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人民政协,改革开放30年 [打印本页]

作者: 福建老秘    时间: 2009-7-1 08:32
标题: 人民政协,改革开放30年

人民政协,改革开放30

 

30年来,人民政协在拨乱反正,巩固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推进改革开放,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促进祖国统一,开展对外交往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1978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全国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也开启了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新时期。看人民政协30年的发展变化,首先要看国家30年的发展变化,把30年来人民政协的发展变化与国家的发展变化紧密地连在一起,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实践的进程中去认识、总结和把握人民政协的成绩、经验和规律。

形势和任务发生根本变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人民政协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也发生了根本变化。根据邓小平在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一、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 

  二、坚持把增进团结作为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使命。

  把“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事业、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明确为人民政协的政治基础;适应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把“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纳入统一战线范围,使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在党派团体的基础上调整和增加了界别。

  三、坚持把开拓创新作为人民政协发展的力量源泉。组织规模逐步扩大,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理论研究积极推进,经常性工作不断创新。

拓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广度和深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政协在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方面的任务越来越重、作用越来越大。一是在宪法中载入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作用,二是明确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三是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成为我国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之一,四是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被纳入社会主义监督体系。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载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人民政协成为体现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载体。

  一、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强化党在多党合作政治格局的领导地位。将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实行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发展成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为人民政协的指导思想;各级党委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支持人民政协依照章程履行职能。把政协工作纳入党委的总体工作部署和重要议事日程,普遍建立健全了党委定期研究政协工作、主要领导同志分工联系政协工作、主要领导同志参加政协重要会议和活动、政协主席列席党政有关重要会议等制度,经常听取政协党组的工作汇报,及时研究并统筹解决人民政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中共政协党组在政协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政协组织中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使党的主张成为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族各界人士的广泛共识。

  二、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巩固多党政治联盟。尊重和保障各民主党派在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常委专题座谈会、专题协商会议等各种会议上以本党派名义发表意见的权利,充分运用主席会议、秘书长会议通报情况、听取意见,研究确定在政协重大活动中加强协作的重要事项;尊重和保障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开展视察、提出提案、举报、反映社情民意以及参与调查活动的权利;在组织上保障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和政协领导成员中占有较大比例。

  三、突出政协组织构成上的界别特点,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由界别组成是人民政协的显著特色。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协把完善界别设置、突出界别优势、发挥界别作用作为人民政协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了积极探索,在界别联组讨论、界别联谊、界别发言、界别视察、界别调研以及开展界别协商等方面积累不少经验,取得很好成效,对扩大社会各界群众开展有序政治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 福建老秘    时间: 2009-7-1 08:33

回首光辉岁月  展望似锦前程

省政协举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

 

本刊记者

 

  20081218,省政协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在福州举行。省政协主席梁绮萍,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协原主席陈明义,省政协原主席游德馨,省领导庄先、洪捷序、张燮飞、陈芸、李祖可、叶家松、叶继革、张帆、邓力平,黄瑞霖、金能筹、陈家骅,老同志何少川、许集美、陈家振、蔡载经、叶庆耀、陈荣春、林逸、陈增光出席纪念大会。张燮飞主持会议。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省政协各界别,各设区市政协的代表在会上先后发言(详见发言摘登),他们从不同侧面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人民政协的光辉历程,抒发了对人民政协事业的热爱之情。

  省政协主席梁绮萍在大会上作重要讲话。她首先回顾了伴随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省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大致经历的三个紧密相联的阶段,进一步指出,改革开放30年,是全省各级政协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的30年,是主动作为,有效履职,为促进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30年。我省人民政协事业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是因为全省各级政协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握政协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始终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工作创新;始终切实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不断夯实政协履行职能的基础。因此,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就是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协工作,努力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就是要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为促进海西又好又快发展建言献策;就是要围绕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为促进海西又好又快发展凝聚力量;就是要把履职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促进海西又好又快发展营造氛围;就是要全面加强人民政协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梁绮萍最后强调,中共十七大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为全省政协组织提供了广阔的作为空间。全省各级政协应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福建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有效履职,为推进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 福建老秘    时间: 2009-7-1 08:34

以深入改革开放为动力不断开创我省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

 

梁绮萍

 

