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明老秘    时间: 2009-6-1 11:03
标题: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黄华华

    广东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实际,认真贯彻中央重大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农”投入大幅增加,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劳动力转移稳步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基层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广袤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我们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积极实施农资综合直补、种粮直补、水稻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逐步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农资综合直补标准从2006年的7元/亩·年,提高到2008年的49.5元/亩·年。种粮直补范围从2004年的年播种面积30亩以上的种粮农民,到2008年的全体种粮农民。2007年、2008年,省财政分别安排省级种粮直补资金0.68亿元和1.33亿元。以发展县域经济为重点,扩大县级管理权限,实施财政激励机制,鼓励各县(市)大力发展有利于培植财源的项目,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加快中心镇、专业镇建设,提高城镇容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中心城市、县城和中心镇对农村发展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加速流动,城乡建设与发展的互补性和互动性趋向越来越强。

    各级政府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覆盖到行政区域内的乡镇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全省约4000个村庄编制了规划。各地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增加对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基本上改变了过去交通不便、通讯落后、信息不灵的局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254万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6个市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率100%达标和城乡一体化供水。实施镇通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已完成及在施工的达到4.45万公里,有两万多个行政村公路实现路面硬化,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96.6%,乡镇和行政村通客车率分别为99.33%和85%,珠三角地区基本实现全部行政村通客车的目标。

    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以解决农村民生问题为重点,统筹城乡公共服务。省委、省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解决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问题,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全国率先实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低保线由年人均收入1000元提高到1200元,全省156.78万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居民实现应保尽保。率先探索建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开展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工作,各地级以上市均已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惠州、云浮、河源等地开展了村干部或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建立了覆盖全省农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9年农民参合率由2005年的48.6%提高到97.5%,居全国前列。全面推进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2006年秋季开始,率先在全国实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收学杂费,2008年春季学期起,免收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和课本费,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目标。实施农村安居工程,改造农村危房15万户,解决了1.89万城镇“双特困户”住房问题。

    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筹城乡社会管理。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全省取消“农转非”计划指标,将入户审批制度改为核准制度,以准入条件取代进城人口控制指标。允许有技能、贡献大、有发明创造的优秀外省农民工落户广东。深圳、佛山等地率先推行取消农业户口、将户籍人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的改革,并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促进就业服务向农村延伸,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实施农村家庭“一户一技能计划”,建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普惠制度。实施“智力扶贫”工程,以财政资助的形式对贫困家庭子女开展2至3年的免费技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全省技工学校智力扶贫累计招收60160名贫困家庭学生,有4批共两万名智力扶贫生顺利毕业并实现100%就业。全省技校还培训农村劳动力46.8万人,90%实现转移就业。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一是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从广东人多地少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大力发展名优水产、畜产、花卉、水果、珍贵树种等特色效益农业,加快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建设,培育农业名牌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提高特色农业整体效益。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田基础设施整治,改造中低产田,启动现代标准农田建设,省政府投入80亿元,用4年时间,建设500万亩标准农田。推进“沃土工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建设22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8年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累计达到4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9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216万户,户均增收2777元。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广东以占全国1.5%的耕地生产出全国6.3%的农业总产值和9.8%的农业增加值。

    在农业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我们加大了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2008年,全省园艺产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面积的48%,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74%,促进了农民生产经营收入的提高。云安县南盛镇在红壤土和山坡地上种植柑橘,全镇90%以上的农户种植沙糖橘和贡柑,仅柑橘一项人均产值就达7200多元。实施“智力扶贫工程”和“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提高农民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2002年至2008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478万人。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00元,比上年增长13.8%,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6%,增幅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的3.147∶1下降到3.10∶1,连续4年略有缩小。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县域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缩小珠三角地区和其他区域的发展差距创造条件。实施珠三角7市对口帮扶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和4个山区县,加快欠发达地区脱贫奔小康的步伐。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已成功举办了5届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东西两翼联手推进产业转移,成效显著。已建成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29个,产业转移园区吸纳农村劳动力31.7万人。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显著增强,成为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发展提速,环珠三角产业转移带初步形成,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实践表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稳步前进的过程。总结经验,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

    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广东省委、省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出台了《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明确了广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制定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措施,各有关部门明确了职责和任务,协调配合,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合力,真正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统筹谋划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我们也看到,广东农业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不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明显。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必须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从过去农民的事情农民办、农村的事情集体办转变为各级财政逐步覆盖到农村,向农村倾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三农”领域的事业,也是全社会的事业,必须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政府推动、农民主体、社会参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各方资源,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证明,只有跳出“三农”,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整体部署,调动全社会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取得实效。

    强化责任,加大反哺力度,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要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履行责任的能力。广东各地成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机构,落实责任,制定规划,组织协调。首先是加大了反哺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公共财政投入重点向农村倾斜,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近几年,全省各级财政投入“三农”的资金年均增长20%以上。其次是深化改革,建立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机制。突破城乡二元体制,加快建立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城乡管理制度的改革,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广东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一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镇化程度高,经济实力强,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佛山市制定了农村工作“五十条”及首批九个配套政策文件,实现了农村体制和制度建设的新突破,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二是发展特色产业,振兴农村经济。广东的山区过去是贫穷人口相对比较集中的地区,在实施扶贫开发中,充分发挥地方独特的资源优势,围绕一个特色产品或产业,通过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在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针对农村交通、公共卫生、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以整治生产生活环境为主要内容,创建生态文明村、卫生村。三是实施阳光村务,推进农村民主管理。云浮市2006年开始在全市逐步实施“活力民主、阳光村务”工程,在村民代表会议下设立召集组、监督组和发展组三个独立工作小组,完善了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制度,实现了农村事务管理的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

