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组织部长在2024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七次集体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 [打印本页]

作者: 秘途杂谈    时间: 2024-7-30 11:27
标题: 组织部长在2024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七次集体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领导干部的为政之德、从政之道、施政之要,不仅事关事业兴旺发达,也事关干部健康成长。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就推动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出专门部署,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牢和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以满腔热忱奋进新征程、担当新使命,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一、坚持思想引领,增强树牢正确政绩观的内在自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方法、工作方式、行为取向、实际行动等方面的具体反映。树立和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根本在于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滋养初心,引导党员干部始终牢记为民宗旨、站稳群众立场,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突出党性锻炼。正确政绩观是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我们聚焦党性培养锻炼,坚持不懈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持续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年轻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计划、开展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等,加强党章学习教育,深化党的宗旨、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站稳人民立场、锻造坚强党性。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推出一系列特色课程、特色活动、特色现场教学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不断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自觉从灵魂深处、理论源头、实践起点增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突出思想教育。干事创业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围绕“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怎样树好政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我们发挥干部教育培训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将政绩观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列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的必修课程。持续举办县处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作第一讲,市级领导同志带头讲,市州党委书记轮流讲,县级领导干部同步学,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立足岗位、挑稳担子、扛牢责任,认真落实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要求,结合交流研讨、读书班、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扎实开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专题讨论,推动干部自觉对标对表找差距、明方向、定措施。
突出常态长效。正确政绩观的树立和践行,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时时用力、常抓不懈。我们建立健全政绩观教育常态化机制,在开展干部调研、谈心谈话、考察考核、指导民主生活会等过程中都突出正确政绩观要求,督促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把为民造福体现到履职尽责全过程各方面。把推动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完善落实“第一议题”、专题党课、专题研讨等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常态化选派干部参与对口支援、驻村帮扶、挂职锻炼,让干部在改革发展最前沿、重大任务第一线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加深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把正确政绩观根植于心、付诸于行。注重用好正反两方面典型,加强案例教育,运用先进典型引导干部见贤思齐、担当实干;分析解剖反面案例,推动以案示警、以案为戒,切实筑牢防范“政绩冲动症”的堤坝。
二、坚持选贤任能,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
选人用人是风向标,有什么样的用人导向就有什么样的政绩导向、发展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实践证明,把脚踏实地、一心为民的好干部及时选拔出来、使用起来,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朝气蓬勃、生生不息。必须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大力选拔一心为民造福、群众评价过硬的干部,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
注重选用对待群众感情深的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党员干部只有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始终以百姓心为心,才能干出群众满意的业绩。焦裕禄同志之所以团结带领兰考人民战胜内涝、风沙、盐碱,是因为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我们把为民情怀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标准,不仅做“条件符不符合”的技术判断,更做“群众认不认可”的价值判断,从一件件具体事情,看干部是否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否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在街谈巷议中了解干部的群众口碑,对那些既有本事又干实事、既有政绩又有政声的干部大胆使用,对那些群众感情淡漠、盲目举债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干部,坚决不用,已在岗位的坚决调整。
注重选用服务群众本领强的干部。为民造福,既是本分,也是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工作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我们党靠群众工作起家,同样要靠群众工作实现长期执政,抓好工作就是要把人民群众大大小小的事情办好。近年来,我们坚持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中,增进党员干部群众感情,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本领。比如,针对县市返乡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农村居民加速向县城集中的趋势变化,市委持续推动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推动党员干部下沉社区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深入一线了解群众诉求,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第一线考察了解干部,大力选拔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