30年前的今天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航程,福建作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经过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重大变革,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伴随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省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紧密相联的阶段:一是全面恢复阶段,1978年初闭幕的省政协四届一次会议,结束了我省政协组织长达12年的停顿状态,各级政协组织开始逐步恢复和建立,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开展日趋正常。到1987年,全省各市、县(区)全部恢复或成立了政协组织。二是巩固提高阶段,1990年,中共福建省委召开第一次全省政协工作会议,对加强政协工作作出部署。1999年和2005年,中共福建省委召开第二次和第三次全省政协工作会议,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决定》,促进形成“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配合”的良好局面。各级政协组织认真贯彻省委《决定》精神,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工作制度,使政协履职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三是深入推进阶段,各级政协组织认真贯彻中共十七大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精神,努力探索规范政治协商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的途径和形式,进一步提高了履职的有效性。

  3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我省政协事业蓬勃发展,履职领域进一步拓宽,社会影响日益扩大,为促进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发挥政协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重要机构的优势,巩固团结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届省政协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人民政协各项建设的首位,不断夯实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思想政治基础。组织委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不断巩固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为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共同奋斗。积极推进协商民主进程,拓展协商内容,规范协商形式,建立协商机制,协商水平不断提高。加大民主监督力度,通过提案、视察、民主评议等形式,对我省地方性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等情况进行民主监督,促进了法治建设和廉政建设。

  发挥政协智力密集的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政协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选择事关福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研视察,积极建言献策,为促进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2004年以来,围绕中共福建省委提出并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省政协充分发挥优势,主动融入大局,为海西发展战略的形成、完善、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有力促进了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

  发挥政协渠道畅通的优势,关注民生民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知识分子政策落实、读书贵、就业难、社会治安、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项调研和视察,提出意见建议,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认真了解和及时反映社情民意,一大批反映民生的提案、信息引起了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仅近3年,中央和省领导对省政协报送的信息作出重要批示达300多件次,促进了许多民生问题的解决。组织引导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参与我省和谐社会建设各项活动,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界别群众的宣传引导、释疑解惑、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努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发挥政协人才荟萃的优势,主动献计出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围绕文化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主动献计出力,有效促进了我省一大批重要文化设施建设和重要文物、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和利用。鼓励和支持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社会科学等界别委员发挥专长,创作出一批格调高雅、富有艺术魅力的文艺作品,一些委员的作品相继获得国际和国家、省级等奖项。发挥政协文史资源优势,广泛征集各类文史资料,30年来,共编辑出版文史资料书籍56部,2000多万字,较好地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促进闽台文化融合,支持有关设区市政协编纂《闽南话漳腔词典》、《闽南话泉腔词典》,举办闽南文化、妈祖文化、客家文化及其他民间文化的交流活动,既促进了闽台文化艺术的交流融合,又增强了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优势,加强联络联谊,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级政协港澳委员为香港、澳门回归和繁荣稳定作贡献。全省各级政协港澳委员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基本法》,广泛参与港澳社会事务,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受到中央驻港、驻澳联络办的充分肯定。省政协加强与港澳委员的联系沟通,组织港澳委员赴省内外开展调研视察,为他们知情明政、履行职责创造条件。港澳委员在家乡和祖国大陆其他地区投资兴业、捐资扶贫,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发挥闽台“五缘”优势和政协独特作用,积极做好台湾人民工作,促进闽台交流合作。从2005年到2007年,连续邀请在闽的台商代表列席省政协全会,2008年又邀请19名在闽台湾人士为十届省政协特邀委员,参加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这一新的探索,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影响。积极拓展海外联谊工作,省政协有关专委会与省直有关单位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协同开展侨务工作,组织涉侨政策调研,做好华侨华人团组来闽接待工作。邀请18位海外侨胞作为十届省政协特邀委员,拓宽了与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系渠道。

  30年来,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许多宝贵经验,对继续推进人民政协事业的蓬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握政协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30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政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中共福建省委部署要求,积极探索体现政协工作的特点、发挥政协优势的新思路、新举措,在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格局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政协工作才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30年来,省政协各项工作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作为,最重要的是牢牢把握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原则,始终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实践表明,只有把发挥职能作用同服务大局有机结合起来,政协工作才能创出新业绩。

  第三,必须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30年来,通过加强团结,我们汇聚了力量,形成了共识;通过发扬民主,我们凝聚了智慧,形成了合力。实践表明,只有牢牢把握两大主题,政协工作才能取得新进步。

第四,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工作创新。30年来,各级政协组织根据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更新思想观念,建立工作机制,推出新的工作举措,不断拓展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实践表明,只有开拓创新,政协工作才能增添新活力。

  第五,必须切实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不断夯实政协履行职能的基础。30年来,各级政协组织高度重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发挥专委会基础作用和委员主体作用,提高机关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积极推进履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践表明,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政协工作才能开创新局面。

