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
杜元会 伍旭东 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作为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善的基本单元,其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与活力。然而,由于历史、自然等方面的原因,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凸显,并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如何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169页,解决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已成为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当前,全省上下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而谋求发展,做为闽西北山区腹地的三明更是提出了“全面推进开放开发,加快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思路,努力实现层面突破,以促进三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此,本文试图从县域经济发展与省、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结合上对县域经济发展中有关县域经济的发展基础、重点、保证等方面的问题作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以期引发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的一些思考。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优势 1.从时空发展的角度上进行优势的比较。时空发展的比较应立足于现时,坚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依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实现潜在优势(从当前看也许是劣势)向现实优势的转变。从三明的情况看,区位劣势是制约三明仍至全市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谈到县域经济发展制约性条件时都将其列为一条重要的原因。就当前而言,地处闽西北腹地的三明其大部分县域都地处边远山区,远离铁路、港口和中心城市,就公路网状建设而言还相对滞后,一些县域内县乡村的交通联结还处于“晴时一路扬尘,雨时一路泞泥"的低水平状态,全市区域内还没有高等级的公路,交通运输上的“瓶颈"制约依然巨大,呈现出“物流不畅"“拒人于外"的状况,从而使原有的一些资源优势无法得到发挥,且在一定程度上反转为资源袍袱,严重影响了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但从发展的眼光上看,这一处于腹地之中的区位劣势,伴随着我省构建“三条战略通道"的实施,区位上的劣势和“瓶颈"有望得到改变,甚至从劣势转为优势。这是因为随着“三条战略通道"目标的最终实现,处于闽西北山区腹地的三明区域则由此变成: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联大京九,东接闽东南的中心枢纽,与此同时,随着京福高速、赣龙铁路、温福铁路、福厦、龙厦铁路的建成,与原有鹰厦、漳泉、横南、梅坎所形成的公路、铁路、郊区运输网,将使腹地的联结作用大大增强,从沿海山区内陆进而转变成省域中转中心,其原有的区位劣势将变成优势,同时资源的潜在优势将成为现实优势。 2.从内外横向的角度上进行优势的比较。内外横向比较从根本上说就是对区域内现有的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一番比较筛选,这种比较和筛选应是层层递进的,从县域内再到县际、市(地)际、省际仍至全国,看其对经济社会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以克服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知家里馒头香,不知外面佳肴美"的观念意识。当然,优势比较不能仅仅局限于这种“低层次"的范围,而应放入更大的范围之内,这种范围从长期来看,应是本国也可以是世界的。这是因为,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的日趋融合,原有的“二种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两种资源"(国内资源、国际资源)已日趋淡化,中国即世界、世界即中国,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这种认知的比较则使原先的优势程度大大降低、减扣。但,应当说这种比较有利于对原有优势的重新审视,并由此挖掘新的优势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例如从三明市农业资源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从原有优势看:我市稻米产量常年稳定在110万吨左右,是我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与邻省相比则不具价格和品质竞争优势,同时加入WTO及粮改后,国外特别是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及国内东北等优质粮的冲击,将使我们商品粮基地市、县的优势丧失。原有优势的丧失则孕育着新的优势生成:由于粮食种植面积的调减,三明市在食用菌、蔬菜(特别是高山反季节蔬菜)业、养殖业等产业部门中的资源、价格、品种优势将得到发挥,进而成为拳头产品和受益产业。 3.要从综合的视角上进行优势的比较。综合比较的目标在于实现资源的整合。优势虽然是由单个有利条件所组成,但是,一方面,它们不能孤立地发挥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结与影响的,从县域内来看可成为优势的有利条件很多,要注意发挥其集聚的效应,因而在比较中应把自然优势、经济技术优势与社会资源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力求寻找他们之间的最佳联合点,以实现优势整合。但同时,这种比较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充分考虑不利因素对有利因素的影响,把优势与劣势放在一个整体中来加以综合考虑,以扬长避短,实现突破。就三明而言,做为山区腹地和欠发达地区,其在思想观念和人才方面的劣优是显而易见的,且往往被人所忽视。由于历史和区位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人们在市场发展的观念上存在着明显的滞后。主要反映在轻商观念(经济主体囤积实物,重人情信用而轻契约合同)、保守经济心理(等、靠、要,缺乏开拓精神和风险意识)、平均化价值取向(不患寡而患不均)以及封闭的经济活动评价标准(万事不求人,越全越自给越好)等等,从而造成思想不够解放,相互推诿扯皮,开拓进取意识不强等现象较为严重。另一方面,是人才资源的严重短缺,且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改变。例如,宁化,每万人中拥有人才的数量与全国的482人少136人,且结构性矛盾突出,具有高级职称的仅占1.67%,大专以上程度仅占26.7%,45岁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43.3%,专门从事农业技术的只占4%;据统计:泰宁从1990-2001年共有504人就读本科院校,但回流的只有34人,占总数的6.7%,同时,人才的流失严重,从1996年以来,共有2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调离该县。