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思明区何厝“金包金”工程
皮卫平
“金包金”工程是厦门市思明区推出的一项惠民工程,项目自2005年8月启动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思明区何厝金包金项目领导小组,指派区人大副主任韩静江、政协副主席皮卫平任项目总顾问,指导和协调项目各项工作。工程启动后,区政协从项目选址、立项、设计、报建和建设监督全程给予指导,并协助政府在项目费用减免、政策和资金扶持、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给予了支持,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在工程报建和建设过程中,组织区政协委员两次进行实地考察和指导,提出加快工程的建议和措施,并对股份化方案进行论证和修改,使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可以说,思明区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为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在城乡结合部探索出了一条解决被征地农民生活出路、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新路子。
一、解剖何厝社区,探究城中村管理难的本源
随着厦门特区新一轮开发,近两年来何厝被征用的陆地面积达1500多亩,海域面积达1200多亩。虽然何厝村于2003年6月实行了“村改居”,但更改了名称的何厝社区,仍然保留并实行着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农村的经营体制。失去耕地的农民,在市场的诱导下,大部分转变为依赖出租房屋而生存的新的社会阶层,全村3100常住人口中有70%的人靠房屋出租为生,其余30%的人靠做小生意、讨小海为生。在城乡并存的二元结构中,何厝又成为了“都市里的村庄”,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而城中村成为城市移民特别是低收入移民集聚区的同时,恶化了人居环境,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1)居住人口密度增长,单位面积内人口过度膨胀。由每平方公里1240人增加到4280人,比原增加了3.45倍。(2)公共环境遭破坏。在原住宅范围内进行违章搭盖、无序建设,破坏了周围的环境。(3)环境脏乱差。由于监管困难,使得原本宁静的渔村成了脏乱无序甚至藏污纳垢的滋生地。(4)安全隐患增加。由于居住不能满足需求,村民私宅不断向空中扩建,使居住失去了安全保障。二是居住者均为靠打零工、短工为谋生手段,收入微薄且不稳定,偷盗、斗殴等刑事案件时有发生。
二、实施“金包金”工程,破解城市化进程的难题
在市领导的倡导下,借鉴岛外“金包银”项目的成功经验,以莲前街道何厝社区为试点,推出了“金包金”工程,有效地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实施。
1、“金包金”的含金量在于处处利民。
“金包金”项目定位于富民、利民、惠民工程,它的含金量充分体现在政府的利民政策上,体现在政府土地、政策、资金三方面对村民利益的维护上。
土地:在岛内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政府无偿划拨最具有增值空间的土地,用于建设与软件园相配套的外口公寓、商场及用于美食街的临时店面(其中公寓面积46388 M2,商场、店面面积17751 M2),动员村民集资入股,项目按股份制方案实施,将项目收益,按村民量化的股份进行分配,真正使全体村民共同受益,期望比较彻底地解决失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出路问题。
政策:市、区各级政府、各政府职能部门为“金包金”项目建立“绿色通道”,审批手续从简。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主动为“金包金”项目减免土地配套费、人防工事费及各类手续费、综合费等约2000万元,真正体现“服务在先,让利与民”的理念。
资金:“金包金”项目资金的支持不是简单地支付现金,而是体现在委托国有投资公司无偿代建,并不计成本地代垫部分建设前期费用,体现在对项目贷款的贴息及对享受低保待遇村民的个人入股贷款的贴息上,委托有经验的公司经营,确保一定的收益率。从而树立村民入股的信心和决心,推动项目的尽快实施。
2、“金包金”包出了村民的种种实惠。
集体资产的量化。何厝村根据2003年村改居和重新界定的村民身份,将集体多年来积累的资产,在成立股份公司的同时量化到村民(股民)名下,集体资产的量化无疑是增加了村民的人均纯收入。
政策保障下的收益。一是项目审批中,政府政策性减免各类费用近2000万,这笔费用的减免,视同政府给每位村民(股民)入股时补贴了6000多元。二是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股份公司需向银行贷款建设费用约4000万元,为减轻股份公司的负担,政府将为该项目贴息,这意味着每位股民又增加了645元的收益分红。三是正视低收入人群的困难,政府无偿为他们提供贴息贷款,严格控制股份转让买卖,确保每位村民(股民)认股权益,使每位村民(股民)资产均衡。