  因此,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就是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协工作,努力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全省各级政协组织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中去,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要深化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成果,努力使人民政协的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更好地为促进科学发展服务。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就是要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为促进海西又好又快发展建言献策。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必须按照中央和省委提出的2009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立足“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深化闽台经贸合作、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等重大课题,深入调研,集思广益,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要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联系广泛、渠道畅通的优势,多做优化环境、引资引智、牵线搭桥的工作,以积极有为的实际行动,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就是要围绕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为促进海西又好又快发展凝聚力量。大力促进各党派之间的团结合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构建和谐福建提供最广泛的力量支持。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努力促进不同信仰的群众和谐相处。要加强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系,把握两岸关系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政协组织的优势,促进先行先试,为扩大福建对外开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多做贡献。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就是要把履职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促进海西又好又快发展营造氛围。全省各级政协组织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尤其要关注和维护困难群体的利益,使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积极反映民意,努力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使社会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在政协这个舞台上能够得到充分表达,各种利益关系通过政协渠道能够得到及时疏通和妥善处理。要坚持为民办实事,高度重视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善于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履行职能,积极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合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就是要全面加强人民政协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在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我省改革开放中有许多难题需要研究破解,有许多挑战需要正确应对。人民政协要保持和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就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富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建议,就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履职的能力和水平。政协委员要强化主体观念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发挥好在本界别、本职工作中的模范作用和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拓展和创新政协工作领域和履行职能的方式方法,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主动性和实效性。要切实加强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学识丰富、业务熟练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作者: 福建老秘    时间: 2009-7-1 08:36

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不断开创人民政协事业新局面

福建省政协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发言摘登

 

人民政协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提供重要舞台

省政协常委、民盟福建省委员会专职副主委陈榕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我国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人民政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作为政协的重要参加单位,在政协这个大舞台上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第一,民主党派通过人民政协这个平台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协商合作,促进党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第二,民主党派通过提交政协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以及派员担任特邀人员等,在民主监督中发挥独特作用。第三,民主党派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深入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作用日益凸显。第四,民主党派在政协开展各种活动,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工作,为促进社会和谐、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的作用,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促进党委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不断提高政协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民盟作为参政党,将坚持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团结奋斗的第一要务,认真履行职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为特区建设发展倾心履职

厦门市政协副主席桂其明

  伴随着厦门改革开放和特区建设的步伐,厦门市政协走过了不平凡的30年。19805月,市政协召开五届一次会议,结束了“文革”动乱期间的瘫痪状态,迅速投入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主动配合党委和政府,做好团结各界人士的工作,加强与港澳台侨各界人士的联系,积极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上世纪90年代,我市政协积极融入特区建设和改革开放大局,在履行职能上力求有所作为、有所开拓,不断提升政协工作水平。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政协顺应特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全面履行职能,创新工作方式,实现了“五个新”,即协商议政展现新格局;专题调研彰显新作为;监督工作形成新态势;政协“三化”建设得到新推进;对台工作呈现新特色,为促进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30年来,我市政协围绕特区建设发展大局,认真履行职能,积极主动作为,创造了特色鲜明、富有创意的做法和经验,为进一步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协工作,坚定信心,倾心履职,为促进厦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政协议政促进教育发展

省政协委员、福州一中校长李迅

  改革开放30年,是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

  委员们时刻心系国家发展,心系百姓疾苦,心系教育事业的每一次改革发展。提案则是他们为教育发展建言献策的最有效方式之一。通过提案,委员们紧密联系群众、广泛听取呼声。提案中的许多建议更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供了重要参考。高校大扩招,助学政策出台,义务教育免费……这一系列教育界的重大变革,无不汇聚着各地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力量。这些提案所提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并在不同程度上得到落实,切实解决了教育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使我省教育事业迈上了持续、健康的发展轨道。

  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我们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多建科学发展之言,多献促进和谐之策。

 

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企业发展

省政协委员吴长谋

  从企业角度观察,以香港发展经验作比较,我认为改革开放取得成功,最根本的是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投资和经营环境,把创业致富的权利还给人民,这才有了各类企业发展、搞活的空间,才有国民经济的成长壮大。

  30年来,为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措施。如,大力提倡理论创新和思想解放,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改进行政管理体制等,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这过程中,各级政协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协委员来自各界,信息灵通,思想活跃,敢于畅所欲言,围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转变政府职能等,积极建言献策,政协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委员的意见建议,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全球金融危机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有效应对危机,推动企业发展。希望各级党委、政府继续关心、培育、扶持企业,为企业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和着福州发展的步伐前行

