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在全市改革攻坚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讲话 [打印本页]

作者: 秘途杂谈    时间: 2024-8-9 09:36
标题: 在全市改革攻坚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改革攻坚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主要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十大改革攻坚行动,创新思维、转换路数、改变打法,以突破性改革举措强力攻坚,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目标任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刚才,我们通报了 2023年度全市改革创新、“双招双引”考核结果。有关区 (市)、部门(单位)和企业代表等先进典型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大家谈体会、谈认识、谈收获、谈设想,彰显出一股子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精气神。有这样的劲头,再加上勤劳和智慧,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过去一年来,我们坚定扛牢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重任,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坚持以开放促进创新、以创新倒逼改革,以改革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改革打法,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许多亮点。在2023年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综合考核等次位列全省一等第一名,改革创新考核位列全省第二,同时, 在*项奖励中,夺得*个单项第一。今年时间已过半,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形势,如果我们还用以往的思维、以往的办法、以往的套路,就不可能高标准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如何办?我们的打法,就是要坚持用改革的思路破解发展中的难题,用创新的办法开拓发展的路子,打通各个环节,奋力开创我老秘网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省委书记**同志也多次强调,为稳而稳、为保而保是稳不住、保不住的,必须以攻为守,才能够稳得住、保得住。昨天,省委召开改革攻坚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省委书记**同志,省委副书记、省长**同志对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落实省委十大改革攻坚行动,着力做好2024年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我们必须以改革攻坚的精神抓好贯彻落实。这里,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充分认识市场化改革的内涵实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只有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贯穿其中的改革思想就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对于我老秘网市来说,如何深刻理解市场化改革?我想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理解和把握。
(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化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玫府与市场的关系。任何一个有效的市场,都离不开有为的政府;任何一个有为的政府,都需要以尊重和运用市场规律为前提。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就是要把市场应该做的事情交给市场,以发挥市场规律为前提来发挥政府的作用,而不是政府代替市场发挥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调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深刻回答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我们要充分认识市场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利用市场规律,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凡是市场能干的一律交给市场;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政府就去培育市场,而不是替代市场;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则必须到位,更好地补位,发挥好政府作用。
从目前我老秘网市情况看,仍有少数部门在职能转变的过程中,把着一些配置资源的权力不放手,这就是不尊重市场规律的表现,也容易引发权力寻租、滋生不廉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更加表明了坚持市场化改革不动摇的决心。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二)要更加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家是城市发展的主力军,他们最了解市场、最关注趋势、最了解技术、最熟悉企业的上下游产业。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尊重市场规律,说到底就是要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尊重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尊重企业家的创新创造,鼓励企业家提出打造平台、整合资源、做大做强的好点子、好思路,政府通过合法合规性审查等手段,论证企业家的想法,成全企业家的创新创造。也就是说,要用市场经济的思维,站在企业的角度去认识市场,帮助企业实现利益,而不能用计划经济的思维,以行政的手段来配置资源,实现计划的目标。市场经济的机制,是利用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始动机而建立,通过市场的规则导向,帮助每个个体、企业、组织实现利益最大化,最终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这也正是市场经济的妙处。现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还习惯于为了满足行政目标而制定政策,完全不顾企业需求,也不管符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这祥的公共政策,自然不会受到企业和市场的认可,也就毫无效用。何如尊重企业主体地位?一方面,要引导创新资源更多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在技术创新决策、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增强主导作用,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更好满足技术创新的多样化需求。