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
翁德芳 一、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 近年来,将乐县高度重视和支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将乐县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稳步推进 截止2001年12月止,全县养老保险参保企业129户,参保职工3916人,1930名退休人员实现了社会化发放,发放率100%。机关事业参保单位285个,参保人员达5605人,农村参保人员达6800人;全县参加失业保险企业131家,2114名失业人员共发放失业救济金442.27万元;全县纳入医疗保险统筹单位已达195个,参保人数8892人,共征收医保基金403.70万元,为379名参保人员核销住院费用112.59万元。此外,工伤、女职工生育保险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注重残疾人事业,妥善解决残疾人生活就业问题 县政府重视残联工作,认真贯彻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和《福建省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促进了全县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开发、基层组织等各项工作开展。据统计,2001年,通过分散安置、集中就业残疾人3120人,就业率达83%;扶持或救济贫特困残疾人329户389人;被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51户,受益人口142人。 (三)低保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低保面进一步扩大。 截止2001年底,全县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有210户,保障人数535人,保障覆盖面1.73%;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待遇的有240户,保障人数585人,保障覆盖面0.42%。全县发放保障金33.91万元。 (四)加强了劳动力市场建设,就业和再就业有了新突破。 为了推动我县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以建立市场就业机制为目标,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了管理和服务手段,初步实现了信息化的管理。2001年,全县办理求职登记2778人,推荐成功1931人。 二、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职工社保断保问题日益突出。截止去年底,全县企业职工应参加社保人员计有4500人,实际参保人数是3919人,比1999年减少681人,减幅15.135,据统计,全县3840多下岗职工中,实际续保人数仅有1238人,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将要退休的职工因断保,退休后将无法领到退休金,从而为社会稳定工作留下了隐患。究其主要原因:一是企业近来效益不佳,有的企业连正常的工资都无法开出,更无力为职工缴交社保费;二是部分职工下岗失业后,因未能找到就业岗位,造成经济拮据,而被迫放弃续保;三是因距离法定退休年龄尚有十多年以上的失业人员中,更是不愿意投保或续保。 2、失业救济金发放缺口较大。2001年底,地税部门征收失业金共计115万,占市下达任务的100%,而全县失业人员3千多人,需要发放失业救济金。同时,还有一部分职工已经在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滞后办理失业登记手续,造成失业金难以及时兑付。这样,势必给失业人员尤其是双职工下岗人员生活带来诸多的困难。随着我县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明年还将有大量的失业职工涌入劳动力市场,就业、再就业的形势将更加严峻,资金缺口的压力仍然难以缓解。 3、企业参加医疗保险面不宽,个私和三资企业养老保险覆盖面偏窄。到目前为止,在医疗保险方面,除部分国有公司、产矿参加医改,其他集体、个体私营企业因种种原因均未纳入医改范畴,使医改难以发挥应有的保障作用。同时,职工在转院看病时,对于同一个人,同一次诊闻的医药费、治疗费,多次扣除起付标准的做法,也不尽合理。另外,干部职工对医疗费起付标准普遍认为核定过高。在个私、三资企业养老保险方面,全县只有乐兴、长兴、闽港有限公司有参保,但也仅限于正式合同工才予投保,县缴费基数偏低,基本上是按最抵工资标准核定(即私营企业260-280元,三资企业300元)。此外,有个别私营企业的管理层人员有参保,有的职工因工作流动性大,受社保转移限制(主要指跨省打工)而缺乏投保积极性。 当前,制约医改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此项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少人对新的医保制度缺乏了解,因而心存疑虑甚至误解;二是有的企业因改革未到位,人员分流走向不明确,因而观望等待;三是效益好的企业医疗待遇比参保强,从而影响参保积极性。而制约私营三资企业参加养老保险的因素主要是:私营三资企业参保意识不强,甚至反感和抵触,对有关社保法律法规不很清楚,存在模糊认识,认为养老保险是属于国有集体企业的事,与私营企业无关,让私营企业交社保费表示不理解;有的私营业主为了自身利益,千方百计减少费用开支,以致不惜牺牲职工的参加社保的合法权益。 4、低保对象尚未做到应保尽保。2001年我县组织了城镇贫困人口调查工作,符合保障的对象有358户,1060人左右,约占非逐农业人口的3.4%,按照省民政厅要求我县确定城镇低保面为3%(月保障人数960人),农村为1%(月保障人数1300人),而我县实际保障人数城镇居民为210户,535人,占非农业人口1.73%;农村居民240户,585人,占农业人口的0.42%。特别是城镇、农村分特困残疾人尚未全部纳入低保线,全县仅有142名贫特困残疾人列入了低保线,占全年列入低保线人员总数的17.8%,远远低于省里50%要求。这主要是有的部门领导对低保工作认识不够到位,未引起足够重视;其次是由于近年来,县乡财力困难,投入城市农村低保资金明显不足,致使低保标准较低,保障面较窄。 5、企业改革成本高,资金筹措难度大,改革难以到位。我县企业改革力度大,所涉及的问题较多,尤其是解决职工补偿金的发放,以及偿会工资、社保、医疗费等拖欠款的筹措难度大,特别是一些负债高濒临破产倒闭的企业,一些无资产可变现的流通企业,更是难以靠自身力量解决。如经贸局所属17家企业,仅职工解除劳动关系需发放补偿金一项,就需支付1940万元的改革成本。 三、对策与措施 1、加大社会保障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手段,向广大职工深入宣传如医保、社保等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以解除企业职工的思想顾虑,树立他们的参保意识,并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企业要依法采取措施,不断加大各种社会保障基金征缴力度,逐步扩大企业参保覆盖面。 