福州市政协

  30年来,福州市政协同全市人民一道,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准确站位,主动作为,认真履行三大职能,积极推动科学发展,不但亲身见证了福州市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直接参与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在福州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是作用更加重要。市政协不断顺应时代变迁,推进事业发展,以务实有效的工作赢得党委、政府的信任和人民群众的信赖。二是地位不断提升。党委的领导、人大的重视、政府的支持、部门的配合,进一步提升了政协工作的地位。三是制度日趋完善。履行职能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逐步得到加强和改善。四是机构得到充实。内设机构逐步健全,专委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委员人数增加,代表性更加广泛;委员界别增至31个,设置更加合理;机关服务保障不断加强。在新的征途中,市政协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着力攻克工作难点,努力追求工作实效,进一步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发挥优势  积极探索

不断推进两岸民间联谊交流

漳州市政协

  30年来,市政协对台工作实践,使我们切实感到对台民间文化交流是争取台湾民心、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比较直接、有效的渠道,也是遏制台独、克服岛内分离倾向、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重要手段。主要体会有:一是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在对台民间信仰交流过程中,既要坚决贯彻中央各项对台方针、政策,又要探索能让台胞欢迎的交流方式,正确对待台胞信仰的先贤,努力寻找蕴含于神缘之中的漳台地缘、血缘、文缘关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必须发挥优势,主动作为。政协应当充分发挥位置超脱、联系广泛、社会影响较大的特点和优势,围绕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积极促进两岸人民的接触交往,增进相互了解和感情,推动两岸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交流。三是必须创新载体,拓展平台。30年来,我们把发挥漳州“五缘”优势的着力点,放在载体平台建设上,有力推动了两岸交流的深入开展。

 


作者: 福建老秘    时间: 2009-7-1 08:36

完善程序 规范运作 努力提高协商议政质量

泉州市政协

泉州市政协积极探索协商议政新途径,把提高协商议政质量作为主要着力点,以进入党政决策程序为目的,以逐步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为重点,以有助于领导科学决策为关键,积极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作用,逐步形成了党政重视支持、政协积极主动、部门配合默契的协商议政氛围。一是健全完善了“四种机制”,即依靠党政的主导机制、密切部门的协调机制、健全政协的工作机制、规范常委会的履职机制。二是在有为运作上把握“四性”,即协商议政的双向性、程序性、时效性、层次性。三是注重形式创新,通过开好例会广泛协商、举办政协论坛专题协商、联席会议定期协商等形式,增强协商活动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四是注重协成果转化,在互动互进中做到“三个加强”,即加强高层沟通、加强协调合作、加强宣传反馈。

发挥优势   服务中心

努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三明市政协

三明市是全国重点林区,也是全国和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试验区。到目前为止,全市有1717个村完成林改,占总数的99.8%;集体林权登记2571.1万亩,林权证发放率为95.4%。在这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三明市政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殊作用,主要扮演了四个角色。一是参与者。一位副主席任林改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经济委主任为成员,经济委一些委员直接参与了林改的全过程。二是推进者。从林改方案探讨制定,到林改试点工作,到推动林改深化,都组织委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三是宣传者。在各类会议上学习宣传林改文件,并通过农口的委员向广大群众宣传林改政策。四是督促者。参与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政策落实和党风廉政等进行检查督促,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推动林改不断深化。市政协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省委、省政府授予三明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

围绕中心  增强活力  为莆田发展多做贡献

莆田市政协

市政协从成立起,牢固树立“核心”意识,在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并突出“使党委更有权威、政府更有作为、各界更加团结、社会更加和谐、莆田更快发展”的工作主旨。围绕这一工作主旨,市政协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政协工作新的重要思想和重要观点,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的总体部署,与市委市政府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着眼服务大局,谋求准确定位,把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放在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上,放在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热点、焦点问题的解决上,放在理顺情绪、增进团结、促进和谐上,为实现全市经济提速发展,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在海西绿色腹地建设大潮中扬帆奋进

南平市政协

1995年南平撤地设市,政协南平市委员会也正式成立。13年来,南平市政协始终与闽北的发展风雨同舟,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民主政治不断健全的重要力量。对南平市政协履职情况进行盘点,有这样一组数据:13年来,各党派、团体和政协委员共提交大会发言238篇,编发社情民意信息575期;开展各种专题协商110场(次),形成调研视察报告267份;收到提案2809件,审查立案2665件。政协的许多意见和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有力地推动了闽北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绿色腹地波涛涌,海峡西岸正春风”的浪潮中扬帆奋进,谱写了履职篇章。