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产业联盟、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开展相关应用基础研究和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另一方面,要赋予企业创新更大自主权。为创新人才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畅通人才流通渠道,促进各类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深化产教融合,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构建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为支撑、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满足科技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
(三)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特别是商协会在经济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社会组织架起了微观主体和宏观调控主体之间的桥梁,发挥着承接政府、市场、企业及公众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作用,在弥补政府服务、市场调节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政府职能转变,目前有很多的职能,包括公共服务职能,需要从政府手里转出来,转给谁呢?就是转给市场主体和各类社会组织,把一切市场可以做的都交给市场,让有能力承接的社会组织来管。这其中,充分发挥商协会作用,是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举措。过去,我们对发挥商协会在经济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商协会往往成了依照政府命令办事的“二级政府”,失去了服务企业应有的功能。实际上,越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地方,商协会在经济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政府交给商协会的公共服务职能越多。今后,我们要大力促进商协会在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产业 集群培育、高端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其用市场化的机制集聚人才、产业、资本等各类资源要素,共同构建良好的发展生态。
(四)要充分释放人才的活力。人才是最重要、最活跃、最宝贵的生产要素。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是一个城市最大的动能,只有用一流的人才,才能干出一流的事业,才能有一流的发展。如何才能更好地引才、留才、育才?首先我们必须要用市场的眼光认识人才,像所有的生产要素一样,人才是有价格的,他的价格是由价值和供求关系决定的。引育人才是一种市场行为,只有用市场化的机制才能知道用什么政策、采取什么措施,否则引不来也留不住人才。有了这样认识和理念上的变革,我们在科研、教育、企业管理等领域,包括知识产权权益分配等方面,才能拿出更有突破性、竞争力的举措,推动以人才价值为衡量标准的薪酬和奖励制度改革,对人才的吸引力才会更强,也才能成长出更多的人才。只有充分尊重人才的价值,正确认识其作为要素的商品属性,才能充分释放人才的活力,这是市场化改革的重要要求。我们搞科研体制改革、专利制度改革、薪酬制度改革,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必须要承认人才的价值和价格。
(五)要充分发挥供求、价格、交换三要素在市场机制中的作用。市场机制是通过供求、价格和交换来实现的。供求、价格、交换,是市场机制三个最重要、最核心的元素,无论是实体、虚拟还是其他多么复杂的市场,都根植于这三个元素,由这三个元素派生、演变、转化来实现的。在市场经济中,供求决定价格,通过价格交换供求关系。当供求失衡或者价格高企时,是从价格上做文章,还是从供求上做文章?需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宏观调控。要充分认识供求、价格、交换三要素在市场机制中的关系,针对不同的矛盾和问题,制定不同的政策,达到预期的效果。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为市民发放消费券、优惠券、购车补贴等,通过价格机制发挥市场作用。
(六)要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法治化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深化法治化改革,首先要从政府自身改起。作为公共管理者,政府要带头守法执法,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法治意识,充分认识到有法有规不依和滥用职权不只是作风问题,也不只是干部态度问题,而是法律问题,是违法行为。要着力克服官本位思想,克服有权就任性,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来推动工作。法治化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能够维护社会秩序,最大程度地保证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去年以来,我们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盯紧不落实的人、扭住不落实的事,推动各级党组织从激活动力入手,攻坚不愿落实的事;从实干担当入手,攻坚不敢落实的事;从转作风强能力入手,攻坚不会落实的事,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的精气神和会干事、干成事的硬功夫。不断深化“放管服”制度改革,持续精简审批事项,大幅提高审批效率,用改革的办法破除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规章制度。充分运用数字政务服务网平台,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最大限度为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便捷服务。下步,我们要建立政策兑现倒逼机制,推动公共政策制定者依法接受监督,直接推动惠企政策落实,形成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的良性互动,进一步为市场化提供法治保障。
二、如何用改革攻坚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一)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完善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强化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科技、环保、区域等政策统筹协调,在谋划发展战略、集聚高端要素、优化市场环境、培育产业生态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强全产业链攻关、全要素支持、全生态发展。拓展新兴技术和未来技术应用场景。要充分保障企业创新收益,强化创新激励。完善鼓励创新、弹性包容的市场监管制度。持续放宽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大力破除各种市场准入的显性和隐性壁垒,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准入,切实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机活力。
