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在2024年全省乡村产业振兴农业技术骨干培训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 [打印本页]
作者: 秘途杂谈 时间: 2024-9-25 09:56
标题: 在2024年全省乡村产业振兴农业技术骨干培训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要求“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为经济基础、以科技为支撑,着眼于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而农业强国建设则以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和高水平农业科技创新为普遍特征。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应“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虽然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较快,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从僵化脱节到有机协同的过程,农业发展也由粗放型模式向集约型模式转变,但是乡村产业仍存在布局不协调、结构较单一、创新发展不足、融合深度不够等较多问题。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下,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是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很荣幸,能够在这样一个全省的培训班上,就“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这一主题,为大家作一堂辅导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的涵义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创新展示出对发展的强大驱动力,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的内涵逐步丰富。
(一)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
创新的本质是构建一个新的生产函数,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农业科技创新定义为个人或组织首次在特定背景下使用新的或现有的产品、流程或组织方式,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竞争力和弹性的过程。由此,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引入新的生产要素。颠覆性技术的运用使得原本不具备生产能力的物质进入农业生产函数,改变了原有生产力的结构。例如,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兴起使得数据成为农业生产的新生产要素。由于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数据要素的投入在某些阶段可能呈现边际报酬递增,且传统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也得以大幅提升。二是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这既体现为要素组合效率提升,又表现为生成了全新的、更加高效的要素组合模式。仍以数字技术创新为例,在数字基础设施和算法“软硬兼施”的技术创新模式下,一方面,农产品等的价格所包含的信息更加及时准确,市场信息得以高效流动;另一方面,智能农机、绿色智能肥料等数字技术的运用实现了技术、资本对土地、劳动力的替代,改进了传统的要素组合方式。
(二)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核心要义
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乡村产业的内涵逐步丰富和完善,包含农产品加工业、乡村特色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新型服务业等多种产业形态。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构建则需要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进一步推进乡村产业链构建、破除资源要素瓶颈、实现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具体来看,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核心要义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乡村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既包括技术变革、要素质量改进所带来的生产率提升,又包括要素组合优化和配置效率改善所带来的生产率提升。二是乡村全产业链建设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在延伸产业链、增强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的同时,实现三大产业融合发展。三是乡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既包括乡村产业发展即时效益的提高,又包括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四是突出以农民为主体的共建共享共富。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不同,中国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在力量上要以农民为主体,在根本目标上更突出共享共富,使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是由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基本目标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
(三)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从充分性的角度看,创新驱动的增长方式是比集约型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增长方式。一方面,科技创新能够提升单一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优化投入产出比,促进比较优势发展;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以点带面”地拉动了整个产业体系的构建。从必要性角度看,在现代化进程中处于短板的农业农村应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以科技创新推动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统筹发展、生产率提升、范围经济与全产业链建设并举。在缺乏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在产品供给方面耗费巨大的生产成本,在信息搜寻和组织沟通方面产生巨大的交易成本,反而会降低乡村产业体系的总体生产效率。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实现乡村产业商业模式创新、产品融合创新、产业链创新以及产业功能拓展,才能提高乡村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动乡村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促进要素协同、链条完整,高效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综合来看,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就是通过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实现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进而“以点带面”地促进全产业链建设和一二三产业融合,最终实现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二、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的三重逻辑
