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通过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人类发展的社会事业。志愿者是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志愿服务的人。志愿服务起源于十九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成形于二十世纪初,规范壮大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熟于本世纪初。志愿服务以突出的社会效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并已经逐步步入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发展轨道。我国对志愿精神的表述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种精神既继承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对人类先进文明成果的吸收,也体现并塑造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道德观念,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当前,志愿服务在我国是整合社会资源、解决群众困难、优化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之一。
志愿服务工作在福建省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历经了上世纪六七八十年代的学雷锋活动、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的青年社区志愿者行动、近年来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等阶段。近年来,在省委文明办的协调和倡导下,福建省各级社会志愿组织坚持志愿服务精神,围绕扩大志愿服务影响、加强社会互助、推进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结合党政中心工作,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以及 “无偿献血活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四进社区”等重点工作,探索出了志愿服务队伍专业化、活动项目化、服务阵地化和管理制度化的工作思路。截止2007年底,全省已经组建立了志愿者总会和9个分会,200余支服务队,注册志愿者已近10万人,品牌化志愿服务项目10余个,360多万居民受益,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在服务社会、教育市民、促进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反响,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尽管近年来我省志愿服务在参与社会建设方面探索出了一些符合实际情况的经验与做法,但总体来说我省志愿服务活动尚处在起步阶段。一些困难和问题仍然制约着志愿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一是志愿服务工作组织机构不合理。注册志愿者队伍逐步建立起来了,但志愿服务工作人员一般由市委文明办相关人员兼职,致使志愿服务工作不可避免地带有行政色彩。二是对志愿服务工作的宣传不够,社会认同感和支持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三是技能型志愿者缺乏,使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难以开展。四是没有出台奖励优秀志愿者政策,不利于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向前发展。要进一步发挥好志愿服务在两个先行区建设中的作用,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在推进和谐海西建设中找准志愿服务的新定位,以志愿服务新业绩推动经济社会新发展。要发挥志愿服务队伍在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中的作用,就必须赋予志愿服务工作新的使命和内容,志愿服务工作就必须更加密切关注时代发展潮流,必须在服务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机构。可以在文明委成员单位内设志愿服务工作站,由专人负责志愿服务工作的规划、协调、指导、检查评比、表彰工作。二是要从“党政关注、社会急需、公民能为”的结合点上确定工作重点和服务内容。要通过立项、招募、培训、服务、管理等步骤,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紧紧围绕“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的工作重点,攥紧拳头,打响品牌。充分发挥志愿者行动的优势,在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服务急难险重任务、服务全局性活动上寻求突破,大造声势,扩大影响。三是要推进志愿服务文化建设。要规范志愿服务标识、衣帽、胸标和服务卡;推出志愿者形象大使,开展“福建省十大志愿者”评选活动;设立融“服务积分、消费优惠、评优依据”三项功能为一体的志愿者卡;在新闻媒体开办专栏、专题宣传志愿精神的深刻内涵,转变“志愿服务就是义务劳动”、“志愿者就是免费劳动力”等错误认识,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四是要推动大众化志愿服务队伍向专业技能型志愿服务队伍转型。一方面要根据社会建设和群众需要,按照志愿者的经验或专长进行分组编队,开展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根据各类服务项目的需要,逐步把一大批有专业技能的文艺工作者、律师、农林专家、医务人员、教师等群体吸纳进专业志愿者队伍中来,促进服务项目和专业志愿者队伍的有效对接。
(二)继续坚持以服务困难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志愿服务工作重点。一是继续坚持开展援助性志愿服务项目,发挥志愿服务在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志愿服务对象应该以困难群众为重点,扎实推进“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要借鉴和推广“因需设岗、岗人对接”的工作模式,组织志愿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入户调查等多种方式深入社区单位和居民家庭,摸清困难群众的类型、数量和具体服务需求情况,建立服务对象有关情况档案,然后根据具体需求设定服务岗位,面向注册志愿者进行定向招募,建立服务岗位和志愿者的对接,增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积极拓展公益性志愿服务项目,为新时期群众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公益性志愿服务项目内容十分丰富,有直接服务群众生活需求的医疗保健、义务家教、信息咨询、文体娱乐、科普宣传等服务项目,也有服务于经济建设、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宣传等服务项目。三是进一步加大志愿服务项目的宣传力度。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在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宣传媒体进行宣传的同时,不要充分利用社区的宣传栏、信息栏和宣传海报等宣传方式对志愿服务项目的活动时间、地点以及规章制度等进行深入宣传和介绍,营造浓厚的社会参与氛围。
(三)加强工作机制建设,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一是要牢牢抓住志愿服务的关键环节,不断完善注册志愿者管理的工作机制。通过建立社区志愿者报名、选拔、录用、调配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志愿者招募工作;通过建立志愿者培训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意识、服务规范、职责义务等方面的辅导,聘请专家对各专业志愿服务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志愿者服务能力;通过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拟定“一助一”长期服务协议书,使用《注册志愿者手册》等方式以规范志愿者管理;在考核方面,对组织招募的志愿者采用组织考评的方法,对社会公开招募的志愿者主要采用社会满意度的考评方法。在激励方面,每年联合有关部门对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二是要加强工作指导、建立信息反馈渠道,强化上下联动机制,形成组织内部的工作合力。充分发挥文明委牵头作用,以志愿服务协调委员会和联席会议的形式,把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力量动员起来,共同协调指导志愿服务工作,形成内外联动机制。三是按照“政府支持,社会赞助”的思路,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投入机制。必要的资金投入是保证志愿服务工作长期开展的物质基础。在争取党和政府扶持的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源,探索服务资金筹集和管理的新路子。一方面要参照《福建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第十六条明确规定:一是政府必要的资助;二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捐赠……,实现日常运作经费三分之一依靠政府投入,三分之一依靠社会捐助收入,三分之一通过项目运作的赢余;另一方面充分挖掘 “志愿者行动”品牌的隐性资源,通过服务冠名、服装加印标识、活动冠名等形式为志愿服务正常运行筹集基本经费,保证各项志愿服务项目的顺利开展。
(作者单位:三明市委文明办)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