(二)要更好发挥政策作用。我们研究制定政策时,一定要用市场化的逻辑,站到企业的立场,而且在政策语言表述上让企业一听就能明白、就能用、就能感受到温度。在对企服务方面,要充分用好各项财政政策,算大账、算长远账、算全局账,将更多财政资金用于信用担保、贴息支持、减税降费、企业技改等,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产品成本和价格的竞争力。要改革产业资金的政府投入方式,将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财政资金,按一定比例由拨款补助变为股权投资,通过 “拨改投”改革,构建财政资金激励引导产业转型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对国有资产的证券化、信用化改革,调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产业扶持中去。对于人才政策,要一揽子交给投资企业和创业团队来具体实施,招什么人、怎么招、让谁享受政策,只要满足我们引进人才基本条件,都由企业自已说了算。出台一条条政策本身不是改革,把政策落实到应该享受改革成果的主体上才是真正的改革。要用足用好中央政策。要加大对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专项债的争取力度,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三)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转型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时代课题。要紧抓转型发展重要窗口期,提高认知力、执行力、保障力、竞争力,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努力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要摒弃传统思维,开创资源型地区发展新境界、新领域,有效解决长期制约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要依靠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在创新驱动上找出路,在高质量开放上谋全局,建设安全、绿色、高效、集约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
(四)要深挖企业增长潜力。对规上企业和准规上企业,要在尊重企业意愿的前提下,支持企业提升发展目标,并通过“一对一”的支持政策,把企业的增长潜力最大程度挖掘出来。要以创新促转型。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理念,力求全力破除企业融资壁垒,激发企业技改动力,将继续推进“技改专项贷”融资申报工作,为减轻企业项目建设资金压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强产业兴市、新型工业化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以真心解难题。通过“进车间、到工地、解难题、促发展”深入企业一线进行摸底调查,研究措施对策,做好企业的“当家人”,真心为企业解决心中所需。要以政策壮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一系列利企惠企的政策措施,切实保障企业顺利的渡过经济难关,细化、具化服务手段。通过公众号、企业云平台等方式来拓宽政策宣传渠道,将利企惠企政策及时上传下达,大大的缩短政策下沉企业的时间与距离。
(六)要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要对政府运转流程进行革 命性的模式重构、流程再造,让政府的决策、执行、监督等更加高效化。对已经成熟的流程再造经验做法,及时固化到部门“三定”方案之中,形成制度化成果。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免费开办企业、压缩项目报建审批周期、推行电子施工许可证等方面实现新突破。要推动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高效办理。围绕企业从开办到注销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重点做好企业信息变更、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信用修复、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企业注销登记等8个“一件事”,逐个事项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改革措施和职责分工。要推动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高效办理。聚焦项目策划立项、建设施工、竣工验收等重点环节,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代码应用,形成全流程服务闭环,提升项目审批效率。
三、如何打造一支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我们推动改革攻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选拔一支堪当重任的“实干家”干部队伍。
(一)要着眼政治过硬,切实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干部选出来
一是要突出党管干部这个根本原则。这是党的领导在干部工作中的重要体现,是培养选拔新时代好干部的根本保证,关键是把党的领导全面、系统、整体地落实到干部工作中,体现到加强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上。“全面”,就是对象要全面,各领域、各战线、各层级的干部都要按照党管干部原则来选拔、任用和管理;“系统”,就是过程要贯通,从分析研判和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等各环节,到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监督检查等各项工作,都要强化组织把关、落实政治要求;“整体”,就是工作要完整,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工作方针政策,整体推进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五大体系建设,把“两个确立”“两个维护”贯彻到干部工作全过程。
二是要突出政治标准这个首要标准。这是由干部工作鲜明的政治性决定的,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一贯方针。政治标准是第一位的,政治关是首要之关、定性之关,首关不过、余关莫论,看干部首先从政治上看,选干部首先从政治上选,对政治不合格的,能耐再大也不能用。政治标准是明确的,主要看是否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否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是否忠诚干净担当,是否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政治标准是具体的,把评价人与评价事结合起来,突出政治表现设置正向清单,聚焦“七个有之”等梳理反向情形,从政治上评价干部履职情况和现实表现,让政治标准更加可评可考。
