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加快农业综合开发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2005年第4期)
[打印本页]
作者:
择善而从
时间:
2009-5-26 17:14
标题:
加快农业综合开发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2005年第4期)
近年来,三明市以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创新思路,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农业综合开发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004年三明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8.86亿元,按可 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增幅为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3886元,比上年增加330元,增长9.3%,增幅为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
一、主要成效
1. 耕地质量不断提高。2004年,三明市加大对省定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的投入和管理力度,综合开发工作质量为近年最好水平。农业综合开发耕地治理项目投入454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5.2万亩,推广优质稻示范0.98万亩,节水农业示范0.72万亩,优势农产品基地4.32万亩,全面完成省批复的任务。继续抓好标准农田示范片建设,省级标准农田示范片顺利通过验收,连续第3年被评为省优质工程,是全省唯一的得到省上奖励2005年增加一片2000亩的建设项目。2004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126.29万吨,比上年增加4.93万吨,增长4.1%,平均亩产为364公斤,比上年增加9公斤。
2. 水利设施不断完善。2003年,三明市遭受百年不遇的大干旱,水利设施经受严峻的考验,也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市委、市政府把2004年定为水利建设年,全市水利建设共投入2.58亿元,完成险病水库除险加固57座,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6.3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5万亩,修复水毁工程1250处,完成渠道防渗203.4公里,发展节水灌溉3.8万亩,完成国债项目的堤防建设18.06公里。加大了省里提出的“六千”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千万农民饮水工程已建成241个,受益人口15.8万人;千万亩节水工程已累计完成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占年度任务的150.1%;千万方山地水利工程已完成山地蓄水池建设801个,容积3.8万方,占年度任务的145.7%;千座水库保安工程已完成除险加固48座,占年度任务的80%;千万亩水土流失治理已完成治理面积4.69万亩,占年度任务的99.9%。2004年全市旱涝保收面积159.21万亩,比2000年增加20.04万亩,增长14.4%,占年末实有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54.6%上升到64.4%,全市有效灌溉面积197.84万亩,占年末实有耕地面积80%,比2000年提高12.8个百分点。
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通过集中资金、技术和统一组织利用好各种资源优势,扶持建成了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产业化优势突出的龙头企业。2004年,全市经过认定的市级以上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6家,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龙头企业7家,5000万元—1亿元企业8家,3000—5000万元企业16家。其中三和食品(三明)有限公司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水煮笋加工销售企业,明溪南方红豆杉生物有限公司已发展为国内最大规模的红豆杉培育和紫杉醇生产中心。统计表明,2004年全市各类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达16.36亿元,科技开发投入达4937万元,龙头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增加投入,有效地增强了自身实力。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总产值29.85亿元,增长20.6%,销售收入30.51亿元,增长17.4%,实现出口创汇5327万美元,增长32.7%。带动农户数36.02万户,增加3.02万户,其中订单联系农户数15.23万户。全市农户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得到的收入达13.42亿元,增长9%。从龙头企业带动基地规模情况看,带动水产养殖面积2.46万亩,增长17.1%;带动禽类饲养3011万只,增长27.1%。通过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促进了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发展。
4. 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加大绿化造林、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建设,2004年全市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总投资为9043.72万元,面积687.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6.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3.9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实有封山育林面积达207.28万亩,其中本年新封面积21.69万亩;积极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大力推广“猪—沼—果”等农业生态能源建设,2004年末全市乡村办沼气池为1.65万个,比上年增加0.34万个 ;此外,按照省政府部署,扎实抓好水葫芦专项整治,2004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732万元、劳力8.8万工日、施工机械2035台班,完成水葫芦整治402处、1.8万亩,并建立长效机制,发现一处清理一处,大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5. 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按照有领导、有主业、有科技、有辐射、有效益的“六个有”要求,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2004年全市12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引进龙头企业54个,投资总规模3.89亿元,带动农户1.68万户,增加农民收入3105万元;发展中介性服务组织18个,联系农户8295户,带动农民增加收入2269万元。
6. 农业新技术推广力度加快。几年来,全市在项目区共举办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抛秧等新技术培训班541期,参加培训农民3.34万人次,引进、示范、推广农业各类新品种385个、新技术146项,增加经济效益8456万元,项目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4%,比当地平均水平高出8个百分点。