股份资产增值的预期。何厝“金包金”项目选址是厦门市的投资热土之一,具有无限商机。在这样的区域建设配套的三产项目,服务于周边的各大区域,该项目的固定资产增值前景是相对超前的,从而为该项目能确保村民收益奠定良好基础。
3、“金包金”推动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金包金”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问题,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农业村城市化进程中的“资产股份化,居住社区化,务工非农化,村民市民化”的实践。
思想观念的转变。“金包金”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动全体村民参与,组织他们学习股份制公司的相关知识,学习新的公司法,了解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村民们对现代经济形态的认知。在宣传动员组织村民学习的过程中,村民们的思想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明显提升,提升了城市观念。
村容村貌的改变。“金包金”不仅给何厝村民带来了精神面貌的变化,而且也给何厝村带来了村容村貌的改变。虽说现在的“金里”还是每家每户在宅基地上建起的村舍,但股份公司成立后将要统筹规划“金里”,按照城市化的要求统一整治“金里”的道路,以居住社区化的模式逐步规划村民的住宅,推动改造原有的居民建筑,使其真正成为城市的一体,把城中村变为生活形态、文明生态、基本面貌与城市整体相协调的自然组成部分。
三、实施“金包金”,深化基层工作的客观规律认识
“金包金”项目的实施,在尊重被征地村民离土不离乡意愿的同时,维护了村民的切身利益,使村民的生产、生活有了可靠的保障。同时,也化解了政府征地拆迁难的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推进城市化进程找到了良好的实施方式,获得了村民、政府的双赢效果。
启示一:认真调研、精心组织是正确实施的前提。“金包金”项目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涉及到体制、观念、管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就必须做好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广大村民的意见,及时研究并解决好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每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步骤能尽量做到合理可行。
启示二:积极引导、强化责任是顺利推进的基础。“金包金”项目是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政策参照,更没有经验可借鉴。为了项目的顺利实施,立项伊始思明区就及时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和分工,以每周例会的形式指导村两委抓好每一个阶段的工作落实,同时领导小组抽出专人负责办理项目报批的各项手续,积极争取各类优惠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督促代建单位保质保量地建好政府的民心工程。
启示三:充分发动、广泛宣传是群众认可的源泉。“金包金”项目是否能顺利实施,关键是群众发动得是否充分,宣传是否到位,让村民把致富的愿望内化为动力,把村民求发展的期待外化为项目,真正成为推动改革的主体。在项目实施中入股宣传工作始终贯穿在群众工作的每个阶段,除主要依靠召开村民小组党支部、股东代表、村两委例会等四种会议形式进行宣传动员之外,还请来了市土房局、工商局、税务局等政府的职能部门分别向村民代表讲解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并以“致村民一封信”的形式进行宣传,营造了宣传发动人人有责的氛围。在广为宣传的基础上,全村实际募股率预计将达到85%。
启示四:公开公平、公正透明是落实基层的关键。“金包金”项目要落实到实处,加强沟通,消除顾虑,严格公平、公正、公开的处事原则是关键所在。无论是选村民代表、股民代表,还是选股份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都采取了按比例自下而上逐级推选的原则,推选出的代表不仅要符合人口比例要求,而且必须是不违反计生条例、遵纪守法、有一定议政能力的成员,选出的人员要经过三天的公示,无争议后方能按要求履职。
项目施工更要体现“三公开”的原则,从设计方案的选定到施工队伍的选拔都是采取网上报名,公开招标的程序进行。推选出的村民参与了设计方案的评审;工程进度的每一个环节都向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定期汇报;为了保质保量地抓好工程建设进度,用好村民们入股的每一分资金,从村民代表中推举出工程质检员,参与工程质量的把关、监督。在领导小组的建议下,村两委专门设置了公示栏,公示一切与股份公司相关的法律文书、往来账目及人事安排。实行“三公开”原则,让村民们吃下了定心丸,增强了他们入股信心,减少了顾虑。村两委通过工作也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村干部的威信也在“三公开”原则的执行中不断得到提升。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