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思考(2006年第5期) [打印本页]

作者: 安永老秘    时间: 2009-5-26 19:27
标题: 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思考(2006年第5期)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那么村级班子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始终是推动农村发展的根本保证。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不断加强村级班子建设。
    一、现阶段村级班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当前村级班子整体上是好的,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也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1. 加快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表现在进入市场的能力差,思想观念陈旧,风险意识淡薄,先进的农村实用技术掌握不多,致富本领不强,引导、示范、组织群众发展的能力不强。多数村的产业特色不明显,组织化程度低,缺乏聚集土地、劳力、资金、管理等要素的有效通道和平台。
    2. 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不强。新农村建设对村级班子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一些村级班子仍然沿用过去的工作方法和服务内容。服务意识不浓,缺乏主动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服务能力不强,农村基础设施老化,为群众找路子、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和市场供求信息没有新办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不强。服务质量不高,提供事务性管理型的工作较多,提供技术型、知识型、专业型的服务少。服务载体少,为劳动力培训转移、为农产品销售等方面服务的组织、协会不多,行政村办公场所建设滞后。
    3. 实施公共管理的能力不强。理解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能力不强,存在“歪嘴和尚把经念歪”的现象,在执行国家惠农政策上出现偏差,存在变相加重农民负担的现象。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不强,封建迷信、陈规陋习在农村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各种宗教活动有抬头趋势,农村教育落后、公共卫生较差、村容村貌脏乱差现象较普遍。民主政治管理的能力不强,一些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在民主决策、村政务财务公开与群众的要求差距较大。
    以上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1. 党委抓村级班子建设方面,存在三种错误认识:一是单纯经济观。重视经济建设,忽视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认为经济建设是硬指标,只要经济上去了,一切都好说,而组织建设带不来财政的增长,抓不抓无碍大局。二是单纯的任务观。认为村级组织行不行,关键是上级交给的硬任务能不能完成。至于怎样完成任务则不管,弱化了对村级组织的政治领导。三是片面的政绩观。认为抓基层组织建设不易出政绩,不愿花精力做管长远的工作。
    2. 村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方面,村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思想观念陈旧,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往往理解不透,认识不深,贯彻不力,影响了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后备干部青黄不接、源头不足,只能“矮个子中选高个”。村干部亦官亦民,具有中国农民传统的自私自利、封闭保守、因循守旧、胆小怕事等特征。
    3. 体制机制环境方面,一是村干部的责权利不统一。责任上严格要求,而权力上无相应保障,工作与报酬不相等,在村干部的养老、医疗等问题上,卸任后的村干部待遇不如农村五保户、残疾人、复员军人和特困企业下岗职工。二是服务职能与掌握资源的不协调。多年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政府通过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农业税等手段从农村获取了大量的资金,将一些负担转嫁到农民头上。三是村干部的使用与培养不协调。在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上存在重使用、轻教育,重组织建设、轻思想作风建设,重目标任务的落实、轻考核和奖惩兑现,重制度的制定、轻制度的执行,重在位干部管理、
轻离任干部管理的现象。
    4. 村级经济条件方面,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一些村连本身的正常运转都难以维持,更谈不上有财力用于农村的基础设施维护、改造和建设,也不可能有财力用于兴建公益事业。
    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思考
    县乡党委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设计者与组织者,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实践中,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体现工作的超前性、预见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创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工作方法。在总体思路上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
    1.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要求来建设村级班子。把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作为衡量村级班子好不好、有没有战斗力的平台。
    2. 围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来建设村级班子。村级班子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村干部素质不适应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势必影响党的执政基础。
    3. 围绕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来建设村级班子。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把村级班子建设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够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又能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4. 围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来建设村级班子。通过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带动和引导作用,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观念及生产、生活方式与城市的对接,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良性互动,最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围绕上述具体思路,在操作层面上要突出以下五个方面:
    1. 选准人、用好人
    选准人、用好人是村级班子建设的关键。
    (1)选什么样的人?总体上按干部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人。结合村级班子工作的特点,我认为还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要有奉献精神。村干部工资低、任务重、压力大、待遇差,有时要为公众的事受气受累,家人有时也不理解,因此没有奉献精神是当不好村干部的。二是要公道正派。公道正派、不徇私情是村干部的威信所在,是增强非权力影响、推动农村各项工作的无形力量。三是要善于做群众工作。村干部主要通过宣传、教育、示范等方法履行自身职能,因此必须有较强的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说服教育能力。四是头脑要活络。就是对市场反应灵敏、判断准确,思维广、办法多,有发家致富的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这也是提高干部威信,履行职能的重要力量。  
