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清流县东华乡大路口村党支部服务群众共同致富的实践与启示 [打印本页]

作者: 量周沙界    时间: 2009-5-12 21:30
标题: 清流县东华乡大路口村党支部服务群众共同致富的实践与启示
返回上页

清流县东华乡大路口村党支部服务群众共同致富的实践与启示

市委办公室、组织部、农办联合调查组

  大路口村位于清流县东北部,距县城10公里,改革开放以来,大路口村党支部积极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立足村情,发挥优势,依靠科技,面向市场,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新路子,使全村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纵观大路口村党支部在服务群众共同致富方面进行的有益实践和探索,至少给我们提供了如下启示:

启示之一:从大路口村思路创新的轨迹看,选准一条发挥本地优势与适应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发展路子是服务群众共同致富的前提。大路口村的经济发展能有今天这样一种好的态势,正是得益于村党支部一班人能够围绕发展这个主题,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立足当地优势,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从抓种植到抓科技,再到抓市场,发展柑桔专业村的方向始终没有变,但又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发展思路,逐步确定了“产业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指导思想,不断完善“果竹主导、多业并举、科技兴村、市场拉动、走产业化”的经济发展路子。

一是树立发展意识,调整生产布局,确立了“因地制宜,以果兴村”的发展方向。在改革开放初期,村党支部一班人针对耕地少山地多的现状,紧紧抓住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的有利时机,及时果断地将山地承包到组、到户,并根据群众有零星种植柑桔的经验,提出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充分开发山地资源,狠抓果树种植的发展思路。1986年,他们针对一些群众担心政策会变的心理,积极做好思想工作,充分利用乡里制定的“凡种500株以上果树的,苗木免费供应”等鼓励政策,积极引导群众开荒种果,使群众开发山地、种植果树的热情大增,果树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大路口村逐步走上了一条开发种果的发展之路。

二是树立忧患意识,优化种植结构,进一步确立了“依靠科技,调优品种”的发展方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产品市场正从“卖方市场”悄悄地向“买方市场”转变。村党支部一班人感到虽然柑桔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由于品种单一,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于是,他们未雨绸缪,在上网查询资料、出外了解市场、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于1997年对原有的发展思路作了调整和完善,进一步确立了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品种品质结构,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发展方向,引导广大群众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从优化品种结构入手,积极引进新品种,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树立市场意识,改善产业结构,又进一步确立了“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发展方向。市场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试金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牢固树立市场意识,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生产优质农产品,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从而保证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1998年以来,村党支部一班人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对发展思路再次作了调整和完善,又进一步确立了“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发展方向,引导广大群众立足本地优势,选准新的发展项目,大力发展除柑桔外的毛竹、西瓜、草莓等项目,改善产业结构,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建立了“果、竹、粮、西瓜”四大基地。

启示之二:从大路口村科技创新的效果看,探索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科技推广模式是服务群众共同致富的动力。大路口村党支部一班人从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解决好农业科技与生产活动、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加快先进实用技术推广运用的步伐,将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路口村党支部一班人从群众的生产需要出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积极创新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实用科技推广的途径和方法,逐步走出了一条以农函大办学为依托,以“村会协作”为龙头,以科技示范为抓手,多形式培训,全方位服务的科技兴村之路,增强了农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效益,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是实施科技素质工程,落实常规教育培训,解决学习科技“普及难”问题。村党支部一班人着力在培育群众的科技意识、普及科技知识上下功夫,实施科技素质工程。针对过去群众学习科技知识中存在渠道少的问题,1999年,他们与县科协联系,成立了全省首家村级农函大辅导站,开设果树、畜牧、作物栽培、蔬菜、豆腐皮加工、林竹栽培等6个专业,参加学习的人员达385人次。同时,还制定了《1999-2003年实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规划》,提出用五年时间使90%以上的中青年农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青年党员都成为科技致富能手的目标要求。结合农函大的培训学习,一方面他们引导党员群众“走出去”学,先后组织人员到外省的广州、汕头,本省的厦门、龙岩、三明及先进村紫云村、西山村、西际村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外地山上种果、果园养鸡、竹山养羊等先进技术,使党员、干部和群众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认识到发展经济就必须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另一方面他们“请进来”教,先后邀请三明市农业局、园艺学会和南平市农科所以及县农业局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到村里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实地指导群众应用实用技术,形成较为稳定的科技推广渠道,激发了群众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增强了群众的科技意识。

