,作为工作实绩评定和干部奖惩的重要内容。
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国务院《若干意见》
5月19日,县委召开常委会,组织学习了《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围绕如何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若干意见》展开讨论,并提出贯彻意见。县委书记林景华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若干意见》的制定,再次表明了海西战略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从战略构想转化为全省人民不断深入的具体实践,再次凸显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大支持海西加快发展的力度,使我们倍感振奋、倍受鼓舞。全县上下一定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全力推动光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林景华对学习贯彻《若干意见》提出三点要求,一要认真学习领会,把握海西建设新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全面把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重点要做好的七个方面工作,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新定位、新要求、新期待上来,紧紧围绕“海西应先行、闽北当前锋、推进十大建设”的实践载体,全面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二要主动跟进对接,抢抓海西建设新机遇。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深入研究与《若干意见》相衔接的对策措施,找准抓住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强化观念对接、思路对接、政策对接、项目对接和机制对接,用足用好用活中央赋予海西先行先试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效应,切实把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点,转化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三要有效提升运作,展现光泽发展新作为。要通过运作,认真制定发展规划,争取得到国家和省里更多政策、资金、项目的支持,努力创造光泽加快发展、跃升发展的有利条件;要通过运作,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海西盘子,加快构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三大支撑体系,夯实“三农”基础,实现“三保”目标;要通过运作,全力推进我县“十大建设”,加快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切实提升发展质量,为全面实现“十一五”奋斗目标,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光泽宣传网)
8月18日上午,市委召开五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莆田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决策部署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振奋精神、抢抓机遇,持续运作、有所作为,努力开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新局面。全会还票决了20名正处职领导干部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
市委书记杨根生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张国胜、林光大、蔡尔申,市委常委黄进发、陈金钵、吴晓丁、张华英、胡启泰、林素钦、林庆生在主席台就座。
杨鹏飞等其他市五套班子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应到市委委员41名,实到38名;应到候补委员8名,实到8名,符合规定人数。
会上,杨根生代表市委常委会讲话: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加快海西建设的决策部署
国务院颁布的《若干意见》,是中央立足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战略决策上来,统一到省委和市委的总体部署上来,充分认识我市在海西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作用,充分认识我市当前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认识我市加快融入海西的有利条件,充分认识我市新一轮加快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按照省委提出的“来之不易、倍加珍惜、乘势而上、有所作为”的要求,切实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加快海西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福建省《实施意见》和《纲要》明确了莆田发展的定位,对我们来说,既是重大历史机遇,也是重大历史使命,更是重大历史责任;既是鼓励鞭策,也是重视支持,更是希望要求。全市上下既要看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又要看到加快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全面把握当前形势,进一步牢记使命、增强责任,坚定信心、加倍努力,以攻坚克难的精神、应对风险的气势、开拓创新的气魄、锲而不舍的韧劲,视挑战为机遇,变被动为主动,集中精力加快发展,齐心协力乘势而上,不断推动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二、乘势而上、突破重点,在融入海西中加快推进港城崛起
全面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已经明确,现在关键要融入海西、乘势而上、突破重点,奋力追赶、持续提升、蓬勃崛起,努力把发展蓝图变为现实。重点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突破:
要在推进先行先试上有效突破。全市上下要坚持先行、立足先试,努力在先行先试上取得有效突破。要搭建平台争取政策。构建妈祖文化产业园等莆台紧密合作区,力争在促进两岸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要深化莆台交流合作。加强与台湾行业协会和同业公会的沟通联系,促进我市与台湾石化、机械、冶金、造船及农业、旅游业等深度对接。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突破传统体制机制束缚,为推进先行先试努力营造宽松透明的政策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和诚实守信的金融环境。
