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写材料用典】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 [打印本页]
作者: 秘途杂谈 时间: 2024-10-9 10:25
标题: 【写材料用典】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
【例文】“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悔”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改过。悔与改是一个前后相续、知行合一的过程。如果只悔而不改或文过饰非,久而久之,小过、小错也终会酿成大错、大恶。正所谓“然君子之过,悔而弗改焉,又从而文焉,过将日入于恶”。(中国纪检监察报《悔以迁善》)
【典故】出自明代王阳明《传习录》,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释义】意思是,悔悟是治病的药,然而重在改正错误。如果把悔悟的念头留在心里,那么又会因药而生病。
【赏析】悔作为一种道德情感和心理过程,历来是儒家用以提升个人修身境界的重要理念和方法。《周易》:“震无咎者存乎悔。”《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朱熹曰:“学者做得事不是,须是悔。”曾国藩言:“默存一悔字,无事不可挽回也。”可见,悔是对以往“过”的一种深刻自省和反思,目的是为避免将来再犯同类之错,以达到“不贰过”,从而最终实现“无咎”的境界。“自悔”作为实现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是一个永无止境、久久为功的过程,需要依靠个人内心强大的自主性、强韧的耐性和毅力,做到日日、月月、年年去恒久坚持。晚清名臣曾国藩,一生坚持撰写日记以自悔改过,还将其交与师友批阅,与同乡、朋友交换,以督促自己能及时纠误、改错,即便病入膏肓之时,仍在自省、悔悟。通过自省发现不足、知错即改、提升自我,是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的优良传统。谢觉哉在自己60岁生日时,曾写《六十自讼》一文:“‘行年五十,当知四十九年之非’,那么行年六十,也应该设法弥补五十九年以前的缺点”。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既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丰富养料,又要从身边正反典型中吸取经验教训,学会用“放大镜”“显微镜”看问题,注重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在一点一滴中完善自我。
【用法】主要适用于党课报告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自我革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时常自我反省,重点对照检查,及时修正偏差。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