(一)理论逻辑
1.生产能力维度: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如前文所述,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本质是逐步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将其融入乡村产业体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劳动者、新的劳动资料,激发了劳动对象,进而促进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首先,科技创新促使新的劳动者成为农业生产核心主体。新的劳动者是指新职业门类中掌握现代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以及传统职业门类中素质大幅提升的劳动者。舒尔茨指出,改造传统农业要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本质仍是新劳动者的引入。科技创新对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通过市场筛选和主动培育两条路径促使农业生产者掌握农业科技、提升创新应用能力,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标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渐得到培养和发展。同时,在科技创新为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更多机会的形势下,一些曾从农村到城市务工并因此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和现代化农业生产技能的群体回流农村,在农村开展农业生产或经营服务,成为“新农人”;一些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和较强经济基础、依靠其高尚的道德品格和在政治与经济方面的地位而获得乡村治理权威的“新乡贤”,也积极在应用农业科技发展农业农村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科技创新促使新型职业农民、新农人、新乡贤成为乡村产业体系中新的劳动者,成为农业生产的核心主体,而他们又能推动农业科技发明创新,促进农业科技发展。
其次,科技创新在解放劳动资料生产能力的同时提供了新的劳动资料。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涌现并被深入应用到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以及农业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全产业链各环节,农业机械、化肥、种子等劳动资料的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新型劳动资料的使用,优化了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比,大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数据和数字技术的作用下,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有了新内涵,传统生产工具得到赋能,土地、农用机械等能实现更有效率的组合,释放出更大的生产能力。
最后,科技创新使劳动对象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一方面,育种前沿技术的突破、常规动植物品种向高产优质耐逆动植物品种的跃升、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的发展,能极大程度地提高农业产出。目前,我国良种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发达国家则一般在60%以上。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大幅拓展了农业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开辟出农业生产活动的新领域、新赛道。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促进精准农业、数字化农业发展。
在新的劳动者和新的劳动资料投入的条件下,劳动对象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优化了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比,因而,部分产品的生产效率远超其他产品,掌握技术的生产者将以专业化生产方式进一步提高生产率。专业化不仅以分工的形式构建了整个产业,还意味着高生产率向整个产业扩散。此外,科技创新能够深化人们对自然的进一步认识,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专业技能,进而呈现出分工的效果。
2.产业结构维度:促进全产业链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以点带面”地拉动了整个产业体系的构建。张培刚认为,前工业社会中基要生产函数的连续变化,将引起其他一系列生产函数的变化,甚至延及整个社会。虽然该理论主要用于论述农业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基要生产函数通常也被限定在交通运输、动力工业、机械工业、钢铁工业诸部门,但他已敏锐地认识到农业领域的改革应被包含在内。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的核心在于重塑和优化产业结构,包括横向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纵向的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创新升级以及乡村产业价值链提升。
第一,科技创新模糊产业边界,促使产业横向融合。产业融合的本质是产业间分工的内部化。数字技术的兴起,破除了产业之间的信息壁垒,搭建了产业交流平台,物联网、线上支付技术、仓储物流技术等的飞速发展使得产业融合成为可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在产业之间的扩散使得各个产业拥有了共同的技术基础,农业与原本不太相关的产业出现交汇点,使产业边界模糊、产业分工内部化,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得以实现。并且,科技创新推动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出现,驱动新手段、新理念在各产业中传播,这必然对原有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形成替代和再造效应,使得生产函数实现从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甚至出现新的生产函数,促使要素在各产业之间重新配置以及出现新的要素组合,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业,农业的功能得以拓展,产业结构也得以优化。
