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夏官·职方》有“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的记载。七闽的涵义,专家学者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商周时期,散居现今福建和浙江南部以蛇为图腾的七支部落。
图腾系印第安语,大致意思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里的部落,认为某种生物或假想生物和本族有特殊关系,奉为图腾,以神明信奉,视为本族的保护者象征和忌物,十分敬畏,进行祈安、赞颂。
七闽之地先人为何崇拜蛇图腾以及它的兴衰存亡,至今还是谜。我自不量力试着来碰碰。我1949年夏随军入闽后,初是当记者在全省跑新闻,五十年代后期开始一直在福建西北部(南平地区、三明地区)山区劳动、工作、生活,耳闻目睹一些似是蛇崇拜的遗痕,常萦廻心头,现想借助古籍经典,已发掘的古文化遗址、民俗民谚、民间故事等,以闽西北为主,来探索这个谜。
一、闽西北古遗址揭开古闽人进化轨迹
福建西北部都是山区、深山区,在古代整个区域被原始森林覆盖,动植物种类繁多;特别是,这里山岭石灰岩分布广泛,形成许多溶洞,有些水平洞很深很大,主洞里有几个小支洞,有的还与上面或下面或旁边的洞穴相连;有些水平洞在小山上,背靠连绵不断的大山,面临草木茂盛的河滩和溪流,从环境条件看,闽西北非常适宜古人类生存、繁衍。长期以来,福建省一直没有发现旧石器时代遗物。何时才有古人类一直是当代闽人所关心的。改革开放后,在省考古部门指导下,闽西北各市、县开始组织力量普查,在精选基础上进行发掘,重点放在洞穴类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取得重大收获。
刚刚进入新世纪,闽西北传出让全国考古界惊喜不已的新闻,这就是:1999年9月至2000年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省、市有关单位联合组队对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万寿岩遗址的灵峰洞、船帆洞进行抢救性发掘,在40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中出土了800多件石制品和少量骨角器及一批哺乳动物化石,其历史价值与科学价值,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均给予高度评价。中国文物研究所对万寿岩遗址的“文物价值评估”是这样写的:(1)“可以判定,古人类在灵峰洞遗址活动的年代距今约18万年,应属旧石器早期遗址”,“它把人类在福建生活的历史提前了近十多万年”。(2)“同一座山体的不同高程上,灵峰洞属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船帆洞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在“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目前绝无仅有”。“这种在空间上的集中,时间的上延续,表明在更新世时期,三明一带气候温暖,有丰富的生活资源,适宜于古人类生存和繁衍。”(3)“考石发掘最重大的成果之一是在船帆洞下文化层距今约2-3万年的地层中,揭露出一面积约120平方米的人工石铺地面”,“在国内尚属首次,国外也属罕见,”万寿岩遗址被列为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榜首。