改革开放愈深入  政协事业愈发展

龙岩市政协

改革开放30年来,龙岩政协事业与改革开放进程相伴随,与全市人民同奋斗,与各党派团体同进取,与现代化建设事业同发展。历届市政协积极参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建为国为民之言,献求真务实之策,为推进龙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回顾龙岩市政协事业发展历程,我们深深地感到,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也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新世纪新阶段,龙岩政协将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发扬传统,勇于创新,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坚持履职为民   增强履职实效

宁德市政协

宁德市政协在履行职能的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政协工作要保持生命力并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履职为民的理念,把关注民生作为政治协商的重要议题,把保障民生作为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把改善民生作为参政议政的重要任务,并有效地落实到政协履行职能的各个环节;要密切关注党委政府出台的一些事关发展和民生的重大政策、重要事项和重要举措,在政策出台前主动争取协商,执行中积极参与监督,总结时及时参与评价;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通过政协委员的界别代表性密切联系群众,积极探索政协直接为民服务的各种载体和手段,以此密切政协与群众的关系,扩大政协的影响力;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主动争取党政的重视支持和部门的配合,创新创优履职环境,推动政协工作的深入开展,从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科学发展    勇当海西建设先行者

民革福建省委

改革开放30年,是福建民革组织从恢复到发展,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的30年,更是福建民革成立以来工作最好、成绩最多、贡献最大和发展最快的30年。30年来,在中共省委、省政府、省政协的帮助和支持下,民革福建省委紧紧依托政协这个重要平台,把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作为提高参政党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建立制度、创新机制、培养人才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健全了参政议政工作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效能,为改革、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挥了应有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福建民革要以“科学发展、四求先行”为主题,以“海西应先行”为实践载体,勇当海西建设先行者,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海峡经济区形成、建立和完善参政议政机制、推进民革与台湾人民交流合作、探索自身建设有效途径、服务新农村建设等诸多方面,要勇于走前头,善于走前头,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 福建老秘    时间: 2009-7-1 08:37

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努力开创我省民建工作的新局面

民建福建省委

 

改革开放 30 年,开启了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历史新阶段,为民主党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践舞台和发展机遇,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确立、发展和壮大的30年;也是民主党派确立参政党地位,自身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参政议政取得显著成绩的30年。作为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民建各级组织顺应时代潮流,主动作为,有效履职,与改革同行、为改革服务,为福建省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的建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我们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中央、省委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举措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汲取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根据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谋划好今后的发展思路。在中共福建省委和民建中央的领导下,继续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紧紧围绕国家和福建省的中心工作,扎实做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海外联谊等各项工作,努力开创我省民建工作的新局面,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为推动多党合作搭建“舞台”

民进福建省委

1989年中共中央制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首次把民主党派的性质确立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 这具有里程碑意义。2005年、2006年又相继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这两个文件,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多党合作事业和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推动多党合作事业和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治规范和政策依据。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一步表明,各民主党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长期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亲密战友,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的一支重要力量。

  

发挥党派作用    围绕中心履职

农工党福建省委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多党合作事业的推进和发展,我省农工党也进入了历史的最佳发展时期,现已发展成拥有6900多名党员、9个设区市委会、7个县(市、区)委员会;332个基层组织的规模,成为我省多党合作政治格局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支生机勃勃的重要力量,在我省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0年来,农工党福建省委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围绕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智力优势,针对我省医疗卫生、区域经济发展、农业科技、环保、交通、社会保障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深入调查研究,通过人民政协这一平台,以党派集体和委员个人提案等方式,积极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其中有不少提案和建议被采纳,为促进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为推进福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以“侨”为桥    积极履职

致公党福建省委

改革开放30年来,致公党福建省委作为省“五侨”单位之一,在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履行职能,以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为目标,坚持把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支持和服务他们关心和参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为国家建设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牵线搭桥。在做好传承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文化方面,在发挥“五缘”的优势,促进两岸同胞的沟通和理解,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下,致公党福建省委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开展海外联谊工作,如今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旅外乡亲的社团保持着经常的联系,接待海外侨团及洪门人士组织和亲友20多万人次。在宣传福建、宣传侨务政策和“一国两制”,在以“侨”为桥开展服务经济建设的三引进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和谐社会建设和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多党合作是伟大的制度创新

九三学社福建省委

改革开放30年来,九三学社和各民主党派亲历了广阔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参与了改革开放各项事业的建设,见证了统一战线与多党合作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发展,特别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发展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突出民主、团结、和谐的精神,具有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维护稳定的价值功能,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有利于保持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活力,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改革开放30年,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有力地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创新的制度体系和民主形式。