第二,科技创新引发产业集群效应,促使产业链纵向融合。科技创新带来生产函数变化,引起要素投入最优点同步改变,对利润的追逐使得各类产业主体扩大产业规模,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经营主体出于节约交易成本、运输成本等的考量,加入产业集群。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从降低市场发现成本和降低内部组织成本两方面推动乡村产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创新升级。一方面,科技创新破除了市场发现成本高这一乡村产业纵向一体化的关键阻碍。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大数据、区块链、二维码等数字技术推动了如农产品溯源、消费者需求等相关数据的有效流动,使生产者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另一方面,科技创新降低了产业体系的内部组织成本,成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的内在动力。现代大农业生产具有周期长、不确定性强、前期投入大等特征,存在有限理性、资产专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等困扰,在Williamson的分析范式下,农业本应天然地具有以纵向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代替市场的倾向。但是,由于劳动监督、地方知识运用带来的组织成本十分高昂,小农户生产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模式。当前,科技创新降低了全产业链的组织成本。例如,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使耕种管收、产地烘干、产后加工等形成“一条龙”,促进农资统购、技术示范、咨询培训、产品销售对接等的结合,提升了纵向产业体系的融合水平。有效数据的流动是链接各个环节的中介,农业经营者可以依托海量数据对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产业链的规划管理,减少产业上下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障农民、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生产大户等主体对要素和产品市场的价格信号作出快速反应。此外,物联网、人工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等技术协助搭建农作物病虫害数字监测系统、农业预测分析模型等,使要素投入产出更加精准化,能进一步降低产业链内部的组织成本。
第三,科技创新提升乡村产业价值链,影响乡村产业融合方向。产业链形成的动因在于产业价值的实现和创造,而科技创新能够促进乡村产业价值链的重构和升级,从而影响乡村产业融合方向。科技创新促使新业态和新产品出现,能够满足更加多元化和高端的市场需求,甚至培育新的市场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乡村产业价值链升级。在产业关联效应下,科技创新对产业链条上各个产业部门成本的降低、质量的提升、生产效率的提高、投入产出结构变化等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非线性影响,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促进价值链重构。科技创新使产业链自上而下、自乡到城、从农至工的产业融合加快发展。
(二)中国历史逻辑和国际借鉴
1.中国的相关历史演进逻辑
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历程中,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生产力变革的关键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双重影响,发展的重心首先放在重工业,由科技引领的产业体系构建也主要体现在工业领域。借助“156项”工程建设项目,中国引进苏联的先进技术,搭建了工业体系的基本架构。由于中国当时的科技发展水平较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过大,当时的科技创新往往表现为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先进技术的学习引进。即便如此,国内科技的进步也带来了产业体系的跃迁。由于“156项”工程主要聚焦于重工业领域,中国当时的产业体系以重工业为主。一系列重工业城市和综合性工业城市的涌现,体现了当时工业体系的逐步发展与完善。
在农业领域,近代以来最重要的农业技术革命是20世纪60年代的“绿色革命”,包含育种、施肥、施药等多种生物工程技术。这类技术的使用需要其他产业的辅助,例如农药、机井设备是施药和灌溉的关键要素,其需求量随着“绿色革命”的推进而与日俱增,也助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国的“绿色革命”较世界其他国家更早,对中国乡村产业体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一,与农业相关的生物工程技术的演进和推广,带来了农业生产者的分化和要素的重新组合,进而促成了产业链的重新建构;其二,生物和机械技术的突破减少了农业劳动的投入,为二三产业供给了劳动力,成为三产融合的基础。
2.其他国家的相关发展路径借鉴
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不同国家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遵循了不同的发展路径。例如,人少地多的美国在二战前后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于20世纪70年代完成转型,由于劳动力短缺,其突出特征是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化。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利用遗传技术培育诸多良种,并随着互联网、计算机等技术的兴起提出了“精准农业”的构想,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农业的运用,推动美国向“智慧农业”转变,进入智能化、精准化、定制化的农业3.0时代。此外,美国农业的成功还在于其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乡村产业体系,在传统农业基础上与其他部门衔接衍生出农业食品产业、农业纤维产业、农业文化产业、农业科技产业等产业体系。而在人多地少的日本,其现代农业发展是依靠技术创新和大量资本投入实现的。日本政府对农业R&D投资约占农业增加值的1.8%左右,其颁布的《农林牧渔业基本研究计划》明确了农业研发未来十年方向,并且其中的研究计划占政府科技推广总预算的7.5%。同时,日本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生产者支持估计值,尽管近年来有所下降,但是仍占农业总产值的31.77%,远高于其他国家。1961年,日本政府颁布《农业基本法》,明确要采取措施增加生产设备,提高技术水平;在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上,政府发挥法治保证、组织协调、资金保证等作用。1999年日本推出《食品、农业和农村基本计划》,将食品工业和农业统一考虑,对提升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各方责任进行了规范和明确。另外,日本乡村产业体系建设的突出特征表现为农业多功能凸显,被称为六次产业化战略,以农业生产为核心,推动产业链向二三产业延伸,构建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同样人多地少的荷兰,也不具备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却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农业强国,其经验在于产业集群的构建和产业资源的整合。荷兰提出“链战略行动计划”,设置“链网、链群和信息通讯技术研究中心”和“农业产业链竞争能力中心”,既涵盖物流链和信息链管理,也包括产业链的区域整合,从而构建产业集群,有效整合产业资源,打造创意农业,成为世界农业发展强国。这些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对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具有引领作用。
