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标题: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我市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沙市秘书    时间: 2009-4-30 23:40
标题: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我市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刘经平


  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当前,我市正处于改造传统养殖业,转变生产方式的时期。我们要积极整合资源、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遵循“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推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狠抓生态养殖、规模养殖、科学养殖,在加快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中探索出一条崭新的路子。
  一、把畜牧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突破口的现实必要性
  党的十七大在反复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明确提出了与之配套的“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等五条具体道路。遵循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我们必须把畜牧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突破口,以推动我市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跨越。
  (一)把畜牧业作为突破口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普遍规律。发达的畜牧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种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优先发展产业关联度高、比较效益好的养殖业,是一个带普遍性的规律。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现代农业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要达到70%左右;二是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在3∶1;三是农产品的商品率在50%以上。我市是农业大市,也是畜禽产品产销大市。经过近30年的改革与发展,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0%,畜禽产品加工产值和生猪等主要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我市已进入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战略任务。
  (二)我市的自然资源条件必然选择畜牧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突破口。我市自然灾害频繁,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弱,农业现代化受资源、环境等约束的问题十分突出。然而,我市发展畜牧业的的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技术比较成熟。与种植业相比,畜牧业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对土地规模、土地质量等因素的依赖程度较低,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高。同时,畜牧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可有效缓解人增地减的矛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因此,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推进畜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是我市的必然选择。
  (三)建设中部经济高地、统筹城乡发展迫切要求建设现代畜牧业。长期以来,我市生猪和家禽等多项畜产品产量位居全省前列。建设中部经济高地、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发挥我市畜牧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建设全国一流的畜牧资源开发基地。充分利用畜牧业承农启工,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辐射城乡经济能力强的特点,建立现代化的畜产品加工及饲料、兽药生产企业群,打造畜产品深加工基地,带动饲料、兽药、皮革、食品、储运、冷藏等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促进县域工业发展和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实现城乡经济的互动互补,推动中部经济高地建设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做大做强畜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迫切要求建设现代畜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核心是农民持续增收。我们既要利用我市气候适宜、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畜禽养殖的自然条件,又要发挥畜牧业自身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独特优势。一是畜牧业覆盖面广,不同地域的广大农户都可以通过发展畜牧业增加收入;二是畜牧业投资不是太大,见效较快,商品率高,是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三是畜牧业与种植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既可以使粮食转化增值,又可以利用畜禽排泄物开发丘岗生产,还田培肥地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降本增效,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速畜牧产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由数量扩张向数量与质量效益并举的转型,成为我市做大做强畜牧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五)日益激烈的农产品国际竞争、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迫切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竞争。随着入世的五年保护期结束,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关税水平最低和市场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目前,发达国家更多地运用技术壁垒限制我国畜禽产品的出口,日本、欧盟对进口猪肉的检测指标已从过去的25个大幅增加到410个。巴西等新兴生猪生产国也悄然崛起,以每年出栏增加20%以上的速度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并将俄罗斯等我国传统市场作为其主要出口国。我市年出栏生猪总量近600万头,约占全省的 10%,猪肉平均价格比国际市场低30-50%,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由于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附加值不高,在完全开放的市场条件下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因此,发展现代畜牧业,提高畜牧生产的现代化程度和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已经成为我市畜禽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紧迫任务。
  二、当前我市畜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制约因素
