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打印本页]

作者: 量周沙界    时间: 2009-6-21 08:48
标题: 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全球金融危机是怎么回事?

黄少安

2007年上半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到2008年上半年,已经蔓延为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这场来势凶猛又旷日持久的金融危机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是如何引发起来的?对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造成了哪些影响和冲击?如何正确有效地应对这场金融危机?这些都是许多秘书工作者非常关心并希望弄清楚的问题。当前各地各部门都在为贯彻中央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经济发展方针作出具体部署,作为为党委和政府服务的广大秘书工作者,多了解和掌握一些全球金融危机的有关知识,对我们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全球金融危机的简况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等,发生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本次金融危机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

次贷危机是指次级房贷危机,或称为次债危机。次级房贷全称为次级房屋抵押贷款,简称次贷,指银行针对信用记录较差、还款能力较弱的客户发放的房贷。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客户很难从银行贷款。前几年,在美国楼市十分火爆的时候,很多房贷公司或银行为扩张业务,开始启动次级房贷业务。针对次贷申请者,银行能收取更高的利率,据说其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高二至三个百分点。一般而言,银行这样做无可厚非,但这样做实际上是为危机埋下隐患,因为让买不起房的人支付更高的利息,房贷公司和银行无疑是在走玩火自焚的危险道路。果然,虽然美国不少金融机构在美国房市景气扩张的过程中,大幅度拓展次级房贷业务,得到了巨额利润,而在美国房市走入低迷和逆转时,美联储为抑制通膨持续升息,导致贷款者还款压力大增,就会造成次级房贷违约率大幅攀升,出现了大规模不能按时还款的问题。贷款的客户不还或还不起银行的钱,银行就会失去运转的基本条件,这就形成了次贷危机。次贷危机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一些银行破产或倒闭,并进而引发与金融相关的其他许多金融指标急剧恶化。

以上只是对金融危机情况的简单描述,实际情况当然要复杂得多。可以说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美国所谓金融精英贪婪成性的必然结果。为了追求高利润,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进行了所谓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他们认为美国房市将进入长期的价格上涨阶段因此即使借款人超过偿付能力借款在房屋抵押的情况下,贷款风险也不大。因此他们在住房贷款方面放宽对借款人偿付能力的考察。有些商业银行甚至从发放贷款开始,就没想收回贷款。贷款发放后,很快把贷款合同卖掉,先把钱赚回来再说。

我们这里要弄清的问题是,这种买卖抵押贷款合同的行径有很大的风险,但既然有那么大的风险,还有谁会买这种有高风险的债权合同呢?只有具备两个条件的人才会购买:一是要有足够的购买力;二是买了以后也能赚钱——这是最重要的。于是,在美国就出现了这种买家,就是所谓的投资公司,实际上就是从事资本活动的中介机构。开始的买家主要是这些投资公司,后来见有利可图,一些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都陆续加入到炒卖贷款合同的行列。这些投资公司为什么如此胆大,敢买这种高风险的贷款合同?难道它们就不怕倒卖不出去从而压在自己手里,最后赔了吗?而且,在这种买卖的过程中,合同经过反复倒手,原来的债务已经被多次出售,放大了几倍甚至几十倍。事实上,当原始的购房者不能按时还款的时候,这部分债券就会变成垃圾债券,迅速贬值。这就是次贷危机亦即金融危机的成因。

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美国的相关制度。

一是美国政府政策的引导。上世纪90年代,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在政府敦促下,大幅度降低银行贷款利息。老百姓购房贷款的30年固定利率从90年代初期的15%逐步下降到了5%以下,甚至一年中连续降息7次,再加上银行自己也出台各种贷款优惠措施,这就意味着购房贷款的成本大幅度下降,让老百姓觉得谁都可以贷款买房,或自己住,或炒房。

美国政府除了修改法律制度、降息外,还允许其他一些制度的放松。例如,在会计制度上,允许把房产的价格从原来的实际成交价格改变成所谓合理的市场预期价格,在泡沫经济时必然大幅度高估房产价格,以高估的价格去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便能获得更多的购房贷款。

美国,原来投资公司都必须注册成合伙制企业,公司的高管及金融精英们同时又是公司的老板,如果投资失败,损失的是他们自己的钱,他们的全部私人财产都要用于偿债。可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法律改了,投资公司可以注册为有限责任公司了,意味着公司破产股东只需要承担有限责任。同时,许多公司高管成了单纯的经理人,即使他们还是股东,也只需要用他投入到该公司的股份承担有限责任,而他其他的财产是安全的。赚了自己能发财,赔了与他们无关,于是,这些高管胆子就成倍地大起来。次级房贷合同有了买家,商业银行就敢不断发放次级贷款。可是,贷款合同的转让只是债权人的变化,作为债务人的老百姓,还是要还本付息的。如果贷款成本太高,老百姓就不能大量借钱,已经贷到的钱也不能按时归还。

二是美国政府对经济繁荣的非理性追求。美国政府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政府需要经济繁荣。一方面政府确确实实需要钱,例如,布什政府要打中东,要打南斯拉夫等;另一方面,布什政府也许出于面子,不能在经济上输给克林顿政府。推动房地产发展成为其经济繁荣计划的主要内容。要创造房地产需求,就要让老百姓买得起房子,于是降息,于是放松会计制度约束而高估房价,于是通过放松对商业银行和投资公司的约束和监管,使得商业银行敢大量发放次级贷款,使得投资公司高管们敢炒卖次贷合同。于是形成了巨大、虚假的房地产需求,使得房价在一定时期不断上涨,于是政府有了税收,商业银行不收贷款就赚了钱,投资公司也靠倒卖贷款合同赚了钱,老百姓也从房价上涨中觉得自己发了财。这种状况能持续吗?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假设前提下:房价会不断大幅度上涨。可是这个前提不成立。因为一段时间内存在的过高房地产需求是人为的,是靠泛滥的金融刺激出来的虚假需求,是房地产泡沫和金融泡沫。泡沫达到一定程度,破灭是必然的。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