应当说,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制约了已有优势的发挥,因而在比较中更应将优势和劣势结合起来考虑,在实践中更应注意劣势的负面影响。 4.从互补的视角上进行优势的比较。从互补的视角进行比较的意义在于,通过比较从中发现与进一步挖掘自我优势、实现互补。从我省总体来看,通过对山区内陆与沿海,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的比较,从中可以看到内陆腹地和区域在农林牧矿产等自然资源以及劳动力储备、价格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且在同时,认识到沿海及发达区域在技术、人才、观念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这种我优他劣、我劣他优的优势差别,使区域间的联结、交流、互换成为可能,而突出山海联带的省域经济协调发展;东西南北中承接的省际经贸互补;闽港澳台联手提高国际综合竞争力的“三条战略通道"和点(福厦漳泉的带动作用)、线(莆田、宁德前靠沿海联成一线)、面(龙岩、南平、三明的对接沿海,增强边际幅射,拓展腹地)相结合促进产业合理分工、资源优化的“三个层面"的同时推进,无疑为这种可能注入了催化剂。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支柱产业 (一)县域支柱产业确立的依据与原则 县域经济所具有的相对于一般性区域经济的独特性特征,决定了县域经济在选择支柱产业时不仅要有别于宏观经济的主导产业的选择与指向,同时更应依托自身的资源比较优势,促进特色经济的发展。 1.瞄准市场,促进资源、产业的转化与带动。这就是要注意选择,能有效利用和转化一次产业提供的资源,广泛带动一次产业和其它产业,有力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具有良好的市场需求与潜力前景,并与区域内其它资源的其它产业相联的产业。例如:从三明看食用菌业、蔬菜业等绿色产业,其既有良好市场前景,又与自然资源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产业相联;既能转化一次产业资源又能带动二、三次产业的发展。 2.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产业选择要以成本效益和比较利益的最大化为根本,立足于自身的比较优势,不能抛开自身已有的自然、经济技术、社会资源基础。例如:从三明市县域资源的基础来看,就不能选择对运输条件、投资大、技术要求高的产业为主导产业。 3.实现互补、协作与服务。县域支柱产业的选择不同于城市支柱产业的选择,其在选择定位上应更多地从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梯度上来加以考虑,实现互补、协作与服务。如:为某一产业提供配套产品,起协作作用,促进优劣互补,实现联合发展;满足于中心城市的需求,起服务作用;强调对中心城市的衬托和补充作用,而不越俎代疱,求大求全。 (二)合理、正确选择支柱产业,有效促进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1.以开发、建设“绿、名、特、新、大"产业为重点,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发挥区位优势、气候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市场差异竞争优势,把改造传统农业与引进技术,新品种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要通过优良的生态环境和高标准、规化范生产技术的建立与应用,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改良传统品种,开发新品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实现常新长盛;立足独特的差异性自然条件,挖掘传统土特产品,发展特色产业;要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产品的社会认知度,不断拓展市场半径和占有率;要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就三明而言,则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差异优势,立足“生态经济"建设,加快技术引进、改良,不仅要使已有的“金三明"烟叶,“闽江源"果品以及食用菌、蔬菜、水产品等特色产品向“绿、名、特、新、大"的方向发展,而且要挖掘新的亮点、增长点,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2.以建立资源转化型产业为重点,优化县域工业结构。县域工业结构的调整,要立足于当地的资源优势,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工业发展优势,着力发展以资源转化为基础的建材、矿产加工、农产品和畜产品加工等为支柱的特色产业。作为山区型的县域经济,要注意充分发挥资源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以加工业为主的特色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是县域工业结构优化的战略方向,其介于一、二产业之间,被称为1.5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仅适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提升、改善的趋势,而且延长了农业的产业链条,并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区域化分工。当然,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一是要坚持方便化、工程化、专用化、功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实现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二是抓基地、促龙头。在现有条件下,“不能设想在以一家一户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现代化的农业,可以实现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1980年9月27日因而要通过走“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济,对已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如:沙县“林锦记"食品加工业、板鸭、竹凉席加工业;建宁“三子"、栲贝纸等农产品加工业;泰宁的“大金湖"的旅游产品体系等农产品加工业进行改组、改造,提高加工档次,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实力,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3.以物流业为先导,促进服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在我国,被称为中国经济发展“动脉"的物流业,正以惊人的势头发展。2001年的货物运输总量与1978年相比,增长了4倍,而随着WTO的加入对服务领域的开放与开发以及中、长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针对这种趋势,县域第三产业的发展,要立足自身的实际,在发展工业、增加农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的同时,应把物流业,特别是其中的农产品流通业作为县域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从三明各县域来看,大多是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为此,应把农产品流通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来抓。把传统的“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逐步转变成“流通引导生产、流通促进生产"的意识。