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写材料用典】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打印本页]

作者: 秘途杂谈    时间: 2024-9-16 10:53
标题: 【写材料用典】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例文】引导和鼓励大家表达不同的看法,善于把众人的“眼光”汇聚起来,形成正确的选人用人意见。“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领导干部要练就一双识人慧眼,还须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摆脱私心杂念的缠绕羁绊。(解放军报《用人当如“巧匠制木”》)
【典故】出自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释义】意思是,孟子说:“观察人,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地方了,眼睛不能掩盖他的丑恶。心胸端正,眼睛就明亮;心胸不正,眼睛就昏暗。听人说话,观察他的眼睛,他的善恶能藏匿到哪里去呢?”
【赏析】得人之道,在于识人。商汤从陪嫁奴隶之中识得伊尹,商汤从此走向强盛;周文王于渭水河畔识得太公,开辟文王一代霸业;刘邦在乱世之中选出“汉初三杰”,赢得楚汉相争先机。相反,如果不能识人,轻则如鲁庄公之于管仲、项羽之于韩信,因不识人才而事业难成,重则如玄宗毁于安禄山、汉文帝惑于邓通,因识人不准而导致国家动荡。经世之道,识人为先。古代先贤总结出了一些方法,比如战国时期的李悝总结出“识人五法”,《吕氏春秋》提出了“识人六法”,诸葛亮有“观人七法”,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识别人才。我们党历来重视选贤任能,毛泽东同志曾说:“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探索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走出了唯票数、唯分数、唯年龄、唯资历等人才评价误区,一大批深得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涌现出来。当前,党和人民事业正面临着各种风险挑战,对选人用人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公道用人,克服一切私心杂念,打消一切思想顾虑,排除一切干扰阻力,始终公平对待人才、公道评价人才、公正选拔人才,真正把事业发展需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用法】主要适用于组织工作类讲话,侧重强调选人用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好干部标准,加强考核评价,提高识人用人精准度。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