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本刊特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努力开创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 [打印本页]

作者: 量周沙界    时间: 2009-5-21 21:52
标题: 本刊特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努力开创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
返回上页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努力开创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


叶继革

我市是传统农业地区和全省重点产粮区之一,76%左右的人口在农村,目前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总体上落后于城市,绝大多数县域属于全省的欠发达地区。这一基本市情和区域特点,决定了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我们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无论农业在国民经济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有丝毫的削弱;无论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都必须紧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加自觉主动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实施了“两个抓手”、“四个增长点”的经济工作总体思路,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突出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乡村城镇化,在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组织抗灾救灾、发展生产、重建家园,以及深入开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效。但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仍然存在着差距。农村经济如何发展,农民收入怎样增加,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乡镇工作如何推进,都需要我们根据新的形势、新的情况、新的任务要求,深入调研思考,积极探索实践,并在原有工作基础上,不断从机制、政策、环境上加以创新,不断从领导、组织、落实上加以推进。

一、必须突出一个主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新世纪头二十年全党工作的主题。因此,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必须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全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我市地处沿海省份的内陆山区,农村生产力相对比较落后,农业现代化程度低,传统农业占相当大比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县域发展不平衡已成为近年来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如果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村综合实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势必影响农业生产率和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农民生活的改善,甚至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城乡群众安居乐业。近年来,农村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群众上访事件增加,社会治安不好,其中固然有多种原因,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部分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等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要靠发展农村经济。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原料;只有农民富裕了,才能有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上来;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整个农村的长治久安和社会安定稳定才有可靠的保障。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领农业和农村工作,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把“三农”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党委、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落实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维护农村稳定、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各项措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二、必须贯穿一个灵魂: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去,必须从工作上指导把握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必须牢牢抓住加快发展这个强市富民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所在。加快新时期农村发展步伐,最重要的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紧紧围绕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有效增长,突出抓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发挥比较优势,立足区域特色,壮大县域经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做强工业,促进农业,带动三产,因地制宜,培育特色,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充分提高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发展高优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形成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力。二是必须坚持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的发展要求,既包括经济的发展,又包括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因而我们在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工作中,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思想,努力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项任务一起抓、三个成果一起要。在集中精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实施《乡镇工作纲要》,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健全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制度,把农村的民主建设与法制建设统一起来,全面推进依法治乡治镇治村,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改善教育、卫生条件,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用先进文化武装农民、教育农民、引导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建立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抓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继续高度重视农村稳定工作,强化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重点整治,抓好治保会、调解会、护村队等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和重大信访积案排查调处工作,努力把各类社会矛盾化解在当地,消除在萌芽状态,使农村基层民主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秩序良好、农民群众安居乐业。三是必须充分维护和发展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在稳定并不断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和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尊重农民意愿,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高度重视他们的切身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把他们从事改革和建设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继续贯彻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坚决落实“一项制度、八个禁止”,实行涉及农民负担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查处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恶性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三、必须把握一个方向:大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基础。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当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走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新路子。一是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要积极引导各级干部群众加快对发展农村经济的认识、观念、方法的根本性转变,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势,跳出农业搞调整,做强工业促农业,用抓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抓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大文章。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围绕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依托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区域,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系列开发,不断开拓农产品新市场,实现农产品增值,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因地制宜选准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致力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和产品,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抓好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企业和市场的产业龙头,通过二产带一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立足比较优势,充分运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大开放开发力度,以项目为抓手,以园区为载体,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矿产、水电、旅游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优势向经济发展后发优势的转化,大力培育壮大新兴税源和工业新增长点,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二是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把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继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省、市级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鼓励国有、个体、私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经营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大力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科技型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等形式,建基地、抓大户、拓市场、创品牌,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鼓励龙头企业在自愿互利基础上建立行业协会或其他形式的经营联合体,鼓励农民以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入股,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使农民与龙头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使农民真正能够分享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三是不失时机地推进城镇化。加快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大力推进市区“南拓北扩”和县城建设,加快扩容提质步伐,增强中心城市和县城对农村的聚集、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14个省定重点镇以及高速公路互通口所在城镇发展。当前,要尽快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并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为农民进城务工兴业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农民增收。四是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经营市场化。改造提升现有乡镇集贸市场、批发市场,鼓励城市新型业态延长其产业链进入农村,积极推行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经营、代理经营等新型流通理念,提高农村市场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协会、市场营销大户和各类中介组织,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和专业培训,推动农民走向市场。发挥农民流通队伍、商贸流通企业、信息网络平台的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在省内外大中城市建立展销、批发和配送中心,加大农产品区外市场开拓力度,加速农产品流通。

四、必须抓住一个关键: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农业、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是现实需要,也是战略需要;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解决“三农”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调查研究时,要深入到条件差、困难大的地方去,与基层干部群众一道研究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和办法,帮助贫困地区特别是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项目开发,逐步改善贫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出台重大改革措施时,要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心群众生活,多做农民满意的事;在安排资金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求;在配备干部时,要把政治上强、懂业务、熟悉农村工作、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部门;在考核政绩时,要把解决“三农”问题的成效作为检验一个地方领导班子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在检查工作时,要把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情况作为一个重点。当前,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组织市县机关干部下基层调研的部署要求,迅速由领导干部带队,抽调精干人员,深入基层抓好十六大精神和全省、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特别要围绕最近省委宋德福书记在三明调研时的讲话精神,组织基层干部群众深入研究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增强后劲、加快发展的思路措施和推进落实的具体办法,尤其是如何加大项目工作力度,突出抓一批大的、好的生产性项目;如何因县制宜,培育特色,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如何通过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流通市场化等方面,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第一线,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切实以转变作风的新形象、新成效,把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开创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

本文为叶继革市长在全市农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摘要),标题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陈上龙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