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2006年第4期) [打印本页]

作者: 福建老秘    时间: 2009-5-26 19:21
标题: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2006年第4期)


  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一个新兴的区域经济综合体,必须不断提升区域竞争力。提升区域竞争力离不开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职教育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成为某一区域教育整体发达与否的主要标志。其中,直接为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最敏感地反映出教育与经济建设是否相适应的问题。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核心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竞争力还不是很强,存在“主导产业集群与产业链配套能力弱,产业集群与产业链条内的企业规模较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主要问题。”[1]因此,发展强有力的支柱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和培育产业集群,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突破口和最重要的战略举措。实施这一战略举措,需要在发展高等教育时特别注重科技研究和开发人才的培养,优先发展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密切相关的本科、研究生教育重点学科,同时,还必须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为经济区建设不断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此外,从福建省生产第一线工人技术等级情况来看,高等级技术工人严重不足。目前福建省技术等级工人约41万人,其中初级工约占50%,中级工约占44%,高级工约占4%,技师不足1%,高级技师只有68人。高级技工多集中在服务业,制造业高级技工与技师极其缺乏。而在美、日等发达国家,高、中、初级工人的比例分别是35%:50%:15%。福建劳动力资源的供应状况也不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要,福建省虽然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技术素质不高。根据2005年前三季度全省九个设区市的市中心劳动力市场及部分主要县级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登记数统计资料:在总计44.47万求职人员中,无技术等级或职称的人员占73.3%,有初级技能或初级职称的占16.3%,而具有高级技能或高级技师的求职者所占比重仅为2.1%。其中高级技师和技师的求人倍率分别高达14.21和15.47。[2]而在美、日等发达国家,高、中、初级工人的比例分别是35%:50%:15%。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技术进步的核心内容,没有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劳动方式变革,产业技术进步是不充分、不完整的。因此,大面积培养生产第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对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增强海峡西岸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工业化进程同时是城市化的进程,也是不断增强城市竞争力的过程。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包括众多要素的复杂系统,可以概括地表示为:“城市竞争力=F(硬竞争力、软竞争力)=城市产业竞争力之和硬分力=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区位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聚集力软分力=秩序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开放竞争力”。[2]显然,人才竞争力既是城市竞争力中的一项可以量化的硬指标,同时又对其他竞争力因素起重要转化作用。城市化进程中所大量需求的各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主要靠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输送,这一点,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发达国家和地区所认识。在“2005上海教育论坛”上,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以及国内的300多名政府官员、教育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围绕“现代化城市: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交流,达成“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是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共识。因而,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发展的问题,而是提高包括城市竞争力在内的区域总体竞争力的战略措施。
  3.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3]的区域,因此,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发展高职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途径,无论从受教育者的数量还是从教育类型、内容来看,高职教育都不是面向小部分受教育者的精英教育,而是大面积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率的教育事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高职教育为群众创造了更多的升学机会。福建高等教育曾长期滞后,至2000年时,毛入学率尚低于全国平均率3.2个百分点。“十五”期间福建省优先发展高等教育,至2004年,全省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是2000年的2.5倍,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率达70.56%,比2000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比2000年提高了8.66个百分点,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五”计划目标,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初始阶段。[4]2005年福建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录取率达到73.78%的较高水平,其中高职教育占半数以上比例。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惠,更多的青年得到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机会。其次,高职教育输送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可解决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就业是重大的民生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福建省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渠道逐渐拓宽,就业形式更加灵活多样,2004年全省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即增加城镇就业人员2.7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部分企业还出现了多年来少见的“招工难”现象。但是,全省城镇总体就业压力仍未减轻。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一是人口压力的问题,二是结构性矛盾,很多对技术技能要求较高的岗位求大于供。可以预见,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特别是向新型工业化迅速发展,对劳动者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技能有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生产第一线就业面最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最密切,在注重精英人才培养的同时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更是直接为广大群众谋利益的事业。
  二、“十五”期间福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现状
  “十五”期间,福建高职教育走出了20世纪90年代的低谷,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办学理念、办学体制、办学规模、专业调整与拓展等各个方面都有创新,更贴近福建经济建设现实,但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
