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28年后的今天,我国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明显提升,国际地位明显提高,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呈现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发展态势。但贫富差距,资源紧张,环境破坏,教育、医疗、社保体系不健全等社会矛盾也十分突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消除这些影响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影响社会安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并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全面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更加庄严而紧迫地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
受组织委派,我曾赴新加坡学习考察和谐社会建设工作,亲身感受了新加坡的建设经验,即通过强有力的政治建设,科学合理的经济建设,尊重国情的文化建设,来推进和谐稳定的社会建设。虽然我国国情与新加坡不同,面临的是更加复杂的情况和更加多样的制约因素,在新加坡可操作的东西拿到我们这里来不一定行得通。但新加坡与我国地缘相近、文化源流相通,其中一些内容可资我们学习借鉴。当前,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福建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加快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同时,要坚持五个“更加注重”,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一、要更加注重社会安定稳定
社会安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其治国经验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维护国家团结和社会凝聚力,强调“社会稳定和谐,经济才能有效开发”,并把实现种族与宗教和谐作为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坚持种族和谐、宗教和谐、文化和谐三位一体。新加坡四十多年未发生罢工事件,社会治安环境也是亚洲最好的。
在我们这个有50多个民族,13亿人口的大国,增强社会凝聚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确实困难很多、压力很大。我们要有危机意识,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来做好社会稳定各项工作。一要重点抓好家庭和谐。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家和万事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说明了家庭稳定对于促进社会隐定,家庭和谐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要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正确的家庭价值观,弘扬家庭美德,以家和、家稳提升社会凝聚力,减少对社会稳定的损害力。二要重视民族和宗教和谐。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存在很大的差异。种族、宗教间文化差异相互融合问题解决不好,将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性和凝聚力。要继续坚持多年来行之有效的民族和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坚决反对任何针对族群、宗教歧视等可能影响民族和宗教和谐的事项。三要积极化解不和谐因素。要进一步强化“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畅通渠道,让群众诉求有门,诉求有果,及时化解民怨,理顺情绪,认真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以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一系列问题,力求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把绝大多数矛盾化解在基层,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四要坚决惩治违纪违法行为。违纪违法行为严重损害社会和谐。要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严格执纪执法,坚决打击破坏社会稳定的各种犯罪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二、要更加注重推进政府廉洁高效
新加坡是全球廉政建设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他们拥有一支较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政治领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政府强力反贪,特别是在“三不”(从政府决心、政治领导典范、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开展宣传运动、实行高薪养廉等入手,促使大家“不想贪”;从建立严厉和完善的法律制度、透明的司法制度、高效的执法制度和权力足够的调查机构入手,促使大家“不敢贪”;从推行行政运作“五化”、成立反贪污检讨委员会和民意反馈处、简化程序、推行一站式服务、电子化服务、提高服务效率等方面入手,促使大家“不能贪”)上狠下功夫,制定了一系列的法令、制度和措施,并坚决、不打折扣地抓好贯彻执行,反贪氛围非常浓厚,贪污案件越来越少,其廉政建设已成为其他国家学习的典范。
在我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全面提高政府实施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要深刻认识加强廉洁高效政府建设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共识求共为,坚决整治机关干部中存在的各种消极作风和腐败现象,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其整体素质,增强依法行政、高效行政的能力,努力建立一支廉洁高效、负责任的公务员队伍,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同时,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求,认真履行好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措施,促进依法行政、廉洁从政。二要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制定的政策法规,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公务员的管理制度以及体现政府公共性的一系列制度,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各种违纪违法行为,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纪律保证。三要加大力度构建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防腐败体系,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整体效果,消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障碍,切实做到以风正求和谐,以风正促发展。
三、要更加注重民生
新加坡政府执政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民生、民意、民权的高度重视,奉行“治国如治家”,对待国人如对待家人,社会保障措施比较配套完善。如建立了包括公积金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医疗卫生制度、组屋安置政策等在内的比较完善配套的社会保障政策。同时,政府高官和国会议员坚持每周接访群众,听取意见,解决存在问题,改进政府工作。并专门设立了政府民意处理处,建立了功能比较完善的基层组织并赋予其相应职责,使政府与市民、议会与社区、政党与基层的联系渠道四通八达。因此,政府与国民的关系比较融洽,国民对政府的信任度较高。国家制定的政策措施得到国民的普遍认可和支持,为新加坡政府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挑战、全力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构建社会和谐,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群众利益,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首要的就是加快经济发展。经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经济基础的社会是缺乏凝聚力的社会。要坚持发展这一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全面提升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其次,要牢记党的宗旨,强化民本意识,做到重心下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经常换位思考,把群众的事情、困难当作自己的事情、困难来办,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多做解释说服工作,以赢得群众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第三,要重视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征地、城镇拆迁、企业改制、劳资纠纷等方面,一定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处理问题,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利益。第四,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积极开展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夯实社会和谐的基础。
四、要更加注重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媒体是执政党和国家的喉舌,关系到执政党的宣传方针的贯彻落实。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与媒体的配合,赋予媒体相当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新加坡媒体责任感较强,民众公信力较高。其方针是以国家社会利益为重,享有“负责任的新闻自由”,角色定位是营造共识,促进发展,而不是挑起对抗、渲染矛盾、破坏稳定,有效地配合了政府的政策落实,在政府和人民之间扮演桥梁的角色,起到了促进政府与人民之间双向沟通,营造共识,促进社会和谐的效应。应该说,新加坡新闻媒体以大局为重,以群体利益为高,以和为贵,以及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自律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我国各类新闻媒体必须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战。要加强党对新闻媒体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方针,把体现党和政府的主张与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把基层单位和干部群众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传播开来,把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和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压下去,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服务发展大局,维护社会和谐。要加强机制建设,健全完善领导责任机制、齐抓共管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努力形成良好的工作格局。要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教育管理,强化其大局观念、责任意识和自律精神,紧紧围绕大局开展工作,使之成为党和政府推动工作的好帮手,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同时,对新闻队伍中的害群之马,要坚决清除。
五、要更加注重发挥基层和群团组织的作用
新加坡政府与市民、议会与社区、政党与基层的联系渠道四通八达,主要是建立了功能比较完善的各类基层组织,在听取民意、化解矛盾、修正决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这也和新加坡国家小、政府高官和议员与民众能经常当面接触,有利于意见建议直接进入决策层促进问题的解决有关。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基层和群团组织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化解矛盾、排忧解难,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凝聚人心、维护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整合资源、整合力量,从氛围营造、政策制定、参与渠道等方面支持基层和群团组织工作,为基层和群团组织开展活动创造好条件,搭建好工作平台。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区为契机,加强对基层和群团组织的领导和工作指导,引导他们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制定的发展战略、发展定位和发展举措,从规范管理、提升活力,服务民众、促进和谐入手,进一步建立健全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的基层和群团组织工作机制;引导他们认真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凝聚人心、增进团结、教育群众、维护稳定的工作,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共谋发展的生动局面,努力在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简介:袁德俊,中共三明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