二是开展“村会协作”活动,推行“科技订单”模式,解决学用科技“结合难”问题。随着群众对科技需求的不断增大,村党支部一班人逐渐发现了科技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科技人员下来授课的次数不多,课时短,授课内容缺乏系统性、针对性,技术推广运用中利益和责任不清等。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多次组织召开村两委干部和种果大户会议,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应该由村委会出面与科研单位签订协议,以合同的形式把双方的利益和责任确定下来,做到风险共担。经过村党支部的多方努力和市、县科协的牵线搭桥,1998年3月,村委会与三明市园艺学会达成了共识,签订了“村会协作”协议,开展有偿技术协作,推行“科技订单”。按照协议,市园艺学会每月安排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到村里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1-2次,对全村果农进行技术培训,为村里培养技术骨干;村委会每年支付给市园艺学会相关费用4000元。通过“村会协作”这种有偿技术服务方式的实施,使大路口村呈现出科技与农业结合、科技人员与农民群众合作的良性互动、双赢局面,不仅让群众学到了更多的新技术,让科技人员得到了更多的锻炼,也使大路口村优化了种植结构,引进了新品种,提高了果园管理水平、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在去年开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不少农户认为“村会协作”的做法很好,但是协作的项目应该再扩大,而且要多请几家的科技人员来协作,这样,对科技人员之间有个比较,村民也可以更好地选择协作伙伴。为此,村党支部又与县农业部门联系,进一步开展了粮食、西瓜、草莓等其他农业生产项目的技术协作,并将“村会协作”向“组会协作”、“户会协作”延伸,使服务更加具体,指导更加到位。

三是树立科技示范样板,发挥典型引路作用,解决推广科技“入户难”问题。几年来,村党支部在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上狠下功夫,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学用科技的热潮。但在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农民群众还普遍存在着怕担风险的心理。为此,他们建立了一批示范基地,树立了一批示范户,在示范基地、示范户中先搞试验,技术运用成熟后再组织群众学习应用。如在推广运用新农药膨大素时,他们在村集体果园选择了100株果树喷洒膨大素,在收获季节,组织群众现场参观对比。在引进新品种时,他们坚持科技先行,高起点、高标准种植,通过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既增加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让农民群众尝到了甜头。

启示之三:从大路口村市场创新的手段看,尝试小生产与大市场相衔接的市场运作机制是服务群众共同致富的关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客观上要求农民群众不仅要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更要逐步成为市场流通的主体,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赢得市场,更好地解决产销脱节的问题,架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桥梁,从市场中获得最大的利益,也才能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市场需求,用市场信息来指导发展生产,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大路口村的水果之所以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正是因为村党支部一班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创新市场流通手段,在带领农民群众闯市场的过程中,努力探索并逐步形成了大户帮带促销、公司联户促销、协会挂靠促销的市场流通机制,加快了农民群众进入市场、适应市场的步伐,推动了从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

一是大户帮带促销。在村党支部的组织和引导下,一些村干部和党员种果大户带头走出山门,到广东、汕头、晋江等地闯市场,先后在广州、东莞、汕头、梅县等地设立办事处,架通了生产与市场的桥梁。然而,一方面闯市场的大户们虽然联系着大批的客户,建立了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但在果品销售旺季到来前,往往因为水果批量太小,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另一方面,一部分农户却在为种植规模小,资金不足,信息不灵,缺少稳定的销售渠道而发愁。针对这两种现象,村党支部及时召开党员、营销大户和村民代表会议,提出以结对帮扶的形式,由大户利用自己联系的客户群,帮助种果小户销售果品的建议,并取得了共识。现在,每到销售季节,大户们都通过介绍客户、上门收购等方式,帮助小户们销售果品。大户带小户搞销售的形式,不仅适应了市场对商品大批量的需求,降低了销售成本,同时也带动了其他群众共同发展,初步打响了“大路口”的品牌,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二是公司联户促销。市场打开了,但村党支部一班人并不满足,在与市场的几番“亲密接触”中,深深认识到要建立更为稳固的市场营销渠道,就必须打破“单农独户”的销售方式,消除以往在销售旺季出现的各自为战、自相竞争、相互压价的现象,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靠群体优势来统一开拓市场,从而培育更具市场竞争力的经营主体。为了使全村的水果销售形成规模效益,1999年,他们组织10多户种果大户每人出资5000-10000元不等,与村委会联合组建股份合作制水果营销公司,在销售旺季把一家一户的水果“化零为整”,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营销公司的成立,进一步提高了大路口村水果的销量和收益。