  1.高职数量激增,高等教育结构趋于合理,但毛入学率仍然不高。至2006年5月,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已经由1999年的25所发展为63所,其中,高职高专学校由1999年的14所发展为46所(其中高专学校5所,高职学校41所),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结构比较合理的普通高等教育体系。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大体相当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高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2004学年,福建省属普通高校本科与高职高专在校学生之比为49.75%:50.25%。[5]高职高专在校生规模已经达到“一半以上”的比例,基本趋于合理。福建高等教育虽然已经取得跨越式发展,但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相邻省份比较仍然存在差距。如,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福建省为19%,而浙江省高达34%,并且计划在2020年达到40%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曾经比较落后的广东省为22%,经济比福建落后的江西省为20.4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显示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并从中反映基础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民文化素质水平。我国还将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到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福建省高等教育与福建省GDP排名全国第11位的地位是不够相称的,并且,要在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任务还相当艰巨,不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难以实现这个目标。
  2.积极调整、拓展专业,部分高职初步形成办学特色,但主导产业人才培养仍然是薄弱环节。 “十五”计划实施之前,福建省高职教育除了总量偏少以外,在专业设置上存在专业数量少,专业调整缓慢,专业布局重复,工科专业偏少等现象。“十五”期间,福建省属高校新增专业854个(其中高职高专专业占51%),工科类专业招生比例比2000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以上。高职教育如何面向市场,培养产业化、现代化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一直是福建高职学校所努力探索的课题。各高职院校积极面向市场,普遍增强了生源意识与就业意识,大力进行专业调整与拓展。近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福建高职教育提出了三大主要发展项目,一是以软件专业为龙头的教育带动产业项目,二是以制造专业为龙头的教育服务产业发展项目,三是以物流专业为龙头的教育促进产业发展项目,力求逐渐形成与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发展需要相匹配的职业教育体系。2004年,福建省内高职高专招生专业超过377种(不包括教育、公安、警察、人民武装类,以下统计同),其中理工类专业超过213种,为高职高专招生专业总数的56.5%。2005年省内高职高专招生专业超过339种,理工类专业超过279种,为招生专业总数的82.3%。(专业数量减少是因为各专业名称趋向统一,不再用不同的名称来表达同一专业,理工类专业达82.3%是因为文科类专业减少或专业名称趋向统一,以及新增了理工类专业的原因)。在专业建设上,新设或扩展了大批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新兴行业的专业。在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中,部分高职学校不追求“小而全”,而是以特色定位,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专业群。但是,当前福建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仍然存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主要表现为:其一,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结合不够紧密,有一定的盲目性。如,文、管、经、法以及计算机应用等专业重复设置较多,招生数量大,影响就业率。其二,第二产业专业比例仍然偏少,招生数量少。虽然各高职学校在积极发展工科专业,但新设专业存在质量不高,基本办学条件不足等问题,难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要发展壮大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同时,要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其中,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代表区域工业化水平。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是经济,支撑是产业,产业主体是制造业。目前,福建省制造业已初步形成大小产业集群60个,总产值810万美元左右,产值规模966亿元。福建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既需要高层次的科技研究和开发人才,同时需要大量的高、中、初级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但是这两类人才在福建省都极其缺乏。其三,第一产业技能人才培养仍然是福建高职教育的薄弱点。农业由于缺乏科技人才,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难以迅速推广。此外,福建省目前有农村富余劳动力约350万人,但其中接受职业技术系统教育培训的不到5%,不利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化。
  3.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力度加大,积极开发社会资源办学,加强了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但“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尚未完全形成。“十五”期间福建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省、市两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力度。省、市两级人民政府大力开发社会资源,高职教育由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单一政府举办发展为政府主导,依靠企业、行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并加强了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加强了产学研结合。决定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教学与实践的结合,20世纪80、90年代福建高职教育一直在低谷徘徊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高职教育投资主体单一,投入不足,实训实习基地缺乏。与“十五”之前的福建高职教育相比,“十五”期间福建高职教育的发展是跨越式的。福建省高职教育在外延发展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后,最重要的是内涵发展,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改革办学模式,走产学研结合的高职发展之路。构建“产学研结合”的高职教育模式在高职教育的发展中具有带动高职教育各个方面的统领作用。近年来,福建省高职学校特别是依托企业行业办学的高职学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已经有所探索,但是,由于受学校体制、企业条件以及高职学校自身观念的制约或影响,产学研尚未成为福建省高职办学的主要模式和普遍形式。
  三、对“十一五”期间发展高职教育的思考
  在“十一五”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进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推进各层次、各类型教育的巩固、调整、改革与发展,继续大力发展高职教育。
  1.根据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结合现实需求并有前瞻性地发展高职教育。福建省产业结构处于重要的战略调整时期,产业结构的提升和科技的发展,将有可能使社会职业的总体结构产生新的发展趋向:第一,新技术广泛应用,将增加更多与高、新技术直接有关的工业一线岗位。第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发展,市场要素的完善,高速公路、铁路等基本设施建设的加快等,福建省将缩短与长江、珠江两大三角洲的城市化差距,带来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会使社会职业岗位的分布更为广泛,迅速扩大原有的第三产业职业面并产生一系列新的职业群。不论是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扩展或新产生的职业岗位,还是由于第三产业兴起而增加的岗位,它们的技术性和智能性都在不断提高,其大量人才培养的任务须由高职教育以及应用型本科教育担当。其中,加强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急需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重点。