因地制宜,统筹规化,围绕农民增收,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资源、区位优势,以城镇为依托,以市场为载体,以科技为先导,形成辐射边界、省内外、国内外的多种类、多方位、多渠道的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要在合理布局、培育市场的同时,加大市场的运作与组合,大力培育农产品现代流通企业,从推广“公司+农户"、“经纪人+农民"、“农民协会+农户"等各类流通组织形式,积极培育经销商,鼓励各种经济成分参与等方面入手,做大做强农产品流通业,促进三产结构的调整。三、县域经济发展的保证——可持续发展 (一)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性 1.要把发展战略目标建立在科学、准确的基础之上。确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应从回答县域经济发展目标总体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出发,做到“三个结合"和“三个突出",即:基础理论与运用理论相结合,突出运用理论;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突出现实性;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突出个性。当然,在战略目标选择上个性突出更显重要,个性即特色,应以充分体现特色和比较优势为首要,克服县域间雷同,如:旅游业,做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都为大家所青睐,尚若“遍地开花"其特色也就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因而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要从自身的区位、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发展潜力、趋势等方面的实际出发,在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中来加以确立,把即期目标与中、长期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科学、准确定位。这一点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要注意发挥优势,发展特色经济,走出一条有自己特点发展路子。"《江泽民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182页从三明县域近几年来的发展实践来看,如:泰宁把发展的战略锁定在“建新兴旅游城、创文明小康县",无疑为其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当然,在确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时,还应当将其放入省、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中来加以综合考虑,把其做为实现省、市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个性",使“个性"得以充分彰显,又应以围绕实现省、市总体发展战略目标为最终目的,在实现自我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省、市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具体到三明各县域时其战略目标在坚持走自己特色之路的同时,应与省构筑“三条战略通道"、“三个层面"同时推进以及我市“强市富民、发展三明"战略目标和“两个抓手"(开展“项目年"活动和建设“三明泉州"活动)、“四个增长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旅游产业、发展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的经济工作总体思想相对接,在推进三明“三个层面"(市区、永安、沙县;尤溪、大田;明溪、清流、宁化、将乐、建宁、泰宁)发展的过程中,把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同步发展。 2.要从转变政府的职能入手,保证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性。在加入WTO和推进市场化的新形势下,政府不仅要克服“一切包揽"的做法,更要摒弃“袖手旁观"的观念,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也不缺位、不虚位,从“压"到“引",把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由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宏观调控为主;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由审批指令为主转变为服务、监督为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市场经济那只“看不见的手"与政府服务、监督那只“看得见的手"有机结合起来,克服短期行为,纽住目标不放松,坚持发展不动摇,使已确立的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杜绝一届班子一个调,一年一个新花样的思维方式,传好接力棒,接好接力棒,一张蓝图画到底,历届班子接力赛。保持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性。这一点泰宁和沙县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好的借鉴。 (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打破旧有观念,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粗放到集约。要把经济的增长方式从过去那种依托大量增加物质投入,铺新摊子,上新项目,靠拼消耗、拼资源,实现经济的高增长,从而追求速度、数量,而忽视效益和质量,造成效益低、科技进步慢、结构不合理、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资金的集约,规模化经营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 2.树立全新观念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循环经济与园区经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解决的是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以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一方面要树立“循环经济"的全新发展模式。就“循环经济"而言,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一种“物尽其用"的先进经济形态,相对于传统经济,其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资源是有限的,要保证县域经济的安全和长久发展,必须实施资源战略。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园区经济。要克服过去那种“处处点火,村村点灯",“杂货店"式的旧有模式,发挥园区经济成本、创新、市场扩张等集聚效应,依托特色资源,开发特色产品,逐步形成基地化生产,从“小产品"构建“大产业"走集约经营,内涵发展的路子,实现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作者为市社科联主席,秘书长 责任编辑:黄元庚 |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