    (作者: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作者: 大明老秘    时间: 2009-6-1 11:03
为民以真  惠民以实

王培廷

    近几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威海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从细处着手、从小事做起,真心实意、尽心尽力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称赞。

    动真情、讲责任,把解决群众困难作为首要职责。威海市经济发展基础和势头比较好,但不平衡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沿海城郊与内陆村之间差距较大,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最穷的村子抓起,从最困难的群众帮起。

    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几年来,我们不间断地组织干部深入到全市最穷的10个村,让干部受教育、受触动,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紧迫感、责任感。特别是每年春节,都要组织机关干部利用回乡过节的机会进村入户,及时了解农民群众的困难,倾听农民群众的呼声,然后分析整理,作为指导农村工作的重要依据。最近,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威海市广泛开展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活动,市和市直部门领导干部走进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现场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

    在做决策时处处考虑群众。根据群众的呼声和需求,我们每年都要出台一系列惠民政策措施。去年下半年以来,按照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集中出台了关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强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等8个方面的民生政策,组织实施了87个民生重点项目。

    在举措上全力服务群众。市级领导每人联系一个困难村、一所农村学校、一处镇办养老院,定期走访,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坚持开展市直部门单位帮扶困难村活动,上一轮帮扶了210个困难村,两年无偿投入3537万元,各级干部还结对帮扶了4630个贫困户;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帮困解难,通过开展“慈善月”活动,筹款5000多万元,同时探索企业认捐基金的办法,每年筹款1亿元;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自愿结合”的原则,先后组织18个强村强企联合79个贫穷落后村,建成了27处城镇新区。

    重小事、办急事,让群众切切实实得到更多实惠。新农村建设不能指望一蹴而就,也不能以长期任务为由而无动于衷。为此,我们坚持力所能及、尽力而为,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每年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确保办一件成一件、见效一件。

    自2003年开始,针对吃水难、出行难的问题,威海市加快了自来水、柏油路建设步伐。2005年开始在107个不通有线电视的贫困村和海岛村进行联网建设,到2006年底基本完成。接着,用两年时间进一步巩固成果,对公路进行维修延伸,对老化的自来水工程进行更新改造,1000多个村、几十万名群众从中受益。我去荣成市调研时,西窑家村的一位大娘攥着我的手乐滋滋地说:“自来水都接到了灶头,一拧就能喝上干净水,俺可享了大福啦!”我们深知,只有先办好群众身边的事、最急需的事,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2003年起,威海市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目前覆盖面达到98.8%,人均筹资标准由20元增加到110元,其中财政补贴标准由10元提高到90元。从2006年开始,对农村敬老院进行了新建改建,洗浴、取暖、娱乐等设施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市敬老院有62所、床位1万多张,可满足五保老人全部进住。2007年以来,威海市加大了对沼气建设的鼓励扶持力度,新增户用沼气3.4万户,在改厕、改厨、改圈上狠下工夫。文登市米山镇西铺头村村民曲世琴见人就说:“别看俺是农村人,可住的地方一点儿不比城里差!生活垃圾天天清理,再也看不到草堆、粪堆、垃圾堆啦。”此外,我们还在农村学校开展“食暖行”工程,62所学校完成食堂改造,新增学生班车35辆,20所学校完成了楼房取暖设施改造,学生中午吃饭、冬季取暖和早晚交通问题得到了根本缓解。针对农村居住条件较差、环境亟待改善的现状,从今年开始,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实施农村居住工程和环境整治工程。总的原则是:统一规划、严格标准、搞好试点、分步实施。市级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其中1000万元用于启动人居工程,1000万元用于启动环境整治工程,各县区按一定比例,在条件适合的村子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对脏、乱、差的村子加大整治力度,积极推行“村收集、镇清运、市处理”的垃圾集中处理办法,基本上达到“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的标准。

    抓投入、严考核,建立群众持续受益的长效机制。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但在起步阶段,由于基础薄弱,仅靠农民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作用。我们通过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制度,充分发挥各级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确保好事办得好、实事不落空,将每年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要办的实事,纳入对各级有关部门和干部的目标绩效考核之中,明确责任、明确时限,强化督导、一抓到底,保证每件事都能落实到位。

    我们建立了新农村建设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的力度,近几年财政支农资金每年平均增长20%以上,去年各级财政安排“三农”方面的资金33.24亿元,同比增长23%。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1200元,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2400元和1400元,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费提高到小学生每年500元、初中生每年750元;完善了覆盖大中小学的资助政策体系,去年为4.2万学生发放政府助学金4354万元;创建了农村设施的长效运营机制,对自来水、油路、有线电视等设施,坚持建管并重,加大财政补助,落实管护资金,成立管护队伍,完善运营办法,努力实现由村村通为户户通,让每个群众都能长期稳定地受益。

    我们还建立了基层干部选拔机制,实行“两推直选”和“交叉任职”,配齐配强基层班子特别是村支部书记,努力把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致富带富能力强、增加村级经营性收入能力强的“双高双强”型能人选拔上来,并从2004年开始,对村干部实行任期目标管理,将承诺的任期和年度办实事情况张榜公示,让群众监督和评价,考核结果与干部奖惩直接挂钩,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干事、能干成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是要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总体目标,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不断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作者:中共威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