2、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形式、高效率的社会救助格局,努力实现应保尽保的工作目标。城乡低保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应作为地方政府一把手工程来抓,在当前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应该及时调整预算支出结构,多方筹措资金,力保法定支出,尽快实现全县城乡低保保障面达到100%。对于破产企业等的特困职工要给予特别关照。应建立"绿卡"制度(即临时救济制度),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实现企业改革的平衡过渡。对遭受重大灾害、疾病和家庭变故等又未参加任何商业保险、造成生活困难的居民群众,可由各级财政列支救助金,并建立临时救助基金,以确保资金来源的稳定和可靠。总之,低保扩面工作应按上级要求尽快实现应保尽保。 3、认真落实省市县为再就业工程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我县应根据就业格局的新变化,以及省市要求和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结合本县实际和行业特点,制定并落实具体的扶持实施细则,尤其是税务、工商、教育、医疗、城建、电业等部门更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措施。同时,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建立就业援助制度。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增强我县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大力发展各类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经济组织,特别是第三产业和其它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投资政策、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扶持,以及加强各方面服务,促进各类企业的发展,从而有效扩大就业规模。另外,帮助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逐步培养劳动者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拓展自谋职业,灵活就业的渠道。 4、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制定和落实医改方案配套措施。采取措施积极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同时,加快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之间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高。通过实行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和药品招标采购,使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得到有效遏制。增强医疗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透明,还给老百姓有关药品疗效和药品价格等的知情权,同时,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服务设施范围及药品目录要进一步扩大,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负担。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配套服务,加快医保硬件和信息网络建设步伐,并尽快发放IC管理卡,以方便参保人员就医购药和保险理赔等,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5、规范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渠道,加快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和队伍。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力度,在做到"保工资、保重点、保稳定"的前提下,预算超收财力有结余的部分主要用于补充社会保障资金,并使每年财政预算安排的社保补助支出规模有所增加,并及时拨付。要加强社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数据库,强化信息采集和统计分析,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全面建立个人帐户,依法规范社会保险关系、规范参保和缴费。同时,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劳动监察、劳动争议仲裁、信访等工作机构建设。 6、加快企业改制步伐,正确处理劳动关系,保证改制企业平衡过渡。企业改革要积极稳妥推进,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多向职工宣传改革政策,帮助职工转变观念,增强改革意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同时,对企业要客观分析,拿出切合实际的改革方案;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到位,避免企业改革与职工利益矛盾的激化,在改制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处理劳动关系,对此,要把握三个原则,即依法办事、协商处理、实事求是的原则。要进一步规范清理劳动关系。避免劳动管理随意,导致有的企业事实劳动关系与法律劳动关系脱节,劳动关系趋于混乱。此外,还要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依法调整营运关系。 7、加快县城建设,发展第三产业培植财源。城市建设首先要搞好规划,做到高起点高标准;其次要搞好搞活土地开发建设,增加国土收益,为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的资金来源;第三,制定政策引导工业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到城北工业园区投资落户,克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难以配套等弊端。同时,还要进一步放活户籍管理,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此外,放开投资渠道,"争、收、引、贷"四轮驱动,同步进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搞活流通,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作者为将乐县人大财经委主任) (责任编辑:陈锋) |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