在此之前,1988年5月,省、市、县文物干部组成的文物普查队在清流县沙芜乡狐狸洞内保存很厚的更新世晚期黄土和石灰岩溶胶结堆积中,采集到古人类牙齿化石5枚,经中国社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专家考察、审定,这5枚牙齿化石为更新世晚期人类,属晚期智人阶段,距今一万年以前。消息传出,全省引起轰动,有的媒体赞誉“清流智人”代表了福建古人。
闽西北多个县(市)发掘出四千年前后古人类遗址。1988年11月,省、市、县联合考古队在明溪城东1.5公里的南山塔下洞穴发掘,穴内地面有用火烧烤过的遗迹,发掘到石锛、石斧、石镞、网坠、纺轮、陶豆、陶鼎、陶釜等90多件,为福建首次发掘到保存完好的史前人类洞穴遗址。以后考古人员再次在南山遗迹进行科学性考古发掘,发现有建筑基础,330多粒稻粒(经专家确认一部分已属人工栽培稻种)、一批黑陶制品。
三明考古中一直为“有陶无窑”而困惑,2006年3月至6月,考古队在永安贡川镇石马村下的胡坡岌遗址发掘时终于有突破,清理出一座新石器时代的陶窑,有火膛、火道、箅口、窑室、投柴口。
上述万寿岩、狐狸洞、南山塔下、胡坡岌四个点,彼此相距仅三五十公里,集中反映了古闽人进化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后闽西北全境、福建全省类似考古新发现很多,有的古遗址还发现青铜器。在四千年前,即相当于中原商周时期,这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繁殖,分工的出现,存在过原始公社制度(原始人类对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出现了氏族、部落、酋长、图腾,过着猎兽捕鱼、刀耕火种、崖栖谷汲、群居洞穴的生活。因此,《周礼》有“七闽”之说。
二、原始森林里七闽人的保护者是蚺
在古代广阔、茂密的原始森林里,不断进行着弱肉强食、相生相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旧石器时代,这里有些什么动物?古闽人打猎归来,饱餐猎物后随手把骨头丢在洞穴一角,经漫长岁月,成了化石。根据三明市多处洞穴古文化遗址开掘中出土的兽骨化石,曾在闽西北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动物有虎、豹、剑齿象、熊、大熊猫、豺、狼、巨貘、野猪、野牛、野马、鬣狗、野羊、羚羊、水鹿、梅花鹿、獐、獾、豪猪、兔、猕猴、老鼠、竹鼠、黑鼠、鼯鼠、蝙蝠等;出土化石还有禽类翅骨、腿骨。当时,原始森林里还有大量蛇类,没有发现蛇骨化石。现在,闽西北境内已知有蛇48种,其中毒蛇有12种,在古代应不少于此数。
在这到处是毒蛇、猛兽的环境里,闽地的原始人类如何存活下来并不断繁衍、发展?靠的是蚺(古汉语,即蟒蛇)的友谊、保护。人、蚺的亲密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只能推测。下面先讲从《三明民间故事集成》中摘出的两则民间故事:
一则流传于将乐县黄潭乡一带,讲的是:很久很久之前,张家有个男孩在路上拣到一粒蛇蛋,拿回家用棉絮裹好放在抽屉里,几天后有一条小蛇在里面,孩子心地善良天天找些蛇爱吃的东西给它,小蛇天天长大,有天夜里孩子梦到小蛇对他说,我一定报答你养育之恩,你遇到困难只要轻唤两声“花蛇”,我会来帮你。皇帝宠妃得了怪病,偏方说只有花蛇的蛇肝才能治好,下诏谁能献上赏黄金千两,男孩所在地贪官逼张老汉让孩子献花蛇肝,否则杀全家。孩子轻唤两声“花蛇”,花蛇来了,张老汉拿刀剖开蛇肚割了一块蛇肝献上,宠妃病好了,而且年轻不少,一而再、再而三索要花蛇肝。张老汉第三次取肝时,花蛇疼痛难忍,突然张开大口,把男孩、贪官吞到肚里闷死了,花蛇也死了。
再一则流传于宁化县城关一带,讲的是:过去,有个少年在冬季从深山砍柴回来,在山垇口见一小蛇快冻死,就脱下衣服把它包回家,用棉絮盖起来,年复年,少年长大,小蛇也长大,安顿在草屋里,一天,少年对蛇说:“蛇啊,我养不起你了,你还是到大山里去谋生吧!”蛇依依不舍,突然开口说话了:“多谢你救我、养我,今后我会报答你的。”少年的母亲患了心疾病,百药难治,少年到深山找蛇,蛇说:“不要紧,我的胆能这病,你从我口中爬进去,挤一点胆汗吧。”少年挤了一小杯,母亲吃了心口不痛了。以后又用蛇胆汁治好地方大官心疾病,得到丰厚酬金。后来,皇帝请少年为皇太后治病,答应若治好,招为驸马。少年又到深山呼唤蛇,执意要挤,蛇想想,不是他早就没命了,这也算尽了自己报答的恩。少年爬进去摸到蛇胆,利令智昏,狠心拿起刀把胆全部割下,蛇只觉一阵揪心剧痛,不禁咬紧牙关,在地上打滚,蛇死,少年也在蛇肚里出不来了。
对这两则民间故事,姑不论其中的几个人,对蛇的善良重义,感恩图报,不禁肃然起敬。这只是故事,现实又如何? 2007年4月18日18时许,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一则新闻:一位山区农家孩子上山时见到一条受伤的蟒蛇,带回家喂养,蟒蛇渐渐长大了,农家孩子也结婚生子,蟒蛇和他家相处和睦。一次村里有个孩子被山洪冲走,大家无计可施,放蟒下水,蟒用蛇尾卷起孩子,获救了。蛇一次要吃16只鸡、十几只老鼠,他家养不起,全村供鸡供鼠。主人曾把蛇放归山里,蛇还是游回家,遂不再放山了。(看了电视立即追记,可能稍有差错)
由此联想、推测:古闽人在原始森林里生活时,一个偶然机会,拣回一枚蟒蛇蛋或抱回一条冻僵的或受伤的蟒蛇,放在自己生活的穴洞里孵化、饲养,渐渐长大后,与古闽人结成深厚情谊,长大的蟒蛇又引来异性、交尾、产卵、繁殖,洞穴一角成了蛇窝,友好和睦相处。蟒蛇为洞穴守门,防御其他野兽侵犯;当古闽人外出时,每人肩上扛着或身上缠着蟒蛇,这样,既可以恐吓“敌人”,帮助捕兽,更重要的是可以吓退毒蛇(蛇是会吞食有敌意的蛇的)。闽西北有个古老传说:沙溪的现城关河段曾出现虬,古籍解释虬,有的说是无角无足之龙,有的说是独角之龙等,其实就是巨蟒,古人尊之谓虬,以神明看待。古代南方此类传闻甚多,如“焉有虬龙,负熊以游”、“灵蛇吞象、厥大何如”等,也促使七闽人信奉“蛇图腾”。
现代人常把蛇说成是阴险、狡诈、恐怖、邪恶的化身,实际上这是人类长时间远离自然所产生的误解、恐惧。实际上,无毒蛇,特别是蟒蛇对人类是很友善、忠诚、仗义的。有意思的是,古人造字时,把蟒看作是忠于人类的草丛中的犬。
三、中原先人如何看东越蛇崇拜
《史记》的“集解”中称:“闽,东越之别名”。
闽这个字是中原先人造的,从门,从虫。门,按古汉语可作洞穴进出口解;虫,民间俗称蛇为长虫,按古汉语可作毒蛇解。闽字,其涵义、本意,可以作多种解释,仔细研究,从中可获取远古信息,特别是中原先人对古闽人的看法。
一种常见的看法是:这个区域里的居民,家门口都有大蛇守护。有这看法也事出有因,上古中原人,口耳相授、辗转传来奇闻:在遥远的东越这个地方,到处是高山峻岭、毒蛇猛兽,人们住在山上的穴洞里,穴洞进出口都有大蛇守护。