  经过近30年的持续发展,我市畜牧业已发展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从总体上看,我市畜牧业正处于爬坡上坎的关键期,最大的实际是仍处于传统的分散小农户为主的生产方式,最大的问题是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不同步,最大的风险是动物疫病和市场波动。特别是横向与发达市州比,我市畜牧业在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还存在制约和影响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强市的突出问题。我市畜牧业具体呈现出六个方面的阶段性特征。
  (一)生产总量增长较快,但基础设施薄弱,规模经营小,良种化水平低,比较效益差,畜牧业数量增长与质量效益提升发展不同步。散养仍是我市畜牧业生产的主要形式,生猪的规模饲养面低全国平均水平。传统养殖的自然性、分割性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无法应对市场波动冲击。
  (二)小规模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不少,但大企业、大集团、大集群培育发展不足,精深加工滞后,知名品牌不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在流通领域,集贸市场仍是我市畜产品流通的主要形式。我市畜牧业龙头企业的年销售份额低,畜禽产品综合加工率低,畜牧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完善、不健全。
  (三)消费者对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但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兽药残留和违规使用添加剂等行为尚未完全消除,部分养殖场(户)未严格执行休药期的规定,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依然存在。
  (四)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不断加强,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呈现频发、高发态势,病原污染面较大,外来疫病威胁日益严重。加之我市畜牧业基础设施差,保障能力弱,粗放饲养与防控动物疫病的矛盾突出,养殖风险加大。
  (五)加快畜牧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国家为保证猪肉市场的平稳供应,近些年大力扶持发展养殖业,目前未经审批随意兴建畜禽养殖场的现象十分突出。由于物理性治污设施投入成本大、运行费用高,养殖户(场)投入畜禽粪污治理的经费较少,部分养殖企业、养殖农户任由粪污自然排放,畜禽养殖面源污染愈来愈严重。另外,利用畜禽粪废弃物养鱼、养珍珠,也造成了大面水域的转嫁污染,造成了我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快发展规模化养殖,对畜禽粪污的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就生产抓生产的传统发展观念影响深远,现代发展理念需不断强化。有的地方缺乏以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代畜牧经济,以做大做强畜牧业助推工业,通过产加销一体化实现畜牧业价值“核聚变”效应的现代理念,导致工业与畜牧业两张皮,互相割离。
  (七)种源建设有一定基础,但良种繁育体系不建全,供种能力不足。一是存栏母畜少。就生猪而言,我市年出栏近600万头,而能繁母猪仅22万头左右,自供仔猪440万头,每年需从外地调进仔猪160万头,不仅造成了巨额资金外流,也极不利于疫病防控。二是畜禽良种基地少。目前全市市级良种猪场只有5个,存栏原种猪1000多头,年繁育种猪只有1万多头,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三是畜禽品种改良基础薄弱。全市生猪、牛羊品改站点少,品改设施不精良,人工授精配种数量不大,阻碍了畜禽产品优质率的提高。
  (八)资金投入在不断增加,但总量不足,严重制约畜牧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央、省财政对畜牧业的投入虽逐年增加,但资金总量仍然偏少。直补政策刚刚起步,补贴范围小,覆盖面窄。市、县两级因是吃饭财政,对畜牧业的发展几乎没有专项资金投入。广大农户原有资本积累不足,缺乏畜牧业发展的自有资金,金融部门对农户的贷款额度小、周期短、门槛高,难以适应畜牧业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上述问题,既是差距,也是我市畜牧业发展的潜力所在;既是我们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市的现实基础和条件,也是畜牧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着力加以解决的突出问题。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现代畜牧业是以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为特征,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效益显著的产业。立足我市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山地丘陵平原兼有、农民增收问题突出的基本市情,结合我市畜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市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走分散饲养为主的传统养殖方式是不行的;照搬发达国家、发达地区在高度工业化和城市化基础上的大规模工厂化畜牧业的路子也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坚持走科技驱动型、内涵提升型、市场开拓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畜牧经济发展之路。在发展理念上,用抓工业的理念抓畜牧业经济发展,以抓市场的理念促进畜禽产品流通;生产方式上,大力发展以农户标准化养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发展方向上,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坚持走外向型畜牧经济之路;产业结构上,走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基地发展规范有序、产业经营形式创新的发展路子。
  (一)坚持科学规划。科学的规划是最大的节约,落后的规划是最大的浪费。规划要着重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科学布局。根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结合城市发展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畜牧业发展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二是合理规划区域载畜量。对适养区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根据水环境容量和耕地消纳畜禽粪污的能力,确定区域畜禽养殖数量,规划布点养殖小区(场)。通过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在发展养殖小区和推进一村一品的建设中,推进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在稳定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不断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推进乡村两个文明建设。
  (二)坚持适度规模。规模化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方向,畜牧业效益在规模。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和社会管理带来深刻影响,要提高畜牧业比较效益,保障有效供给,加快推进饲养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规模养殖是指单个场(户)或一定地域的畜禽养殖量实现规模化生产。当前的规模养殖无外乎两种方式:一是由业主投资的单个饲养场的大规模养殖。二是在一定区域内实行统一标准下的基地式分户饲养。从农村人多地少、居住分散、山地丘陵兼有的基本市情出发,第二种方式的规模养殖,更易在全市推行,更能让千家万户农民受益,能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建设畜禽养殖小区,必须按照企业和农户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管理水平,根据当地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周边农作物和土地对畜禽废弃物的消纳能力,力求适度规模而避免盲目贪大求洋。盲目贪大,则会带来环保隐患;盲目“求洋”,则投入大,运行费用高。只有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才能走上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坚持科学养殖。