  

同心同德30    共创伟业谋发展

台盟福建省委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共产党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眼光面对历史,切实推动两岸关系发展。1979年新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81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叶剑英委员长发表对台工作的九条建议,让海峡两岸关系开始涌动暖流。19951月,江泽民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20053月,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进一步拉近了海峡两岸的距离。近年来,中共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台政策,努力向广大台湾同胞表达和平发展、共创双赢、为台湾人民谋福祉的良好愿景。居住在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得到了各级政府对其生活、工作的多方照顾。在福建,困难台胞领取生活扶助金、老台胞得到高龄补贴,切实感受到政府对台胞的关心与爱护。海峡两岸的台湾同胞同享改革开放成果,迎来了新的春天。尤其是今年以来,从抗震救灾、北京奥运到神舟七号发射成功,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经受了检验和洗礼,谱写了一曲曲民族精神的赞歌。海内外台胞亲眼目睹神州大地日新月异的进步与变化,真切感受祖国综合实力在逐渐增强、在世界的影响和地位日益提高,共同体味身为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

改革开放30  非公经济展新颜

省政协常委  王炎平

改革开放之前,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一直较高,计划经济使人们旧观念浓厚,思想保守,缺乏冒险创业意识,其直接结果是经济停滞不前,物质普遍缺乏,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定,对全国人民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此后30年间年均GDP增长达到9.8%,经济发展速度令全球瞩目,为社会、为人民积累了大量财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经过30年的发展、壮大,非公经济已与公有制经济一样,是我国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亮点,非公经济人士也拥有与其他劳动者一样平等的政治地位。当前中国非公经济的发展已经跨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人们对非公经济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家关于非公经济的政策法律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非公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个变化将来还会继续下去,民间资本、非公经济将会继续大发展,成为改变中国、发展中国的一支重要力量。


作者: 福建老秘    时间: 2009-7-1 08:38

凝取人心  汇聚力量 促进和谐

为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提供最广泛的力量支撑

 

张燮飞

 

  30年来,我省统一战线与中央、省委在这一时期的历史任务和伟大实践紧密联系,在改革开放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大环境中恢复、巩固、发展和壮大。我省统一战线不断激发“活”的力量、营造“和”的氛围、鼓励“创”的实践、坚持“韧”的劲头,工作取得了重大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一是全面落实党的统战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省委把落实各项统战政策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取得显著成效。统一战线大力拨乱反正,全面落实统战政策,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复查、平反了大量冤假错案,为受到打击、迫害或诬陷的统战成员恢复名誉。共为7000余名被错划为右派的人做了甄别平反和纠正;为3.4万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恢复了劳动者待遇;对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错误处理的近3000名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各项统战政策的落实,有效调整了我省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极大地调动了统一战线各界人士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多党合作制度不断完善。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相继建立协商通报、集体谈心、对口联系、特约人员等多项配套制度。坚持重大问题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近5年来,省委、省政府召开民主协商会、通报会50多次,举行征求意见会、季度座谈会、谈心活动70多次。省各民主党派建言献策成果丰硕。2006年以来,先后有民主党派中央9位主席、23位副主席亲临福建考察调研,就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向中共中央提出意见、建议,为把“海峡西岸”写入中央文件作出重要贡献。2005年以来,省各民主党派共开展了940场调研,形成调研文稿627篇,共报提案、议案402件,其中得到领导批示的重要调研文章有75篇,得到各民主党派中央表彰的有167篇,被各级党委、政府或部门采用的有303件。连续3年举办“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建言献策论坛”。大批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被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聘为特约监察员、检察员、审计员、教育督导员等。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截至2008年上半年,全省8个民主党派组织共有成员34367人,为1978年民主党派恢复组织活动时的2375人近14.5倍。

  三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不断加强。截至2007年底,我省实有个体工商户515374户,私营企业户数达162247,在省外创业的福建人超过300万人。工商联的作用不断加强。198812月,福建省工商联加挂“福建省商会”的牌子。19905月,又将“福建省商会”更名为“福建省总商会”。19917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统战部《关于工商联若干问题的请示》,明确工商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突破了工商联以原工商业者为主的模式,突破了原来主要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民团体,赋予了既是统一战线组织又是民间商会的双重任务。2005年,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民营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政府管理服务民营经济的助手作用。”省政府于200511月正式发文授权省工商联为部分全省性经济类社团业务主管单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不断壮大。全省工商联会员总数100518人,全省共有615个工商联基层组织,各级行业商会组织288个,其中同业公会219个;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291个异地商会(其中省级异地商会25个),会员总数突破10万。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与“海西春雨行动”、“光彩事业”、“温暖工程”等多项公益事业。据不完全统计,自2002年以来,福建省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踊跃参与捐赠兴办公益事业及光彩事业,为公益慈善事业捐款19.5亿元,为光彩助学捐资7.8亿元,受捐助大、中、小学生达28.8万多人次,修建乡村学校617所,设立奖教、奖学基金226个。