再一种看法是:这个区域住在穴洞里的部落是蛇的后代。《说文解字》就说:“闽,东南越蛇穜(同種,现简化为种,种子也,种族也)”,意思是,闽人的祖宗是蛇。现在看来似很荒诞,而在古代,亦正常。在我国神话系统中,女娲是人类繁衍的始祖神,又在补天等许多方面作出巨大贡献。在著名的“汉画像石”中有不少女娲的图像、女娲和伏羲的对偶神图像,图面上两神都是人面蛇身(上躯是人身,下躯是蛇尾),两尾相交。最有意思的是四川合江张家沟出土的女娲、伏羲对偶神的汉画像石,画面上两神身体为完整人形,有头、有身、有手、有足,在两腿中间露蛇躯、蛇尾,两尾相交,这与古代中原人远远看到古闽人外出时扛着、缠着大蟒的景象相似。由此可以想到,女娲神话的出现,就是在古人类与蟒友好相处、依靠蟒蛇保护的那个历史阶段形成的。
再一种看法是:东越是蛮夷之地。《山海经》说“闽在海中”。有人认为此语荒谬,实际上,误解了这句古代汉语的本意。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滨海,因此称全国、国内为“四海”、“海内”,古籍提到的“海表”、“海上”、“海外”和“海中”一样,均是指中原之外的未开化之地,非中原人同族居地。因此,造字时闽字从虫,放在夷、蛮、貉、戎、狄行列中。
再一种看法是:闽这个字的原型是蛇崇拜的标志、符号。以蛇为图腾的七闽部落,和其他原始部落一样,在外出活动时,在对敌作战时,在本族重要活动时,都要展示对本族图腾的自豪、虔诚,会在脸门画上蛇像或戴上蛇像面具,身上涂了蛇纹,盾牌、旗帜上都画有蛇像。那时,旗帜是用竹竿挑起来直挂的,末端像燕尾,画上蛇像,远看近似古体的闽字。
四、历史上七闽蛇图腾的兴衰
在我国历史上,七闽长期默默无闻,直到公元前334年才引起中原人注意。这年“楚大败越,杀王无疆,尽取吴地至浙江北”,“越以此散”。好多年后,勾践十三代孙、无疆七世孙无诸,率原越国王室成员、百工和随从,翻山越岭入闽。浦城原有“越王台”古迹,近些年又掘出王宫遗址,无诸应是在浦城自立闽越国。这个国名,一般可理解为在闽地复兴越国;从深层次考虑,流亡闽地的原越国王室势单力薄,人地生疏,他们千方百计争取、团结当地七支信奉蛇图腾的部落,无诸高明之处:建立新国的国名把闽字放在前,越字放在后,以示对闽人的尊重;当时越国的文明程度大大高于闽地,流亡的越王室有执政经验,带有各种典藉,闽地各部落拥护无诸为闽越国国王。
公元前221年,秦消灭六国完成统一,全国分三十六郡,在东越这块地域建闽中郡。秦末,楚汉相争,无诸不忘楚灭越的世仇,帮汉打楚。汉统一全国后,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封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冶(今福州)”,在惠泽山筑台举行册封仪式。
后人对无诸评价较好。他很重视闽越人与迁移来的中原人的团结、合作,建城置垒,注意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在建宁、泰宁、将乐、沙县等地民间有许多有关他坐在由大象拉的、有穹状车盖的车子上,到闽西北狩猎的传说和打猎、阅兵、欢宴、歌舞等遗址,说是狩猎,实际上是扬威、安抚、巡视。这是闽越国最兴盛时期。
无诸的两个儿子满脑子想追踵先祖勾践,搞一番王图霸业。无诸死后,由长子郢继位,先是发兵攻打北面的东瓯,继又攻打南面的南越,兵祸连连。汉武帝六年(公元前135年)兴师问罪,无诸的次子余善“大义灭亲”,杀兄郢献地投降。汉武帝废了闽越王称号,封余善为东越王,封无诸的孙子繇君丑为越徭王,让叔侄相互牵制,这两个诸候国国名已没有闽字了。