二、问题和困难
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差。2003年遭受“5.16”特大暴雨洪灾,全市直接经济损失4亿多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2亿元,下半年又遭受百年不遇的大干旱,全市农业因旱灾损失达4亿多元,水利设施经受严峻的考验,也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山多田少,山垅田、山谷地等保水保肥性能差、日照条件差的中低产田比例高,如大田县占耕地面积的54%以上。
2. 取消“两工”后,配套措施没有跟上。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缺口较大,特别是小型病险水库整治资金严重不足。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办法不多,信心不足,农田水利建设发动的广度和深度有欠缺,未形成系统的机制和体制在面上推广,造成部分地方面上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基本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
3. 地方财政拮据,使水利投入的政策难以落实。水利建设工程量大、耗资多,国家投资是有限的,大量的资金要靠地方筹集,由于地方经济运行状况不好,地方财政困难,致使一些水利工程项目不能按计划实施。
4.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农业龙头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薄弱、产品深度加工不够。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业产值是农业产值的5倍,世界平均水平也达到2—3倍,而我国的平均水平在45%,2003年三明食品工业产值只有15.8亿元,仅占农业产值的13.5%。
三、对策措施
1. 加强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我市自然灾害频繁,干旱和洪涝是威胁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农业综合开发要坚持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突出发展节水灌溉、排洪排涝设施,积极探索旱作农业的路子,加强产前、产中、产后基础设施建设,并改造一批与中低产田改造密切相关的中型灌区,以进一步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建设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基本农田,进一步保护和提高我市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力争10年内85%以上耕地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根据农业结构调整,支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要求,农业综合开发将因地制宜地制定项目建设标准,逐步提高单位面积投资标准,将项目区建成适应主导产业发展需要、较高标准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2. 加大对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今后农业综合开发每年应把中央财政新增资金的80%以上,集中用于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特别是要重点扶持一批优质专用粮食产业带和农业大县。同时要考虑农业主产区财政困难的实际,进一步降低地方财政资金配套比例,并突出解决粮食主产区财政配套困难,并逐步取消财政困难县财政配套任务。
3. 大力扶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回良玉副总理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第一次联席会议上明确指出:“在区域布局上,要突出农业主产区和农产品优势产区”、“要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积极支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要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围绕区域布局建基地,围绕特色农业建基地,对优势农产品进行重点扶持建设,在稳定发展林业、粮食、畜禽、果茶、食用菌等传统产业的同时,要大力扶持烟叶、肉牛、肉羊、笋竹、红豆杉、建莲、冷水性鱼等农业重点特色产业,尽快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 着力推动农业综合开发机制创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要求,农业综合开发将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利用市场手段,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及社会各界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真正建立以农民为主体、政府辅助和引导、社会各方参与的运行机制,让农民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进一步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自我积累、滚动开发机制,对已建项目工程,要通过移交、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及时明晰产权,将资产收益用于工程运行管护或继续用于滚动开发,确保项目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扩大贴息规模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资等投入农业综合开发,逐步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途径的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格局。
5. 加大科技兴农力度。要着力构建三大体系。一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各级政府应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扶持建立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科研基地,大力引进、研究、开发、推广和应用农业先进技术。二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稳定各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以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为依托,以各类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和涉农企业为基础,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建设。三是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农广校、农函大、农技中学等各种形式,强化农民的农业科技教育,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力争在高产、优质、高效技术、生物和信息技术、农产品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生态环境建设技术的开发创新和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使先进的农业技术进入更多的农户和农业生产。
作者简介:黄高钻,男,三明市农调队业务科科长、统计师。
陈晓娟,女,三明市统计局农经科科员。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