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的浪潮正席卷全球。我国是有13亿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国,每撕一张日历,就有上万人跨入老年人行列。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43亿人,占总人口11%。我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会达2.4亿人,占当时总人口16%左右。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全球老龄化问题,对任何国家、任何一个社会都将是一个重大的不可忽视的挑战,我国人口规模巨大,这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老年人最值得尊敬和爱戴,也是最需要关爱和帮助的群体。中华民族素有敬老,尊老、爱老的传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照顾、精神慰藉、心理支持、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紧急救助等方面呈现出日益增长的需求。妥善处理人口老龄化问题,关心老年人的需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认真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保持家庭关系稳定和睦,促进老年群体与其他群体和谐相处,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稳定的重要标志。积极做好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各项工作,对国家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特征
1. 艰巨性。老龄化发展迅速,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从7%提升到14%,每年平均增加596万老年人,显然必将给社会和经济带来新的矛盾和压力,特别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在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一般是同步的,呈现出“先富后老”,而我国由于基础薄,生产力水平不高,综合国力不强,经济发展滞后,老年人口基数大,处于“未富先老”状态,这就大大增加了工作难度。
2. 复杂性。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北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上海在1979年最早进入老年型行列;再说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不少已达到小康水平,而不发达地区则刚刚解决温饱问题;还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也给老龄事业发展增加了难度。
3. 长期性。21世纪的人类社会,将是全球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中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到本世纪中叶,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4亿,处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27.7%。进入高度老龄化和高龄化时期,老年人对生活养老方面需求将比现正要高出许多,这就决定老龄化问题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是十分繁重的。
二、应对措施
1. 加快建立健全多层次老年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把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作为根本任务。老年人生活在基层,老年人养老、医疗、优待等政策都要通过基层得到落实,因而,养老保障工作必须把重心放在基层。当前问题是现行养老保障体系滞后于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在城镇,要进一步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退休职工尤其是企业退休职工工资低、子女下岗、自身年老体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应提高企业退休职工保障水平。老年人口60-70%在农村,因此农村老龄问题压力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势下,首要是继续巩固家庭养老功能,实行签订《家庭瞻养协议书》(或称义务书,保证书)。努力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不断提高供养水平。截止2005年底,全国建有农村敬老院32572所,集中供养五保对象63.2万人,年平均供养水平为989.7元。随着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实施,农村最困难的群众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实现了五保供养从农民集体内部的互助共济体制,向国家财政供养为主的现代社会保障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同时,农村老年人亦可创造条件,争取建立养老基地,辅助解决养老保障问题。要逐步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计划生育家庭资助要逐步扩大扶助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村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于居家养老是基础,应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以老年生活照顾,家政以及老年康复等助老服务业。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除了使老年人生活和卫生医疗得到保障外,还有个“精神养老”问题,即要努力从社会、心理、娱乐等方面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让更多的老年人摆脱孤寂,充实心灵,颐养天年,然后向科学养生发展。
2. 围绕“六个老有”的要求,建立多种形式的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网络。“六个老有”——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教。老有所养是基础,老有所医是保障,老有所为是老年人社会价值的体现,老有所学,老有所教是老年人思想和文化素质提高的象征,而老有所乐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需求。