注重选用造福人民实绩优的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创造群众公认的业绩,关键在一个“实”字。是不是实事、好事、真正有利于群众的事,群众心里最清楚。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谷文昌同志之所以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实事求是的典范”,就在于他带领群众干成了许多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好事实事,赢得了广大群众广泛赞誉。近年来,**坚持在大战大考和服务群众一线识别干部,先后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脱贫攻坚中发现使用一大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我们将持续围绕产业发展、劳动就业、教育卫生、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工作,看干部抓落实、破难题、惠民生的成效,看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三、坚持精准科学,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考核评价是干部干事创业的指挥棒,也是担当作为的助推器,干部的价值取向、政绩观念、工作方式都可以在考核指标设置上找到印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迫切需要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近年来,我们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评体系,优化考核指标设计,改进考核方式方法,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引导干部进一步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完善评价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分类考核,对资源禀赋、基础水平、发展阶段、主体功能区定位不同的地区在考核内容上要区别对待。我们在全覆盖的基础上坚持“共性+特色”的思路,做到共性指标“一把尺子量到底”,个性指标区分赛道比长短,提升考核精准性。对接国家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要求,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设置共性指标,将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作为重要内容,把盲目发展“两高一低”项目等作为负面清单,真正把指挥棒举起来、让“红绿灯”亮起来。坚持“一县一策”、“一局一策”、“一校一策”、“一企一策”,建立有针对性的特色指标,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鼓励各地把优势做优、长板锻长,把自己的好做得更好,防止盲目铺摊子、低水平无序竞争等问题发生。
优化方式方法。考核方式决定考核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不能简单以留痕多少、上报材料多少来评判工作好坏。我们坚持“打开大门”抓考评,加大政绩考核的群众和社会参与度,推动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考核。注重发挥群众满意度和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等载体作用,让群众感受、民主评价在政绩考核中得到充分反映。灵活运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任期考核等多种方式,坚持全方位了解、近距离观察,坚持定性与定量、考人与考事结合,深入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民生领域,到现场看、见具体事、听群众谈,着力在乡语口碑、实干实绩中把干部政绩考准考实。
加强研判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研究人和研究事结合起来,避免从抽象到抽象,凭感觉下结论。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相结合,确定考核等次时以综合绩效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干部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前任基础与现任业绩、个人贡献与集体作用,了解一个地方的发展速度与效益、当前与长远、发展效果与成本代价,横向比较看差异,纵向分析看变化,公正合理作出评价。注重抓好考核“后半篇文章”,坚持考用结合,将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等结合起来。对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及时表彰奖励、选拔使用,对不担当不作为的,严格依规依纪处理。
四、坚持综合施策,加强履职尽责管理监督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推动干部树牢为民造福的政绩观,不仅需要加强正向引导,也要强化反向约束。必须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对干部政绩观偏差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从严从实加强管理监督,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强化管理约束。坚持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作为干部管理监督的重要内容,结合巡视巡察、考核考察等,做到学习情况必问、谈心谈话必谈、民主测评必测、群众反映必听。围绕债权债务、生态环境、重大风险等重点事项,扎实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持续深化专项整治,既防止和避免政绩冲动、透支发展的问题,又防止“新官不理旧账”、另起炉灶的问题。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市、区)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指导各级党委(党组)完善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征求民意、合法性审查等制度。细化政绩观偏差主要问题清单,综合运用干部日常监督、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等手段,及时发现和纠治政绩观偏差问题。
强化能力建设。创造群众认可的政绩,既是立场问题、认识问题,也是方法问题、能力问题。我们坚持干中学、学中干,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艰苦复杂环境和关键吃劲岗位去磨炼,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攻难关、迎挑战、抗打压能力。注重运用案例教学、实战演练,教育引导干部打破思维定势、转变思想观念,着力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治理等内容,精心办好专题研修班,积极探索“小班化、拉练式”培训,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大规模、全覆盖直接培训,帮助各级干部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的行家里手。
强化正向激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善于发现培养使用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目的不在于把人管死,而是为了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我们着眼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大胆为敢于为群众发声、善于为群众谋利的干部担当负责。建立健全查处诬告陷害行为以及干部澄清正名、回访教育等机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群众认可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心无旁骛抓落实、敢想敢干敢创新。完善和落实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的各项措施,做好“最美公务员(集体)”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评选表彰,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特别是条件艰苦地区干部,让干部安心安身安业。
以上发言,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