(三)实践逻辑
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是适应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的科学选择,也是回应现实需要的必然结果。
1.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引领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依赖要素投入的传统农业模式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消耗大量资源,使得农业发展面临资源刚性约束、环境容量有限等瓶颈性难题。而科技创新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农业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具体来看,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能打通产业间的信息壁垒,降低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使得标准化、产品溯源、有机农产品检测等更加便捷;绿色农药、绿色种业、土地保护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的创新和推广,能提高种子、土壤、农药、化肥等的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清洁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应用,能改善乡村环境,降低农业碳排放,增加绿色农产品供给。
2.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满足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需要科技创新提供根本驱动力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逐步呈现出由“量”到“质”的转变,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以及“吃得好”的需要对发展高质量农业提出了迫切需要,人们日益增长的增知、启智、休闲、娱乐等多元化需求要求科技融入乡村农文旅发展。然而,中国乡村产业体系存在产业链短、产业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尤其是在国际局势动荡和国际竞争激烈的形势下,过度依赖进口会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威胁。因此,在国内、国际双重因素的制约下,突破传统生产力范畴,具有产业链条新、发展质量高等一般性特征的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而这需要颠覆性科技创新的驱动。
三、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的现实约束
(一)影响农业科技创新及应用转化能力提升的人才和资金投入等深层次约束待破解
作为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农业科技近年来发展较快,整体实力已跨入世界第一方阵,但在核心技术突破和应用转化方面仍面临不少问题,对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产生了重要现实约束。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受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两方面的约束。
1.人才培养方面
农业科技创新的根本保障是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积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服务保障,乡村人才活力得到大力激发,外部企业家、大学毕业生、乡村能人和农民工等各类人才到乡、返乡创业创新。据统计,2012~2022年,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量累计达到1220万人。但相对实践需求来说,人才约束问题仍较为明显。
具体而言:第一,农业R&D人员的投入强度低,后备人才缺乏。高端人才的培养和投入是催生创新活动的保障。2022年,农业R&D人员数量仅约7.1万人,按照当年农业就业人员占就业总数的23%来计,农业R&D人员占农业就业人员的比例仅0.02%,且农业R&D人员全时当量仅约6.1万人年。同时,农业科研人才结构也有待优化,在农业R&D人员中,获硕士、博士学位者仅分别占33.75%、20.5%。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后备人才,农学专业的高校学生占比也较低,在校生数和招生数均低于各自总量的2%,后备人才极度缺乏。第二,农技推广人才年龄老化。在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化等行业,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农技推广机构共有农技人员48.98万人,全国特聘农技员4200多名、特聘防疫员8800多名,但35岁以上的农技推广人员占比超82%,且乡镇农技人员以开展行政工作为主、农技推广服务为辅,其服务能力也有待提升。第三,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技能和素养整体不高。截至2020年,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约2254万人,虽然其中高素质农民超过1700万人,但在庞大的2.9亿农民中占比不足8%。农业科技的最终使用者是农业生产经营者,他们的科技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技创新应用成效。
2.资金投入方面
农业科技是准公共物品,兼具社会性、公益性等特征,无法完全依靠市场获得足够的资金投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总量不断增加,但是,与其他农业强国的同期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并且投入结构不合理也阻碍了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具体而言:第一,研发资金投入不足,投入结构有待优化。从资金投入总量上来看,2022年农业科技投入强度约为2.21%,而日本早在2007年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就高于4%。同时,中国农业科技支出占GDP比重近年来基本稳定在0.14%~0.16%,而美国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占GDP的比值在2.6%以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业科研资金投入显然还需大幅增加。从农业科研机构的资金投入结构而言,绝大多数农业科研资金(占比超50%)被投入试验,基础研究占比不足20%,应用研究占比也不足30%。农业科研机构的资金投入结构尚且如此,不难推测,在总的农业科研投入中,基础研究占比只会更低,难以驱动重大原创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也难以实现新知识向新产品的转化。
第二,农技推广环节资金投入不足,缺乏激励机制。中国农业推广服务支出从2012年的247亿元下降到2022年的102.1亿元,占农业一般服务预算总支出的比重从2012年的14.49%下降到2022年的4.78%,总额和占比都呈下降趋势。其中占比最高的农业推广和咨询服务支出也从2012年的135亿元下降到2022年的57.41亿元。同时,农技推广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晋升机制也都不够明确,难以激发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乡村产业经营状况待改善