    (2)从哪些人当中选人呢?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六种人中选:一是退伍军人。这种人在部队受过正规锻炼,政治素质高,思想觉悟高,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组织纪律性,也见多识广。二是务工人员。这种人有大生产的理念,有一定的管理经验,组织协作能力强,观念也较新,直接从事过经济工作,对市场的反应较为敏感,有一定的技能,可以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三是农村致富能手。这种人对市场反映敏捷,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强,家庭经济好,在农村有较强的经济话语权,有威信、有人听。四是个私业主。这种人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致富技能,熟悉市场行情,头脑灵活,从事农村工作同样会有所作为。五是大中专毕业生。这种人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拥有较现代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六是乡镇干部。这些人本身热悉农村工作,素质高、能力强、有一定的行政管理经验,对农村工作驾轻就熟。
     2. 强化培训    
    要通过培训提高村干部的执行力和操作力,教给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思维、技能和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1)明确培训目标,提高村级班子的整体执行力。一是政策理解力。能够准确地把握发展方向,正确地理解上级的方针政策,领悟内涵,与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科学决策力。在决策上做到上不违背组织意图、下不违背群众意愿,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切合本村本地的实际。三是引导发展力。引领本地经济走农业产业化路子,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兴办村级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四是服务群众力。能够牢记党的宗旨意识,拥有为群众服务的知识、技能,从过去的侧重指标数量型转向侧重质量效益型,从过去的侧重生产指挥型转向侧重市场服务型。五是事务管理力。有威信,能通过非权力影响去带动群众、推动工作,在复杂的工作局面下采取正确的工作方法和路径,找准破解难题的切入点,突破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瓶颈,争取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协调各方利益,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推动工作进展。
    (2)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就是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任务和阶段性重点工作开展培训。一是根据重点工作来开展培训。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他们做什么,就培训他们做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就尽力给予帮助。二是结合工作的阶段性开展培训。把握新农村建设中工作的阶段性和规律性,下一步要做什么,就培训什么。
    (3)增强培训的直观性。通过新农村示范点参观学习和现场培训,让村干部入眼、入耳、入脑,一下子就懂得是怎么回事、怎么做,增强培训效果。
    (4)提高培训内容的实用性。要对村干部的培训教材经常进行修编,特别要围绕新农村建设“五新一好”的内容,精心编写一批实用教材。
    3.创新制度
    进一步落实、完善和建立一些新的制度,做到“有章理事、以制管人”,提高村级班子工作效率、发挥其整体功能。当前要坚持建立以下制度:
    (1)民主决策制度。明确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主体是村民代表会议,而非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级决策程序一般为三会决策机制,即村“两委”提出意见,提交村党员大会讨论,最后由村民代表会议作出决定,形成“收集意见——酝酿——评估——反馈——通过”的规范运作程序,然后由村“两委”组织实施。
    (2)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不仅要定期公开党和国家的涉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还要从群众最关心、利益最直接、盼望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入手,经常公开群众关注的计划生育、土地征用开发、宅基地审批、各项经济承包、救灾物资、资金补助分配、工程款项收支等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村级班子及其成员的工作情况。
    (3)工程、材料的招标采购制度。根据新形势的发展,跟进建立新农村建设中工程、材料公开招投标制度,并逐步形成规范化和制度化,既可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又可以节约成本开支。对农村救济、低保、优抚、救灾物资分配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也都要有—个明确的、群众认可的规章制度来进行明确。
    (4)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执行监督制度。让广大群众参与规划和讨论、制定,让广大群众熟悉规划,同时要成立规划指导监督小组,对全村的城镇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进行指导和监督,避免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劳民伤财的事情。
    4.关心爱护基层干部
    要为村级班子创造更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地位。
    (1)科学确定村干部的工资报酬。村干部的报酬应与他们的工作量的大小、所负责任的轻重、所在地方的生活水平相吻合,一般应略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对群众公认程度高的优秀村干部可以给予一定的政治荣誉,如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
    (2)进一步完善村干部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对一些任职时间长、业绩突出的“两委”负责人,可实行养老金与任职时间挂钩。
    (3)关心卸任村干部的政治文化生活。这部分人熟悉情况,也掌握政策,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要注意把他们吸收到村民理事会、村级协会等各类农村组织中来,让他们退职不退休,发挥应有作用。
    5.完善服务职能
    给村级班子适当的资源调控权,延伸各种公共服务,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支撑,也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1)延伸资源调控权。村级班子作为乡党委、政府工作职能的延伸,理应给予适当的资源调控权,坚持“多予、少取、放活”。
    (2)延伸服务网络。要通过各种有形的载体和平台来提升完善村级班子的服务功能。一是延伸金融服务。创新支农金融服务方式,金融机构要针对新农村建设实际为农村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措施和金融产品。二是延伸教育服务。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其办学条件。三是延伸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卫生保障水平。尽快建立实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四是延伸信息服务。通过加快“村村通电视”、“村村通电话”工程和逐步把宽带网向农村延伸,拓宽农民获取信息和技术的渠道。五是延伸科技推广服务。要加强支农人才队伍建设,经常组织农业、农机、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在村一级设立农技推广站,便于为农民传播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培育新型农民。六是延伸动植物防疫服务。防范禽流感、口蹄疫等疫情况带来的风险。

    作者简介:赖长奇,三明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