  四是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扎实开展。我省党外知识分子约占知识分子总数的70%,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3070人、教授682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24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1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86人。中共十六大以来,我省高校党外人士主持完成的各级研究课题1912项,获得国家奖励的17项,获得省部级奖励的340项。高校知识分子共出版46本统战理论研究专著,发表1103篇统战理论研究论文。1998年我省成立了省留学生创业园区,2001年成立了博士创业促进会,为党外知识分子创业提供新的舞台。2006年以来,统一战线把做好自由择业的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作为新的着力点,按照“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加大工作力度。2007年,省委统战部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部门,建立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我省一批有较大影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新社会阶层代表人物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成立省留学人员联谊会,重视支持发挥联谊会作用,为海外和归国创业的留学人员服务。

  


作者: 福建老秘    时间: 2009-7-1 08:38
五是海外联谊工作不断拓展。我省是著名的侨乡,有海外华侨华人1200多万人,海外闽籍社团3000多个;港澳闽籍同胞123万多人(其中澳门14万),港澳闽籍社团近200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认真做好港澳乡亲的联谊工作,增进他们对家乡的感情,激发他们投身改革开放的积极性。1988年成立省海外联谊会,以亲情、乡情和友情为纽带,加强与海外乡亲和社团的联系。积极组织邀请海外乡亲回闽考察访问,举办“世界闽商大会”和其他世界性同乡联谊大会。近10年来,省委统战部组团近百批、1000多人次走出去;邀请接待来自亚欧美非澳各大洲及港澳台地区的乡亲及团组200多批。加强同来闽在闽投资的海外乡亲联系,积极反映他们的意见、建议,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密切与港澳闽籍社团和乡亲的联系,进一步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爱乡力量,支持他们为港澳顺利回归祖国贡献力量,支持他们依法参与特区各项事务。认真做好侨务工作,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根本利益,鼓励和支持他们关心和参与家乡建设。

  六是闽台民间交流合作不断深入。1981年以来,我省逐步成立各级台湾同胞联谊会,搭建平台,形成网络加强与广大台胞的联系。着力做好台湾年轻一代的工作,举办台湾学生在福建系列活动和台湾学生夏令营活动。扎实做好在闽台商、台生的服务工作,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发挥闽台文化相通的优势,推动两岸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姓氏文化、妈祖文化等民间民俗文化的交流。近年来,省委统战部牵头举办和协调参与了海西论坛、和谐海峡论坛、两岸法学论坛、海峡青年论坛、海峡妇女论坛、海峡诗会、台湾青少年夏令营和“中华文化考察行”、“祖籍地寻根行”等大型活动,实现了两岸在岛内共同举办“情声艺动·相约东南”大型文艺公演、两岸图书交易会、两岸大学生辩论赛等活动,增进了闽台人民的感情。

  七是少数民族工作扎实推进。199910月,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福建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标志着我省民族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从1992年开始,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消灭“无电村”计划、民族村“五通”建设工程。1994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将“造福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实行省直单位挂点扶持贫困县乡制度,加大对不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帮扶力度。加大对少数民族乡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大对畲族文化的保护。深入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2005年我省有8个集体和10个个人受到国务院的表彰,29个集体和42个个人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授予他们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称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有关人民团体坚持开展挂点扶持贫困少数民族乡村制度。2006年以来,开展“海西春雨行动”,帮助以少数民族地区为主的不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统战系统共400多个单位参加,实现项目对接820多个,培训农民68000多人次,提供就业岗位51000多个,资助贫困学生12000多人次,受益农民6000多户110000多人次。

  八是宗教工作和谐稳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2年中共中央《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中发〔l98219号)下达以来,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方针政策。基本解决了“文革”期间被占用的宗教房产问题,已落实宗教房产约3000座,160万平方米。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事务管理条例》,大力推进对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逐步把宗教事务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全省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有5990座。在宗教工作系统全面推进宗教普法工作。依法维护宗教活动场所合法权益。积极探索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办法,已在全省749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开展试点管理。有效开展治理乱滥建寺庙观堂工作和“乱”、“热”治理工作,有效抵御境外渗透,妥善处理了各种宗教热点难点问题。支持爱国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创办或复办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福建神学院和福建天主教修院,培养年轻一代宗教教职人员。积极培养爱国宗教人士队伍,举办宗教界人士培训班、暑期读书班、季谈会。目前,有4位宗教界人士是全国政协委员,有370人是全省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鼓励和引导宗教界弘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各种慈善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省宗教界捐赠用于施医赠药、赈灾济困、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每年都在千万元以上。支持宗教界开展“湄洲岛妈祖金身巡游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祈福法会”等对台交流活动。支持我省宗教爱国团体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宗教组织和人士开展友好往来。

