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高中生家长会家庭教育发言材料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国老秘    时间: 2009-5-10 18:57
标题: 高中生家长会家庭教育发言材料
加强家校联系 共育栋梁之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上午好!
   首先感谢曾子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次相聚的机会。
   我,是高二、三班的学生**的家长,也是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人,既是孩子的妈妈,又是一名教师(我在兴蒙学校教小学)。昨天下午五点多钟,孩子的班主任林老师打电话说有事想请我帮忙,我说只要我能做到的就行,当听说是在今天的家长会上让我谈谈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时我就连忙推托,为什么要推托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我这个人不善于表达,更准确地说是羞于表达,不会表达。虽然是老师,但像在今天这么大的场合,面对这么多的人讲话我还是很第一次;第二个原因是:我确实也没什么好说的,虽然孩子的学习在老师们的帮助教育下进步很快,但是还不能说是很优秀,因为我知道我的孩子并不聪明。我的孩子学文,从高二分科以后,成绩稳中有升,上学期第一次考了班内第八名,级内第十一名;第二次考了班内第十一名,级内第十四名,第三次考了班内十四名,级内的名次我忘了;第四次班内第五名,级内第十名。这个学期进行的两次考试都是班内第五名,级里分别排在第九名和第六名。这个成绩,我认为完全是靠着她的苦学、靠着一股拼劲、靠着对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的执著追求取得的,所以总感觉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再三推托林老师也不答应,还一直鼓励我说没问题,我就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所以,在今天的家长会上,我也就没什么好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和经验奉献给各位家长朋友,也就只能借此机会把我的几点切身体会, 和在座的同仁们 互相交流一下,从而使我们能够对如何更好地培养教育孩子的问题进行更好地切磋,这将会有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会有利于孩子学业成绩的提高,也会使我们向合格家长迈进一大步。下面说我今天要说的话题:《加强家校联系   共育栋梁之才》。
        一、我了解的曾子学校。
    首先我要说我很高兴,我们的孩子都能在曾子学校学习。作为家长我们都亲眼目睹了学校近两年来的巨大变化,曾子学校在所有领导、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正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学生学习风气浓厚,老师教学作风踏实。特别是学校领导都是年富力强, 更是让人赞不绝口,青年老师更是干劲十足,朝气蓬勃,虚心学习,密切合作,管理班级。我们有理由也应该相信:强强联合,我们的曾子学校,会更上一层楼。所以我要说:在如此优秀的学校里学习,有如此优秀的老师教育,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够表现的优秀。
          二、我教育孩子的几点体会
         1、做孩子心中的好家长
       “望子成龙”乃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可是,当父母们为子女“成龙”而不惜一切地付出心血与辛劳的时候,儿女是否都感其诚而心领呢?事实上,不尽然。因此,要使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达到一致,从而促进年轻一代健康成长。其前提是要加深对子女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最后才能达到找出善解的办法来。所以,我认为家庭教育这“三解”是连接父母与子女心灵相近、不可缺少的通行证,是保证孩子茁壮成长的重要环节。
    说到这个话题,我想问在座的各位朋友几个问题:
        (1)你“了解”孩子吗?
    这样问,有些家长似乎觉得很奇怪:我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孩子,怎会不了解呢?但是,这里我所说的了解,并不是停留在一般的对孩子的表面现象的了解。而是对孩子处在动态成长过程中的了解,是了解孩子所处的社会、学校、家庭组成的大环境对他们有哪些影响;了解孩子在接受各种教育时,心灵深处会隐藏着种种为大人所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了解他们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的发育、心理上有哪些变化?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又是终身教师,对上述问题未必都能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下面,请从我平时搜集的一些学生作文中,听听孩子们挚诚的心声。“记得从我四岁那时开始,爸爸妈妈就让我学弹琴,学英语。上了小学,又让我补习数学和作文,几乎占去了我所有的课余时间,曾有多少回,我是含着眼泪在前往补习的路上走着的。”“我知道,父母对我期望很大,但希望你们不要逼得我太紧,不顾我的感受。”“你们不要样样都替我作主,请给我一些自由,允许我不成功,使我从中吸取教训。”
    “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请对我的过错给予原谅,不要责骂不休。”“妈妈,您知道吗?现在我已经不再是一个不懂世事的小孩子了。小时候,您在我幼小的心中曾是多么伟大,但现在,我却觉得您是那么陌生,和我的思想距离是那么遥远。”各位,在听到这些发自孩子内心的呼唤时,您是否都有所共呜,或者是感到惊讶、内疚?感到如此的不了解他们呢?平时,你是否给他们机会倾诉呢?确实,平日里,我们大人忙工作,忙于自己的事情,孩子忙学习,很少有和孩子恳切谈心的时间,甚至一天中连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的的好时光,对有些家庭来说又成了“家庭法庭”的开庭时间。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还没等孩子坐下就问考试了吗?考了多少分考了的几名?是不是我们大多数家长经常这样问,我有时候就在自觉不自觉犯着这样的错误。
     孩子要接受父母对考分的一次次质问,对坏成绩的一次次“声讨”,于是“冷战”“舌战”“令人烦恼”的场面一次次地出现。难怪有些父母与孩子的话越来越少,有些干脆“无话可说”,这难道说与我们做家长的没有关系吗?这活生生的事实启示我们,要想让孩子成才成人,首先就要了解孩子,如果不了解孩子,只凭家长主观意愿去做,或者不管不问,只能给家长带来一大堆困难、烦恼和焦虑,从而降低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只有经常和学校联系,经常和孩子的老师沟通,交流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才能及时把握孩子的思想动态,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帮助。
    (2)你“理解”孩子吗”?