经济的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最主要的是造成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及其企业和个人的财产损失或缩水,尤其是金融性资产损失较大。其次是对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体制和体系冲击很大。金融危机还有可能导致集权主义抬头。根据历史经验,每一次危机来临,都导致集权主义抬头。事实上现在西方世界已经有了呼声和一些措施,例如加强国有化、贸易保护主义等。

金融危机也促使我们对现有的国际金融理念、金融政策及金融制度作出深刻反思。

金融及其衍生工具创新以及靠信用扩张刺激房地产的危险性应引起我们的警惕。此次金融危机促使人们认真审视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一个国家内部的金融体系、政策、制度(主要是监管制度),警示其他国家金融及其衍生工具创新以及靠信用扩张刺激房地产的危险性。一直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及其金融人士,都是以美国和英国的金融(尤其是其发达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为榜样的,从业人员都很佩服华尔街的金融精英。现在看来,我们需要反思现有的金融理念,恢复对金融基本性质的正确认识。

国际金融体系中美元现在和将来的地位值得国际社会思考。此次金融危机,促使人们认真审视现有世界金融体系。如果美元只是世界众多货币中的普通一种,那么美国次贷危机本身不会对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构成如此大的冲击。而目前美元是现有世界金融体系中的主导性货币,从而使得世界上众多国家为美国的次贷危机付出巨大代价。这就使国际社会不得不思考国际金融体系中美元的地位问题。

不过,我们可以相信,这一次金融危机不会像1929—1933年大危机那样恐怖,不会有那么大的破坏作用。因为它主要是虚拟经济危机导致的,尽管有很大破坏作用,但总体而言,不会使世界经济陷于瘫痪。现在不排除美国等国家有夸大危机的可能性。次贷扩张导致的泡沫破灭,可以作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经济充其量回到原点或本来的状态,即从空中落到地面。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

经济的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很大,财富损失也很大。不过,别的国家损失的比例可能更大,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不至于使我们的国民经济伤筋动骨。有一个基本判断可以明确:中国只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或影响,并没有发生金融危机,更没有发生全面经济危机。因为,我们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运转正常,没有也不可能出现破产倒闭的现象;我们的GDP还在高速增长,2009年国民经济保持8%的增长速度没有问题。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来看:

1.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时间顺序是:第一波直接影响金融体系和金融资产(损失),第二波冲击实体经济的出口加工企业,个人受影响最直接的是从业于这些企业的农民工(找不着工作了),第三波是实体经济中的原材料等行业。 

2.对中国股市的影响:股价的跌落与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关系,因为在经济危机之前我国股价已经跌落到最低点。造成股市跌落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很可能我国前一段时间股市的高速攀升导致泡沫,可能就不是正常的价格。政府应该加强对股市的监管,但是不必要、不应该救市。炒股票赔钱的,政府不要管。政府该管吃不上饭的、看不起病的、读上书的、住上房的。

3.对中国房地产的影响:我们的房地产业已经处在一个比较危险的状态。房地产开发商两年以前就失去了理智,对抗中央宏观调控。原因很复杂,有地方政府的原因,也有开发商和银行的原因。他们以为能扛过去,没有想到世界金融危机来了,加剧了房地产业的风险。房地产与金融密切相关,房地产风险会导致金融风险。我国前几年房地产贷款中有一部分类似美国次贷

当前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

主要措施

1.短期保增长与长期优化结构的平衡。我国是在已经产能过剩、投资增长过快情况下面临危机冲击的。为了保增长,在产能过剩情况下还要增加投资,更要慎重选择。

2.国家积极干预与防止集权主义抬头,坚持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之间的平衡。国家要在克服市场失灵和完善市场机制的空间里作为,不能越位。中国不能因为危机而怀疑市场机制的作用,还要继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能让集权主义抬头,更不能让一些利益集团借危机为强化垄断找理由。历史经验昭示我们,集权机制比市场机制带给人类的损失多。

3.刺激投资与刺激消费的平衡。刺激投资和消费都重要,不过,政府刺激投资的可行空间要比刺激消费大很多。就目前中国而言,提高对老百姓的基本保障水平,就是最好的刺激消费的途径。例如,政府花不太多的钱,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等,老百姓就会花存在银行的钱。解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消费需求就会增加。

4.保就业与管失业的平衡。政府的投资,就是在保就业,就是以工代赈。但是政府的投资应该限于私人不愿意投的领域,越位就会挤出私人投资,起不到保就业的应有作用。但是,政府最好不要去干预市场化主体(企业)的裁员或变相裁员。应该让企业按市场规律决策是否裁员,如果政府干预过多,会扭曲市场机制。政府应该拿出更多的精力和物力管失业。

5.理性认识危机对国际格局及各国地位的影响。基本判断是:尽管受危机影响最大,但是,现在和将来很长时间,美国还是世界上经济和科技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中国因为危机会增加在一些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相对地位会有所提高,但是现在和将来很长时间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千万不可认为美国从此趴下了,而中国可以主宰世界了。中国既要履行负责任大国的职责,又要从自身实力和国家利益出发,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

(作者系长江学者,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