三是突出政治素质考察这个重中之重。确保人选政治过硬,基础和前提是把政治素质考准考实。四川专门出台政治素质考察考核办法,探索多听、深谈、细察、甄别的破题之方。多听,就是与干部近距离接触、多维度了解,从知情人中、八小时外、街谈巷议掌握真信息活情况,在一点一滴中累积对其政治素质的认识。深谈,就是加强谈心谈话,主动设置议题,触及内心世界,引导正面回答,深入了解被考察者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观点。细察,就是要求考察人员政治素质要好、政治敏锐性要高,能够抓住有意的暗示和无意的透露,对“四必”审核、考核测评、巡视巡察等情况中发现的存疑问题,紧追不放、追根究底,直至弄清原委。甄别,关键是抓住干部重要行为特征,与政治素质关联分析研判,对政治表现准确画像、具体表述,确保经得起检验。
(二)要着眼适应新时代要求,突出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干部育出来
一是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涵养斗争品格。理论上越清醒,斗争起来就越有底气、越有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新征程的精神旗帜,蕴含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宝贵品格,是指引广大干部培养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的有力思想武器。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组织实施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悟透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应对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用党的创新理论固本培元,把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作为干部培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干部增强斗争底气、坚定斗争意志,做到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
二是要用扎实实践锻炼磨砺斗争本领。斗争本领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既靠实践养成、又靠实践检验,必须让干部在实践中学会斗争、在摔打中百炼成钢。注重把干部放到重大战略部署中去磨砺,引导干部在拼经济搞建设主战场激发“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创”的勇气。注重把干部放到急难险重任务中去磨砺,把抢险救灾、反分维稳等作为重大斗争一线,让干部在与大是大非、危机困难、歪风邪气的艰苦斗争中,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的能力。注重把干部放到新的挑战中去磨砺,有计划地把机关干部派到基层一线,把年轻干部派到困难大、问题多、任务重的岗位,让干部走出“舒适圈”、走进“深水区”,锤炼斗争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三是要用鲜明用人导向激发斗争精神。鲜明的用人导向是引导干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风向标。要完善干部考察识别机制,突出在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大力选拔具有顽强斗争精神、经过重大斗争考验的干部,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导向鲜明立起来。要完善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机制,大力选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真正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要完善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修订出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实施办法,把庸者下作为重点,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
(三)要着眼具备领导改革攻坚能力,努力把大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用起来
一是要聚焦领导改革攻坚选优配强“一把手”。领导推进改革攻坚,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重中之重是选好用好“一把手”。坚持更高标准“选”,在坚持政治标准前提下,大力选拔业务精通、本领高强的干部,优先使用基层历练扎实、经过重大斗争考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担任“一把手”。坚持更大力度“育”,突出政治训练和专业化能力培训这个重点,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不断提高“一把手”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领导改革攻坚能力。这里强调一下,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经常到一线、到工地去,更重要的是走出去拓展思路、开阔视野,营造强烈的招氛围、发展氛围。领导同志走出去,开拓项目源,其作用是别人所不能替代的,不仅会增加投资的信心,还会改善投资者对这个区域发展形势的判断。
二是要聚焦改革攻坚需要加强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没有改革的意识、素质和能力,习惯于用老套路、老办法,即使工作再认真、态度再端正,也解决不了新矛盾、新问题,落实也就无从谈起。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在这个层面上强化作风建设、用好改革方法,工作中找问题,改革上找出路。面对全市改革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干部队伍不同程度存在专业素养、业务能力不足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全面开展专业化训练,分级分类实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等专题培训,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扎实抓好专业化培养,有计划地推进干部跨地区跨条块交流,注重从国企、高校、科研院所选拔优秀领导人才,增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前瞻性和统筹性。注重推进专业化配备,根据不同区域发展任务、不同单位职能定位加强专业化配备,确保干部队伍专业素养能整体覆盖一个地方发展需要、能适应一个单位核心业务。
三是要聚焦经济发展目标加强优秀年轻干部战略性培养。启动实施年轻干部红色薪火工程,立足现代化建设需要。突出战略性储备,分层分类建立优秀年轻干部“蓄水池”,放眼各条线、各领域、各行业选拔人才,完善优进绌退机制,保持源头活水充盈。要突出常态化培养,深入实施优秀年轻干部专业赋能计划,统筹推进重大战略选派一批、市直部门(单位)要与基层一线互派一批、推动提升现代化建设能力。要突出科学化使用,遵循事业发展规律和干部成长规律,坚持超前谋划,加强动态监测,做到用当其时、用其所长,源源不断造就堪当重任的中坚力量。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