三是协会挂靠促销。2001年,由县供销联社牵头的清流县水果营销协会正式成立,村党支部一班人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鼓励本村营销人员积极加入县水果营销协会,充分利用县水果营销协会对外联络面广、信息来源多等特点,进一步扩大信息来源,拓宽销售渠道,拓展市场空间。由于县水果营销协会在互联网上设有自己的主页,会员们便主动与协会联系,坚持每半个月在网页上发布一次供求信息,进一步扩大了影响。现在有许多新客户都是通过看到网上发布的信息慕名而来的。由于此前大路口村的柑桔主要是销往广东一带,广东以外的市场则接触得不多,近年来通过县水果营销协会,他们不但进一步巩固了在广东的市场,而且还在厦门、漳州等地找到了水果代销点,新辟了市场。加入县水果营销协会后,会员们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脉搏,更加迅速地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启示之四:从大路口村管理创新的实践看,坚持示范与服务相结合的间接管理方式是服务群众共同致富的保证。改进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方式,坚决摒弃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直接管理经济活动的做法,实现由过去的催收催种到现在的示范、服务的转变,采取政策宣传、示范引导、说服教育、提供服务、依法办事等间接管理方式,引导群众发展经济,这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积极探索和实践的课题。大路口村党支部一班人在带领群众致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示范辐射作用,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确保群众种得下、产得出、销得好、得实惠,不断创新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管理方式,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在发展经济中许多需要解决而又无力解决的问题,对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干部的影响力,从而赢得群众对党组织的信赖和支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是支部领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党支部一班人深明此理。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他们始终把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努力创新领导方式,积极引导群众走共同致富之路。多年来,他们不断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到思想上引,每当提出新的思路或作出决策前,都采取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技术骨干会议等方法,请群众出主意、提建议,形成共识后再付诸实施;环境上创,通过完善设施、创新模式,为群众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开办了村民业余文化学校、农函大辅导站、图书阅览室、电教室、广播电视室和科技宣传栏,创立了果竹研究会、营销协会、实行“村会协作”等;规模上扶,实行政策鼓励、资金扶持,引导群众扩大经营规模,实行连片开发;技术上帮,由村里出钱,请来省、市、县专家和技术人员,为群众释疑解难。

二是党员示范。长期以来,村党支部一班人通过教育培训、参观考察等形式,引导党员带头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敢为人先,不断提高党员带头和带领致富的本领,鼓励和号召党员带头学用科技搞营销、发展项目当大户、调整结构增收入。特别是老支书巫连根和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巫政生,不仅以自己的超前意识和奉献精神影响感染着全村的党员群众,而且还带头发展经济和服务群众,带头上网查信息和外出闯市场,在服务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着“领头雁”的作用。在他们的影响和带领下,大路口的党员认真实践“我是党员,你向我学、跟我干”的诺言。在新技术的推广上,群众不会干的,党员领着干,在调整产业结构时,农民怕“播下龙种,收获跳蚤”,党员就带头引进种植特早熟蜜桔、无核芦柑等新品种,种植西瓜、草莓,实现以短养长。随着种果规模的扩大,群众感到劳力不够用,却又不敢雇工,还是党员大胆解放思想,率先雇用了季节工或长年工,目前,这个村不少党员群众逐步成为主要从事营销和管理的“白领农民”。

三是帮带致富。多年来,村党支部一班人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党员群众中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党员正确处理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关系,富了不能忘乡亲,要帮助生产生活有困难的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在开发毛竹山时,村党支部采取了“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力入股”,即村里出地、大户出钱、相对困难的群众出力的形式,让群众共同受益,这一做法得到了村民们的积极拥护,他们又把这一做法引入正在规划实施的村集体千亩果园开发中去,力求使广大群众都能有所收益。他们还在全村党员中开展“一帮一、结对子”等活动,通过精神上扶志、资金上援助、科技上指导、项目上联合开发等形式,帮助一些生产生活相对困难的群众发展生产,实现共同致富。

(责任编辑:陈 锋)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