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业突破的主旋律唱得更响
——在全市新型工业化会议上的讲话
张 新 实
(2009年2月1日)
同志们:
今天是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们把新型工业化会议作为新春第一会,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高度重视,充分表明了加快实施“工业突破”战略的坚定决心。这次会议,既是动员会,也是誓师会。全市上下要立刻从节日的氛围中走出来,迅速调整精神状态,理清工作思路,立足于早,着手于快,力求于好,集中精力抓好工作落实。
刚刚过去的2008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市经济社会依然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取得了“两个提前实现”、“五个增幅第一”的优异成绩,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34个月位居全省第一,并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的“环保节能新型示范城市”称号。刚刚过去的牛年首月,我们也实现了开门红,财政总收入首次登上10亿元台阶,达到10.6亿元,同比增长30.5%。这是我们大力实施工业突破、持续开展招商引资、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成果,也是全市上下坚守科学发展理念、坚持真抓实干的必然结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施工业突破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仍然是宿迁实现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核心所在。各县区、各部门要清醒认识宿迁所处的发展阶段,准确把握宏观经济环境带来的变化,牢牢扭住工业突破、项目推进这个核心,在机中思危,在危中求机,全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今年,要以“亿元大项目推进年”为抓手,围绕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以上,新增规模企业35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节能减排达到省定责任书规定的目标,扩张工业经济总量,壮大工业经济规模,提升工业经济质态,增强工业经济效益,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具体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强力推进招大培强,不断夯实新型工业化的坚实基础
扩大工业经济总量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基础,也是招大培强的目的所在。全市上下要围绕引进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0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竣工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以上的目标,全面发动“211”战役,瞄准电子电气、机械冶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央直属企业,大力开展“亿元大项目推进年”活动,全力推进招商引资“春季攻势”,以大项目引进的早行动、快见效,赢得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按照“全员招商、专业跟进、主帅出征”的要求,深入开展协作组招商、驻点招商、以商引商、接力招商、产业链招商,始终保持对大项目的强劲攻势,努力引进更多科技含量高、经济贡献大、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群众受益多的好项目。大力实施“规模企业上台阶”和“微小企业进规模”工程,以更积极的态度、更得力的政策、更优质的服务帮助企业应对“寒流”,认真落实扶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22条政策,深入开展“千名干部帮千企”活动,适时研究解决随时出现的矛盾问题,千方百计雪中送炭,坚决杜绝釜底抽薪,切实为企业撑腰壮胆、排忧解难。坚持因地制宜,集中力量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能参与较大区域产业分工的产业集群,引领带动全市经济高效快速发展。年内要确保全市新增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5家以上,超20亿元企业2家以上。高度重视软件和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围绕数据交换、呼叫中心、在线服务、培训认证、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领域,积极引进和扶持国内外知名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在宿迁发展壮大。健全大项目考核机制,坚决对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当年投入5亿元的大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6000万美元、当年投入3000万美元的外资大项目完成情况实行“一票否决”,以鲜明的工作导向、严格的奖惩措施,凸显工业突破、项目推进的主体地位。
二、强化信息化带动作用,努力增添新型工业化的内在动力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所在。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和技术改造投入,实施好6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60个科技创新项目、60个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项目,培育一批有核心技术、有自主品牌、有优势产品、有发展潜力的“四有”成长型科技企业,确保年内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50个。切实加强企业孵化器、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三大平台”建设,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体系,力争年内新增省级以上技术中心5家,省、市两级技术中心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别达到销售收入的5%和3%以上。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品牌力量引领企业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确保年内新创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10个,中国驰名商标3件、省著名商标6件。进一步加大本地软件企业推介力度,认真开展企业管理人员信息化知识培训,积极推行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 CRM(客户关系管理)等综合性信息管理,加快地产品配套信息、企业物流信息、外贸进出口信息平台建设步伐,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再造业务流程,切实提高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坚持环保优先方针,深入实施节能减排攻坚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最大限度增加生态环境容量。
三、切实加强载体建设,加快培育新型工业化的承载平台
工业园区和交通、城市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新型工业化推进的成效,也决定着区域的持续竞争实力。要始终把发展性载体建设作为基础性、长久性的工作,紧抓不放,抓出成效,为促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支撑。坚持将工业园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尽快使园区在开发上实现“整合、优化、扩容”三同步,在布局上实现“集聚、集群、集约”三提高,在功能上实现“商务、政务、服务”三配套。按照“八通一平”的要求,加快区内统一的道路、管网、供热、绿化、给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变围绕项目做基础、有了项目才配套的落后做法,尽快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严格遵循“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强化园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创新,使各类园区真正成为观念新、体制优、机构简、人员精、效率高的现代化园区。全力推动南北共建开发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切实增强集聚带动功能。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使工业经济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和较长的扩张期。进一步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大力建设经济适用房、蓝领公寓、廉租房、定销房等保障性用房,以“低房价战略”吸引外来人口安居乐业,吸纳本地群众进城入居、进城务工、进城创业就业。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重点发展市场、物流、商业、金融、办公、信息、教育、培训、休闲、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建立银行与企业互动、企业与企业协作、企业与市场对接等产业间的现代依赖关系。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契机,瞄准资金投向,积极开展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进盘子、上本子、入笼子。千方百计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通信、水利、电力、市政等基础设施项目的相继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不断增强区域基础设施的配置力。
四、科学配置资源要素,着力优化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环境
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基本保障。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要素潜力,争取一切要素资源,富集一切要素投入,谁就能赢得先机,占得主动。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推进“百名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集聚计划”,特别是抓住海外高层次人才纷纷回国创业的有利时机,加快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和研发团队,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企业家是引领经济发展的最优秀人才,也是社会财富的最大创造者。我们要始终把企业家作为自己的干部来看待和培养,充分尊重企业家、关爱企业家、依靠企业家,多层次、全方位地加强培训,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他们的投资信心、发展信心,促使他们在加快企业发展壮大、转型升级、裂变扩张中竭心尽力,在实现富民强市的伟大事业中贡献才华。进一步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市”的改革步伐,争取和吸引各类股份制商业银行、财务公司、信托机构、贷款公司来宿设立分支机构,加快组建各类贷款担保机构。年内,要确保交通银行、南京银行在宿设立分支机构;全市担保金翻番,注册资本超亿元的担保机构达到8家。切实增加工业投入,设立推进新型工业化专项引导资金,采取重大项目贷款贴息、中小企业投融资担保、科技创新奖励补贴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投向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坚决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探索实行“总量动态平衡、结构布局优化”的土地管理模式,加大土地“三清”力度,深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全力争取土地“点供”指标,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土地资源。牢固树立干部要为企业家服务的理念,不断加强对金融、环保、法律等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各级干部服务、推动新型工业化的能力。继续保持软环境整治与建设的高压态势,深入开展“效能建设”,大力推行“无门槛”工程和“三零”服务,精塑帮办服务品牌,营造一流发展环境。
同志们,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事关宿迁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是宿迁实现更大突破的重要举措。全市上下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狠抓落实,全力把工业突破的主旋律唱得更响,走出一条具有宿迁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