    如果说“了解”是对孩子的“知其然”,是家庭教育的前提,那么,理解就是“知其所以然”,是家庭教育的关键。理解,在这里我把它理解为是对子女种种思想和行为的表现进行探究为什么是这样?,我认为作为父母必须要经常与孩子进行心理换位。从孩子角度设身处地考虑问题,才能理解孩子为什么是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只有从理解孩子的言行与心态出发,才能减少家庭教育的盲目性,主观性,随意性,更好地因势利导,找出行之有效的教子方法。
    当然,理解并不等于无原则的迁就,而是在正当的宽容之下提出严格的要求,让孩子能感其诚,信其道,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与诱导,收到预期的育人效果。因此,我认为对孩子的理解也是家庭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长对孩子都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吗?请听听一群孩子的“悄悄话”:“大人做事也有出错的时候,我们也是人,无论做什么事,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样见过世面,希望您不要过多地对我加以限制。”“请给予我表扬和鼓励,您可以批评我做错的事情,但不要责骂我。”“全世界的妈妈们,我恳请你们多给我独立,少一份罗嗦,多给我一分自由,将来少一分羞愧,充满自信豪情走向社会。”“请不要把我当作取乐的玩具,我也有思想,有看法.我能成为这个世界的主人。”“爸爸妈妈,为什么让我学习,你们打牌、看电视?”这一连串的请求,难道不足以启动我们家长的心扉?再看看下面两个典型例子:在座的各位不知道是否有人听说过,1988年南京工学院学生王林在高考落选后,进了自费理工大专班,后来读书因没达到父亲下达成绩的指标“立约”,在绝望中将父母杀害的伦理悲剧!人们不禁痛切地问:为什么这人间悲剧竟会发生在疼爱子女的父母身上?这不能不使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进行深刻地反思!王林高考落选后,曾经提出学开车,他喜欢学文科,但是都遭到父母的反对,家长把子女升学当作唯一出路,把分数高低作为衡量孩于好坏的唯一标准,甚至以“立约”的形式给儿子施加精神压力,这种不顾儿子感受,一味期望过高只能给儿子的心理增添了沉重的负担,为悲剧的产生种下祸根。这不能不说是血的教训。
    我的孩子在上高一分班时成绩可以说在班里倒数,因为那是实验班,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我和她爸爸的不断鼓励,成绩也是不断提高。我是这样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我的孩子总成绩虽然不高,但我作为家长对孩子这个成绩是感到满意的,因为孩子已经够努力了,她从小学习惯一直不错,作业按时完成,每天回家都对当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梳理,有时间还多做一些课外资料,我也给她定了不少刊物,让她有选择地阅读。现在通过努力,各科成绩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是个了不起的进步,是她勤奋的结果,我们是感到满意的。孩子也觉得这确实是对她的成绩的公正评价,这比什么都重要,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犹如一束强劲的光柱,直透射孩子的心灵,激活了孩子的上进心,强化了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健康地成长。这件事也深刻启发我们:其一,家长对子女的理解,是打开孩于心灵的一把钥匙,理解可容人所短,容人改错,他可以引发孩子对父母爱的感化,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其二,作为家长,只有理解子女,才能达到心灵相通,取得良好的教子效果。其三,父母经常性的理解,最终会在孩子身上开花结果。比如,在考试考不好的时候,我就看到她自己不高兴,我和她爸爸就鼓励她说没关系,一次考不好并不说明问题。有一次我无意发现她写在日记本上的一段话:“这次考试我又没考好,可是妈妈你为什么不批评我还老是鼓励我,说没关系,下次一定会考好,这都是连续两次没考好了,下次能吗?后边加了好几个问号。说实在的,当时我看了以后鼻子酸酸的,我也很纳闷,到底是
作者: slison    时间: 2022-5-18 11:08
“望子成龙”乃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可是,当父母们为子女“成龙”而不惜一切地付出心血与辛劳的时候,儿女是否都感其诚而心领呢?事实上,不尽然。因此,要使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达到一致,从而促进年轻一代健康成长。其前提是要加深对子女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最后才能达到找出善解的办法来。所以,我认为家庭教育这“三解”是连接父母与子女心灵相近、不可缺少的通行证,是保证孩子茁壮成长的重要环节。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