  2.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道路,推进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职教育需要继续发展,但是又存在毕生生就业难的困难。影响大学生就业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缓解大学生就业的矛盾,主要途径为两条,一是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高校必须为社会培养适用的人才。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办学道路,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应是高职办学的主要模式。产学研结合办学可以提高高职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第一,根据企业、行业的实际需求办学,甚至实行“订单式”培养,可以缩短供求距离;第二,将学生直接推向生产第一线,近距离培养技能型人才,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三,在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中可以解决高职学校自身的一系列问题,如办学定位不明确,实训实习基地和“双师”型教师缺乏等种种问题。产学研结合是发达国家发展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但是,吸取别人的经验,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要结合本地实际。在福建省,企业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企业的规模和技术的稳定程度都不如城市密集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因此,产学研结合不能立即照搬国外“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模式,而应先选择“以院校教育为主,以企业和社会实习、实训为辅”的模式。要总结、推广本省一些高职学校成功的经验并转变办学观念。福建省相当一部分高职学校是政府举办的老校,至今仍然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办学痕迹,如,重招生轻就业,重学科教育轻职业培训,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过程,学校管理往往也带有行政机关痕迹,远离生产第一线,这都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推行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第一,高职院校领导要更新办学观念,与时俱进;第二,需要产业集聚程度高,大中型企业发达的环境,沿海城市高职学校可以先走一步,山区城市也要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第三,需要政府的统筹和支持;第四,要遵循教育规律,探索和制定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管理方式。诚然,产学研办学模式不是以行政命令推行的统一模式,需要各高职学校根据自身实际以及环境条件逐步探讨和实践。目前福建产业集群程度不高,特大型和大型企业较少,高职教育产学研推行的外部条件还不是很成熟,但是,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和高职教育的改革,必然会显示出它的“统领”作用。
  3.继续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完善海峡西岸经济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培育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现实和远景,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应主要注重以下几点:
  (1)在发展高职教育的同时继续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从人才结构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为金字塔式结构,初、中级技能人才始终是社会最大面积需求的人才。从福建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还处于工业化中期并向工业化后期发展的阶段,第一产业比重还相当大,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比重也比较大,继续巩固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而不是削弱它符合福建省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现实。
  (2)构建适应全社会,由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多期限教育培训构成的社会终身教育体系。2005年8月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施行《福建省终身教教育促进条例》的公告,这是福建省重视终身教育的重大标志,如果认真组织实施,将大幅度提高福建省全社会国民素质。从高职教育来看,需要将终身教育的一些形式与学历教育有机结合。如,作为终身教育形式之一的劳动资格证书制度要正式引入高职学校,这对于高职学校强化职业技能意识,提高劳动技能训练在教学中的地位有积极作用。近年来,福建省部分高职学校已经在部分专业推行劳动资格证书培训,但是大多数高职学校和大多数专业还没有积极组织实施。其原因一是高职学校自身观念的问题;二是劳动证书所适应的专业面还不够广泛的问题;三是实施劳动资格证书制度的社会环境还远远没有形成,终身教育的社会氛围不浓,劳动部门的技术工人系列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其他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建设还没有全面铺开,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的配套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都需要政府进一步统筹解决。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巩固和发展高职教育。福建省高职学校布局已经基本合理,在今后一定时期应重于内涵发展,改善办学条件,改革办学模式,加强专业建设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就业指导,激活办学机制等,特别是在实行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上得到政府的支持与服务。通过统筹社会资源,加大投入,支持一批高职重点专业、重要实训基地建设,争取达到国家高职精品专业、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标准,并重点建设1—2所达到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标准的高职学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支柱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起示范作用。
  (4)巩固、加强基础教育,为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制约福建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是普通高中教育。近几年福建普通高中教育得到大力发展,如,2004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数比2003年增长11.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上年的51.3%提高到56%,普通高中优质率达到约38%,2003—2004学年度,福建高中阶段教育每万人口中的在校生数,已经在全国排名第7位,但是,与相邻的浙江省比较还有较大差距,2004年浙江省已经成为全国第一个基本普及15年教育的省份。福建省近几年普通高中持续扩招,办学潜力已经不足,特别是优质普通高中资源匮乏,会影响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只有加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才有发展后劲,才能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并向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迈进,但是,同时要充分考虑人口数量变动的因素。“十一五”期间是我省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入学与在校生高峰并存的时期,面临着巨大压力。必须根据福建省人口变动幅度实际,科学设计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事业的近期与长远规划。

  参考文献
  [1]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发展处:《产业集群资料汇编》
  [2]黄昭朝、杨洪春:《正视就业问题及其政策选择》,福建省统计局统计分析资料
  [3]2005年3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办的“《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首发暨2005中国城市竞争力研讨会”资料
  [4]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若干意见(试行)》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
  [5]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十一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草案)》
                    
  作者简介:廖开顺,三明学院本科教学评估建设办公室主任,三明学院政治法律系主任、教授。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