近年来,科技引领下的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发展成效明显,但是,受乡村产业经营等因素的制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价值实现—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还没能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的应用受阻,影响了科技创新对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引领作用的发挥。
中国乡村产业体系虽逐步健全完备,但受农产品标准、农业品牌建设、生产经营风险等因素的制约,科技创新难以提升单一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第一,农产品标准体系待完善。农产品标准化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科技与农业产业实现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础,而新型科技成果的应用往往会对现有标准产生冲击,相应标准构建和更新不及时、不完备会阻碍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中国的农业生产地域异质性较强,监测监管和标准制定工作更加复杂。当前,中国农业国家标准中制定超过5年的标准占比为69.6%,农业行业标准中制定超过5年的标准占比为71.06%,标准的滞后性难以匹配市场需求,阻碍了相应产品的价值实现。第二,农业品牌建设待加强。目前,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生鲜电商、跨境电商等新模式以及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订单农业、众筹农业等新业态虽发展较快,农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线上“品牌化+平台化”方向趋势发展明显,但质量优、特色显的品牌亟待培育,农业品牌营销渠道创新待进一步突破,乡村新业态新模式的规范化待提升,可持续盈利模式亟须加快探索。第三,经营风险待降低。应用农业科技所带来的成效具有不确定性,尤其是生物化学类的科技成果,如新化肥、新种子等。这种不确定性会降低农业经营者的预期收益,影响农民特别是小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抑制农业科技在实践中的应用。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中国超98%的农业经营主体是小农户。小农户的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差异大、生产销售环节难以实现可追溯,这使得小农户在对接大市场时缺乏议价能力,只能被动承受市场风险。此外,世界局势变化、自然灾害频发等不可抗力因素严重影响了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如国际海运运费上涨、航期延长使得农业生产承受成本上涨、资金周转慢、产品挤压等风险,进而影响了农业科技应用价值的实现。
(三)支撑创新技术应用推广的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约束待突破
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的基本保障。当前,中国农业农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但是建设标准偏低,阻碍了创新技术在乡村产业的应用和推广,难以实现“以点带面”的产业融合升级,与当前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发展需求存在差距。具体而言:第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升,但是仍然滞后于现代产业发展需要。2021年,全国农业生产信息化率仅为25.4%,实现质量安全追溯的农产品产值占比仅为24.7%,乡村产业数字化水平较低。同时,城乡数字鸿沟仍然较大。2023年,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66.5%,远低于城镇83.3%的水平。农户通网比例不高、种植养殖基地通光纤宽带比例偏低、网络信号不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智慧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形势下,农村电商基础设施薄弱已成为创新科技推广的最大阻碍。第二,乡村物流短板突出。乡村物流存在设施网点不足、配送费用较高等问题,制约了农产品运输服务的有效供给。2022年,中国农产品流通成本约占总成本的40%,鲜活产品及果蔬产品更是占60%以上。生鲜农产品电商也未形成稳定的冷链运输、冷冻仓储、冷链配送体系,2022年果蔬、肉类和水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分别仅为11%、52%和54%,产地仓等重要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较高的物流成本不利于新型农业产品对接大市场,增大了农业科技创新应用的风险。
(四)保障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的可持续机制待改善
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不能完全依靠政策推动,而应充分撬动市场主体发挥作用,促进自发性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价值实现—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现阶段,加快乡村产业体系构建的关键和难点在于乡村产业链的升级,在于如何将产业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第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待进一步完善。推进乡村产业体系构建,需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并构建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而农村集体经济长期面临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政经不分等问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仍待解决。2020年,“空壳村”占比依旧高达45.6%,且过于依赖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和补助,经营收入占有率仅为30.6%,集体经济组织人均分红仅91元。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以物业出租为主,难以推动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参与市场竞争、发展多种形式的市场经营才是可行路径。但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于其封闭性、社区性等特征,面临着诸如外延边界不清、农民难以受益以及市场风险较大等困境。