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养殖小区,普遍面临用地紧张,动物疫病控制和养殖排泄物污染等难题。走农牧结合、动植物互惠的发展路径,是妥善处理和解决畜牧业发展难题,建立农业生态平衡体系,实现农牧双赢的最佳途径。一是有利于解决养殖用地问题。相对于种植业而言,畜禽养殖受土地质量约束较小,发展规模养殖,各地可根据规划,充分利用丰富的荒山荒坡资源建养殖小区(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解决规模养殖用地紧张的问题。二是有利于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生态养殖小区利用山地丘陵,加之自繁自育,就地就近供应仔畜禽苗,能起到自然防疫的屏障作用,防止外来有害生物的扩散。三是有利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种养结合的畜牧业发展模式,农牧结合的空间相对比较大,有利于种植业减少化肥投入,保护和提高土壤肥力,发展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有利于养殖业充分利用农作物,用青绿饲料喂养畜禽,改善饲料结构、丰富饲料营养,增加鲜味,降低养殖成本。四是有利于消纳养殖场的排泄物。把养殖业融入农、林业中,形成猪—沼—果(林、草、菜)等多种综合利用模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总之,要毫不松懈地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保护生态环境安全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生态循环经济,积极探索推广“零排放”生产技术。促进健康养殖,生态养殖,使之达到循环农业的要求。
  (四)坚持抓好种质资源保护和品种改良。畜禽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满足人民对物质和精神消费多样化的需要。目前,就全国而言,由于我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保护体系不健全,保护措施不配套,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国家重点保护的78个畜禽品种中,有14个品种还没有保种场,近一半以上的保种场经营困难,开展保种选育工作难度很大,部分畜禽品种的优良性状严重退化或丧失。我市在畜禽种质资源保护方面同样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投入不足,设施与手段落后。另外,缺乏创新机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组织形式单一,多数资源保护场处于被动保种,对畜禽品种的培育和优良遗传基因的开发利用不够,科研工作滞后,造成多数品种保护和利用脱节。大部分地方品种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保种场经济效益差。然而,发展现代化养殖业必须发展与保护并重,就我市而言,要以保种场为依托,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进一步搞好地方畜禽品种的选育提高。要把重点转向引进品种的培育、繁育、提高,尽快改变“引进—退化—再引进”的恶性循环。开展联合育种,培育现代畜禽育种公司,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加快畜禽新品种的培育步伐。目前重点是抓桃源黑猪、三阳鸡、滨湖水牛、石门马头山羊具有常德特色的动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大力推进畜禽品种资源开发利用,实现产业化开发。根据市场需求,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引进国内外优良畜禽品种,同时开发和利用好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在此基础上,搞好波尔山羊的保种选育,加快生猪、家禽等畜禽良种的繁育与引进,提高畜禽自主繁育、良种供应以及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能力,普及和推广畜禽良种,满足群众需求。
  (五)坚持抓好动物防疫执法、兽药饲料监管,维护公共安全。一是毫不松懈地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发展成败在防疫,疫情风险是畜牧业最大的风险,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始终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牢固树立抓动物防疫工作,就是抓公共卫生安全、抓畜牧业发展、抓农民增收的观念,把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常抓不懈。既要重视突发疫情的控制,更要重视平稳时期的预防;既要做好季节性集中防疫,更要注重建立长效防控机制。按照新修改的动物防疫法和市政府向省政府递交的动物防疫责任状的要求,严格落实“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防控责任,完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病的各项防控措施。加大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监督力度,提高畜禽及其产品质量。二是深入开展兽药、饲料和种畜禽质量检查监督。优质、安全是现代畜牧业的根本特征,也是科学发展观在畜牧业中最本质的体现。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民生民安,事关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推进标准化进程,强化畜牧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的监管以及畜产品生产加工监管,严格执行畜禽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严厉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提高兽药、饲料和种畜禽质量,保障全市畜牧业健康发展。
  (六)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建立畜牧业发展基金。多渠道归集资金,增加畜牧业发展的投入。建议从农业产业化资金、物价调节资金、科技三项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畜牧业发展基金。二是建立染疫动物扑杀补偿基金,保护养殖户的利益。长沙市2005年就建立了重大动物扑杀补偿基金,其中市本级300万元,区县150万元,我们要借鉴长沙市的经验,建立重大动物扑杀补偿基金,以切实保护养殖户的利益。三是加快转变畜禽养殖方式。规模化是标准化和产业化的基础,有了专业化、规模化才能形成聚集效应,才能形成市场优势。坚持以村为基础,以大户为单元,大力发展规模养殖。积极争取上级各项奖励扶持资金和社会资本发展规模养殖场,落实规模养殖用地政策和对畜禽养殖业的各项补贴政策。四是加快养殖小区建设,力争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42个,总数达到100个。抓紧实施标准化猪场改扩建和新建,在去年已扶持73户标准化猪场的基础上,今年再扶持90户养猪场进行改建和扩建。五是出台奖励政策。财政要拿出专门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扶持标准化养殖小区、养殖大户、优质种苗基地,要完善配套政策,支持畜禽养殖大户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七)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化,有利于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养殖效益。要制定、完善、落实扶持政策,积极培育畜产品加工、饲料加工等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开展深度系列加工。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联合、合作等到形式,扩大经营规模,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以上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规范、引导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强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用标准化的生产组织形式把规模养殖户吸引产业化的链条中去,让农户盯着企业,让企业盯着市场,让市场联着政府,政府着力帮助龙头企业组织农民建立养殖基地,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






欢迎光临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http://caiyes.cn/) Powered by Discuz! X3.4