余善当了东越王野心勃勃,为防汉,在闽浙、闽赣交界处诸关、隘、口筑烽火台,在闽北筑六城(堡垒),即乌坂城(在现邵武城东)、大潭城(建阳)、汉阳城(浦城县北)、浦城、临江城(浦城县南)、城村(崇安)。公元前111年率军叛汉,“刻武帝玺自立”。余善称帝为何加武字?古代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四象”,“玄,龟也;武,蛇也”。他还精心制造谎言,说自己在闽江里钓得白龙,大造自己是真命天子的舆论。这可犯了汉朝大忌,史记载,汉开国皇帝刘邦,还在当亭长时,有一次酒后夜行拔剑斩当道大蛇,后有人在斩蛇处,见老妪哭,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斩之”。这次余善称帝,钓得白龙,明摆着白帝子(余善)要与赤帝子后代争天下。公元前110年,汉皇朝派大将军朱买臣率师入闽,六城成废墟,越繇王见大势不妙,趁机杀了叔叔东越武帝余善,降汉,繇被封为东成王,调离闽地到九江。汉帝曰:“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诏军吏皆将其民徒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也有些闽越人没有去江淮,躲藏在闽西北深山老林里,古籍称之山越人;或逃到沿海荒岛去,有专家考证,东南沿海一带的原来的疍民是古越人一支。闽越国连根被拔。蛇图腾走向消亡。古代有文人对此哀叹“龙蛇相啖食,战骨高崔嵬”。闽越国包括后继的东越、越徭,汉朝廷从册封到派兵灭国历时92年,若从无诸自立闽越国算起也仅百年(有人计算为112年)。
“东越地遂虚”后,一大片闽越国故地只设了冶县、回浦两县。自晋八王之乱后千余年,中原多次发生外敌入侵、军阀割据、混战不已的惨局。一批又一批名门、望族、富豪,整族整族带了家族谱牒、祖先牌位,还有随从,南渡迁徙,有相当数量中原人士走走停停、几经周折来到福建创业。历代朝廷对山越人很戒备,不断派兵进剿;没有战死和没有外逃的山越人,被安排与南下中原人“错居”。到宋代,中原人与山越人的“融合”基本完成。这种“融合”究竟达到什么程度?2006年第6期《读书》有篇文章,援引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的科研组对国内17个不同省区的871个抽检者血样进行基因分析,“福建为例,福建人血样中的Y染色体与北方汉族Y染色体的相同率高达0.966,福建人几乎全是北方汉族男性的后代。与此同时,福建人线粒体DNA的数值却那么低(0.248),福建汉族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母亲生的。”文章说:大量汉人入闽,“也可能与当地民族激烈冲突,有可能某地区土著民族男性全部战死”。还有其他原因:移民长途跋涉,“汉族女性由于体弱的缘故,纷纷死南迁途中”,南迁的贵族、士族、强壮农民,特别是中央驻军、军阀驻军、地方政权驻军的官兵,他们到达南方后,在婚配上比当地土著男性更有优势,“这客观上造成‘北男’只能要‘南女’”,南方土著民族受挤压后,“其中的男性居民也开始向南迁徙”,“甚至可能渡海南下”。
五、蛇崇拜尚存遗痕
七闽蛇图腾是在当时当地特定的自然环境、生存条件和人类进化阶段所形成的,并产生相应的蛇图腾文化。几千年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条件的变化,居民文明程度提高,蛇图腾文化相当部分已淘汰、湮灭,还有一部分逐渐沉淀凝聚为独特的民俗,保留着文化记忆。现在,从其背后的历史蕴涵、所含寓意,或多或少可以窥见、推测到古闽人的生存状态和习俗特征。下面所举事例的解读,是否有误,供研究。
