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德素养
! v: i( V+ q% o0 l' R6 p. L5 V科学道德素养是从事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思想条件。我国的治学传统历来十分强调德、才、学识的统一,并把德视为各素质之首,正如司马光所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科学道德首先表现为对科学精神的认识和弘扬。现代社会崇尚科学是因为科学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满足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还可以提高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和道德文明水平。科学能给人类带来极高的精神享受和美感体验,是人类走向精神完善和自由的巨大推进力量。培根认为研究真理、认识真理、相信真理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中所包含的求实、宽容、自由、平等的价值导向,是推动人类社会道德进步、促进现代人类文明道德体系建立的基石。研究者以其所掌握的正确的知识和思想对社会产生影响力和示范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拥有良好的道德才能使科学发展成为一种真正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善的力量、美的力量。研究者只有抱着发现真理,促进人类知识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崇高的科学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有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复杂的研究工作的丰沛的精神动力,才能养育开拓创新,刚正不阿,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不盲从、不迷信、不独断、不偏执、不僵化的科学精神,才能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拥有如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那般脚踏实地,厚积薄发,严谨求知的治学精神。其次,科学道德表现为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认识对象的复杂性要求科研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去揭示研究对象不同方面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学说纷呈,学派林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精诚合作是繁荣和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在研究中要互相尊重,正确对待学术争鸣,欢迎学术竞争,消除门户之见,不嫉贤妒能,不侵犯他人的著作权。
(二)政治理论素养
理论素养是所有研究者的基本素质,只有掌握坚实的学科。专业理论,才能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具体的研究活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理论的创新显现出来的。干部在开展研究时尤其要注重政治理论素养的积淀。首先要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并用它来指导研究工作。其次要把对科学的探索与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与作为党的干部鲜明的政治立场,与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紧密联系起来。破除迷信观念,与时俱进,推动理论的大胆发展。
(三)文化素养
由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复杂性、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相对与其他研究对于文化素质有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有宽厚扎实的基础文化素养,包括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以及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使之成为一个多种知识的集合体。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大科学概念的提出,各学科日益一体化的趋势,都要求研究者打破学科的封闭和割裂,走向开放和融合。其次要有精深的专业文化素养。既要有所研究专业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清楚该学科及专业基本的概念、原理、研究方法、理论体系;也要有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分支学科等相关学科和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良好的人文修养,了解中、西方文、史、哲、美等方面的文化传统和现代文化精神变迁的轨迹和趋势。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