永安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4.01万,占总人口的12.7%,65岁以上老年人2.6万人,占总人口的7.89%,显然永安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为适应老年人的社会需求,永安先后成立了永安市退休干部协会(41个分会,2117名会员,遍布全市机关、乡镇,街道)、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234名,高级职称80人)。按“六个老有”要求组织老同志学习、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科普、文娱、体育活动,组织老同志尤其是老科技工作者建言献策、发挥余热、服务社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还有遍布市、街道社区、乡镇村的老年协会、关协、老体协、老年大学、老年学校、老年公寓,养老院等关老、助老的服务群体和服务设施,组织老年人开展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同时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向各级领导反映他们的意愿和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党和政府与老年人之间架了一条连心桥,把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送到大家的心坎上。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工作还远远不够,还要加大服务的范围,加强服务力度,提高服务水平。让更多的老年人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同时,有组织地参加各种活动,为三个文明建设继续发挥余热,老有所为,达到精神愉快、延年益寿、颐享天年。
在社区,不论城市街道居民区或农村乡镇村都可建立起社会老年服务系统,承担起不同的职责任务。大体上可建立生活照料、卫生医疗、文体娱乐、老有所为四个服务系统。要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适宜老年人居住、生活、学习、娱乐、健身的老年公寓、养老院、敬老院、托老所。也鼓励民办养考服务机构,如老年浴室,老年理发店,老年食堂等。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各地除建老年活动中心外,可针对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开办各种形式的科学文化学习班。并努力办好老年大学(学校),加强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
因地制宜,制定老年服务业发展规划是非常必要的,如在社区内举办社会经济实体,增强社区经济实力是切实可行的。可以说社区服务重中之重,可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老科协可在这方面发挥生产经营作用,可办生产型、科学型、服务型,多种经营型的经济实体。在发展老年服务业中,如何加强管理很重要,管理也是科学,是现代化社会运转基础,不可忽视。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当今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削弱。“空巢”老人比例达43%。且受子女岐视、虐待,涉及家庭养老的民事纠纷案件有所增加,我们要着力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和人口老龄化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颁布十周年。我们要借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该法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调研,进一步做好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弘扬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树立敬老、养老的先进典型,对一些虐待老人的典型案件要予以曝光。
3. 以人为本,建立一支有较高水平的老龄科研队伍,着力提出老龄问题的综合对策。老龄化问题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法律、资源、代际关系、环境等方方面面。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如何应对老龄社会的挑战,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必须要加强老龄社会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是当务之急。这就需要组织相关学科研究人员。据此,我们要积极开发利用人才资源,包括老年人才资源。当前我国离退休人员,绝大多数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知识分子,不少是政治、科技、经济和管理方面专业人才。相对来说,这些人才功底厚实,技术娴熟,经验丰富,不用培训即可上班,是一种现成“物美、价廉、量多、质优”的宝贵财富,不可忽视的重要人才资源,各地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组织,基本上把社会上文、理、工、医、商等专业人员集聚起来,为当地三个文明建设发挥作用。当前,应把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作为国家重大宏观战略课题主动承担起来,认真组织、积极调研,搞好协调指导,注意在立项进行攻关研究中,把专长相近、情趣相同专业人才组织起来,相互合作,形成合力,共同研究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对策、措施,并积极建言献策。
《人民日报》曾发表一则信息,其题目是日本《生命科技效益巨大,老年社会余热惊人》。这篇报道指出,随着生命科技进步,老年人健康得到改善。“据预算,日本有490万老年人需要护理,占65到90岁老年人口的15%。到2020年,由于生命科技的进步,需要护理的人数将降到28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降为8.6%,护理需求下降,每年可节约3.3亿日元护理开支”。这一消息,起码有二条启迪,一是生命科技的进步,使老年人自身健康得到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需要护理的老年人减少,社会福利费用支出减少,有利于减轻社会负担,二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而,我们研究老龄化问题提出对策,必须密切注视科技进步。只有这样,我们的各项政策才是完备的,有效的。同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全国各高等院校,研究院,也可设置专门课题,提出建设性方案。
4. 加强组织建设,培养造就一支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约老龄事业的队伍。多年来,各地在实践中培养出一批老龄工作队伍。今后这支队伍还要继续壮大发展,并要有计划地培训,不断提高素质。要继续推动和建立县(市、区)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三级老龄工作组织网络。全国老龄委《关于加强基层老龄工作的意见》要认真贯彻落实。各级老龄工作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学习,提高认识,最重要的是带着感情,面向老人,面向生活,去解决安老、养老、助老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健全和完善老龄工作体制。
作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中办发[2005]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让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在保持身心健康、安度晚年的同时,继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经验、才智和力量。并切实为老科技工作者作好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建好老科技工作者之家。
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际行动,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为老年人排忧、解困,为老年人谋福。愿今天老年人和明天老年人都能共享一片艳阳天。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