要在优化产业结构上有效突破。坚持在加快发展中推进产业升级、在做大总量的基础上提升质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要巩固提升第一产业。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以农村服务业为纽带,繁荣农村经济。 要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坚持把工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做强做大工业经济带动全市经济的整体突破。加快发展以炼化一体化、重油裂解和冶炼、冷轧为重点的临港重化工业,以LED和LCD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着力打造重化工业、电子信息、林产加工、工艺美术、大型装备制造等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着力打造核电、水电、气电、风电、火电、太阳能、生物能、抽水蓄能等门类齐全的能源基地,发展壮大港口经济。要培育壮大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城市经济,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会展业等现代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切实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要在实施项目带动上有效突破。项目是源、项目是势、项目是责。要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为载体推动重点区域的崛起,推进重点产业的突破。要紧紧围绕发挥港口优势,按照规划先行、项目带动、引资开发、服务跟进的思路,为重大项目引进、建设搭造良好的平台载体。要根据重点区域产业功能定位,注重加强与央企、国际财团的沟通对接,切实加大民资、外资引进力度,策划、生成、引进一批产值上五十亿、上百亿的大型工业企业,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群,支撑重点经济区域的崛起。要紧紧围绕已经策划生成的重大项目,一个一个争取落地开工,一个一个扎实推进建设。
要在构建交通枢纽上有效突破。要按照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和莆台直接“三通”的要求,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要推进港口开发与拓展腹地一体化运作。以港口码头开发建设为中心,加快港航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要严格保护岸线资源,切实保护好港口后方陆域。要推进港口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运作。积极构建城区、港区、工业园区联通的交通网络,努力把莆田建设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区域性交通枢纽。
要在注重统筹兼顾上有效突破。 要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要求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切实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人口与计划生育、环保等社会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要突出重点,着力民生民心。要抓住薄弱点,注重后进工作和落后区域加快发展。要培育亮点,推动城乡一体发展。
三、加强领导、四求作为,为加快推进港城崛起提供坚强保证
立足海西建设实践,省委提出提升思路求作为、精心谋划求作为、突破重点求作为、艰苦奋斗求作为,这既是对海西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又为我们贯彻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和福建省《实施意见》、《纲要》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落实“四求作为”,切实加强领导,积极有效作为,努力为加快推进港城崛起提供坚强保证。
必须解放思想、敢于争先。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先行先试、“四求作为”的要求,必须持续推进思想解放。解放思想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要体现在干部群众推动发展的思维方法、具体行动上。要在奋力先行中体现思想解放。要在提升思路中体现思想解放。要在敢闯敢试中体现思想解放。要在精心谋划中体现思想解放。
必须持续运作、实干实效。运作实干体现干部的智慧、能力和工作方法。落实政策需要持续运作。允许先试、允许先做,这是最大的政策支持。要坚持从现在做起、从能够做的事情做起而不过高地期待,从基层基础做起而不急功近利。挖掘优势需要持续运作。全市上下要善于多角度多侧面来理解优势,认识优势,寻找优势,发现优势;善于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把现实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优势产生更大的效应。推进项目需要持续运作。要按照“三个重中之重”的要求,从现有的项目抓起,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推进,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落实,真正做到以项目保增长、以项目优结构、以项目增后劲。
必须服务全局、勇担责任。当前,抢抓难得的发展机遇,全面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就是我市的全局。全市上下要切实增强全局意识,围绕全局、站位全局,服务全局、维护全局,在全局工作中找准定位、担当责任。要在找准定位中明确责任,真正做到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负责、敢于问责。要在攻坚克难中体现责任,只要是市委、市政府定下来的事,就必须一步一步去推进,一项一项去落实,持之以恒地盯紧抓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要在形成合力中落实责任,持续浓厚想发展、谋发展、干发展的良好氛围,持续营造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干净干事的创业环境。
必须加强党建、有效保障。落实加快海西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实“四求作为”,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全面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杨根生强调,贯彻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要着眼长远,更要立足当前,从当前的各项工作做起。要全力抓好保增长这个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继续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视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安定稳定,统筹安排各项重大活动,确保当前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
杨根生最后强调,站在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展现新作为、谋求新发展,齐心协力推进港城崛起,这是我们共同担负的新的历史使命。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站位海西、融入海西,艰苦创业、团结奋斗,致力发展、尽力作为,全面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创造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十七大代表,市纪委委员,不是市纪委委员的县区(管委会)纪委(纪工委)书记,在莆部分副厅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不是市委委员和市纪委委员的市人大、政府、政协党员领导干部,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党政主要领导,市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市直各单位党员主要领导,市武警支队、边防支队、消防支队主要领导,各县区(管委会)党政主要领导等。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