  九是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力度不断加大。省委把推进党外干部的政治安排、实职安排作为多党合作事业的重要工作,根据不同时期形势和任务的发展需要以及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先后多次出台文件对培养选拔党外干部提出具体要求和工作目标。1995年省委转发了《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担任政府和司法机关领导职务工作的意见》。1998年省委又下发了《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意见》。2000年省委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关于在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做好党外干部安排工作的意见》。20055月,我省召开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座谈会。目前,全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有6776人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有11381人被安排为政协委员,有86人担任各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23人担任各级政协副主席。全省政府配备党外副省长1名,设区市党外副市长8名,党外副县(市、区)长84名,省政府工作部门及司法机关党外厅级干部11名。我省安排了840名民主党派干部到县(市、区)担任副县(市、区)长。省委大胆使用党外领导干部。2003年在全国率先安排党外干部担任政府厅局正职(省科技厅厅长和水利厅厅长)。目前,有2位党外干部分别担任省农业厅厅长和省新闻出版局局长,还有1名党外干部担任省社科院院长。全省20所高校配备了9名党外副校级领导。

  十是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得到加强。2005年至2007年,省委两次召开统战工作会议,先后下发4个文件加强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全省绝大部分市县区党委的统战部长由同级党委常委担任。着力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各负其责的统战工作机制,强化统战部作为党委主管统战工作的职能部门的牵头协调和监督检查的职能作用,建立统一战线归口管理制度、进一步理顺统战系统干部管理体制。

  当前,我国正在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省正在推进的“两个先行区”建设,都是空前伟大的事业,也是一项空前繁重的任务。时代要求以统一战线的先行来落实省委提出的“四求先行”和促进“两个先行区”建设,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大和谐,立足发展大局、立足四求先行、立足团结民主、立足实干实效,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调动一切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积极因素,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促进社会和谐,以统一战线求先行的实际成效为“两个先行区”建设提供最广泛的力量支撑,从而为推进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 福建老秘    时间: 2009-7-1 08:42

文革”与改革

 

闻羽

 

  众所周知,“文化大革命”使得从刘少奇、彭德怀等国家领导人到掏粪工人时传祥等普通民众都吃尽了苦头,有的遭举国上下大批斗死得凄惨、有的饱受牢狱之灾、有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有的流离失所空耗青春……“十年浩劫”,其危害一言难尽、罄竹难书。正因如此,在粉碎“四人帮”后才能出现“一呼百应”、万众一心支持改革的局面。应该说,没有“文革”就没有改革。

  中共《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载:“19665月至1976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党的各级组织普遍受到冲击并陷于瘫痪”、“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受到批判和斗争,广大党员被停止了组织生活,党长期依靠的许多积极分子和基本群众受到排斥”……“文革”使“冤狱遍中华,经济濒崩溃,教育遭重灾,文化受摧残”,这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这一“史无前例” 的“文攻武卫”,使中国人民和包括“文革”中被打倒、备受折磨的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等在内的中共元老深受其害,大家都痛感中国必须进行改革。邓小平曾多次疾呼,“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要杀开一条血路!”“改革开放的步子要加快加大!”集中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心声。

 


作者: 福建老秘    时间: 2009-7-1 08:42
 据笔者统计,邓小平在被誉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提到“文革”的教训就多达9次。他特别强调,“我们一定要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多次指出“权力不宜过分集中”,“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权力过分集中,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对这个问题长期没有足够认识,成为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现在再也不能不解决了。”

  是的,虽然“文革”已过去40多年,改革开放已推行30年,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弊端仍在阻碍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且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复杂化而更加凸显。如今,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阶段”。中共十七大报告载:“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这是根治“权力过分集中弊端”以及消除各种“文革”余毒的最佳药方。

  在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我们要切实加强改革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要明确地懂得理论,最好的道路就是从本身的错误中、从痛苦的经验中学习”。“文革”的沉重代价再也不能继续支付了,“文革”的病根再也不能不彻底拔除了。

  这是我们今天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重要意义之所在。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