我在报刊读到一篇文章,说“宋代以来各地纷纷建立蛇王庙”。我分析其原因,当时大批中原人南下入闽定居创业,福建确实蛇多,蛇的家族中不少是毒蛇,会伤人、致死,百姓普遍对毒蛇很恐惧,他们祈求蛇神能管束毒蛇,在历史的记忆中想起“蛇图腾”时代看家大蟒的食老鼠、吞毒蛇、拒野兽的功德,把大蟒视作蛇王。据各地熟悉地方风土人情的老人说,过去,大大小小的蛇王宫、蛇腾寺、蛇公庙、蛇岳庙不少。解放后,特别是文革,大都已被捣毁,有些还能觅得遗址,改革开放后有些蛇庙香火甚旺。在闽北南平市的樟湖坂有蛇公庙,这个庙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有蛇神赛会,按多少年传下的习俗,这天众人抬一大轿供着黑脸的蛇神连公“巡视”。当地居民说,连公者蟒蛇大神也,当地男性青壮年每人身上扛着或缠着一条乌梢蛇游街,比谁的大、长,进行炫耀,最后把活蛇放到闽江口里。这扛蛇游街,再现了古闽人外出情景。
崇敬家蛇的风气在山区较普遍。文革中我妻子下放泰宁县上青公社一个偏僻山村,安排住在一座古老民居里,1972年过春节,在除夕夜发现这里有个奇怪习俗:在厅堂、走廊、屋檐下,每个墙角都有插香,在小碟里放些供品,问何故,主人作手势禁声,经打听,原来这个仪式是祭家蛇,感谢它吃掉老鼠,防御毒蛇入侵,对天灾发出警报。以后我在闽西北走了不少深山区,了解到古宅主人普遍崇敬镇宅蛇神,以有家蛇为福,任其活动,敬称青龙菩萨。这多少再现了古闽人穴居时与蟒蛇友好相处的情景。
山区在祈神保平安活动中常有蛇神出现。尤溪有些山区的祈神很独特。据说,古代尤溪出现一头恶虎,活动猖獗,经常伤人,后被蛇神、猴神制伏。这场大胜利代代相传,演化成今日之祈神活动。一到春节,山区群众成群结队,人人持鼓,把鼓打得震天响,到各村巡游谢蛇神、猴神的恩情,祈求一方平安。
在闽西北多个县正月十五都有舞板凳烛桥活动,有的叫板凳舞,有的叫烛桥舞,有的叫舞板凳龙。我首次接触是在上青公社一个大村当工作组时,打倒四人帮后全民欢腾,过元宵节时,有些生产队要玩板凳,这种舞已停好多年了,这次恢复因陋就简,每户出一条长板凳,凳上一前一后放2盏灯,扛在肩上(按老规矩,板凳之间有木制活扣相连),这次只是一凳紧接一凳,由锣鼓先导,不断放鞭炮,在本村田野游来游去,很热闹,大家好开心。我奇怪这种所谓舞龙为何没有龙头,问了多人也没人讲清楚。有一种说法是:这板凳烛舞不是舞龙而是舞蛇。这应是古代信奉蛇图腾的七闽部落,以洞穴为单位,扛着守卫穴口的大蟒蛇外出巡游示威的遗风。近年来,有些地方在板凳烛桥前后加龙头龙尾,似有点“画蛇添足”了。
沙县、永安、三明市郊、南平、顺昌一带信奉的太保菩萨,是何方神灵,尊姓大名、管辖领域,多少代以来,谁都说不清。可是这位菩萨“大凡乡里村落都有他们的行踪、居所,但大多简陋、寒碜”。太保形象是黑脸、圆睁双眼、眼珠突出,与外地蛇神形象、傩舞中蛇神面具相似。最近得悉,地处沙县偏远山区的南阳乡华村的罗岩山腰有座罗岩庙,乃太保庙祖庙,始建于五代后唐,香火甚旺。《沙县志》记载:“罗岩庙,祀奉蛇岳,民间俗称罗岩大保”。蛇岳,顾名思义是:蛇的伟大祖先。我推断,太保乃蛇神也。从更深处考虑,如此广泛的太保崇拜,很可能是古代已成北方移民眷属的闽越族女子寄托对蛇图腾、对本族亡灵和远走他乡亲人的怀念。时间的磨洗,蛇神的印象已淡了,已成了保一方平安、什么事情都管的社里神了。
作者简介:龚人左,三明市南下服务团团史研究会会长。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