第二,以农民为主体的共建共享共富机制有待完善。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归根结底是为了乡村发展和农民福祉增长。同时,乡村发展和农民福祉增长反过来也会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然而,目前农民在乡村产业体系的参与程度随着劳动力外流而不断降低,受益状况有待改善。根据《202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23年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5441元,本地农民工月均收入4131元。根据《2023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2023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1691元,少于城镇居民的30130元。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增强其话语权、强化利益联结机制的基础。然而,乡村和集体的利益纽带弱化,使得农民组织化程度难以提升,也不利于农村党组织领导功能的发挥,从而制约了农民主体作用的实现。同时,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发展的有效模式尚在探索阶段,远未形成规模效应;而由农村“精英人物”主导的合作社也存在对弱势农户的排斥,部分农民难以共享合作成果。
四、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的路径
(一)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加大资金投入
一要革新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完善分工明晰、特色突出的农业教育体系,从地方到中央合理设置功能定位明晰的多层级农业教育机构,推进理论知识和农业实践相结合的农业教育模式,加强职业教育和农民教育的学历认定和技能认定。政府主导搭建农业技术供需信息交流平台,大力推进科研院所、农户、公司之间的相互协作并探索创新协同培养人才的模式。二要提升科研资源的配置效率。推进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等参与研发,加大农业研发投入特别是对农业科学基础研究的投入,构建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和解决现实问题技术的考核体系,加强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三要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依据现实情况更新农技推广设施和优化农技推广培训内容,加大中国农技推广App的普及程度,依托信息平台促进技术的供需适配,鼓励农业院校、社会团体以及农业企业参与农技推广,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可推广模式。同时,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明晰农技推广人员的职责定位,明确其晋升渠道和激励机制,围绕农技推广绩效出台考核评价指标。
(二)改善乡村产业经营,推进乡村产业链创新升级
一要提升乡村产业链全过程的标准化水平。完善行业标准,出台支撑政策和规范,对接国际标准和市场需求,推动农业产业链的流程、技术、产品标准化,加强农产品的品质认定与溯源,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农产品质量监测和筛查,实现全产业链溯源。二要进一步促进农业品牌建设和产业经营主体发展。在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深入推进“三品一标”的认定,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促进农产品品牌营销渠道创新和农村电商特色品牌培育,在鼓励各类经营主体探索新业态、新模式的同时加强规范化管理。因地制宜地发展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并加强分类指导和典型示范,通过财政扶持、组织形式创新等提升各类经营主体的竞争力和创新活力,推进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合发展。
(三)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公共服务提档升级
一要突出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服务能力建设。既要推动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又要继续推进5G基站、宽带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的融合,推动智能农机、无人机、卫星遥感技术、新品种在农业生产端的应用,推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的应用,搭建产业数据平台,实现全产业链和各类设施服务的互联互通,增强农业全产业链的数据收集、分析、研判能力。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生产,增强农业生产者信息能力、提升风险应对能力。二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设施和服务。持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畅通物流运输渠道。加强快递资源整合,合理增加乡村快递网点布局,推进快递上门服务,强化乡村快递配送体系建设。引进先进物流技术和农产品保鲜技术,融入信息科技,推进物流与农产品仓储保险、加工、销售、配送服务的融合发展。三要实现公共服务扩容提质。加强农民教育体系建设,借助数字平台,对农民技能和素质进行靶向式强化和提升。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发展。
(四)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共建共享共富机制
一要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应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的可行操作,并出台具体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保障,鼓励并促进各地区开展多样化的创新实践。在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由封闭向开放转型,逐步向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开放,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探索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市场竞争的可行路径,构建集体经济治理体系。二要创新涉农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小农户联结起来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股份合作企业,创新涉农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尽可能在乡村内部或县域内部发展农业全产业链,尽可能将产业链大部分环节留在乡村,提升乡村链式竞争力,促使农民更多分享除生产外其他环节的利益。三要健全和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科技成果、数字化技术等在农业产业链全环节的应用,鼓励多类别、多样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有效供给,提升小农户的现代科技应用能力和经营能力,拓展小农户增收空间。鼓励通过政府平台搭建、区域抱团、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等多种方式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四要推进多元主体共建机制建设。创新非农主体的参与机制,鼓励各类非农主体的参与和相关资源投入,创新性探索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以及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发展模式,实现共建共享共富。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